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23节

  秦亮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小时,然后进入了问答环节。

  “请问,秦亮同学,您去过国外吗?”

  秦亮看着下面那名提问的学生。

  瓜子脸,大眼睛,皮肤白皙,穿着一件鹅黄色的风衣,看着和周围的学生,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是某个高干子弟的后代吗?这语调还有些生涩,不是标准的京腔。

  “怎么了?”秦亮皱起来了眉头,这是想要告诉自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那样一番言论,都是吹牛?见识过西方的强大,就不会有刚刚那样一番言论了?

第46章 这涡轮叶片,还有改进的空间

  看到秦亮那略微不悦的样子,下面的女学生瞬间反应过来:秦亮会错意了!

  于是,她赶紧补充:“是这样的,您这样的人才,如果没去过国外的话,那正好可以趁着现在国家政策好,出去走走,看看西方的世界,回来之后,也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

  就这?

  今年六月份,老领导下达指示:不仅仅要派出留学生,还要成千成万地派!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在这个指导意见下,今年七月费,第一批留学生去了英国,一共二十五人,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源源不断的留学生前往西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然后……

  然后就有不少留在了西方!

  “是啊,你说得对!”秦亮点头:“如果有可能,我们是该出去走走,看看西方的世界,但是,我认为,最后那句更重要,必须得回来,出国留学,是为了回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至于自己?根本就不想出国,先进技术都在自己的头脑里,出国?没这个必要!

  只是……这个女生只为了提醒自己:国家政策允许,可以出去看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未免也太……

  “秦亮同学,我看了你们西工大的论文,我想问一下,这个隐身技术,真的很重要吗?”此时,又一名学生站起来,开口问道。

  女生坐了下去,继续笑意盈盈地看着秦亮,而秦亮也将刚刚的思绪收回,继续回答问题:“那是自然,美国佬来我们西工大座谈,我就猜到,他们肯定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十年之后,或许就是隐身机的时代了!”

  现在先当个预言帝,到时候让这些人回想起来十年前,也能感慨万千:那个秦亮,太厉害了,他预言的都实现了!

  “秦亮同学……”

  都是同一个专业的,自然有很多问题,秦亮这个大一新生,面对研究生提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让下面无比敬佩。

  时间飞快,两个小时过去了。

  “各位同学,今天的座谈会就到此为止吧,以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写信给秦亮同学……”

  秦亮也的确累了,跟着几名老师一起走下台,就在此时,那名女学生突然快步跑了上来,然后……递给了秦亮一个信封。

  “哇!”

  不管在什么年代,人们都是喜欢八卦的,瞬间就有人喊了起来。

  “情书!”

  秦亮也是一愣,这……不可能吧?刚刚没见这个女学生在下面写啊!提前写好的?海王的本事啊!而且,这信封摸着很厚实啊!

  “这位同学……”

  “秦亮同学,你拿着吧,以后用得着!对了,你回去之后再打开!”

  啥意思?情书的话,以后用得着,是送给其他人吗?

  “秦亮同学,走,咱们去会议室歇歇。”俞教授开口。

  “嗯,宁老师说,还有礼物要送我来着。”秦亮看向了宁教授,您答应的事情,可别不作数!

  “那是自然!”

  会议室。

  秦亮坐在扶手磨得光溜溜的椅子上,手里捧着水杯,吹着茶,喝着水。

  咣!

  门开了,宁教授拿着一个小盒走了进来:“来,秦亮同学,这就是咱们送你的礼物!”

  盒子打开,里面是海绵,打开海绵,出现了一个亮晶晶的东西,二十来厘米的长度,六七厘米的宽度,但是表面弯曲,侧面是个大砍刀的截面,上面还有很多气孔。

  “这是……”

  “高温气冷涡轮叶片!用上它,可以把涡轮承受的温度提升一百度!”宁教授开口:“咱们首都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教研室联合材料系,尝试了几万次,终于把这种叶片捣鼓成熟了……你懂得这么多东西,应该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吧?”

  “涡轮前温每提升一百度,发动机推力可以增加百分之二十。”秦亮回答。

  “没错!”宁教授点头:“你们的超七项目很不错,可以达到F-16百分之八十的性能,但是……我认为,这还是有前提的,如果发动机推力不足,那飞机的机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时,我就想到把我们的这个研发成果贡献出来了……”

  秦亮脸上表情复杂。

  “目前,国内涡喷-7发动机的涡轮使用GH220实心锻造叶片,前温只有970摄氏度,国内相关单位研制了九孔空心叶片,承受的温度也只有1015摄氏度,用上了咱们这种多孔空心叶片,至少能达到1070摄氏度,发动机推力就算是增加百分之十,那也可以增加到六吨以上!”

