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设计,早就考虑到了颤振的影响,但是加工误差大,四个动作筒质量不一一样,这样就导致内部结构的弹性振动增加,在低速下就触发了颤振。
现代化的战机,要求的加工精度是非常高的,就拿DSI进气道来说,全球的飞机工程师都知道,用这个鼓包来取代调节装置,可以降低重量和系统的复杂性,但是,全球除了美国,就只有东方能用,而且在东方还是遍地开花,为啥?
当然是因为这个鼓包对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稍稍差一点,那所有的设计就都白费了!
“唉,没想到,还真是我的问题……”刘师傅叹了口气:“我这手……”
“刘师傅,您的手艺很好,只是以后在生产的时候,注意一下标准化的问题就行,之前的苏联时代那种粗放型的作风,已经不适合接下来的外贸生产了,我们尽快提升生产技术,争取更快地和世界接轨……”
“嗯!”刘师傅点头,自己生产的零件出了问题,这让他很自责,既然知道了原因在什么地方,那以后就要多努力!
而黄工……此时心情复杂,这个所谓的标准化生产,要不要推广到112厂去?算了,咱们又不搞外贸,等等!
黄工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还有大迎角下气流分离问题呢?”
在机翼上,气流分离是个大问题,早些年的飞机机翼上带着翼刀,就是为了阻止机翼上气流分离的,只是阻止的是横向气流,现在的问题是纵向气流,这个怎么办?
“凉拌。”
“你说啥?”
“咱们西工大就是个普通大学,能有啥办法,就是痴人说梦吧。”
这是在发泄不满呢!
“亮子,你肯定也有办法了对不对?”屠老开口。
秦亮扫了黄工一眼:“这个嘛……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明天再说吧。”
这意思很明显: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你!
黄工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终还是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亮同学,你别生气,刚刚是我不好,我不该小瞧你们西工大,你……你别和我一般见识。”
“亮子,黄工是沈洋那边的专家,他是受邀来帮助咱们解决问题的,你就给咱们说说思路吧……”屠老知道秦亮年轻气盛,但是也怕他因此而得罪了沈洋那边的人,给他以后的前途带来不利的影响。
“嗯,我们安装襟翼,可不仅仅是在起降阶段帮忙提升性能的,这个机动襟翼,可以全空域使用。”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是啊,起降阶段,飞行员手动控制就可以了,这要是全空域使用,那就得自动控制,咱们……有这个水平吗?”
“既然歼七的进气锥,能被咱们改成无极调节的,那这个襟翼有何不可?”
当年,米格-21刚刚从老毛子那里引进的时候,用的就是三级调节的方案,后来,132厂改进到歼七1的时候,就成了无极调节,从而提升了在不同速度下的进气效率。
“你是说,和大气数据计算机连接起来?”屠老睁大了眼睛。
“没错!”这些老前辈是很厉害的,只要提一句,他们就能继续想下去!
“我们利用大气数据计算机作为机动襟翼控制系统的指令计算机,在内部编入襟翼偏角随迎角和马赫数变化的控制规律,这样就能在任何的速度和迎角下,得到最合适的襟翼偏角,从而解决超七战机的俯仰控制难题,保证整体飞行安全。”
机械液压控制的飞机,照样可以用计算机控制!雄猫战机就是这样的,它的可变后掠翼根据飞行速度自动变化后掠角,用的也是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控制指令的方案!
“这个设想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设计一个既能满足要求,又能安全可靠的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可不容易啊!”黄工也被震撼到了,不过……他也知道研发这样一个系统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没错,是不容易。”秦亮说道:“不过,既然是132厂的合作单位,我们西工大还是可以接下这样一个重任的!没办法,咱们西工大这个痴人,就是喜欢做梦。”
黄工苦笑,这个秦亮,果然不能得罪!
“秦亮同学,你说的这个机动襟翼,能装到咱们歼八上吗?”黄工还是没拒绝住这设计的诱惑,在西方,机动襟翼在五六十年代就成熟了,可惜东方战机一直无缘匹配,要是给歼八装上,岂不是高空低空,高速低速都能应对了?
