开局一道生滚白粥,登上美食榜 第71节

而吸饱水,煮好的米粒呈椭圆柱形,米粒细小,比一般大米要小。但比珍珠米要细长些,表面极有光泽,是那种近乎晶莹剔透,就像是一粒粒的红水晶一般。

粒粒米饭,颗粒饱满,色如胭脂,油亮香润,清香扑鼻。

这卖相根本就不是普通米饭可比的。

“好香啊!”

“苏老板,这是什么米啊?”

小白盛了一碗米饭,送到苏醒面前,然后好奇的问道。

“这是产自元阳梯田的红米。”

“哦?”

尽管身为滇南人,小白虽然有听过这种梯田红米的名字,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红米的模样,更别说吃了。

全因为这种生长在高山梯田的红米极其珍贵,而且产量极低,一般市面上很少能够看见它的身影。

梯田红米又叫哈尼红米,是当地哈尼族人从古至今种植的优良品种稻米,距今已经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了,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稻米种。

哈尼梯田红米耕种面积和总产并不大,一年也仅长一季,而生长期却长达200天以上,比一般大米多生长至少2个月,而且亩产不到三百公斤。

成熟后品相优质的精米更少,全年的总产量还不足万吨。所以每粒谷子都是浓缩的精华,市面上一般也很少看到哈尼红米。

听到这里,小白更加感兴趣了,忙让苏醒讲的更细致一些。

为了让小白一会儿上菜的时候能更好给客人说清食材的源头,苏醒也就一次性彻底的给小白介绍清楚。

就见苏醒拿出一个长条形的模具,把还冒着热气的红米饭放入其中定型,做出一个个一口一个的米团,同时还不忘给小白讲解起来。

哈尼红米这种稻米品种,株高早熟,穗红有芒,似红高粱,脱去薄如蝉翼的稻壳后,色泽如胭脂,拥有沁人心脾的米香,早在华夏上古时期就已存在了,不过一直都是在野外自行生长。

直到一千多年前,哈尼族人的祖先迁移到了哀牢山区中,并在在海拔 1800米高的山坡上开垦出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红河元阳哈尼梯田,这才开始利用梯田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正式人工种植这种极为古来的稻米种。

元阳哈尼梯田

因为梯田难以应用大规模农业机械,所以红米的种植还在采用近乎原始的方式,进行育种、灌溉、冲肥和耕种。

而且哈尼红米对地域、气候和水源要求苛刻无比,寻常田地根本种不了,要选择迎风向阳、平缓、无病虫害,又终年保水极佳的肥沃良田。

聪明的哈尼族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哀牢山向阳北坡开垦出大片的梯田,而山中有多股甘甜的山泉水流出。

哈尼人便砍伐竹子搭建水道,将山中清泉引入稻田,并利用高低落差让每一块水田都有水,而且长年不断流,随时都保持着活水。

层层叠叠的梯田,田有多高,水就有多深,最终形成了泉水泡田的奇特景观。

光有了肥沃的良田和清泉活水灌溉还远远不够。

先开成台地种三年早地,待其土熟,再垒埂放水把它变成梯田,这样才能开始种植红米,而且每年春天一定还要重复做修埂的工作。

以一年为周期,哈尼梯田耕作大致有如下程序:挖头道田、修水沟、犁、耙、施肥、铲埂、修埂、造种、泡种、放水、撒种、薅草、拔秧、铲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晒谷等20道工序。

因为这种红米稻种十分的娇气,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一点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不然即便种植了这种稻谷也无法结穗,此外如果遇到天下酸雨,也会颗粒无收。

哈尼梯田红米

首先是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必须达到极优的程度

其次,土壤必须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不能含有汞、铅、镉重金属。

最后红米不耐肥,浇灌的水中不能含有富养磷元素,而且施用化肥就害稻瘟病,就连农家肥也不能多施。

因此,聪明的哈尼族人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特点,发明了令人赞叹的施肥方式,叫做「赶沟」。

高山森林堆积无数落叶、枯枝和动物的粪便,这些东西会形成一层肥沃的腐殖质,每年雨季来临,就疏通水道,森林中这些富含有机物质的腐殖质便顺着雨水被冲入沟渠,流入到梯田之中。

此外高山梯田环境偏僻,没有工业污染,空气质量好,水源也是纯天然没有污染,土壤无毒和金属残留,所以才能生长出自然健康的红米。

而系统选用的红米在收割后,还要经过打谷、晒干、脱壳,再经过系统层层筛选,粒粒精选,去除碎米,得到最顶级的哈尼梯田红米。

而用这种米煮出来的米饭,色泽红亮,口感细腻软弹,回味无穷。尤其富含抗癌的红色素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不仅做饭好吃,还是调和五脏,补气养血的绝佳米。

