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阎解成心里却不是滋味。
他是不平衡,自家2辆自行车,二大爷家就1辆,刘光齐几乎是随便骑,而他想碰一下都难。
就算能骑一下,估计父母会和他要骑车费什么的。
他现在没钱?好说,先欠着,以后挣钱了再慢慢还,至于这利息嘛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三大爷两口子倒是不打骂孩子,但却算计啊!
吃口饭,伙食费。
睡个觉,住宿费。
用一下电灯,电费。
搁谁受得了?至少阎解成就很不爽,于是,父母算计,他也算计。
哪怕三大爷家是双职工,日子好过不少,但还是在算计之道上越走越远。
当三大爷回了家,天色也黑了。
吃着晚饭时,三大爷就对阎解成说:“解成,家里还有几斤细粮票,你明天骑上你妈的自行车去左家庄,换些高粱面回来。”
“好!”阎解成答应下来。
不管怎么说,明天也能骑一下自行车。
至于拿细粮票去换些粗粮,这也是没办法的。家里的粮不多。
阎家也没余粮啊!
不对,阎家其实还是有点余粮的。
三大爷两口子会过日子,省吃俭用,每个月就有点余粮。
不过,阎家目前的余粮也并不多,三大妈把家里余粮藏好,就是家里孩子都很难找到。
···
当三大爷吃过晚饭,院子里乌漆嘛黑,何保国才从外面回到了四合院。
再看何保国推着的自行车上,搁着个麻袋,至于麻袋里是什么就不清楚了。三大爷两口子,还有阎解成,阎解放,都是看到了。
“老何自行车上那麻袋里是什么?”三大妈不无好奇。
“我猜是高价粮,他家定量是不少,就是太喜欢吃细粮,不会过日子,不买点高价粮,日子可不好过。”三大爷说道。
阎解成和阎解放:我们也都喜欢吃细粮。粗粮拉嗓子,谁不喜欢吃细粮?
说起来,阎家都多久没吃细粮了乎?至于荤腥就更难看到了。
且不说阎家几个人如何猜想,何保国已经推着车到了中院。
把车停在家门口,何保国也就拎起了搁在车上的麻袋。
有个几十斤,但何保国拎着不费劲。。
停好自行车,何保国拎着麻袋就走进了家门。
当他一回到家,秦淮茹是目光也就落在他手里拎着的麻袋了。
看不到麻袋里是什么,但看着挺沉,
“放好吧!”何保国把袋子往地上一扔。
“什么?”秦淮茹还有着好奇,走过来打开了看,顿时就呆住了。
就见袋子里都是棒子面。
这么一袋的棒子面,有个几十斤了。“50斤棒子面。”何保国淡淡说。
家里粮不多了,何保国也就拿了50斤棒子面回来。
“什么?这么多?”秦淮茹惊讶不小了。
何保国说过买高价粮,那么,这50斤棒子面就是买的高价粮吧!
问题棒子面现在可不容易买到,而且还买了这么多。
并且,秦淮茹可没拿钱给何保国。
所以,何保国掏他自己腰包买了这50斤棒子面?
既然是高价粮,当然也就不便宜。
那么,一下买这么多棒子面,所需的钱就不少。
关键何保国前些天还买了200元左右的凤凰牌自行车。
虽然也把旧车卖了,但都不到凤凰牌自行车的一半价钱。
旧车卖了的钱,一大半还在家里,只有一小半入了何保国兜里。
如今,看到何保国拿了这么多棒子面回家,秦淮茹免不了就有些惊讶。
“找了关系,也不算太贵。”何保国笑着说。
这其实只是何保国囤的粮中一小部分。
早早就囤粮,囤了不少,为了就是这荒年能让自己和家里老婆孩子都能吃顿饱饭。
当然,还是要稍微省着点的,虽说囤的粮多,但几十斤几十斤的往家里拿,消耗也快。
荒年可不会太早过去。
而秦淮茹也不多问了,看着眼前这50斤棒子面,她脸上也就忍不住浮现笑容。
本来家里粮不多了,她还愁着,现在却是不愁了。
这下,家里也就不缺粮了。
“既然家里的粮食也多了,以后也可以多吃点细粮。”何保国继续说着。
一听细粮这两个字,秦淮茹就想说话了。
家里定量不少,之所以也缺粮,就是细粮吃的太多。
秦淮茹还考虑家里减少细粮,结果何保国这意思却是增加细粮。
“细粮还是少吃点吧!”秦淮茹就说。
少吃点细粮,家里也就可以多些余粮。
过日子当然要精打细算,细粮是好吃,但哪能经常吃啊!
