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 第38节

  最后,她颤巍巍地伸出手,不是去拿钱,而是一把抓住王建安的手,声音哽咽着:“好……好……建安儿,你出息了,晓得顾家……”

  王太平没说话,只是把自己那摞钱拿起来拍在张玉清的那摞钱上,对妻子说道:“好好收着。”

  王建安最后把背包里剩下的钱,推到尹祥平面前,拍了拍她的手背:“剩下的交给你保管。”

  尹祥平摸着隆起的肚子,看着丈夫,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和安心。

  这次大棚,不仅把从信用社贷的10000块赚回来了,还多赚了一万多。

  压在心头的大石头,也终于彻底搬开了。

  看着大家都分到了钱,王小英向二哥撒娇道:“二哥,我的喃,这个月我也帮了忙的,周英华还帮你挖了新大棚呢。”

  “哈哈哈,我当然记着的。”王建安拿出两个他专门买的红包,递给了小妹,“这是给你们的,你帮小周收着。”

  “谢谢二哥。”王小英接过开心道,“二哥,你们还缺不缺人,我今年也跟着你干嘛。”

  “好啊,缺人的很,到时候把小周也喊过来,人越多越好。”

  调大电视机的音量,大家继续看春晚,吃团年饭。

  屋外传来零星的烟花和鞭炮声。

第57章 卖猪与买猪

  正月初六,天蒙蒙亮,王建安缩着脖子钻进一号大棚。

  一股土腥味混着残留的粪肥气息扑面而来,每天点几个小时的沼气灯,就算没有太阳,大棚里也依然很暖和,就是有点闷。

  “种子泡起没得?”王太平也哈着白气走了进来。

  “泡起了。”王建安指了指大棚中间两个大盆,分别泡着黄瓜和番茄的种子。

  “南瓜种子不够了,上次在蓉城也没买到新的,这次黄瓜就不嫁接了。”

  王太平“嗯”了一声:“不嫁接怕是要娇气点?”

  “娇气是娇气点,不过开春之后太阳也会多起来,多晒点太阳应该会有改善。就是要多注意病害,最后的产量肯定也比不上嫁接的。”

  王建安说着,走到盆边,将种子捞出来沥干用湿布包起来。

  王太平也跟着做起来……

  日子很快来到2月中旬,黄瓜和番茄都完成了育种,就等再长大一些就可以移栽了。

  这天鸡才叫头遍,王建安的泥巴屋门就被敲得“砰砰”响。

  “建安儿!收猪的要来了!”张春城在屋外喊着。

  王建安一个翻身坐起来,三两下套上棉袄,跟着张春城回到了家。

  灶房亮着灯,张玉清和冯彬蓉正在往潲桶里装着猪食。

  “妈,你们也起这么早?”王建安揉揉眼问道。

  “今天猪都要卖了,给它们再吃顿好的。”张玉清说着,把最后一点猪食倒进桶里。

  喂完猪不久,赵老四带着几辆车缓缓赶来。

  “王老弟,早上好哦。”赵老四下车后给几人分别递上一支烟,“先称哪家哇?”

  “从里面称出来嘛,先去我家。”张泽安开口道。

  路上张泽安还在尝试和赵老四讨价还价。

  “张社长,要讲道理嘛,来之前就说好了的,1块2毛5一斤,哪儿有你这种临时涨价的哦。”赵老四吐着烟淡淡道。

  “赵老四,那是上个星期去找你的时候说的,霍老大他们收成1块3毛5一斤。”张泽安说着昨天刚打听到的消息。

  “哎哟,我的张社长,油钱、人工不要钱啊?1块3,顶天了。”

  “别个也是上门收,也要油钱、人工费啊。”张泽安停了下来,盯着赵老四。

  赵老四已经知道李家沟夏天要出栏几百头肥猪,此时故作大方道:“好!1块3毛5就1块3毛5!”

  吐掉烟屁股,他又补了一句:“你们下次卖猪还是要找我哈。”

  “合作满意那肯定还找你卅。”

  很快张泽安和张春华家的猪都称完了。

  轮到张春城时,出了点小岔子。

  他性子急,自己跳进圈去赶猪,结果被一头受惊的猪撞了个趔趄,差点栽进旁边的猪粪堆里,惹得周围人一阵哄笑,他自己也臊得满脸通红。

  不过钱拿到手,那点尴尬立刻被喜气冲没了。

  忙活了一上午,几家人的肥猪都卖完了,其他社员都羡慕的看着张春城几人,他们晚了一栏,少赚几百块。

  第二天中午,张泽安带着农场的运猪车开进了李家沟。

  社员们早就等在了集体猪场。

  猪场门口的空地上,猪仔被暂时圈在几个临时用木板隔开的大围栏里。

  几百头小猪挤在一起,哼唧声此起彼伏。

  张泽安站在一个石墩子上,大声喊道:“喊到名字的上来领猪!”