第138章 野生菌汤、沾益辣子鸡

其实苏醒也是在挑选滇南地区产的比较好吃的稻米时,系统给他推荐的就是这款哈尼红米。

根据系统所说,这米具有涨性较大、口感好、饭味足的特点,配宣威小炒肉特别的适合。

毕竟这小炒肉的用料还是太重,直接白口吃难免有些味重发腻。

所以苏醒便把炒好的金黄色的肉片用筷子夹起,放在做好的米饭条上,同时还不忘淋上一些小炒肉香味十足的肉汁在上面,最后将芭蕉叶折叠包好,做成米糕的样子。

这就是苏醒特制的红米拌小炒肉,一口吃下有饭有肉,既能吃到小炒肉的香,也不会太占肚子,影响接下来的用餐。

等到小白进入包房,把美味放到餐桌上的时候,等待品尝美食的众人早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

特别是听说这还是一道小炒肉的菜品后,心中更加纳闷了。

不过尽管没见过这么奇特的小炒肉,但还是忍不住纷纷解开了层层包裹住的芭蕉叶。

但见里面藏着的竟然是一块糕点模样的米糕,那米粒是胭脂红色,就像一块红色的宝石,而上面铺着几片油香无比的五花肉,其间还点缀着几根翠绿的青蒜苗,交织在一起,正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看着这被金色肉汁浸透的米糕,油润透亮的模样,光是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简直快把人的馋虫都给勾引出来了。

于是众人干脆也不用筷子了,在剥开芭蕉叶后就这么直接上手,捏起铺着肉片还挂着肉汁米糕的两端,然后一口就送入了嘴中,开始细细咀嚼起来……

刚开始都只以为是普通的炒五花肉和米饭配在一起而已。可是众人都没想到,就是这样简单的组合会好吃到这种程度。

不光是五花肉入口鲜、香、嫩而不油腻,肉片伴着各种调料散发出来的独特香味,令人胃口大开。而且配的米糕也是回味无穷,越嚼越香。

这米饭松软弹性,回味香甜,只吃一口,就满口生香,尤其是吸收了肉汁之后,米饭、辣椒、青蒜苗和五花肉的香味全都完美的契合在一起。

那种呈现出来鲜、香、嫩甜的滋味,停留在舌尖上,持续融化散开,最后完全充斥在口腔间,简直是奥妙无穷,让人欲罢不能。

而且苏醒还特意把每一个米糕都做的正好一口一个,其中的五花肉片和淋的肉汁调味也恰到好处,不会太淡也不会太腻,让人一口下去就好似吃了一口小炒肉再配一口米饭,十分的满足。

这独特香味让人胃口大开,根本就停不下。

一口接一口,吃得很香。

转眼间,每人三份的红米拌小炒肉就被吃的干干净净的,芭蕉叶上甚至连一颗米粒也看不到……

就在包间里的客人大快朵颐的时候,厨房里的苏醒也一刻功夫没有耽误。

灶台上正吊着一个锅高汤,而另外一边的砂锅中也是热气升腾,锅中的鲜鸡汤已经煮开了,这是苏醒制作的野生菌火锅的汤底。

滇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而作为滇南特有的美味,野生菌火锅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野生菌汤的锅底制作极为简单。

一锅鲜鸡汤、猪油、盐、姜、葱、胡椒面,再放一些红枣和枸杞熬制出味道即可。

野生菌汤锅

这道菜各种野生菌本来的味道就已经十分的鲜美了,根本就不需要太复杂的调味。

接着就把处理好的野生菌放入其中,包括有鸡枞、松茸、牛肝菌、鸡油菌、老人头、牛肝菌、还有羊肚菌竹荪等七八种野生菌。

野生菌煮的时间必须要足够,至少要大火煮上20分钟以上才能食用,不然就变成那首菌民歌了:“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于是苏醒拿出一个计时器,调好时间后放在了旁边。

而趁着煮蘑菇的这段时间,苏醒同时开始制作起另外一道菜,沾益辣子鸡。

沾益辣子鸡作为滇菜最特色的代表菜之一,属于华夏著名特产菜肴之一,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因其选料精殊挑剔、制作道序复杂、味道辣香爽口、辣而不辛,食和味醇而名震四海,并且这道菜成功在「辣味美食」中占据一席之地。

沾益辣子鸡不像山城辣子鸡那种又辣又麻。而且与湖南的那种豪爽吃辣也是有区别的。

虽然看似红润,但它的辣度应该在中辣,入口最先吃到的是辣椒的香和鸡肉的香,是一道下饭神器。

想要做好沾益辣子鸡,首先就是要选好食材,为了肉质鲜嫩,一般选用4个月左右的,刚啼鸣或未啼鸣的子公鸡。

而苏醒选用的是生长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中的茶花鸡。

茶花鸡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观察如同两朵茶花,这种鸡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原鸡,是所有家鸡的野生祖先。

