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大电视台来说,自制肯定比买更划算。
对于视频网站亦是如此。
“你想找优酷投资支持你拍网剧?”
“据我所知,优酷内部已经有这样的自制剧计划,只不过还没找到合适的项目。”
胡玲看着杨牧野:
“所以你有?”
“我准备写一个以四个大学生为主角的网络喜剧。”
胡玲好奇地看着杨牧野。
“你还会写剧本?”
反正都是抄,有手就行。
杨牧野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跟胡玲说起两人第一次见面时聊过的CAA打包业务。
“现在剧本有了,演员用老男孩和塑料兄弟,只要搞定拍摄制作方面的相关人员,整个项目就可以一起打包给优酷。”
“这部剧的卖点是什么?”
“老男孩、塑料兄弟要是都火了,大家肯定会很好奇他们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而我这部剧正好就是写这个的。”
“在校园里实拍?”
“对。”
“校方能同意?”
“之前《孤勇者》的MV校方都是亲自下场,动员全校一起转发,现在本校学生在自己学校拍一部网剧,校方没理由阻止吧?”
“不不,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胡玲摇头道。
先有老男孩,跟着又冒出塑料兄弟,现在又要拍网剧。
这样搞下去,燕经贸怕不是要变成一所网红大学?
而胡玲绝对想不到的是,杨牧野真正野心可不止是将燕经贸变成一所网红大学,而是以大学校园为载体,打造一个“复联”那样的大学生网红宇宙。
第114章 打造“完颜”女团
杨牧野计划拍摄的那部网剧叫《麻辣隔壁》,上辈子某瓣评分曾一度高达9分朝上。
光是这名字,就知道编剧深谙网络语言文化的精髓。
反正胡玲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名字能过审?
杨牧野喝了一口服务员刚送来的咖啡。
放心,包过的。
任何新生事物,诞生之初都会经历一段野蛮生长,这个时期监管都会比较宽松。
不管是当下的网剧,还是上辈子短剧,都是这样。
杨牧野拍《麻辣隔壁》,等于在网剧的开荒年代上来就丢出一个王炸。
只要稍微懂点斗地主的人都知道,这种牌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完全不懂打牌,要么就是一手都是炸,而且都是最大的。
杨牧野明显是属于后者。
《麻辣隔壁》四季,他准备弄成季播剧,两年拍完。
后面无缝衔接《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屌丝男士》……反正就是顺着某瓣评分往下扒拉。
什么风口……在杨牧野这统一叫台风,连站在地上的树都能连根拔起,别说吹起一头猪了。
许开阳、张开这对“塑料兄弟”以后就走喜剧路线,专攻网剧。
等明年微博发布,再招募一帮段子手,把两人的微博帐号做成千万大V。
再加上各种广告和商业活动,营收能力绝对不会比普通明星差多少。
关键网红赚钱比明星容易太多。
至于程锋、吴狄这对“老男孩”,先在歌坛发展着,等积攒足够多的人气和代表作之后,再唱而优则演。
都取这名字了,将来肯定是从网络微电影开始入手,搭上互联网资本大举进军影视圈的东风,直接进军影坛。
而《麻辣隔壁》正是老男孩和塑料兄弟之间第一次联动,以这部网剧为基础,搭建起大学生网红宇宙的初步框架。
四舍五入约,等于MCU第一阶段。
现在MCU都还是没影的事,杨牧野还没办法跟胡玲详细解释自己的野心。
无论是签下塑料兄弟,还是拍《麻辣隔壁》,甚至老男孩将来进军电影行业,都是说在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星辰大海作为一家MCN,网红就是公司的“产品”。
胡玲作为经纪人出身,当然知道一家公司在影视歌各个领域都有头部明星会有多爽。
比如某歌星开演唱会,台下坐着一堆影帝影后、视帝视后,自愿充当粉丝听众捧场
拍一部影视剧,片头片尾曲都是由自家歌星演唱,还各种帮忙转发宣传。
这种跨行业的“互帮互助”,能大大提高一部作品的出圈概率。
明星们热衷玩跨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只不过在娱乐圈,竞争过于激烈,一家公司想要集齐各个行业的头部明星非常困难。
不像网红圈还在起步阶段,只要抓住机遇,做到垄断并不是什么难事。
看出杨牧野的野心后,胡玲站在专业经纪人的角度,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居然是——
继续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老男孩进军互联网电影圈,塑料兄弟专攻网剧,网红歌手这一块呢?你之前推荐的马思艺和胡有鱼我都见过了,可以签,但他们有一个问题,不是在校大学生,想要跟老男孩、塑料兄弟联动的话,中间还需要你这位乐队主唱来作为桥梁。”
胡玲说的这个问题,杨牧野确实考虑过。
马思艺、胡有鱼想要融入大学生网红宇宙,就像《银河护卫队》融进MCU的地球主线故事,需一个像星爵这样的角色。
而目前能充当“星爵”作用的,也只有杨牧野自己了。
说服杨牧野之后,胡玲跟着又提到另一个问题。
“程锋、吴狄之前跟我提过一嘴,说你找了七个漂亮女生组成女团,迎新晚会上和他们一起演唱《小苹果》,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想法很惊艳。”
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杨牧野后,胡玲继续说道:
“那时候老男孩还没走红,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塑料兄弟都可以被签下,安排来蹭老男孩的热度,没理由跟老男孩一起同台演出的女团要白白浪费这波流量对吧?”