  宁教授兴奋地说道:“这样,超七的性能会更强!秦亮同学,秦亮同学,你这是被吓到了吗?咦,你怎么在摇头?”

  刚刚一千来摄氏度,这有啥骄傲的?同时代,美国佬搞的F110,涡轮前温已经到一千四百摄氏度以上啊!后世美国佬的F-119,更是到了一千七百摄氏度了!

  对超七来说,六吨的推力是不够的,要有个七吨才够啊!

  秦亮脑子里就有很多技术,原本打算交给西工大材料系的,但是现在,看到宁教授那充满期待的眼神,那神采奕奕的目光……

  “秦亮同学?你对宁教授的这种技术不满意?唉,不过也不能怪你,毕竟术业有专攻,你应该没有研究过航空发动机,不知道这里面的难度,宁教授在回首都任教之前,可是一直和师老搞涡轮叶片的……”旁边,一名老师解释起来。

  当年,引进老毛子技术搞出来的涡喷-7是实心叶片的,国内研制歼八的时候,就需要提升发动机的技术,当时师老带队,搞出来了九孔空心叶片技术,成功提升了发动机的推力。

  而师老,那可是国内高温合金材料的大师级人物!

  秦亮或许可以对飞机研发的一些领域侃侃而谈,但是,这发动机领域,秦亮不懂!把气孔从九个开到几十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是啊,我的确是不太懂,不过,我觉得,既然要开孔了,那气流就会有泄漏,越向外,气流就越少,这样是不是会受热不均?”

第47章 你不太懂?你是很懂好不好!

  单通道内部冷却,在侧壁上开一些小孔,就认为可以提升涡轮前温了?越向外,气压越低,散热效果就会越差!

  刚刚给秦亮指点的老师睁大了眼睛:“对啊,的确有这个缺陷,但是……这也没办法改变啊!只要按照叶片末端能承受的温度来就好了!”

  秦亮笑了笑:“我也不太懂,你们说,如果在内部开多个通道,也就是在内部设置很多挡板,这样让叶片内部的气流分成多股,也不用太多,搞个五通道就行了,这样是不是就能保证叶片整体空气冷却的散热能力一样啊?”

  要用空气冷却,那就得是五通道、多路内部空气冷却,才是最合适的气膜冷却技术,现在眼前这个东西,里面全部是空心的,根本就没啥前途!

  “唉,秦亮同学,你这样想是可以的,但是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这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啊,内部的挡板,怎么才能制造进去?这工艺上的事情,你怕是就更不懂了。”

  “咳咳,我的确是不太懂,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

  此时,宁教授神采奕奕:“秦亮同学,说下去!”

  “这种复杂形状的叶片,只能使用铸造,在铸造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精心制造的模具,来让叶片在成型之后,就和需要的形状一模一样,不需要任何后续的加工过程,也就是无余量精密铸造……”

  普通浇铸出来的,就是一个毛坯,然后还需要各种机加工,才能得到所需的零件,这种技术显然不能满足叶片的制造,因为这叶片不方便加工,更何况,还有内部通道!

  “秦亮同学,这只存在于理想情况,不用说别的,金属热胀冷缩,就会导致一定的余量,你想要无余量铸造,这根本就不可能!”

  “没错,影响浇铸的因素有很多,模具的收缩、熔模的变形、型壳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线量变化,合金的热胀冷缩……不过,我们可以提前把这些形变计算出来,在浇铸的时候进行补偿,这样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尤其是模具型腔反变形补偿……我也不太懂,不知道这个办法成不成……”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刚刚质疑他的那名老师,再也不说话了。

  这些道理,咱们怎么就没想过呢?咱们一口一个否定,就从来不想解决的办法吗?

  “秦亮同学,你太厉害了!你可不是不懂,你绝对是这种无余量精铸的行家啊!”宁教授感慨地说道:“这简直就是给咱们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七十年代,新型发动机普遍采用无余量精铸技术来制造涡轮叶片,但是这技术西方严密封锁,没有出现在任何报纸杂志上,东方这些搞材料的专家、航空专业的老师们,根本就不懂!

  “秦亮同学,还有一个问题,内部的模具如何清除?”

