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沙,看你这话说得,四系五系,不都是西工大一个大家庭的吗?你们五系几个老师,还是咱们四系老师的爱人,大家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老杨,你打住!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
就在此时,秦亮已经拿出来了一个计算器,然后觉得不够,又多拿了两个,把三个计算器放到杨教授的手里:“杨教授,给您!”
“好,谢谢,看人家亮子,多支持咱们西工大老师的工作!”杨教授:“亮子,我听说,一系那边正在利用8086芯片研制计算机,你看,能不能……”
“不能,8086芯片造出来的计算机,是给咱们五系准备的,你们机械系要8086干啥?”刘教授白了他一眼:“老杨,不是我说你,能拿到三个计算器,已经很不错了,你知道这一个多少钱吗?国内都没有,这可是用外汇买来的!”
“杨教授,您要8086做什么?”秦亮问道。
“哼,不和你们说,一个个的不安好心!亮子啊,咱们四系目前正在研究用计算机控制机床来加工,可以降低工作量,提升精度,只是一直停留在理论上,毕竟咱们没计算机,现在……”
“你怎么不直接去一系找?”
“唉,去过,被一系给……”杨教授有些不好意思,他是被一系给赶出来的,要8086芯片的话刚刚出口,就被对方给赶出来了!
本来就只有一百套,电子系仿制雷达,要去了十套,就剩下九十套了,计算机系的人都不够人手一套呢,哪里轮得着你们机械系,异想天开,居然要给机床加计算机!
他也只能来找五系了,毕竟那些8086芯片,是五系给一系的!这些老同事们说话很直接,还好,秦亮说话很好听!
“好,杨教授,我可以打电话,让他们匀十套给你们,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
“说,不管什么要求,咱们都能答应!”
“你们需要在三个月内,捣鼓出来数控铣床,满足我们加工的需要!”
多功能的加工中心,那种能自动换车刀的,是想都别想了,三轴五联动之类的也别想了,现阶段,搞个数控铣床就不错了,关键是精度要足够高,按照自己的记忆,双三角翼的加工中,有一个工艺,困扰了132厂很长时间:前缘机动襟翼动作筒,这东西加工精度不够,就会卡滞,操作不灵,现在……
“好,没问题!咱们早就研究过这种类型了,只是因为缺乏硬件,有了芯片,咱们一个月内就可以把这种设备做出来!”
“嗯,那我就等着了!”
132厂。
巨大的总装厂房内,无数工人正在忙碌,每一个工位上,都站着几十名工人,紧锣密鼓地安装着结构框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可是上亿美元的大生意,工厂终于有钱了!每天回去,都能领到福利!
总装厂房的旁边,是各种机加工的车间,按照生产图纸,将一个个零件生产出来,然后送过去装备,其中,还有一个试制车间。
车床发出嗡嗡的声音,一条条金属丝从工件上飞出,很快,一个筒状的产品就初具雏形,师傅拿起卡尺,几次测量,不断调整,终于满意地拿起砂纸,在转动中打磨一番。
“好了!”
“刘师傅,果然是老师傅,这技术没说的!”一旁的技术员接过来最后一个襟翼动作筒,放到小车上,推到旁边的机翼组装车间里,大部分都是三角翼的生产,只有一个工位上,机翼外缘有了明显变化。
“屠老,您也啊在?”看到屠老,技术人员顿时一喜。
“嗯,过来看看,目前,我们既要抓生产,也要抓新机研制,两个都不能耽误,这动作筒安装上去,就赶紧做机翼颤振实验吧!”
“好!”
当天下午,颤振实验室。
“注意,速度一百米每秒,实验开始!”
被固定在工位上的机翼,开始肉眼可见的晃动起来。
“这……这不应该啊!”众人都皱起来眉头。
当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空气动力学效应和结构的弹性振动相互作用,就会让飞行器进入自我激化的振动状态,随着振动不断增加,就可能把机翼给抖掉,甚至是让整个飞行器坠毁。
飞行器在一定速度下,会诱发颤振,只要让这个速度超过飞机的最大速度,这就算是成了。
对能飞到2马赫的飞机来说,至少要保证五六百米每秒的速度正常飞行,现在根本就不行啊!