第83章 初见宋老
“可以!”秦亮点头:“只是需要……”
“要什么?”黄工开口问道:“咱们要人出人,要力出力,要资料给资料……”
“设计费啊!”秦亮说道:“改装襟翼这么大的工作量,至少也得个几百万的设计费……”
“秦亮同志,歼八是空军的重点工程,给歼八搞匹配,那是航空工业系统内,多少单位求之不得的!”黄工绷不住了:“能给我们的飞机搞匹配,那是你们的荣幸!你们……”
“咳咳,黄工,这么光荣的事情,还是交给兄弟单位吧。”
一旁,屠老也皱起来眉头,沈洋那边毕竟是航空工业系统的老大,你这样……
秦亮才不会惯着他们,老大哥怎么了?几十年来,老大哥有啥成就吗?一个高空高速的歼八,搞了那么多年,关键还是这样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本来就是有求于人,偏偏给人一种上赶着他们的感觉。
咱们西工大,不巴结你们!
当年你们卖机头给132厂,不照样要了一大笔钱?
再说了,这些家伙万一看上了咱们西工大的计算机,向上级申请,要求咱们西工大贡献计算机,支持他们搞研究怎么办?
黄工的脸上阴晴变换,看秦亮那张脸,恨不得上去扇他两巴掌,但是,再看到那襟翼,就是满怀期待。
这个机动襟翼,绝对是个宝贝啊!歼八需要!
他足足迟疑了十来分钟,终于咬咬牙:“好,给钱就给钱,但是,几百万太多了!你们西工大也别太黑了,给你们十万……”
“十万?十万够干啥了?黄工,你们打发叫花子呢吧?”秦亮扫了一眼黄工:“你知道,我带来的四个襟翼动作筒,为何能完全一致?”
“你们西工大的师傅手艺好?”
“再好能好过咱们132厂的七级工?”秦亮扫了黄工一眼:“咱们西工大机械系,研制了一台用8086芯片控制的数控机床,这几个襟翼动作筒,就是数控机床加工出来的,全部程序控制,加工出来才会一模一样。仅仅这数控机床的研发,我们就花费了上百万!”
数控机床!
用计算机来控制机床,从而提升加工精度和一致性,降低工人技术难度,西方在五十年代,已经开始了相关研究。
东方也不甘落后,1958年,华清大学和首都第一机床厂联合研制出来了X53K1三坐标数控机床,并不比西方晚多久。
它的计算机采用直线插补电子管系统,传动系统为步进电机带动的电气随动系统,可以实现三个坐标的联动,主要用来演示东方在数控机床领域里的成果,并没有大规模投产。
之后,东方在数控领域里不断发展, 1966年研制出第一台用直线-圆弧插补的晶体管数控系统,1970年再接再厉,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不过,这些数控系统都有很大的缺陷,它只能按照预设的方式来加工,没有临时编程的能力,没有用微机,那就失去了灵魂!西工大机械系用8086芯片来控制机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此时,听到秦亮这样说,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西工大居然研制出来了用微机控制的数控机床?这襟翼动作筒,就是用这种先进的设备加工出来的!
“好,太好了,咱们132厂买一批!”
现在,西工大只是赚个研发经费而已,132厂能卖歼七,能搞超七,全部都是西工大的功劳!所以屠老当下就表态:买,咱们有钱了,得支持兄弟单位!
“屠老,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目前咱们的数控机床,只能生产这种动作筒,程序还在完善,机床也在完善,等研发成熟了,你们必须得买,少于五十台,都是看不起我们!”
“好,好。”
黄工神情复杂,西工大要几百万,还真是有原因的……等等!咱们又不需要买机床,咱们只是让你们加工,不过就是费点电的事情,哪里用得了几百万!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恼火,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丝毫没把咱们沈洋放在眼里!
他的目光来回移动,最终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李老师,你们西工大就是这么教育学生的?”
一旁,跟着秦亮一起过来的李凤蔚老师开口:“黄工,秦亮是我们西工大最优秀的学生,我们西工大以他为骄傲,他的话,就是我们西工大的话!”
“哼,以后你们西工大的毕业生……”黄工咬牙切齿,别想来咱们沈洋工作!不过……话到一半,还是没说下去,因为他怕旁边的屠老接话,西工大的毕业生,有多少他们132厂就要多少!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屠,真是抱歉,我来晚了!这颤振的问题,可以交给咱们611来解决,咱们611的技术……”
随着声音,一名五十来岁的老人出现在了门口,他身材不高,头发已经微微发白,那双眼睛却是无比的明亮。
看到这个人,秦亮瞬间就是一阵的兴奋:宋老!
