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目标本是‘以战养战、壮大自身’,可自 1937 年至今,帝国的国力反而越来越虚弱,国内经济已濒临临界点,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华夏军队在我们后方开展游击战,大量兵力被牵制在占领区,铁路、公路运输时常中断,前线所需的武器、物资也无法足额供应!”
“与其继续在华夏战场消耗实力,不如抽调大部分兵力,只保留核心占领区 比如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沿岸的上海、南京,还有大同这类资源城市 其余地区可逐步放弃,转而集中力量进攻印度!”
“比起华夏军民的顽强抵抗,印度的抵抗想必会弱得多,而且那里……”
植田谦吉把自己的理由和盘托出。表面上看他是在支持东条上等兵,实则暗含对激进派的不满:若不是当初盲目扩张、急于扩大战场,帝国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境地。
事实上,稳健派同意进攻印度,正是看清了日军的核心问题:虽然占领了华夏大片土地,却收不上税、攫取不到足够资源,反而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维持占领,长此以往迟早会被拖垮。
倒不如收缩防线、控制核心区域,再转头寻找新的目标,帮帝国渡过眼前的危机,进攻东南亚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
“当然,若不进攻印度,继续从缅甸北上推进华夏战场,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老臣始终认为,华夏战场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不过,植田谦吉的话刚说完,就被东条上等兵当场反驳:“华夏军队早已是强弩之末!绝不能从华夏撤兵!依臣之见,我们可以从关东军抽调兵力 只需十个师团,三个月内,帝国定能攻占整个印度地区!”
东条上等兵再一次抛出了 “三月速胜论”,和此前推动其他战事时的激进主张如出一辙。
求点免费的小礼物,还有催更吧,还有评分,各位大佬们给点五星好评吧,评分有点低啊!~跪下感谢!~
第157章 五线作战的鬼子?
“先调遣一部分兵力进攻印度地区,再做决定!”
看着陆军几乎全部都支持进攻印度地区,鬼子天蝗沉思了良久之后给出了一个建议。
他知道,自己不让陆军进攻印度地区,他们也不会听,不如控制一下战争的规模。
实际上鬼子天蝗并不愿意投入兵力进攻印度地区,现在鬼子已经三线作战了,如果算上防备毛熊的部队,鬼子现在已经在四线作战了。
关东军防备毛熊,华夏战场,太平洋战场还有东南亚战场。
如果再调集兵力去打印度,就是五线作战。
鬼子天蝗虽然疯狂,但也不是蠢货,因为他清楚,这么打下去,鬼子国内就要崩溃。
但是进攻印度地区好处又让鬼子天蝗无法拒绝,印度地区产粮,而且还有大量的资源、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比华夏人更加温顺,只要赢了,他们就能为自己干活;如果真的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征服印度地区,现在鬼子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鬼子的赌徒心理再一次发作,决定去试一试。
“那么,派遣谁担任进攻印度的司令官?”
对于第十五军的司令官饭田祥二郎,鬼子天蝗已经有些失望了,要不是他指挥失误,让两个师团命丧在李幼盛手中,现在根本不需要抽调兵力,第十五军就足够承担进攻任务。
“我推荐牟田口廉也中将!”
东条上等兵果断地推荐了这个有着 “小东条” 之称的将军。
牟田口廉也原本只是鬼子一名大佐,他是 1937 年宛平城前鬼子最高指挥官,以一个鬼子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被守军拒绝后,他下令向守军开枪。
他的这个命令,揭开了鬼子全面侵华的序幕,而牟田口廉也也因为这件事晋升为了少将。
“牟田口廉也吗?第十八师团目前已经抵达缅甸了吗?”
“哈衣,已经抵达了缅甸地区,很快就要抵达腊戌,他们原本的任务是配合第四师团还有第五十六师团,围剿李幼盛部队!”
鬼子天蝗思索了一下道:“守住腊戌就可以,李幼盛部队没有了英军的补给支持,很难支撑下去!”