当天晚上,会议室。
“我们整个东方,都没有研制过全新的飞机,哪怕歼八,也只是歼七的双发放大版,现在改机翼,哪里有那么容易的。”
“是啊,双三角翼,全世界都没有几个研制的,这西工大只是用计算机来计算,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恐怕……”
屠老脸色复杂地看着众人:“各位,研发一款全新的飞机,肯定是会经历各种困难的!大家现在这样的表态,是在困难面前低头了吗?如果带着这样的态度,那永远都别想搞新项目!”
“老屠,咱们就是个飞机厂,没有这些经验,现在,是不是找西工大……”一旁,陆工开口建议。
屠老还没有回答,外面的门被推开了。
“屠老,川省风洞那边传来消息,利用我们最近送过去的一比一的模型做实验,发现随飞机迎角的增大,双三角型机翼的外翼将出现气流分离,这样会对全机的俯仰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之前的模型送过去,都没问题,这次,西工大的所有设计图纸到手,他们又做了个一比一的模型送过去继续吹风洞,然后就发现了问题!
双三角翼的研发,再次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看来,是得请西工大的师生们过来了。”屠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立刻发电报过去!”
第81章 谁说我们是痴人说梦?
西工大。
“颤振,这个可不好解决啊!”沙教授皱着眉头:“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Handley Page轰炸机因尾翼颤振引发的剧烈振动,导致尾翼和机身解体,几年之后,DH-9同样因为尾翼颤振而坠毁。之后,工程师开始重视颤振,甚至专门有了颤振专业,咱们西工大也有,但是一直停留在理论啊!”
“嗯,这颤振是个大问题,要不……咱们找兄弟单位去处理?”
“那怎么行,既然我们和132厂签署了合作协议,技术上的问题,就得交给我们来解决!之前一直停留在理论上,现在终于可以练练手了!”刘教授说道:“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对了,亮子呢?”
“最近这段时间,亮子一直泡在四系那边,和四系捣鼓数控机床……”
咚咚咚!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亮子,你可算是回来了,132厂那边发来电报,试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你……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襟翼动作筒,四系那边的数控铣床已经能用了,正好试制了一批襟翼动作筒带过去,各位老师,你们谁在学校呆腻了了,想去132厂走走的?”
“襟翼动作筒?他们那边不是有专门的工厂生产吗?”
“不行,工人师傅的技术或许很好,生产的单个动作筒是能满足要求的,但是,四个襟翼动作筒一致性不好,这样就容易导致机翼颤振。”
听到颤振这个词,大家伙都惊呆了。
“你说,他们的机翼颤振,不是因为我们设计的问题,而是生产的问题?”
“是啊,我们的设计,怎么可能出问题,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颤振问题考虑进去了,计算出来的结果,我们加强了中、外翼的扭转刚度,适当降低机翼弯曲刚度,你们没发现吗?”
大家伙一阵汗颜,还真是没发现啊!
“亮子,这是怎么做到的?”
“说来也简单,我带回来的那些书里,有一本专门介绍颤振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在频率识别和耦合原理的基础上,咱们的三号计算机,里面有这种程序……”
刘教授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三号计算机旁边,手指在键盘上敲动,调动出来相关程序,仔细研究,沙教授则找到了那本外文文献……
“各位老师,你们谁和我去一趟?”
“让老李去吧!”
132厂,会议室。
“和原型机相比,改动太大了!增加了机翼面积,加大了翼展,减小了外翼后掠角,还增加了外挂……这么多改进项目,给颤振带来了不利影响啊!”
“没错,就算是把机翼换成钢板,也会振动,根本就是无解!”
听着砖家们的一致意见,在场的众人都要崩溃了,也就是说,咱们的研发项目要黄了?
空军还等着呢,埃及和老巴也等着呢,尤其是老巴那边,秦亮可是重申,己方要当主承包商,现在……
“老黄,咱们真的没解决问题的办法?”屠老看向沈洋来的黄工,他可是在歼八项目上负责颤振的,就连他都没办法,这还……
“是啊,咱们的歼八,也只是把歼七等比例放大,这机翼关系重大,咱们是一点都不敢改动啊,你们132厂没有设计能力,靠着西工大一个大学当设计单位,就想要研制新歼,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谁说是痴人说梦?”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屠老一下子站了起来:“秦亮来了,秦亮来了!快,快请进!”
