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
“嗯,秦亮啊,我代表首都航空学院,邀请你……”
这名宁老是今天参加会议的评委,秦亮还以为是航空工业系统内的,没想到,居然是首都航空学院的!
等等,邀请自己干嘛?转学吗?
第44章 来求我?不能!
1952年,国内八所著名高校的航空院系合并到一起,组成了首都航空学院,华清大学的航空系,也是在那个时候被转走的,国内最强的航空航天大学就此诞生!到了1988年,它从单一的工科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改名为首都航空航天大学,成为国内14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之后,985、211的称号更是跑不了。
秦亮依旧记得,当初华清大学和首都大学来挖自己的时候,自己就问他们是否造飞机,这话难道传到了宁老的耳朵里?
“宁老师,您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一定全力而为!只要不耽误咱们的项目就行!”
项目是132厂和西工大的,他要挖自己可不行!
宁老眼前一亮:“嗯,这个你一定能办到,我想要邀请你去咱们首都航空学院去座谈,你们西工大给全国高校走出来了一条新的道路啊!咱们得向你们学习!”
“宁老师,这又不是我的功劳,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您要找人座谈,找刘教授,沙教授他们……”
“他们不是没在现场嘛。”宁老笑着说道:“你们西工大这次可出名了,咱们首都航空学院羡慕得很,你可别推辞啊!”
秦亮的眼珠子转了转:“好吧,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过去的。”
“那就今晚吧!咱们还给你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
“什么东西?”
“和你们的项目有关。”
既然这样,那秦亮也只能点头了!
拖延了很长时间,秦亮还以为大家伙都吃完了呢,等回去一看,居然还在吃吃喝喝……
“秦亮,来,你过来坐!”顾老笑呵呵地招呼他:“咱们正有些事,想要找你聊聊呢!”
东方的饭局从来都不是只吃饭的,很多事情,在饭局上谈,比在会议上谈更合适!
秦亮扫了一眼,觉得还是和这些人坐一桌更合适,省得被林老灌酒啊。
“顾老,您讲!”
“咱们的歼八项目,其实就是歼七的放大款,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歼八的问题不少啊!尤其是机头进气布局,看来的确得改了,你们设计的那种两肋进气布局就不错,能不能……”
“不能。”秦亮摇头。
饭桌上,很多人都是神情复杂。
老王和老李对视一眼,然后端起酒杯。
“秦亮同学,今天在会议上,咱们俩头脑发热,说了一些错话,咱们俩给你道歉!”
两人在北方所,属于中流砥柱,在国内航空系统内,也都混了个脸熟,给一个初出茅庐的秦亮道歉,那绝对是头一回。
秦亮笑了笑:“两位就事论事,没什么不对的。这酒,我就不喝了。”
两人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这小子明显记仇啊,而且,还很有心机……
他们其实已经找过了屠老,但是,屠老暗示飞机设计归属西工大,秦亮别看年轻,各种方案都是他提的,暗示北方所的人只有找秦亮,才能给他们换机头。
在会议上,他们敢看不起秦亮,现在就得来求秦亮!
就在两人犹豫之中,看到秦亮举起了茶杯。
“来,我以茶代酒,我还年轻,我的胃受不了酒精。”
两人挤出来了一个笑容:“好,那咱们喝了这杯酒,给你赔个不是。”
其实,在酒桌上,自己喝酒,别人喝茶,就已经属于被看不起了,但是……秦亮或许是真的喝不了酒,他们有求于秦亮,也只能认了。
顾老继续开口:“秦亮,有关改机头的项目。”
“这个真不行。”
“为什么?”
“我们改两肋进气,是为了提升大仰角的飞行能力,也就是提升机动性,今天在开会的时候,王工和李工好像对机动性很不在意的样子,所以我猜,你们这款歼八,估计也没啥机动性吧?”
“这个嘛,你也知道,这些年来,咱们时刻面临北方的威胁,所以,咱们的歼八属于一款截击机……”顾老简单介绍。
其实秦亮早就知道八爷的水平了,只是没法直接指点江山而已。
现在,顾老一边介绍,秦亮一边点头,等到他介绍完,秦亮开口:“机体细长,适合高速飞行,但是不适合空战,所以这种飞机没必要用两肋进气,用两侧进气就足够了……对了,你们应该知道米格-23吧?”
顾老突然想到了什么:“你是说,把米格-23的机头移植到我们的歼八上?”
“嗯,没错,我也不知道机体直径数据,不过……我估摸着差不多。”
“可以,的确可以!”顾老满脸兴奋地站起来:“大家伙把秦亮陪好了,我去找老林和老莫!”
后世的歼八2,换装的就是米格-23的机头,改成了两侧进气,对于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来说,两侧进气足够了!
现在,歼八的白天版战机还没有定型试飞,配套的雷达也没有,所以,北方所压根就没想过换机头的事情,被秦亮今天在会议上一说,大家伙的脸上挂不住了,才考虑换机头,瞄准的自然就是超七的机头。
只是……对于西工大和132厂这个组合体能否搞定这种改款,大家伙可都没什么信心,换米格-23机头,那是最优解!
顾老这一过去,就没再回来,直至下午两点钟,大家伙才陆陆续续离开。
屠老带着秦亮去住宿,等到和众人分开,才兴奋地开口:“空军和航空工业部门都协调好了,最近会组织一次出国,准备从埃及购买米格-21MF和米格-23回来,这下,咱们的雷达问题也就解决了,你小子厉害啊!”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忽悠北方所用米格-23改机头啊!如果不是北方所强烈要求,这次秘密采购就要不了了之了,对了,你小子怎么不同意他们用咱们超七的机头设计?”