“给牟田口廉也发电吧,另外命令第四师团加速前进,一定要守住曼尼普尔河和英帕尔地区!”
很快,大本营的电报就送到了正在行军的第十八师团手中。
师团长牟田口廉也此时正在指挥部队急行军。
此时距离腊戌已经不远,他们从马来半岛转移到缅甸之后,一路走的是北线,也就是第五十六师团走的路线,之前因为天气原因走得慢一点,现在正在赶路。
“师团长阁下,好消息,您升职了!”
正在骑马的牟田口廉也看着一脸激动的参谋愣了一下,升职?他晋升第十八师团师团长没多久,怎么可能再一次晋升呢?
“师团长阁下,这是大本营的电报!恭喜您!”
参谋小心翼翼地将电报递给了牟田口廉也,眼神之中带着崇拜 —— 不愧是被称为 “小东条” 的男人,升职也这么快。
“组建第二十七军,将第十八师团、第九师团和第四师团编入军中,进攻印度?”
牟田口廉也看完电报之后,迅速打开地图。
“大本营疯了吗?缅甸局势还未稳定,就要进攻印度吗?”
牟田口廉也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从缅甸进攻印度,需要攻占英帕尔还有曼尼普尔河等险要地区,如果英军有准备,强攻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而且现在缅甸还未彻底平定,贸然进攻……
就在牟田口廉也思考的时候,又有一份电报送了过来。
“大本营电报!”
牟田口廉也接过电报,紧接着眼睛不由得瞪大了起来。
“第四师团占领了曼尼普尔河和英帕尔地区?”
牟田口廉也刚才所有的疑虑全部消失。
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就变得合理起来了。
现在第四师团已经控制了进入印度地区的关键出入口,而且出入口后面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无险可守,确实可以大规模进攻印度。
“不过,只靠步兵进攻的话……”
牟田口廉也大脑之中开始飞速思考进攻印度的方式。
印度人口众多,如果不能快速取胜,那么结局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另一个华夏战场,陷入一场持久战、拉锯战。
牟田口廉也一边考虑着战术,一边继续行军,半天之后,抵达了腊戌。
当牟田口廉也看见第五十六师团的装备之后,双眼不由得冒光。
“给大本营发电:印度地区以平原为主,进攻印度需要速战速决,请求将第五十六师团调入第二十七军,利用第五十六师团的装甲优势,快速攻入印度腹地,消灭英军抵抗!”
“从关东军调集的部队,建议从吉大港登陆,以缩短我军补给距离……”
“步兵方面需要大量马匹和牛羊,我准备效仿当年蒙古军队的进攻方式,携带大量物资,以战养战,直接进攻德里,三个月之内,彻底拿下印度!”
大本营方面收到牟田口廉也的电报之后,第一反应是 “这一次选人没有错”,这个牟田口廉也的提议都不错。
过了曼尼普尔河和英帕尔地区就进入了平原地区,第五十六师团是装甲部队,在平原地区有着绝对优势。
“立刻给牟田口廉也回电,让他立刻将详细作战计划汇报上来!”
“至于第五十六师团……”
鬼子大本营这边也有些纠结,如果将第五十六师团调入第二十七军,那么第十五军就成了空架子。
正在支援第十五军的第九师团还在路上,而且如果执行牟田口廉也的计划,那么第九师团也要换个地方登陆,直接进攻吉大港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进攻印度的话,那么腊戌这个地方就不重要了!”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名鬼子参谋开口道。
“不重要了?”
东条上等兵等人面面相觑。
紧接着迅速反应过来,随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搜嘎,差点把自己绕进去了,小林君,你很不错!”
东条上等兵满意地拍了拍这个参谋的肩膀。
第158章 被架空的第十五军
腊戌的重要性在于堵住远征军回撤的道路。
同时,腊戌也是滇缅公路的起点。华夏的国际物资从仰光靠岸后,通过仰光铁路运到腊戌,再经由滇缅公路转运到昆明。
如果鬼子要继续进攻云南省,那么腊戌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据点。
但如果鬼子转移作战目标,将印度当成首要进攻目标,那么腊戌的地理位置就变得无关紧要,无需在腊戌部署一个师团。
“第十五军也需要补充一些兵力!”
