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 第91节

  我的初步想法是首先由镇上牵头,组织一到两期集中的技术培训班。

  就请建安同志做主讲老师,把各村有意向的骨干集中到李家沟来现场教学。

  其次对于确实有困难但又想干的村或者农户,镇上可以出面协调信用社,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提供更方便的小额贷款支持。

  第三,像建安刚才提到的,一些通用的,需求量大的材料。

  比如薄膜、铁丝,镇上可以试着联系县里的生产资料公司或者厂家。

  看看能不能争取个团购价,降低大家的起步成本。”

  这时,刘副镇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王建安说道:“对了,建安,你刚才提到种子是个大问题,特别是优良品种。

  这个你放心,镇上也会想办法。

  一方面,我们会积极和县农业局向省里争取,看能不能调拨或者优惠价提供一些适合我们这里大棚种植的优良蔬菜种子。

  另一方面,你这里不是马上要成为农科院的试验点了吗?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等你试种成功,积累了经验,将来就可以逐步扩大这些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

  到时候镇上可以支持你们李家沟合作社,不仅自己种菜,还可以培育优质种苗,提供给其他愿意跟着干的乡亲们。

  这样既能保证品种纯正和质量,又能让你们多一条收入渠道,你看怎么样?”

  王建安没想到刘副镇长思路转得这么快。

  而且提出的设想竟然和他内心的某些长远规划不谋而合。

  甚至提供了官方的支持和可能性,他立刻表示:“刘镇长,您这个想法太好了。

  如果能这样,那真是解决了推广中最关键的种子源头问题,

  我们肯定积极配合。”

  事情基本谈妥,方向明确,各方责任也大致清晰,气氛更加融洽热烈。

  又聊了一会儿今后的具体设想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看看时间不早,刘副镇长和杨教授便起身告辞,他们还要赶回乡上开会。

  送走两辆吉普车,直到车影消失在村路尽头,院坝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张泽安长出了一口气,掏出叶子烟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口,对王建安说道:

  “建安,你刚才应对得真好,有分寸,有章法。

  既给了领导面子,爽快地答应了带动乡亲的事,也没头脑发热,把啥子责任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

  该我们出的力,我们绝不推辞,

  该上级支持的事,也说得清清楚楚。

  这样好,这样才能长久。”

  王建安点了点头:“泽安舅舅,技术可以教,经验可以传,但路终究还得他们自己走。

  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指个方向,摆个成功的样板在这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能不能成,最终还得看他们自己肯不肯彻底转变观念,能不能吃得下那份苦,有没有那份坚持和细心。

  农业这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

  “是这么个道理。”张泽安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吐出一口烟圈,“走吧,去看看猪崽,早上听春城说有两头有点拉稀,得赶紧弄点药喂一下,别耽误了。”

  “要得。”王建安应道,转身又脚步匆匆地钻进了猪场那边。

第123章 分享

  镇上领导来参观后的第三天,王建安将村里的人都召集到了自家的大棚外。

  “今天我就教大家怎么嫁接这个黄瓜。”

  说着王建安拿出早就准备号的刮胡刀片和毛线分配给众人。

  为了方便使用,刮胡刀片经过处理,只保留了锋利的那一部分,并且已经帮在小木棍上,组成了一把小刀。

  这是王建安早就想好了的,之前不教他们,倒不是为了卖黄瓜苗。

  主要是因为黑楠瓜籽是黑货,怕他们出去乱说,惹些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没这个顾虑了,有了农科院做背书,一切都合情合理。

  况且支持政府的推广任务,光靠王建安一人可不行,多一些技术员走村串户也更好。

  分发完装备,王建安又指挥众人:“你么一人搬一个育苗盘到那个大棚去。”

  现在需求量大,南瓜砧木和黄瓜苗都分在了两个大棚培育。

  待众人搬来南瓜苗后,王建安开始示范起来。

  只见他拿起一片新刀片,又用一个兑了白酒的小喷壶喷了喷刀片和手。

  接着他大声说道“都看好了,这是在消毒,每次开始的时候和嫁接了一定几十株之后都需要重新消毒。

  嫁接技术,说白了就是让黄瓜苗借着南瓜的根长。

  南瓜根壮,抗病耐寒,黄瓜用了南瓜根就能长得好,结得多,持续时间久。

  嫁接的方法也有很多,今天我就教大家插接法,这个嫁接方法比较简单,存活率也高。”

  说着王建安用刀片在一株南瓜苗子叶下方半寸左右的地方,斜削一刀,削掉顶端,切口成一个光滑的斜面。

  接着,他又拿起一株黄瓜苗,在子叶下方大概一寸的地方,两面各斜削一刀,削成一个楔形。

  “削黄瓜苗的时候,两边下刀要对称,削好的黄瓜苗要像这个尖楔子。”

