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一会儿带着叶总他们来找你?”
“别来了,你直接领着叶总他们去花婶家,一会儿我也过去。”
电话那头的杨德清一下子警惕了起来。
“去花婶家干什么?”
“咱们云苗村就数花婶和明叔两口子做饭最好吃,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考察团的午饭就在他们家吃。”
“这样啊!行,那我一会儿就带着叶总他们过去。”
只要不是领着叶谨言去参观别人家的老宅,杨德清怎么都行。
挂断电话,杨牧野瞥了一眼朱锁锁手里只吃了一半的雪糕,掏出十块钱递给小琴,让她去给自己拿七瓶矿泉水。
小琴进屋拿了塑料袋装好水,拎着出来,把找的三块钱递给杨牧野,然后把装水的塑料袋递给朱锁锁。
朱锁锁愣住了。
杨牧野买的水,怎么让她拿啊?
“你不是牧野叔的秘书吗?拎包拎水的活儿就应该你干啊。”
小琴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
朱锁锁这时候真不知道应该夸小琴聪明,还是骂她势利了。
小小年纪,从哪儿学来这一套一套的?
这时杨牧野发号施令:“别愣着了,拿上水,我们去叫董教授他们吃午饭了。”
对此朱锁锁也只能忍了。
谁让她在考察团的身份就是杨牧野的“秘书”呢?
杨家祖宅。
董教授指挥学生们两人一组,分区进行测绘。
分组时,董芸主动要求跟章安仁一组。
王永正见状也不客气,主动向蒋南孙提出组队邀请。
结果惨遭拒绝。
蒋南孙对王永正的印象很糟糕。
一半是因为学校里流传的那些关于王永正的“海王”传言。
另一半是因为之前有一次,蒋南孙路过一间教室时,无意中看到王永正坐在课桌上弹吉他,四周围了五六个女生。
渣男的标签,算是焊死在了王永正身上。
前两天在大理各个景点游玩时,王永正几次主动跟蒋南孙搭讪,都以失败告终。
对王永正来说,算是个不小的挫折。
最终蒋南孙选择跟一个大四的男生一组,而王永正只能很不甘心和剩下那个大三的男生一组。
这一幕落在董芸眼中,心中暗暗得意。
雄竞策略,看样子是王永正起效了。
另一边,章安仁也是心头暗爽。
不光是因为蒋南孙对王永正敬而远之的态度,更重要是董芸为了进一步刺激王永正,后面肯定还会跟自己走得更近。
这就给了章安仁更多讨好董芸的机会。
等董芸习惯了章安仁对的好,章安仁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假戏”变为“真做”。
虽然放弃追求蒋南孙,心里还是会有些遗憾。
可一想到把董芸追到手的种种好处,章安仁心头就一片火热。
杨牧野和朱锁锁走到杨家祖宅门口时,蒋南孙正捧着本子在记录门头的测绘数据。
朱锁锁拎着矿泉水走过去,先递了一瓶给蒋南孙,完了把剩下的一并交给那个大四的男生,请对方帮忙分发一下。
两女凑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
杨牧野则跟着那男生进门,找到了董教授。
一见面,董教授就十分感慨地说道:“小杨,你们家族这栋祖宅真的太可惜了,要是这些主体建筑能妥善保存至今,这座宅子都可以直接列为文物保护建筑了。”
“我反倒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虽然破败了一些,但至少还姓杨,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们了。”
杨牧野这话让董教授一愣。
“所以当初村集体把这栋祖宅还给你家的时候,它就已经破败得不能住人了?”
杨牧野点点头。
如果这栋老宅保存完好,甚至像董教授刚刚所说那样成了文物保护建筑,那这宅子肯定不可能再回不到杨家手上。
“董教授,您觉得这栋老宅还有修缮的价值吗?”