“嗯,从关东军调集两个新编师团进入缅甸!”
“至于李幼盛……”
东条上等兵眼睛微微一眯:“华夏人十分擅长内斗,李幼盛就交给山城处理吧,联系一下特高课!”
牟田口廉也收到大本营的电报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大本营这个决定十分满意。
几个小时前,他还只是一名师团长,现在已经成为第二十七军的军长。
最重要的是,第二十七军下辖三个师团,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支部队还有可能向方面军的规模发展。
牟田口廉也暗自决定,自己或许还能再往上晋升一步。
与牟田口廉也的兴奋不同,饭田祥二郎在收到大本营电报后,直接愣在了原地 , 他俨然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名义上,他仍挂着第十五军司令官的职务,但第十五军如今已无可用之兵:原本的第三十三师团被李幼盛击溃,仅剩一些溃兵,加起来不过一千多人;
第五十五师团被李幼盛全歼,只有几百人侥幸逃脱;后来调集来的第十八师团和第四师团,他还没来得及指挥,就被调入了第二十七军;
就连原本剩下的第五十六师团,也在刚才的一份电报中,被划入了第二十七军的编制。
理论上,饭田祥二郎的第十五军还有一支部队 —— 第九师团,但这支部队还在海上飘着,即便抵达仰光,估计也会被编入第二十七军。
现在饭田祥二郎手中,只剩下第十五军的部分直属部队,以及在缅甸招募的皇协军,总兵力约三万多人,其中日军士兵还不到一万人。
饭田祥二郎早就能猜到,在两个师团被李幼盛歼灭后,自己的司令官职位恐怕难保,却没料到会是以这种方式被架空。
与此同时,李幼盛的部队中。
“报告!英军又发来了电报,山城方面也发电催促了!”
此时,李幼盛的部队正沿着敏金山脉,向密支哪前进。
眼下,李幼盛想要扩大自己在缅甸地区的影响力,就必须扶持当地势力。曼德勒及周边部分地区已被李幼盛的部队反复征战,再加上洪水灾害,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因此他将目光投向了缅北。
缅北地区活跃着大量华人,其中不少人是明末时期为躲避战乱迁徙过去的,到了清末民初,又有一批人前往定居,在这片区域发展势力相对容易。
除此之外,李幼盛进军缅北还有一个目的 —— 接收英军的物资。
此前,曼尼普尔河和英帕尔地区已被李幼盛 “卖给” 了鬼子,如今若想接收英军物资,只剩下一条路线:通过胡冈谷地。
那里有一条走廊,可直通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平原最东端的瑙贡县。
瑙贡县在后世的名称是丁苏吉亚。若仍不熟悉这个地方,它还有一个更知名的标签 —— 史迪威公路的起点,且该区域蕴藏着大量石油。
这片区域是李幼盛未来发展的关键,绝不可能让给印度,因此他必须提前部署。
“发电报有什么用?他们答应我们的条件了吗?”
对于山城方面的电报,李幼盛嗤之以鼻。如今即便他翻脸,山城方面也不敢与他彻底决裂,只能不断发电报劝说,甚至还打算派出专员协调。
至于英军,虽已口头答应李幼盛的各项条件,比如提供一百辆坦克、三百辆汽车、十万支步枪、一千万发子弹等,但这些承诺至今未兑现。
好在李幼盛目前并不缺物资,也不着急,便一直与英军周旋,秉持着 “不见兔子不撒鹰” 的原则 —— 英军什么时候把物资送到,他才会什么时候出兵协助。
“他们答应了,但说物资运输通道已被切断,现在无法运送物资,需要我们先击败驻守英帕尔的鬼子,才能将物资交给我们!”
听到这话,李幼盛不由得冷哼一声:“又想空手套白狼!给英军回电,就说我部正向北转移,弹药短缺,无法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