黄工皱了皱眉头:“一个刚刚上大学的学生,就算是自学了不少知识,提出来了一些见解,那也不可能把飞机造出来,毕竟,造飞机,那是需要多年经验积累的……”
此时,秦亮站在门口:“各位,在这里是没法解决问题的,走,咱们到车间去!”
“哼,先理论分析,后实际操作,解决颤振问题是得靠科学方式的,这样的愣头青,怎么可能解决得了问题!”黄工一边摇头,一边站了起来,跟着向外面走,他倒是要看看,秦亮等下怎么出丑。
车间内。
“来,把这几个新的襟翼动作筒换上。”
刘师傅的脸色立刻难看起来:“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亲手车出来的零件,绝对没问题!”
“是啊,秦亮,刘师傅是车间里的七级工,他亲手做的零件……”
“嗯,刘师傅亲手做的零件,肯定没问题,不过……咱们这不是在找问题的原因嘛,用替换法是最常见的……”
“老刘,就按照秦亮说的方法试试吧!”屠老开口:“我们不是怀疑您的手艺,我们只是想要找找故障的原因。”
“好。”刘师傅点头:“换上之后,如果还不好,那看你们还说什么!”
半天之后,颤振实验室。
“速度一百!”机翼稳如老狗。
“速度两百!”机翼依旧没怎么动弹!
“好了?这怎么可能?我加工的零件,肯定没问题!”刘师傅睁大眼睛,看着正在做实验的机翼,他确信自己的产品没问题,但是,他又不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问题,那还能是什么!
这一刻,他有些怀疑人生。
……
“速度六百!”
此时,机翼只是微微颤抖,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好,太好了,果然解决了!”屠老满脸兴奋:“老黄还说……”
黄工一脸尴尬,不过……他同样好奇:“这机翼颤振,真的是因为襟翼动作筒的原因?这是为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秦亮,秦亮笑了笑:“这个嘛,咱们就是瞎猫碰死耗子,毕竟咱们西工大也没有技术,想要研制飞机,那也是痴人说梦。而且,造飞机是要经验积累的,我一个毛头小伙子,刚上大学的学生,怎么可能会。”
黄工闹了个大红脸。
“亮子,你给咱们说说?”屠老开口。
“嗯,屠老,既然你问,那我肯定是知无不言,其实,这还得说到咱们的整个飞机工业上,长久以来,没有形成规范化,比如说,两架相同的飞机,彼此之间的零件不能互换……”
第82章 战机需要标准化生产
加工误差大,安装的时候,老师傅各显神通,拿着锉刀锉几下,再用大锤砸几下,橡皮锤换木锤,木锤换铁锤……这一幕甚至还被拍成了电影,体现了东方工人的精湛技术……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互换,不用说不同飞机了,同一架飞机的两台发动机,左右都没法互换!
当年,两架歼八飞到格鲁曼改装航电,这个缺点把美国佬给惊呆了,做梦也没想过会是这样!
“飞机的零件,还需要互换?”刘师傅开口问道。
“没错,必须得能互换!这样,在战场上,万一缺少零件,可以直接从其他的飞机上拆下来换着使用。”秦亮说道:“我们的飞机想要走出去,也要在互换上做文章,努力提升标准化,甚至打铆钉的时候,每一个铆钉的位置,都得一模一样!”
对大家伙来说,这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不过……接下来是要搞军贸的,现在生产的飞机,就是外销的,这和之前的军援可不一样,送给别人的,再垃圾也得说好,卖给别人的……
屠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亮子说得对,我们已经打开了军机市场,今后要在标准化上多下功夫,要引进美军战机的质量管理体系……等等,这到底和颤振有什么关系?”
“刘师傅生产的每一个动作筒,都是符合尺寸要求的,但是,这四个动作筒对比,彼此之间的误差有些大。”秦亮说道:“这样,四个动作筒装进去,彼此之间的配合就成了问题,导致机翼出现颤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