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52节

  “好!”贾马尔点头:“等这次回去,我们就去协调发动机和航电!”

  RB199,狂风战斗机的发动机,使用独特的三转子结构,加力推力7.1吨,它那7.93的推重比,更是让无数飞机设计师们看着眼馋!

  F404发动机,通用电气的杰作,F-18大黄蜂的发动机,之后又用在了很多项目上,瑞典的鹰狮、阿三的LCA……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款发动机万金油的角色,它可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中推!那7.8吨的推力,绝对能让超七拥有脱胎换骨的提升。

  如果能弄到F404,还真可以用它为原型来测绘仿制,至于需要的各种工艺……秦亮倒是觉得不是问题,自己大部分都懂,再配合西工大和首都航空学院的研究……五到十年的时间,把F404测绘仿制出来,咱们也就有合适的中推了!

  至于后世枭龙用的RD33……现在还不考虑。

  贾马尔足足在座舱里坐了二十分钟才下来,然后绕着飞机看,对这款飞机是赞不绝口。

  六个机翼挂架,加上机腹挂架,足够用了!尤其是还能挂大号副油箱!

  发动机是钻山洞方式的,不错!

  机翼……这机翼是最出彩的地方,东方航空工业智慧和技术的结晶!

  “这种飞机真不错,我们还是觉得,直接采购这种飞机最合适。”贾马尔开口。

  大家伙的心中又是咯噔一下。老巴见识远,看不上落后的歼七战机啊!不过……超七还是没允许出口呢啊!

  怎么办?

  大家伙的目光看向了秦亮。

第107章 老巴,先采购五十架歼七M!

  秦亮语气真诚:“贾马尔将军,这款飞机的试飞,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贵方如果等得起的话,那我们没意见,听说,阿三那边已经在考察老毛子的米格-29战斗机了,等到这种战斗机量产,阿三肯定能同步装备上,到时候,你们的飞机可就落后了!”

  贾马尔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是啊,到时候我们手头的飞机就真的落伍了,不过,歼七……”

  “歼七也可以利用我们超七的技术来升级啊,比如说这个双三角翼,就可以装在歼七上,还有改型的发动机,这样改进出来的歼七M除了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其他的都有。”秦亮继续介绍:“再说了,在这个年代,超视距空战的效果也不一定就多好,最终还是得落在近距格斗上,一款机动性高的战机,比其他的什么都重要。”

  贾马尔点头:“没错,你说得对,如果能把双三角翼、改款发动机放在歼七M上,我们可以采购!首先采购……五十架吧!”

  又一笔生意!

  超七机体本来就是歼七改的,机翼换回到歼七机体上,没什么大问题,最多就是重新计算一遍数据,反正西工大有最先进的计算机,算这些数据不算大事,这样一改,歼七的机动性也能提升一大截!

  秦亮的思路就是活跃啊!

  这当然就是后世的技术路线的,歼七的改进是逐渐进行的,双三角翼的歼七E,那可是最好的歼七改款!现在的超七,主要是为了满足空军对全天候战斗机的渴望,从而顶掉那个不靠谱的歼七3项目。

  如果循序渐进,肯定是直接对歼七进行双三角翼的改进,让它获得F-16百分之八十的机动性,和F-16可以近距格斗!

  老巴们是懂空战的,自然也喜欢这种飞机!

  妥了!

  屠老的目光中,微微有些疑惑,中午去食堂的路上,屠老找到机会,单独问秦亮:“歼七M的M,是啥意思?”

  字母编号是八十年代中期才有的,现在的歼七后面就是数字啊,秦亮直接口嗨了一个M出来,会不会不符合歼七的命名规则?

