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 第47节

  “对,明天,我照常去抚琴市场,你呢,也照常来拿货。

  当着他们的面,你就给我诉苦,求我降点价。我呢,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你狠狠绝一顿。”

  邓建国眼睛倏地亮了,他立刻明白了王建安的用意:杀鸡儆猴。

  自己就是那只被拎出来儆猴的“鸡”。

  “要得,哥,这戏我陪你演。”邓建国说道,“刚才我还以为你要和他们硬碰硬呢。”

  王建安摇了摇头:“那怎么可能啊,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而且作为生意人,想赚钱,他们也没什么大错,就是少了点人情味。当然,教训还是要给他们长的,明年他们的量每人3斤给你。”

  “真的?”邓建国激动的问道,“谢谢建安哥。”

  现在他从王建安这儿买黄瓜,运到东门,转手一卖每斤能赚1块多。

  遇到王建安之前他卖那些土豆白菜,半个月都没这一天赚的多。

  “对了,还有两个事要请你帮忙,你随时关注下菜市场里面的情况,哪家有摊位要余出来随时通知我。”

  邓建国小声的问道:“你要租里面的菜摊?”

  王建安“嗯”了一声:“明年我妹要来卖菜,天天去临时区排队太累了。”

  邓建国说着自己了解到的事:“哥,这个抚琴菜市场才成立几年,管的严得很,你想要插队怕有点难哦。”

  “没事,总会有办法的,你先留意着嘛。”

  ……

  第二天便在众目睽睽下发生了邓建国要求降价,王建安打算把他的黄瓜扣下的事。

  当时其他人那表情,像吃了烂菜一样,不过还是得配合着表演抢菜戏码。

  王建安和邓建国找到正在不远处吃面的王建平两人。

  “老板,来二两杂酱面。”王建安坐到小妹旁边,看着邓建国:“你吃啥子,我请。”

  “谢谢建安哥,我也来二两杂酱面。”

  “老板,再来二两杂酱面,一共两碗。”王建安对着后面忙碌的老板喊道。

  等待间隙,邓建国又说道:“对了,建安哥,那个事我也帮你打听到了。”

  “哦?怎么样?”王建安双眼一亮。

  年前王建安还请邓建国帮他打听那几个大的批发市场有什么进入门槛。

  未来他要搞蔬菜批发,肯定得去批发市场。

  抚琴菜市毕竟是个零售市场,自己搞个几十百来斤的批发,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旦自己搞多了,影响到市场的运营,那自己肯定会被撵走。

  邓建国回忆了一下:“那个国营的批发市场,想进去搞批发你的有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一大堆证件,

  少一个都不行,我们这种泥腿子,门儿都没有。”

  国营的门槛,果然高,这在王建安的预料之中:“其他几个呢?”

  “那几个龟儿子,”邓建国啐了一口:“就他妈不是东西!所谓的管理人员,就是地头蛇!

  那里的批发商都是他们自己人,外人想在那儿批发菜?

  也行,先给他们抽个干股,20个点,然后就可以在里面批发菜了。”

  “不给钱他们还能怎样?”王建平狠狠的问道,显然对于这种强盗行为很不满。

  像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邓建国不自觉的打了个摆子:“听说去年有人没给钱,还在里面摆摊,现在还没出院。”

  “嘶……”闻言王建平倒吸一口冷气,不说话了。

  “二哥……”王小英则担心的看着二哥,她很怕二哥会要去趟这个浑水。

  “我不会和他们打交道的。”王建安安慰着小妹。

第71章 草莓

  上午十点多,王建安带着大哥和小妹来到蜀香园。

  “建安兄弟,你来啦,来,这边坐。”陈卫国将王建安三人引到一个包间,看着王小英:“这位美女是?”

  “我小妹,王小英,二天就她在蓉城卖菜,还烦请你多多关照哈。”

  “陈哥你好。”王小英向陈卫国打了个招呼。

  “你好,你好。”

  随后陈卫国端进来一壶茶水,不好意思笑道:“今年的茶还没有上市,将就一下,去年的新鲜茶叶。”

  “陈老板,客气了,你先去忙嘛。”

  “行,等哈我老挑到了我再来陪你们。”

  陈卫国回到大厅接着招呼零星到来的食客。

  王建平吹了吹热茶:“建安儿,市场里面的摊位怎么样了?”