别人家二合面馒头,一般都是粗粮多一些,白面少点,但何家的二合面馒头和白面馒头都没太大区别了。
所以,秦淮茹就没少说,她是觉得何保国不会过日子。
何保国也挺无奈,却又不好把囤的粮让秦淮茹知道。
就说这次,何保国拿了50斤棒子面回来,秦淮茹已是惊讶不小了。
要是拿个500斤棒子面回来,秦淮茹估计都会惊呆。
但秦淮茹还是高兴更多,毕竟这家里这就多了50斤棒子面了。
一夜过去,大早上。
院里家家户户也都吃起了早饭。
早饭各有不同,有苞谷面,有大碴粥,也有黑的窝头,土黄窝头。
至于白面馒头,却是看不到。
何家今天的早饭也就是棒子面粥,加上点咸菜。
好吃不到哪去,但好在都能吃饱。
而肚子饿了,吃起来也还好。
对门,贾家。
棒梗和小当吃过早饭也就都背起小书包自己去上学了。
至于贾东旭两口子,都还在吃着早饭。
马荷花早早起来忙好了早饭都是先紧着孩子。
比起贾东旭两口子,棒梗小当的伙食要好一点。
贾东旭也没说什么。
结婚这么多年了,马荷花也没给贾东旭生个娃,贾东旭也认命了。
现在,贾东旭把棒梗小当当亲生的,小当和他关系还好,棒梗却敌视他。
即便贾东旭陪棒梗玩,给棒梗买吃的喝的,还骑车带棒梗去看电影,但棒梗还是对他不亲。
贾东旭也是没办法,既然没亲生的,那就对继子继女好一点,将来也能给他养老。
现在考虑这些似乎还有些远,但贾东旭觉得还是要早点和孩子把关系搞好。
尤其是和棒梗的关系。
边吃着早饭,贾东旭边看向对门的何家。
昨晚,马荷花有看到何保国拎着个袋子回家,她猜是买的高价粮。
何家会缺粮?
贾东旭两口子都不是太意外。
不可否认何家的定量是多,但经过观察,何家每个月吃的细粮肯定不少。
粗粮换细粮,何家人又多,定量不够吃,这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
“看那一大袋,怕不是几十斤粮。”马荷花边吃着早饭,边和贾东旭说。
贾东旭脸色不太好,他也是见不得何保国两口子过的好。
说起来,贾家的粮也不多了。
毕竟贾家现在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每个月的粮根本就不够吃,所以,也需要买高价粮。
然而,贾东旭两口子都不敢去黑市
不去黑市,想买点高价粮当然就难了。
在保证棒梗小当都吃饱的情况下,贾东旭两口子就经常吃不饱。
另外,贾张氏还时不时来蹭吃蹭喝,或多或少的加重了贾东旭两口子的负担。
到了现在,贾东旭也还是二级钳工。
老易是贾东旭的师傅,但老易在厂里也不教贾东旭,别人就更不会教贾东旭了,毕竟这会得罪老易。
若是贾东旭聪明,也可以自学,但他虽然也自学过,却收获不大。
现在,他距离三级钳工还是有段距离。
贾东旭也是摆烂了,在厂里就磨洋工,混混日子。
无论贾东旭还是马荷花,看向何家的目光中都有着嫉妒。
马荷花心中更是暗恨,她找过秦淮茹几次,想让何家帮忙买些高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