  “这个嘛,当然是卖的意思,这款改型飞机,就是为了卖到国外去的,就是歼七卖的意思。”

  屠老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真的?反正都和老巴说了,也没法改了,就是卖的意思吧。

  飞机出口,属于中航技的任务,还好,中航技的刘经理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当天下午,刘经理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132厂,拿出来了曾经秦亮书写的制式合同。

  “我们卖给埃及的早期歼七战机,就是三百万美元一架,不过,老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是绝对不会亏待我们朋友的,所以……这款改进的歼七M战机,我们依旧卖三百万美元一架!这批生意之后,如果你们觉得这款飞机不错,可以继续在你们工厂生产,价格还能下降不少。”

  秦亮说完,压低了声音:“所以,有关采购价格,你们可得保密,千万不能泄露给埃及,否则,我们会很麻烦啊!”

  “好,那就三百万美元一架!”贾马尔也很爽快:“你们需要在三个月内,先改装出来一架,飞到我们国内去试飞,我们满意之后,就立刻交定金。”

  老巴是非常务实的,就算现在签署了采购协议,那也得等飞机改好了,试飞没问题再交钱,之前的改装,都得由132厂垫付资金!

  如果是以前,132厂还是会捉襟见肘,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的是钱!

  “没问题!”

  “好,签署了协议,我就会前往欧洲和美国,给超七协调发动机和航电。”

  对老巴来说,最重要的自然还是那架超七!在他们眼里,超七是能满足他们今后二十年需要的现代化战斗机!

  老巴们在傍晚时分离开,秦亮继续留在了成都,除了协调歼七的改型之外,还有另一个任务:去420厂看涡喷-15!

  标志性的双子立交桥是在九十年代前期建成的,位于武侯区的420厂,已经在这里扎根了三十年,而这里也从曾经的一片农田和坟地,变成了现代化的厂区。

  秦亮是在这天早晨来到420厂的,正是上班时间,马路上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他们穿着蓝色的工厂制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咱们420厂的工人有两万,连同职工家属,接近十万人。”车上,听说秦亮要来,亲自来接他的段厂长,满脸的骄傲:“就连附近的城镇居民找对象,都首选咱们职工子弟。就算都是工人,咱们厂是涉密单位,比其他同级别的工人,每个月可以多领五块钱的保密费。”

  秦亮点头。

  后世的420厂,彻底没落,毕竟他们的主打产品是涡喷-6,给歼六使用的,当歼六退役之后,420厂也就没啥拳头产品了,只能是军转民,可惜转型困难,没法和民企竞争,后来,这里的大片土地,都卖给了开发商盖楼去了,毕竟,这里属于二环,不算偏僻。

  “十万人,就是十万张嘴啊!当国家要搞改革之后,咱们还是很担心的,毕竟咱们厂的产品已经落后了,还好,咱们把涡喷-15项目争取来了,秦亮同志,你放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咱们420厂都会把这种发动机仿制出来!”段厂长说着,挺起胸膛,用手拍着胸脯保证。

  说话间,车子开进了测绘仿制车间。

  R-29发动机已经被彻底拆散,分成了一个个零件,整齐地摆放着,每一个零件都会被精确地测定,从外形到内部结构,从材质到强度等等,这些数据测定出来之后,就会利用国内的技术来仿制生产。

  而此时……在旁边的用来记录数据的办公桌上,两拨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我们420厂的任务,就是测绘仿制,目前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完成测绘仿制任务,给航空工业系统提供一款合格的大推力发动机。”420厂研发室主任郭义海苦口婆心:“宁教授,我知道咱们相关部门有最先进的空气冷却涡轮叶片,但是,这一改,发动机的特性就变了,这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没错,咱们是需要测绘仿制,但是咱们手头有更好的材料,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啊!刘教授,你觉得呢?”

第108章 能改就改,目标就是超过涡扇六!

  420厂研发能力薄弱,只靠他们来测绘仿制涡喷-15,那是绝对不行的,比430厂还拉胯,所以,他们也走了厂校联合的道路,西工大、首都航空学院的技术力量都过来帮忙。

  只是……

  人多了,矛盾也就有了。

  对420厂来说,先把发动机搞出来,成功定型,比什么都重要!而对老教授们来说,咱们明明有更好的材料,不用上的话,岂不是浪费?