  然后,他拿起削好的南瓜砧木,在刚才的斜切面中间,用刀尖垂直向下轻轻划开一个小口,深度大概接近砧木茎秆的中间。

  “划口子要小心,别划穿了。”

  最后,他把削好的黄瓜苗,小心地插入南瓜砧木的切口里。

  “插的时候,黄瓜苗楔子两边要尽量对准南瓜砧木切口两边。

  不用完全对上,一边对上了就行,它自己会长到一起。”

  插好后,他拿出毛线将连接处缠绕起来。

  “用毛线栓稳,但不能太用力把苗挤坏(勒坏)了。好了,这样就算接上了。

  接完后,要马上放进小拱棚里,盖上薄膜保湿,头几天不能见强光,得遮阴。

  等过一个星期左右,伤口愈合了,上面的黄瓜苗开始长新叶子了,再慢慢揭开通风见光。

  这期间要是棚里干了,就用细嘴喷壶喷一点点水,别浇太多了。”

  他一边说,一边又快速接了好几棵做示范。

  “来,你们照着我刚才说的试试,自己找找感觉,注意南瓜苗要比黄瓜苗粗一圈哈。”

  众人早就等不及了,纷纷拿出工具,学着王建安的样子操作起来。

  顿时大棚里一片忙碌,时不时有人叫王建安。

  “建安,快帮我看看,这样削对不对?”

  “建安,这口子划深了咋办?”

  “毛线这样栓行不行?”

  王建安穿梭在人群里,挨个查看指导,发现问题就立刻指出来:

  “黄瓜削得太薄了,一插就断。”

  “毛线绑的太松了,固定不住,一动就歪。”

  忙活了一上午,大多数人手里都接了几十棵苗,虽然手法生疏,浪费了不少苗,但总算有了模样。

  王建安让大家都把自己接好的苗放进临时搭好的小拱棚里,做好标记。

  “嫁接就是个熟练活儿,多练练就好。

  关键是后期管理,湿度、温度、光照都得操心,一个不注意就前功尽弃。

  今明两天把嫁接弄完,接下来我再教你们怎么管理。”

  众人连连点头:“要得,要得。”

  下午众人熟练起来,不再像上午那样需要全神贯注了,便开始闲聊起来。

  有人问道:“建安,之前看你那些大棚里,各种菜都有,就是那个套种,也教我们一下撒。”

  农村人对于套种并不陌生,每年夏天种菜都是几个菜一起种的。

  当然那是露天种植,和大棚套种是两回事。

  大棚套种稍不注意就是全棚皆毁,所以王建安之前也没让他们套种,都是自己先实验。

  既然现在他们问起来了,教给他们也无妨。

  王建安开始讲解大棚套种:“记住,我们现在种的这几样菜,黄瓜和番茄是绝对不能挨着种到同一个大棚里面的。”

  “为啥子喃?”

  王建安:“第一个就是生长环境不一样,黄瓜要多水,番茄要少水,还有两个都需要阳光,两个都是长生长期,黄瓜长起来了就把番茄的光挡完了。

  再一个病虫危害,它们都容易得同样的病,一个得了,传染给另一个,混种传染更快,根本治不过来。”

  “那啥子跟啥子能种一起?”

  王建安:“可以和长得快的叶子菜一起种,像小白菜、菠菜、香菜这些,长得快,周期短,等黄瓜番茄长大的时候,它们早就收完了。”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豆角、苦瓜这些,可以种在大棚边边角角,让它顺着棚架往上爬,不占好地。

  葱蒜韭菜这些味儿冲的,可以种在通风口那边,还能防点虫。”

  有人问道:“这种套种,肥料咋算?会不会不够吃?”

  王建安:“肥料肯定要比单种用得多些,不过我们大多用的猪粪牛粪这些嘛,成本低得很。

  而且猪粪牛粪这些有机肥能改良土壤,肥效时间也长。

  还有就是叶子菜喜欢氮肥,果菜像黄瓜番茄,开花结果的时候磷钾肥得跟上。

  所以追肥得时候要用到复合肥,定点定量得增肥。”

  “那虫害怎么办?几种菜种一起,是不是更容易长虫,一次就长好几种?”

  王建安解释道:“那不一定,套种有时候反而能防虫。比如把葱蒜和瓜类种在一起,蚜虫能少点。

  但不是绝对的,管理跟不上,都是空话(百搭),最关键还是预防。”

  “怎么预防?”一直没怎么开的张春城帮大家问道,去年他可是经常来帮王建安的忙,今天王建安讲的东西他早就听过了。

  王建安继续说道:“首先就是种子要选没病没虫。

  第二,可以在大棚门口放点石灰,进大棚前在石灰粉里踩踩,免得从外面带进去病菌虫卵。

  第三,平时勤快点,多进棚看看,发现哪棵叶子不对劲,长了斑点,小虫子什么的,赶紧摘了拿出去烧了。

  第四,棚里别太闷太湿,适时通风换气。

首节 上一节 91/1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