茶花鸡

小公鸡已经宰杀好并剖成了两半,这会儿正在清水中泡着,去除血水。

苏醒从水中提起半只摆放在菜板上,准备下一步的操作。

一般来说洗干净的鸡肉直接就可以宰成小块,然后开始腌制,不过苏醒选择先给鸡肉脱骨,这样不仅让顾客吃起来更省心,而且腌制的时候也能更加的入味。

苏醒先一刀麻利的剁掉鸡爪子,然后把鸡的身体翻过来,用刀尖剔掉大腿骨的筋膜。

接着抓着鸡腿用力往腹腔里一送,鸡腿骨就被完整的抽了出来。

去掉腿骨后,就是鸡的脊骨和鸡翅骨,然后再鸡排起出来,最后一刀把鸡脖子斩掉不用,这只鸡浑身上下就没一块骨头了。

一套行云流水的去骨操作后,苏醒拿着厨房用纸,开始给鸡肉进行擦拭,尽量把鸡肉表面的水分清理干净,这样更方便腌制入味,做出来的味道也更香。

做完这一切之后,苏醒拿着菜刀开始切鸡块,这一步没啥难度,很快就切好了一盆鸡肉。

把切好的鸡肉放进一个小盆里,就该腌制了。

第139章 糍粑辣椒和鸡肉

要是从外边买白条鸡或者冷冻的三黄鸡,最好先焯过水去腥之后,再进行腌制调味儿。

不过苏醒用的这是新鲜宰杀的鸡,所以就可以省略焯水这一步了,直接开始调味。

制作一般的菜,腌制的时候只要有个底味儿就行。因为后面出锅前还可以再次调味,但做这沾益辣子鸡却不一样,所有味道都靠腌制,后面不用在调味。

这是因为等会儿鸡肉要入锅微炸,鸡皮受热收紧了,任何味道都无法进入鸡肉里面。

所以一定要把鸡肉给足味,要腌透才行。因此腌制这一步就非常重要了,正宗的沾益辣子鸡做法要进行三次腌制。

只见苏醒先往盆里加了一勺食盐给足低味,又来几勺葱姜水,一勺胡椒粉去腥提味,还有一点鸡粉,然后就开始抓拌鸡块,通过不断的按摩让盐味和葱姜水全都均匀的被鸡肉吸入进去。

葱姜水分成三次放,每次不能太多,最后直至盆中的鸡肉把水完全吸干后,再开始第二次腌制调味。

这一次是加入少许花椒、一勺米酒抓拌均匀,让鸡肉吃透米酒的香味,加入米酒后能软化鸡肉,这样再炒出的鸡肉不仅肉嫩多汁,而且还能中和辣味。

最后就是第三次腌制了,只见苏醒单手往盆中打了一个鸡蛋黄开始搅拌,这是为了能让鸡肉做出来更加金黄,让人更加有食欲。

等到搅拌均匀之后,抓了一把生粉放入盆中,生粉可以让让鸡肉的表皮更加香酥,吃起来口感更好,也能更好的锁住鸡肉中的水分。

最后,为了等会让鸡肉下锅后能够迅速散开,不粘连到一起,苏醒还特意往盆里倒了半勺油,这才放到一边开始腌制。

以上的步骤一步都不能偷懒,尽管有些繁琐。但其实这就是沾益辣子鸡好吃的秘密。

三次腌制,每一次其实都各有区别,并没有一步是无用功。

第一次是给鸡肉入底味,第二次是让鸡肉变得鲜嫩多汁。而最后一次增加鸡肉的口感,这样做出来的沾益辣子鸡,才会既入味又鲜嫩还有香酥的口感,从内到外都透着好吃,最后在用红红的辣椒提味,吃起来的鸡肉香辣滑嫩,让人不由得大呼过瘾。

而趁着腌制鸡肉的这个时候,苏醒开始准备制作接下来要用到的重要辅料——辣椒。

既然叫是辣子鸡,那辣椒在这道菜中地位就不言而喻。

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不同做法的辣子鸡,其中所用到的辣椒也各不相同。

比如被称为下酒神器的山城辣子鸡,主要用的就是大量干辣椒和花椒来提味,被叫做在辣椒里面找鸡吃。

还有有名的山东枣庄辣子鸡,用的是当地产的一种新鲜的绿色薄皮的螺丝椒制作而成的,突出的是新鲜辣椒的清香味。

而沾益辣子鸡用到的辣椒和以上几种都不一样,所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辣椒,被叫做糍粑辣椒,这也是沾益辣子鸡好吃的秘诀之一。

首节 上一节 7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