  刘松龄,1932年出生,1953年考入华东航空学院,后来随着学校迁入到了长安,1957年在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毕业,留校任教,这一辈子,就和西工大在一起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现在,420厂的测绘仿制,他们也加入了进来,此时,听到宁教授的问话,他用力点头:“没错,不仅仅是这个涡轮叶片,涡轮叶盘也有改进的空间,我们刚刚研究了一种粉末冶金材料,用它来做涡轮叶盘,可以提升寿命,老毛子的发动机,寿命太短,我们得提升这个指标,给空军省钱……”

  啥?你也要改进?

  疯了,都疯了!郭义海无奈地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段厂长等人走进来,立刻眼前一亮,大踏步地走过来。

  “厂长,老教授们要求改进,咱们……咱们也不是不知道改进带来的好处,当年410厂改进涡喷六,仅仅把涡轮前温提升了五十度,就出现了连锁反应,压气机叶片断裂、润滑不足导致起火……现在,咱们最重要是把涡喷-15造出来,改进的事情,等以后再说,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啊!”郭义海的语气之中,满是焦虑。

  发动机的仿制拖得时间长了,或许就拖黄了啊!咱们420厂和132厂一样,都是被边缘化的,而且,咱们还没法通过外贸来赚钱,全靠上级拨款,涡扇十就是个无底洞,能拨到咱们这里的经费不多啊!

  不赶紧出成果,上面就可能会丧失信心……

  “秦亮同志,你……有什么看法?”段厂长也没法拿主意,只能看向秦亮。

  别看秦亮年轻,才刚刚上大一,他对东方航空工业发展,已经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了!想到秦亮在三机部会议上的发言,段厂长就是两眼放光,他对秦亮,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R-29发动机还有一个改款。”秦亮说道:“代号R-35-F-300,这种发动机和我们这台R-29相比,结构上基本一致,都是5级低压压气机,6级高压压气机,1级低压涡轮与1级高压涡轮的设计方案,唯一的区别,就是用了性能更好的合金材料,减轻重量,提升性能。”

  秦亮看向众人:“比如说,R-29的涡轮前温只有1420K,而R-35的涡轮前温,已经提升到了1510K,这样一来,发动机的最大军用推力增加到了8.5吨,最大加力推力增加到了13.2吨,既然我们有更好的材料,我认为,可以一试!”

  “可是……”郭义海还想要说话,就被段厂长给打断了。

  “没什么可是的了,既然秦亮同志说了,那我们就听他的,宁教授,刘教授,辛苦你们了,用全新的材料来替代老毛子的落后材料,让这种发动机获得更加强悍的性能!”

  两人心情复杂。

  咱们可都是大学教授啊,千里迢迢地过来,跟着一起研究,折腾了半天,提出个意见,还被这些家伙们反对,看看秦亮,只是过来看看,随便说几句,这边就信了!人比人……

  不能比,秦亮就是个妖孽。

  “涡喷-15还有其他缺陷,比如自重太大。”秦亮继续说道:“我们如果有合适的材料,能降低涡喷-15自重的话,也要利用起来,既然要搞,我们就要搞最强的涡喷-15!让所有同行都看看,我们420厂在大学的配合下,是能完成重点国防工程的!尤其是,我们手里成熟的涡喷-15,会比涡扇六的设计指标还高!”

  和后世的三姨夫比起来,R-29其实有很多优点的,比如说,直径只有912毫米,三姨夫则高达1140毫米,所以后世歼十用了三姨夫之后,后机身就成了水桶腰,还得修型。但是,R-29也有缺陷,比如自重高达1880千克,而三姨夫的重量只有1547千克。

  自重大,推重比也就低,只有6.5的推重比,着实有些差了。

  一方面提升推力,一方面降低自重,这样一来,或许能把涡喷-15的推重比提升到7!不能和国际先进水平比,和我们自己相比……至少比涡扇六强!