  王小英也尖着耳朵听着,这关系到自己以后需不需要早起,她特别的关心。

  王建安将在市场管理处的事向两人说了一遍。

  “哼,这老东西就是想要好处。”听完王小英骂出了口。

  王建平也附和着骂了几句。

  二十多分钟后,陈卫国推开包间门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

  这人约莫四十出头,穿着件深蓝色的夹克,他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点生意人特有的和气,但眼睛里透着精明。

  “几位,这是我老挑,黄林,市中心蜀味大饭店的老板。”陈卫国笑着向王建安几人介绍来人。

  随后他又向黄林介绍王建安几人:“老挑,这就是我跟你念叨很多回了的王建安,王建平兄弟,这是他们小妹王小英。”

  黄林朝王建安伸出手:“王老板,久仰大名啊,你那黄瓜让我从其他地方买的黄瓜相形见绌啊。”

  王建安也伸出手:“黄老板客气了,喊我建安就行。一点小东西,混口饭吃罢了。”

  “坐下说,坐下说。”陈卫国招呼着两人:“我给你说,建安兄弟手里,以后可不止黄瓜了。”

  “对对对!坐下说,坐下说!”黄林也热情地附和着。

  几人重新落座,陈卫国又倒了两杯茶:“稍等一下,我去喊海洋把菜端过来,大家边吃边聊。”

  黄林开门见山:“建安兄弟,我姐夫跟我说了,你棚里下半年要搞大动作,能种出十几种菜?”

  王建安也不藏着掖着:“黄瓜肯定有,这个不断档。

  辣椒的话,我试试看能不能找到耐寒的品种,现在我们种的那些冬天种不活,有大棚也够呛。

  还有番茄,四季豆,茄子,苦瓜、丝瓜……基本上,馆子里常吃的家常菜,我棚里都能出。”

  黄林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在的桌面上轻轻敲着:“菜品如何?主要新鲜度和安全性。”

  王建安笑了笑:“这你放心,我们的菜都是当天采摘。至于安全,更没问题,你们不都用了几个月了的嘛。”

  黄林回道:“哈哈,你不是扩大规模了嘛,怕你忙不过来,降低品质,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价钱嘛,我绝不让你吃亏,肯定比市面上的批发价高。

  我这边也不赊账,现钱现货,或者三天一结顶天了。

  打白条拖货款的事,我黄林是坚决不做的。”

  王建安认真的听着,黄林这样的客户简直就是王建安心中的理想型,价高,量大,需求稳定,现结。

  “黄老板爽快。”王建安微笑着点点头,“具体的运输细节和价钱这些嘛,出菜之前我再来找你,到时候我们再好好商量。

  对了,黄老板,不知道你那里对草莓有没有兴趣?”

  草莓这种水果和其他菜不一样,菜是必须品,就算价格高,平头老百姓偶尔也会买来打打牙祭。

  水果就不一样了,特别是这种高价水果,注定了它们只能走顶端市场,受众就那么一部分人。

  “草莓?我们是饭店,又不是水果店。

  而且双流那边种草莓的多得很,每年蓉城都不缺草莓的。

  你种这个怕是弄不赢人家。”

  “啊?”王建安张大了嘴巴,然后急切的问道,“能不能给我详细讲一下?”

  他知道未来双流冬草莓非常出名,但没想到这么早就已经开始种植了。

  之前他的注意力都在蔬菜上,所以也没关注水果市场,今年临时起意种草莓,没想到已经起步晚了。

  “具体啥样我也不太清楚,我又不做水果生意,只是偶尔听别人说起的。

  双流那边有几千亩草莓基地,10几年前刚出来的时候能卖几十块钱,现在都只卖得到几块钱一斤了。”

  黄林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过年的时候我听别人说,打算把草莓运到北方去卖,京城那边3、40块一斤。”

  王建安瞬间泄了气,长途运输现在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而几千亩的规模,肯定是政府扶持的,自己单打独斗,怎么也拼不过的别人。

  关键是他们早就占领了市场,自己实在是没什么优势和他们抢市场。

  亩产?别人基数大,总产量比自己高。

  品种?别人有政府扶持,能搞到国外的优质品种,自己只能用本地品种。

  而且他们还能不停的嫁接实验,培育新品种……

  “哎……”王建安叹了口气,把草莓种植计划取消了,还是专专心心的搞大棚蔬菜吧,“谢谢黄老板告诉我这些。”

  “没事没事。”黄林摆了摆手。

  这时陈卫国领着张海洋将菜端了进来,回锅肉,酸菜鱼,黄瓜汤……

  “来来来,边吃边聊,都是自己人,别客气。”陈卫国热情地招呼着。

  一桌人开始聊着种菜的窍门,开馆子的辛苦,还有蓉城这几年越来越好的光景。

  王建安也从刚才的失落情绪中走了出来。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临走时,黄林又用力握了握王建安的手:“建安兄弟,那就这么说定了,下半年,我等你新鲜的菜,样品一定早点送来哈。”

  “放心,黄老板,第一批肯定是你的。”王建安笑着应承。

  吃完饭王建安和大哥准备坐车回去了。

  临走时告诉小妹,市场里的摊位办理好之前就先不去零售了,每天的东西就批发给他们几人就行了,给邓建国多分点。

第72章 棚鲜生

  “大哥,路上慢点哈,到了就先把陈老板他们的菜送过去。”王建安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王建平没回头,只把扁担换了个肩,扬起一只手摆了摆,算是知道了。

首节 上一节 47/1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