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互联网之神到芯片之王 第103节

  知道是好东西,但心里没底。

  这玩意儿的难度其实跟当年给核炮仗整容的手续差不多,需要极为苛刻的机加工工艺才能生产。

  加工工艺还在其次。

  即便是没有国外的高级机床支持,以四零四厂的机加工水平完全可以手动加工出任何想要的精度。

  只是产能不够而已。

  自动化机床支持的是大批量生产。

  手动加工生产的那点无刷电机产能也就供应供应国内的高精度自动机床,产能小得可怜,无法支撑整个四零四厂的运作。

  不过可以搞个小项目。

  让工人平时有活干,可以继续保持技艺状态,免得丢了吃饭的老手艺。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投资我受益,占股50%没问题吧?”

第136章 生命不止,战斗不熄

  “今天注定铭载史册。”

  进入会议室,倪院士看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参会者,他迫不及待地说出第一句话。

  原本就不大的会议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十三位芯片设计领域和汉语编程领域的专家。

  大都头发花白。

  但,精气神还好,个个腰板挺直,精神抖擞。

  倪院士说话的同时快步来到主讲位置:“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设计的一系列芯片和配套的汉语编程语言,将抢占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

  说完他顿了顿兽环视四周。

  目光与每个受邀而来的参会者接触,确认过眼神才继续演讲:“因为我们设计的这一系列芯片和配套的汉语编程语言,主要面对未来世界的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是互联网进阶后的产物。”

  “对应着人工智能时代。”

  “在不远的未来,所有智能设备都需要相互链接,相互交换信息。”

  真要搞大事啊!

  难怪发邀请函的时候什么都不说,就说要搞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原来老倪是憋着大招呢。

  互联网时代落伍了,就提前对物联网下手?

  受邀而来的芯片和汉语编程专家频频用目光交换信息,大家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兴奋的状态。

  老倪就是老倪。

  屡败屡战,生命不止,战斗不熄。

  还以为经历了两轮巨大打击就此沉寂了呢。

  难怪之前的两家企业都不敢支持老倪的芯片开发计划,原来是计划太庞大,支撑不起啊。

  现在呢?

  找到资金支持了吗?

  还是有国家支持?

  “曾几何时,我们的目标只是追上西方半导体和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

  众人的反应倪院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欣慰地点头笑道:“其实,当初要是多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跟随者怎么能超越原创者?”

  “跟都跟不上。”

  “原理也不复杂:我们只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路,还踏马的面临重重封锁,以及整个西方半导体产业生态的挤压。”

  “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只会远远被甩开。”

  对头,是这个道理!

  受邀参会的专家们默契地点头赞同。

  集成电路设计思路是西方的,编程语言也是西方的,数学模型也是西式思维主导下的产物。

  相当于想要驾驭与西方同等水平的芯片和基础编程语言,就得先学会西式思维模式。

  而这背后是天量的文化习惯。

  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思考习惯会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国人而言,更习惯与用中式思维解决问题。

  突然抛弃自己习以为常的解决方式,去适应陌生的西式解决方式……除了某些天赋异禀的家伙,绝大多数芯片设计者和程序员都无法轻松驾驭。

  只能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得内容多了,逐渐习惯了西式的思维方式才能轻松驾驭西方设计芯片的思路。

  “现在,我们有机会提前布局,抢先占领未来半导体发展的制高点。”

  “同志们。”

  “抢跑是我国半导体产业赶超西方的唯一途径!”

  倪院士沙哑着喉咙嘶吼出他的判断。

  抢跑!

  抢跑!

  抢跑!

  抢先设计和生产物联网时代所需的芯片和编程软件!

  这样才不会在芯片和操作软件领域被西方甩开,还有可能甩开西方的半导体和软件发展速度,形成独有的发展优势。

  受邀而来的十三位芯片和软件专家听懂了倪院士的思路献上热情的掌声。

  掌声暂时中断了演讲。

  不过,没有人开口提问。

  还不是时候。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意气奋发,脸色潮红的倪院士,继续期待下文。

  “大家别这么看我,我会不好意思的。”

  倪院士苦笑着摇头道:“提前布局物联网时代的芯片和编程语言,这种大手笔、大气魄、大格局的做派不是我的行事风格。”

  “说来惭愧。”

  “这个方案的提倡者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今年刚刚参加完考高,考完试顺便还创办了一家国产手机企业。”

  “就是深城现在卖的最火的魅魔手机。”

  “此外,他还入股了网易公司、藤讯公司和京城的一家新兴互联网公司。”

  “一个月内,他赚了四千多万软妹币。”

  聊起罗诚,倪院士眼前总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那夜在自己面前慷慨激昂的年轻面庞——这才是半导体产业的希望啊!

  小小年纪野心不俗,胸怀、格局、眼界都是顶尖级别。

  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即便撑不起整条半导体产业链的研发投入,也能撑得起芯片设计和汉语编程的研发投入。

  这就够了。

  总不能把什么事都靠在小娃娃身上吧?

  老脸还要不要了?

  先干点成绩出来,等专用于汉语编程的芯片经过市场考验,他倒是可以用工程院院士的身份向高层建议深度投资光刻机、蚀刻机等半导体产业链项目。

  “老倪,不是咱信不过你,一个才十八岁的小娃娃真的有这么神?”

  专家群震惊过后,有人突然开口打断演讲。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老倪你说的太邪乎了。

  天才的确不少。

  可是,基本上都集中在技术领域,中科大等高校就聚拢了一批这样的小天才培养,效果一般。

  谁听说过赚钱厉害的天才?

  天赋都集中到赚钱上了,怎么还会有心思惦记芯片产业开发?

  倪院士笑了笑:“沈教授,别说你怀疑了,我自己也怀疑小家伙是不是给我放卫星。”

  “所以,在联系各位之前就查过小家伙的底细。”

  “很干净。”

  “出身四零四厂,是个从小品学兼优的好苗子,已经被金城大学核相关专业录取。”

  “赚到手的钱,每一笔都有明确来历,干干净净。”

  “这次的四千万收入,主要是卖了魅族科技的股份收入,另外还有笔钱来自网易公司。”

  “没有违法乱纪,都是真实收入。”

  “唯一的麻烦是还没有交税。”

  “这个不着急。”

  “只要他赶在年底前集中把个人所得税交了,投给我们芯片研发项目的钱就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我要先给各位泼点冷水。”

  “启动资金不多,我们暂时只能搞预研和人才梯队培养。”

第137章 重新定义手机

  “抱歉倪院士,我还要个新问题。”

  沈教授乘着演讲中段的间隙环顾四周,替大家问出心中疑惑:“收到您的邀请,我们这群人就不是冲着薪资待遇来的,而是为了国家半导体产业的未来而来。”

  “刚才听您这样一番介绍,我反而更担忧了。”

  “为什么不能借助国家的力量研发芯片和汉语编程系统?”

  “私人和私营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

  “而研发环境和资金支持需要一个稳定的供应环境,不能中断,否则一切会前功尽弃。”

  “即便您说的那个少年是个商业天才。”

  “他可以源源不断的赚到庞大的资金来支持用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芯片和编程系统。”

  “谁又能保证他一定不出问题呢?”

首节 上一节 103/2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