  听到秦亮这样说,郭义海刚刚那些反驳的话,瞬间就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嗯,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郭义海掷地有声:“这是关系我们420厂前途命运的一仗,我们只能赢,不能输!我们一定要造出比涡扇六更强的发动机来!”

  咚咚咚……就在此时,一名干事跑了进来。

  “段厂长,段厂长!320厂的陆老来了!”

  啥?秦亮睁大了眼睛,又要见到一个航空工业的大能人了?

  陆老,1920年出生,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长大,亲眼看着敌机在祖国的上空肆意飞行,立志要造自己的飞机,航空报国!

  1941年,他在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就去了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1944年,更是出国,前往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实习,之后又去了英国格洛斯特飞公司学习。和东方的大部分飞机设计师不一样,陆老是喝过洋墨水的,见识过世面的!

  新中国成立后,陆老辗转回国,参加过各种项目,1956年到了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当了歼教1的主管设计师,1958年调入320厂,当了强五的主管设计师,从那个时候起,就扎根在了320厂。

  现在过来,十有八九是为了强六的项目吧?

  “请他……”进来的两个字还没从段厂长的嘴里说出来,身边,秦亮就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我去接陆老!”

  陆老这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必须得去迎接!

  420厂,门口,一名老人站在那里,他个头不高,脸型瘦削,头顶已经秃了,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身边,跟着几名下属,此时,正在等着门卫的放行。

  “哼,他们420厂也太过分了吧?居然不让我们进去!”

  “他们刚刚接了国防重点工程,提升一下保密级别,也是正常的。”老人说道:“而且,我们也没有提前通知,直接过来……其实是我们失礼了。”

  就在此时,里面跑出来了一个小伙子,气喘吁吁。

  “陆,陆老,您好!我来接您进去!”秦亮满脸兴奋。

第109章 双发强六的提议

  420厂,会议室。

  “当初首都那边开会的时候,我正在研究米格-23的可变后掠翼结构,所以就没有参加,我们原本还觉得,可以用米格-23的可变后掠翼设计,搭载410厂的涡扇六发动机,打造出来现代化的强六战机……”

  陆老没有藏着掖着,他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把强六的设计说了出来。

  历史上的强六,最终胎死腹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发动机,计划中使用涡扇六,这款发动机的纸面数据还是非常突出的,结果……涡扇六下马了!

  后来,上级领导问陆老,能否用斯贝,被陆老当场拒绝,不要那个鸡肋!

  结果……能用斯贝的歼轰七活了下来,成了万众瞩目的飞豹,而强六却不得不下马,陆老也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现在,既然遇到了陆老,那就绝对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陆老,可变后掠翼设计,属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鸡肋的东西……”

  秦亮的话还没有说完,陆老身后,一名技术人员就忍不住皱起来了眉头:“秦亮同志,可变后掠翼能协调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的机翼后掠角需求,绝对是最好的选择!看看米格-23,F-14,狂风……有多少飞机都选择了可变后掠翼!你这么说……是不是太武断了?”

  “没错,曾经是流行过可变后掠翼,可是,你们看看,当三代机来临的时候,还有哪种飞机选择可变后掠翼?F-15、F-16、米格-29……这些都是常规布局,可变后掠翼是有不同空域的适应能力,但是它重啊!重量动辄增加一两吨,好处就全部抵消了!”

  机翼能旋转,那么,在翼根部位就得有一个转轴,这个转轴的支撑部位,还必须得结实,需要和机身中部做成一个整体,中央是机身,两边是转轴,组成一个巨大的翼盒,构成飞机主要承力结构。

  雄猫战斗机奢侈地使用钛合金来打造整体翼盒,重量依旧达到了八百公斤,在普通的战斗机上,这个重量是完全可以省去的。

  至于老毛子,更喜欢用不锈钢,米格-23的翼盒,高达1.5吨!而国内技术落后,320厂仿制的翼盒,重量还得增加百分之十二!

首节 上一节 52/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