  “张春华,你家15头肥猪仔,3头母猪仔。”张泽安对着名单喊。

  张春华和李翠花赶紧挤上前,将15头猪仔抱进旁边的猪场,又抱着3头母猪仔往家赶去。

  “下一个,张春城,15头肥猪仔,3头母猪仔,1头种猪。”

  ……

  “刘桂芬,你家十头肥猪仔。”张泽安继续念道。

  刘桂芬和她男人张德福挤上来。

  刘桂芬眼睛瞟着猪场里那些宽敞的新圈舍,撇了撇嘴,小声嘟囔:“还是坡上安逸……”

  张德福扯了她一下,她才不情不愿地去点自家的猪仔。

  ……

  分完猪仔后王建安又叮嘱大家,猪仔要注意保温,按他之前教的配方先配点水给他们喝。

  领回家养的社员们慢慢散去,新猪场这边依然一片热闹。

  都围着自家猪圈,添草,喂水。

  王建安和张泽安挨个猪圈巡查,提醒大家注意观察猪仔状态。

  “春城,你家圈里那个角落漏风,找点稻草堵一哈。”张泽安指着张春城家一个猪圈说。

  “哦,要的,马上弄。”张春城应着,立刻跑出去找稻草。

  傍晚时分,王建安正蹲在大棚里查看着苗床。

  突然,坡上猪场方向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张春城焦急的大嗓门:“建安儿!建安儿!搞快点上来看哈!我圈里有头猪仔不对头!”

  王建安心里一紧,拔腿就往坡上跑。

  冲进张春城家的猪圈,只见一头小猪蔫头耷脑地蜷在角落里,浑身发抖,旁边还有一滩稀粪。

  “下午还好好的,吃食也正常,刚才突然就这样了。”张春城焦急的说道。

  王建安蹲下身,摸了摸小猪的耳朵,冰凉。

  又掰开嘴看看舌苔,有点发白。

  “怕是路上受了寒,有点拉稀。”他站起身,“莫慌,春城,去灶房熬点姜汤,浓点。大哥,你去拿点我们配的那个土霉素粉来。”

  吩咐下去,王建安又检查了圈里的保温灯和垫草,把漏风的地方又堵了堵。

  很快,王建平也拿来了药粉。

  等姜汤熬好晾温了,王建安把药粉混进姜汤,掰开小猪的嘴,张春城小心地用竹筒把汤灌猪仔嘴里。

  之后又在它肚皮上撒了点木炭灰吸潮。

  “今晚上把它单独隔开,不要跟其他猪挤在一起。给它烧盆干菜,随时保温,不要冷到了。”王建安对张春城两口子交代,“熬过今晚应该就没事了。”

  夜色渐浓,喧闹了一天的李家沟终于安静下来。

  集体猪场里,大部分新入栏的小猪仔挤在一起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只有张春城家的那个临时隔开的小角落里,还亮着昏黄的火光,映着张春城和他妻子守在小病猪旁的身影。

第58章 出生

  “爸,水兑好了哇?”王建安低头挖着坑,闻到了一股异样的气味。

  “嗯,稀粪水加温水。”王太平指着旁边两个大桶。

  “那继续浇水。”王建安将一株黄瓜苗从育苗盘里提了出来,又放进土坑里。

  “要得。”

  一家人又恢复了之前的模式:王太平负责浇水,其他人负责移栽瓜苗。

  王建安刚把一棵苗栽稳,直起腰想喘口气,棚门口“哗啦”一声响,门帘被猛地掀开。

  王小英冲了进来,脸跑得通红,气都喘不匀:“二哥!搞快……搞快回去!二嫂……二嫂可能要生了!痛得恼火!”

  算日子是该这几天了,可祥平早上起来还好好的,没什么异样。

  “啥时候开始痛的?”王建安一边问一边飞快地往棚门口冲,沾满泥的手胡乱在裤子上抹了两把。

  “就刚才。”王小英气息稍微平缓了一些,“我本来在灶房烧火,她突然就说肚子痛,我扶她到床上,羊水就破了。”

  张玉清已经起身往大棚外走,同时招呼着冯彬蓉:“彬蓉,你也跟着回去帮忙。”

  “我们也回去。”王建平说道。

  张玉清阻止了他:“建安回去就可以了,你们回去又帮不上啥子忙,赶紧把黄瓜移栽了。”

  王建安正要冲进自家院坝,张玉清的声音就从后面传来:“快去请陈三婆!屋头有我跟你大嫂她们。”

  陈三婆是乡里经验最老的接生婆,住在河对岸的陈家湾,王建安他们这一辈,有一小半的人都是她接生的。

  王建安立刻调转方向,往河边跑去。

  “张伯!张伯!帮帮忙,有急事,我婆娘要生了!”王建安站在岸边,对着河对岸的人喊道。

  河对面有几间房子,住着一大家子,他们在河里搭了鱼网,利用这天然水域养鱼谋生。

  张老汉一看他那火烧眉毛的样子,也耽搁,很快一艘小渔船划了过来。

  王建安跳上船,船身猛地一晃。

  “坐稳喽!”张老汉喊了一声,竹竿用力,小船射向对岸。

  船刚靠岸,王建安就跳了下去,差点摔个跟头。

  他稳住身形,拔腿就往陈三婆家跑。

  陈三婆家那低矮的土墙院门关着,他使劲拍着门板。

首节 上一节 38/1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