“当然有啊,而且意义重大。”
董教授扶了扶眼镜,认真说道:“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修复应该保留历史建筑的古意,避免因过度翻新而损害其艺术与历史价值,这就是我们建筑界‘修旧如旧’理念的由来,我认为你们家这栋祖宅就应该遵循这样的修缮原则,保留住它的‘古意’。”
想法非常好,但是也很费钱。
如果让杨牧野单独出资,他估计得再等几年才会考虑这件事。
不过眼下拉了叶谨言入伙,钱已经不再是问题。
怎么让叶谨言觉得这钱花得值才是最大的问题。
董教授也清楚这一点,随即转移话题,说起云苗村其他的老宅。
“我今天一路走过来,发现你们村的这些老宅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聚落也很完整,茶马古道、石板路、拱桥、戏台、古树这些都保留着原貌,如果进行整体开发的话,修缮价值会更高。”
这番话要是被上辈子回村创业的谢之遥听到,一定会拍案叫绝,直夸董教授有远见。
但落在此刻的杨牧野耳中,心里就一个想法。
烧钱!
单单修复杨家祖宅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加上周边六、七十栋古宅一期改造的话,造价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算财大气粗的叶谨言,也未必能吃得消。
关键叶谨言来这里只是想寻找一个合适建造图书馆的地方,不是来进行古村落保护和改造的。
见杨牧野皱眉不语,董教授又扶了扶眼镜。
“这两天叶总找我私底下聊了很长时间,叶总的想法是要建造一座与众不同图书馆,不单单是建筑造型,包括功能、定位这些都要区别于其他的图书馆。”
“在我参与设计的所有建造项目中,还没有遇到过这样高的要求和难度,在来到云苗村之前,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项目,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
听到这儿,杨牧野猛地抬起头,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董教授。
“没错。”
董教授欣慰地看着已经震惊到说不出话来的杨牧野:“我的想法就是将图书馆和古村落保护改造合二为一,以我们脚下的杨家祖宅为中心,将整个云苗古村建成一个巨大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主体放在杨家祖宅,而书库则分散到整个云苗古村的家家户户,形成以图书馆为核心,集住宿、原生态旅游、民族特色商业开发为一体的新型建筑业态。”
“想像一下,游客们吃、住、玩都置身于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之中,而这个图书馆本身又是一个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商业在这里完美交融在一起,再结合外部整个大理的旅游大环境,这将会是一个非常优质甚至可以成为行业标杆的项目。”
董教授越说越激动。
相比之下,杨牧野就冷静许多。
同时也想得更多。
眼下国内还没有兴起建造特色小镇的热潮,连古镇热也仅限于像凤凰、丽江、乌镇这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
云苗村最大的优势,正如董教授所说,是这些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村落民宅。
这在整个大理都算是独一份。
不论是古城还是喜洲,大部分的古建筑都是后来翻新建造的。
最多也就是保留了一些白族传统建筑的特色,并没有真正做到像董教授说的那样修旧如旧。
当地没有形成这种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成本的原因。
修缮改造的成本,要远高于新建的成本。
所以后世才会有那么多“千镇一面”的新建古镇冒出来。
在这方面,云苗老村的古宅建筑群确实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加上董教授提出了将图书馆融入整个古村落的想法,一下子让整个项目具备了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董教授、杨总,叶总让我过来通知你们,可以吃饭了。”
范金刚的声音从门口处传来。
董教授叫停学生们的测绘工作,大家一同来到花婶家。
进来就看到叶谨言和戴茜坐在院子里。
问了才知道,同来的精言集团两位高管和村主任还有镇领导这些人都去了镇上的饭店吃饭。
一见面,叶谨言开门见山就问董教授和杨牧野,对于图书馆的选址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杨牧野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试探道:“叶总,你该不会是也看上了我家那栋祖宅了吧?”
也?
叶谨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目光立刻惊喜地看向董教授。
看来两人这回又想到了一块儿。
然而惊喜还不止这一个。
杨牧野接着就把董教授刚刚提到的那个图书馆加古村落整体改造开发的想法说了出来。
说完后,现场安静极了。
叶谨言以及戴茜脸上纷纷露出了难以言表的震惊和……狂喜!
几乎在一瞬间,两人都被这个天马行空又令人惊叹的想法给折服了。
第215章 格局打开,云苗村的新生
顺着董教授给出的图书馆与古村落相融合的方案,叶谨言与戴茜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杨牧野则悄然起身,来到旁边蒋南孙、朱锁锁、范金刚一桌坐下。
“你过来干嘛?”
朱锁锁嘴上嫌弃着,不过还是乖乖给杨牧野推过来一个凳子。
杨牧野坐下后开玩笑说:“怎么,小孩这桌不让坐啊?”
蒋南孙、朱锁锁齐齐抛来一个娇嗔的白眼。
你才小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