“他们又不给咱们设计费,干嘛给他们白干活。”
屠老被秦亮的话差点惊掉下巴!不过……好像这样说还真有道理,那些家伙,肯定不打算给钱的,甚至连计算机还想要走。
秦亮当然不会给,屠老的回忆录里写过,当年搞超七的时候,最初是两侧进气方案,当时歼八2已经出来了,所以,132厂打算去北方所取经,对方也是干脆利落,开出来了几万块钱的价格!
要是九十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大家伙相互竞争也就算了,八十年代,还属于同一个系统内的兄弟啊!就因为132厂卖飞机赚钱了吗?还不是因为上面不给拨款,132厂得自谋出路!
“对了,首都航空学院的宁老师,您了解吗?”
“老宁?人不错……”
第45章 首都航空学院的邀请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辆上海牌轿车停在了招待所的门口。
“这,宁老……这也太大张旗鼓了吧?咱们坐辫子车过去就行。”
“那怎么行,请你去讲座……座谈,当然得开车,这是咱们校长特意嘱咐的,来,上车!”
秦亮看向了屠老:“屠老,一起去?”
“不了,还得赶着写材料,你去吧。”
飞机楼、黄楼消失在了身后,前面出现了新的大院,通信兵、总后、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司令部大院分布在万寿路两侧,一直到西山,秦亮看着两边的景象,脑子里突然想起了《血色浪漫》来,故事诞生的地方,就是这一带部队大院。
只是不知道电影里的那些原型,是否还生活在这里?
HD区,柏彦庄。
1952年,首都航空学院成立后,暂时在首都工业学院上课,第二年,这里的校区建设好之后,就搬迁了过来,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曾经的小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整个校区也带上了一种古朴的气息。
学校布局和后世有很大区别,秦亮也不太清楚学校的情况,只是看着校园里到处林立的烟囱,有些好奇。
“宁老师,这些烟囱是……”
“哦,咱们学校有暖气,每栋楼旁边都有一个锅炉房。”
来到首都航空学院的第一印象,居然是这些烟囱?
车子停在一座建筑门口,已经有了一群人等在了门口。
“秦亮同学,欢迎来到首都航空学院!”
“秦亮同学,这位是咱们航空飞机系的俞教授。”宁老给秦亮介绍:“他一直都在关注你们西工大的歼七改型项目,这次会议,原本也是要参加的……”
俞老!
秦亮自然知道,这位老教授1927年出生,毕业于北洋大学航空系,原本想要投身南方的解放接收工作,结果留下来,加入了首都航空学院,属于新中国的第一代航空人。
1958年,俞老就担任了首都一号的副总设计师,给祖国献礼,之后又研制了四号无人靶机,他带着学生走出来了一条学习和科研的道路!
“俞老师,很高兴认识您,真想听您的指导。”秦亮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嗯,要不就留下来?”
“咳咳,俞老师,我……”
“开个玩笑,秦亮,当初你就该来咱们首都航空学院啊!可惜咱们下手晚了!走,进去说!”
秦亮点头,跟着向里面走,等走到门口,突然愣住了。
这可不是普通开会的会议室,这分明就是个大阶梯教室,里面虽然鸦雀无声,但是……可以看到无数人头攒动。
“俞老师,宁老师,这是……咱们不是说好了座谈吗?”
“对啊,坐着谈,咱们不能让你站着。”
我去……这一幕,似曾相识啊,当初那几个美国佬,就是被自己这么忽悠过去的,现在……
“是啊,给咱们学生讲讲你们西工大的学习生活,讲讲你们是如何立志航空报国的。”
秦亮赶紧摆手:“不,不,宁老师,我可没这个能力,我这不是班门弄斧嘛!”
“秦亮同学,说过的话,那就得做到啊!”宁老满脸都是慈祥的笑容:“前些年,咱们的大学教育被荒废了,这一年来,恢复了高考,同学们都在刻苦学习,就是缺乏一个榜样……”
“咳咳,宁老师,我秦亮才刚刚上大一,一半的时间都在翘课,哪里能给同学们当榜样……”
秦亮是真的不想去,自己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上去讲,下面坐的都是同龄人,甚至有不少还会比自己大,有的大一两岁,有的大十来岁……
而此时,里面已经响起了一个声音。
“各位同学,西工大的秦亮同学已经到门口了,大家热烈欢迎!”
掌声迅速响起。
“我们知道,秦亮同学是燕省理科状元,去了西工大之后,一边学习,一边搞项目,前段时间,在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甚至引来了外国人到西工大座谈,这次,秦亮同学更是参加了国家重大项目,来首都开会,他是我们恢复高考以来的典型代表,现在,请秦亮同学给我们讲讲他的生活和学习!”
掌声第二轮响起。
秦亮只能硬着头皮进去,下面是无数双崇拜的眼神,同样是大学生,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要感谢国家,感谢党……”
俞教授和宁教授对视了一眼,这小子该不会长篇大论说一个小时,啥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吧?
还好,秦亮刚刚只是一个开场白,跟着就说起来了具体内容。
“建国后,我们利用苏联的帮助,在航空航天领域里,一下子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我们的米格-17和美国的F-86,在棒子战场上打得旗鼓相当,不过,最近这十几年来,西方航空工业不断发展进步,而我们却在原地踏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航空工业依旧停留在六十年代水平……”
大家伙放心了,这小子,高屋建瓴,不像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倒像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
“我们祖国航空工业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这些恢复高考后的学子身上了!我们之中,会出现项目总师,出现技术带头人,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我们祖国的航空工业!我们被耽误了十年,那就通过自己的努力,追赶上这十年!现在西方的航空科技在我们眼里看来,仿佛高不可攀,等以后,我们会把他们踩在脚下……”
一众大学老师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到和国外巨大的差距之后,很多人都被吓住了,现在,的确需要秦亮的这样一番言论,鼓舞大家伙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