宋老,1930年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参加过革命,上过前线,当过侦查员,到了1950年,去空军二航校学习,之后就参加了远东战争,1954年,进入哈工程学习,毕业后就留在了沈洋,从此开始了研制飞机的历程。
他参加过东风113号机的研发,搞过歼七,双发放大版的歼八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思路,之后,他带着歼九团队南下,组建起来了611研究所,歼九虽然最终无疾而终,但是却为歼十的研发打好了基础,之后,就是歼二十,歼三十六……
“屠老,这位是?”秦亮控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好奇地问道。
屠老还没回答,宋老就走了过来:“秦亮是吧?我是611所的老宋,听说你在西工大很厉害,等毕业到咱们611所来吧!”
“老宋,你可别和咱们132厂抢人!”屠老瞬间就着急了:“我早就看上亮子了,如果不是西工大那边不放,现在的他已经是咱们132厂设计室的副主任了!你来得晚我不怪你,你和我抢人,休怪我老屠翻脸!”
黄工在一旁成了透明人,人家秦亮根本就不担心毕业分配工作,就算是把他们沈洋得罪了也不在乎!
第84章 一个鄙视,一个全力支持,两碗水端不平啊!
“老屠,你们132厂就是个设计室,设计能力落后,还得靠西工大的技术力量加入,咱们611所可是专业的研发机构,咱们目前正在研制的……项目,那可是全新的,还是……”
他不方便透露具体细节,毕竟项目是高度保密的。
“哼,就你们那项目,已经几次下马了,现在据说又要下马,亮子去了你们那里,喝西北风啊,咱们132厂……”
“老屠,你这就过分了啊!听说你们的项目有了颤振难题,我大老远的从川省的风洞区跑回来,打算给你们帮忙,这就是你的态度?”
“老宋,你来帮忙我当然感谢,这份情我老屠记下了,但是,和咱们抢人……哼,除非你们611并入咱们132厂……”
完了,又开始了!
后世说起成飞来,那可是大名鼎鼎,成洛马的名声不是吹的,一款款先进战机从这里起飞,更是赢得了空军的信任……现在嘛,后世的成飞集团还没有建立,成飞公司还是前几个月刚刚成立的,是132厂的马甲而已。
611所,这个为了歼九项目从沈洋搬迁到成都来的飞机研发机构,目前还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
当年,面对北方老毛子的威胁,国内航空系统撸起袖子,决定研制专业的截击机。
沈洋的歼八,其实只是一个替代品,低档品,真正计划挑大梁的是歼九,这个型号飞机在研发中,有过多种思路,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就是两侧进气,鸭式布局,使用大推力的涡扇六发动机,205雷达和霹雳-4导弹。
可惜,指标很高,基础太差,三次上马又三次下马。
按照时间线来算,歼九项目也没几年好日子了,甚至现在有了超七,说不定会随时下马。
不过,风洞依旧在吹,从1970年9月一直吹到了1982年,上万次的风洞试验,让宋老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编写了十几本研究报告,最后搞歼十的时候,那就是一路顺风。
研发飞机的611所,因为全部靠上级拨款,所以日子过得苦哈哈,相比之下,靠卖飞机,在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132厂,那是富得流油,屠老无数次感慨设计能力的缺乏,所以一直想要把611所给弄到手。
宋老也是有理想的,怎么肯被132厂兼并,合作可以,兼并别想!
眼看两人又要争执起来,秦亮赶紧站了出来:“两位,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肚子也饿了,是不是该去吃点东西了?”
“好,咱们去外面吃,鲶鱼,黄花鱼,麻婆豆腐……”
“屠老,就在咱们食堂吃点吧,都是自己人,不用见外,等老巴来了,咱们再吃大餐。”
老巴!
黄工眼前一亮,看来还有生意!只是……歼八不能卖啊!
132厂,食堂。
“为了给咱们的项目解决问题,各位都辛苦了,我老屠先干为敬,感谢你们!”屠老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在座众人,不管有没有出力,此时都是一饮而尽。
虽然是在食堂吃,但是吃的可是小炒,喝的还是五粮液,大家伙也不用交粮票,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132厂很高兴!
几杯酒下肚,宋老感慨:“咱们整个航空工业,第一个走出去的是你们132厂,一亿多美元的生意,真是让人羡慕啊!”
屠老笑了笑:“还是得多亏了亮子,不过,老宋,你们也别眼红,亮子也帮你们争取了一个机会……”
宋老瞬间兴奋:“什么机会?”
“这个嘛……等吃完饭再说。”
一旁,黄工的脸黑了:“老屠,你这是暗示咱们呢吗?”
“不不,当然不是……老黄,你们大老远的跑来技术支援咱们,咱们非常感激……来,喝一个!”
吃饱喝足之后,宋老开口:“亮子,你来一趟成都不容易,要不要到咱们611所看看?”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