“你的意思是签下整个女团?”
“我想先跟她们见一面。”
杨牧野想了一下,最终点点头。
“明天中午,所有人会在我们学校外面的一家酒吧里排练,到时候你过来。”
胡玲刚要答应,杨牧野声音继续响起。
“还有一件事,你认识那种技术好、收费合理的妆造师吗?”
“明天要?”胡玲问了句。
“对,明天先试试,效果好的话可以长期合作,甚至邀请对方加入公司。”杨牧野回答道。
胡玲心想着固定合作一段时间倒是可以,但邀请对方加入公司恐怕不现实。
“行,我明天让她过来先试试。”
眼看着胡玲第三杯咖啡都要喝完了,杨牧野便提出今晚先到这儿。
明早还有课,住酒店的话杨牧野基本上都是十点前就上床睡觉,早上5点半准时起,到健身房锻炼一个半小时,冲澡换衣服,吃完早餐然后步行去学校上课。
就在杨牧野回房间冲澡准备睡觉的同时,许开阳、张开正在法学院602宿舍,找之前“误打误撞”认识的张伟帮他们看一份合同。
张伟郑重其事地接过合同,从头到尾仔细看完,结果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合同已经签名而且摁了手印,当场愣住。
“怎么,有问题吗?”许开阳关心的问道。
“是啊,是不是合同有什么陷阱、欺诈条款什么的?”张开紧跟着开口。
张伟抬起头,望着两人。
你们合同都签了,还找我看个毛啊?
就算看出什么问题,你们还想毁约不成。
如果许开阳、张开真打算这么做,张伟倒是可以站在“专业”角度告诉两人,撕毁这份合约后果有多严重。
虽然张伟自己也才大一刚入学,连法律专业课都没上过几节。
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律师的缘故,张伟对各种港台还有海外的律政剧可谓是如数家珍,也算得上是“阅历丰富”了。
“总体上来说,这份合同是没什么大问题的,除了违约金可能稍稍偏高了一些,但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看得出,这家名叫星辰大海的公司还是非常重视二位的。”
张伟面带笑容说道。
主打就是一个心口不一。
许开阳、张开一左一右,拍拍张伟肩膀。
“谢了啊,既然合同没什么问题,我们先撤了。”
说完,拿着合同就走了。
张伟一个人呆呆坐在椅子上,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说好帮忙看合同,事后请自己去学校食堂二楼吃宵夜,人和人的信任哪去了?
许开阳、张开下楼回到宿舍,刚准备打开电脑联机打局魔兽,许开阳手机响了起来。
拿起来一看,是程锋打来的。
张开伸长脖子,看到许开阳手机屏幕上的来电人姓名,不禁奇怪道:
“他怎么给你打电话了?”
“咱俩也签了星辰大海,他知道了可不得打个电话来耀武扬威一番,谁让咱们以后要蹭他热度?”
许开阳说着就拿起手机,准备按下接听键。
张开在一旁给许开阳加油鼓劲:“你可要忍住啊,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许开阳瞥了这货一眼。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让你跟人说话客气点,毕竟现在是咱们有求于人,等以后咱们火了,再给他甩脸色不迟!”
张开振振有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