  “这个嘛,我也不太懂,如果用蜡模,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

  秦亮对这个技术,那是了如指掌!只不过,有了前段时间计算机的经验,秦亮就知道,自己掌握了技术,也得和这个时代的生产工具结合起来才行!这是自己欠缺的,却是这些老学究们的专长。

  所以,自己只管提,具体怎么做,就交给他们了!

  无余量精铸,用的就是蜡模,这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光滑,可以让浇铸出来的叶片达到很高的光洁度!

  “至于打孔,要是能用激光打孔,应该会更好吧?”

  所有人睁大了眼睛。

  空气冷却的关键,就是在叶片上打孔!当年搞这个时候,如何打孔成了个拦路虎,后来,师老找到了玻璃丝,用它做模具,直接留下合适的孔位。

  不过,玻璃丝还是太粗了,所以,后世的叶片打孔,都是用激光来开孔的!

  “激光这个东西,华清大学擅长,等下咱们可以联系华清大学!”宁教授只感觉到自己面前打开了一扇新大门:“秦亮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给咱们说说?”

  “这个嘛,我也不是太懂,我觉得,叶片在浇铸的时候,是否可以用强有力的电磁铁,在外面产生定向磁场,这样,没有凝固的合金材料,就会在磁场方向下慢慢凝固,最后拥有一样的分子排列顺序,这样就能消除垂直于应力轴的横向晶界,提高合金的塑性和热疲劳性能……”

  无余量精铸技术,是和定向凝固单晶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这样造出来的单晶叶片才是最强的!

  同样还是七十年代,西方的涡轮叶片上使用了相关技术,可惜,东方依旧对这些技术一无所知。

  咣!

  又一扇新的大门被打开了!

  此时,宁教授看看自己拿出来的那个叶片,之前当宝贝,现在真看不上眼啊!

  “秦亮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最后就是合金元素了,目前的涡轮叶片材料,主要是镍基合金,里面含有碳,硼和锆三种元素,这些材料的好处就是优先偏析晶界并提供高温晶界强度和抗蠕变延展性……咳咳,这些都是我猜的啊,我也不太懂,但是,在铸造中,这些材料的加入,会让凝固时间加长,产生一次碳化物,从而伤害叶片高低疲劳特性。所以……”

  秦亮知道,自己说出来这些东西,好像没法解释,不过……自己身上的谜已经够多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个,毕竟,东方航空最差的就是发动机,发动机里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这个涡轮叶片!

  “我在想,有没有新的配方,把这些元素去掉,可以用其他元素,比如钴、钽、铝、和钨,这些含量不用太高,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六差不多,如果再加上百分之三左右的铼……可能会更好,这些都是我瞎猜的,我也不太懂……”

  具体比例,自己还真没记住,让相关人员去测试就好了,但是,百分之三左右的铼是必须的,这货是提升涡轮温度的关键!

  秦亮从形状说到铸造,从铸造说到单晶,又从单晶说到了新的材料!你这是不懂吗?你简直就是材料专家了啊!

第48章 一千美元的巨款

  离开首都航空学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一众老师都站到了办公楼外面,送秦亮上车,这份殊荣,让周围围观的学生咂舌。

  “上次市长来咱们学校考察,俞老师也没送出门来吧?”

  “市长算什么,一次中央的领导下来,宁老师说正在搞研究,都没有去开座谈会!”

  现在,这些老师居然都在送秦亮这样一个学生,太难得了!

  人群之中,一个穿着鹅黄色风衣的女孩,目光中神采奕奕。

  “朵朵,你怎么还在这里?我们该走了,再不走可就赶不上飞机了!”

  女孩扭头,看着面前的中年妇女:“妈妈,我们就不能多住几天吗?”

  “当然不行,妈妈来东方是介绍托福考试的,这是留学生的关键考试,东方已经开始外派留学生了,托福考试只能在美国考,会成为出国留学的一个巨大障碍,作为华侨,我们有义务帮东方引进托福考试。这边已经介绍完了,接下来是去埃及……”

  “我还是喜欢这里,故宫,长城,天安门……妈妈,都怪你,秦亮都走了!”

  秦亮看着车子开出了校园,心情复杂,如果那天北航的人来找自己,自己会选择加入北航吗?

  算了,能重新活这一世,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想那些干嘛?北航的这些老师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说的那些改出来,到时候,把发动机的推力提升到六吨以上,甚至是七吨……

  飞机楼,招待所。

  看到秦亮回来,屠老终于松了口气:“还好,你回来了,你要是再不回来……”

首节 上一节 23/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