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192节

  老板摆摆手:“姑娘,我真没要高价,这也就是在市场,如果拿到展厅去卖,少说也要千儿八百的。”

  王婷哪里会信他,讲了一会价,最终以五十元成交。

  就这,王婷还是觉得贵。

  李哲倒是觉得还可以,倒不是他人傻钱多,而是这东西在后世也不便宜,名家精品能卖到十数万一盆。

  当然,李哲倒没想过倒腾这个,就是图一个喜欢。

  买了老桩黑松,两人继续往前走。

  王婷在旁边的一个摊位前停下了脚步,摊位上摆着几盆开得正盛的绣球花,其中一盆淡紫色的最合她心意。

  绣球花的花朵又大又圆,花瓣层层叠叠,颜色从花心到花瓣边缘慢慢变浅,翠绿的叶子呈椭圆形,衬得花朵愈发娇艳。

  王婷蹲在花盆前,轻轻碰了碰花瓣:“你看这绣球花多好看,摆在院子里肯定特别美。”

  李哲走过去,看着她开心的样子,笑着说:“喜欢就买,正好跟我的松树凑一对。”

  付了钱,摊主还特意找了个小布包,把松土的小铲子、小耙子包好递给他们,笑着说:“这工具好用得很,松起土来省力。”

  两人道了谢,抱着盆栽高高兴兴地出了市场。

  白色伏尔加就停在市场门口的路边。他打开后备箱,小心翼翼地把两盆花放进去,又仔细垫了块布,生怕路上颠簸碰坏了。

  李哲一边发动汽车,一边问:“婷婷,想吃啥?”

  “嗯……”王婷想了想:“去全聚德吧,有些日子没吃烤鸭了。”

  “成,那就去和平店,那边的环境好一些。”说着,便沿着街道朝着全聚德和平店的方向开去。

  车子行驶了约莫十几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远远地,就能看到全聚德和平店那标志性的建筑——一栋六层的新式小楼,门口挂着两根白色的石柱,中间悬着红色的“全聚德”三个字。

  门口挂着两串足有半人高的红灯笼,灯笼面上印着金色的“鸭”字,风一吹,灯笼轻轻晃动,红色的灯穗也跟着飘摆,格外喜庆。

  三三两两的食客站在门口等候,有穿着讲究的中年人,手里夹着公文包,跟同伴低声聊着天;有带着孩子的一家人,小朋友扒着门框,好奇地往店里瞅。

  李哲停好汽车,刚准备下车的时候,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店门口的空地上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男人的身影他特别熟悉——正是他的表哥王建军。

  王建军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衬衫,袖口随意地卷着,正侧着头跟旁边的女孩说着什么,脸上还带着点笑意。

  再一看那女孩,短发利落,露出光洁的额头,身上穿着一身蓝色牛仔服,身姿高挑挺拔,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居然是建国门派出所的民警白晓燕!

  李哲心里一下犯了嘀咕,这两人怎么会单独出现在全聚德门口?

第261章 争论

  难道王建军姨妈跟魏所也在这儿?

  李哲扫了圈周围,没见着旁人。他悄悄慢了下车的动作,没立马推门——怕跟那俩人在餐厅撞上,多尴尬啊。

  旁边王婷早解开安全带了,见他不动,纳闷儿问:“咋了?磨磨蹭蹭的。”

  李哲没瞒她:“瞅见表哥了,跟个女的在全聚德门口。”

  “王经理?”王婷扭头一瞧,正好看着王建军领白晓燕进了店。她眼睛亮了亮:“哟,还真是!你表哥这是处对象了?”

  李哲说:“谁知道呢。要不咱今儿别去全聚德了,省得碰面让人家不自在。”

  “为啥会不自在啊?你认识那姑娘?”王婷立马来了八卦劲儿,追问个不停。

  李哲自己都没搞明白咋回事,哪能说清楚,赶紧岔开话:“要不……去我家吃火锅?”

  “啊?又去你家啊……”王婷脸一下子红了,声音也低了半截,带着点扭捏,“我妈昨儿还说呢,不让我老往你家跑,怕街坊邻居说闲话。”

  李哲瞧着她害羞的模样,忍不住笑:“那不吃火锅,咱在院里烤肉咋样?弄个柴火炉,架个烤盘,切点儿新鲜牛羊肉,烤得滋滋冒油,蘸上料,保准香。”

  “就你会琢磨吃的。”王婷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带着笑。

  李哲又说:“对了,前阵儿搬家,朋友送我幅启功先生的字,写得是真不赖——笔锋有劲儿还不板正,每个字都透着文雅,看着就舒服。我找了个紫檀木框装起来,挂北屋墙上,跟红木家具特搭。”

  “真的?”王婷眼睛一下子亮了——她高中语文老师是启功的铁杆粉,上课总讲启功的书法,还拿字帖给他们看,时间长了,她也挺向往的。“那字上写的啥啊?”

  李哲故意卖关子:“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王婷这下彻底来了兴致,拉了拉他胳膊:“那走!不过我跟你说好了,我妈让我七点前必须回家,可不能耽误。”

  “放心,下午准点送你回去。”李哲说着发动车子,掉个头往苏州胡同开。

  车厢里,王婷还在追问启功的字,李哲时不时答两句,偶尔侧头瞅一眼她的脸——白嫩的脸颊透着红润,满是青春气,瞧着特舒服。

  ……

  二十多分钟后,李哲把车开回苏州胡同,伏尔加刚进前院车库,车轮碾过青砖的声响还没散,后院就传来金子的叫声,欢实得很。

  他推开车门,拎着两大袋肉菜刚跨进垂花门,黄头白脸的金子就扑过来蹭他腿,身后还跟着个毛茸茸的小红球——是四个月大的火焰。小家伙浑身红通通的,凑到李哲脚边嗅了嗅,又歪着脑袋看他,憨得不行。

  王婷也进了垂花门,看见一黄一红两条狗。金子她见过,火焰倒是头回见。瞅着火焰浑身红毛、圆滚滚的样子,她忍不住往前挪了两步,手抬到半空又缩回去,小声问:“它……它不咬人吧?”

  李哲蹲下来,抓起火焰的前爪轻轻晃了晃,抬头冲王婷笑:“别怕,它比金子还乖。你顺着背摸,别碰耳朵根就行。”

  王婷这才敢伸手,指尖刚碰到火焰软乎乎的红毛,小家伙就舒服地眯起眼,尾巴轻轻扫着地。

  旁边金子不乐意了,用脑袋拱李哲的胳膊,喉咙里发出委屈的呜呜声。李哲笑着揉了揉它的头:“别急,一会儿给你烤肉吃。”

  逗了会儿狗,李哲拎起上午从花鸟市场买的盆栽。淡紫色的绣球花缀满枝头,他小心搬到西厢房窗下——正好能让太阳透过窗棂照在花瓣上;老桩黑松的枝干苍劲,他摆进客厅靠窗的地方,屋里一下子多了几分雅致。

  王婷跟在后面,看着他摆好盆栽,又想起启功的字,拉了拉他袖子:“你说的那幅字呢?快带我看看。”

  李哲领着她进了东厢房的书房,推开木门,墙上的字画先入了眼。王婷凑上前,四个瘦硬挺拔的毛笔字“宁静致远”撞进视线——字体扁扁的特稳当,转折处利落得像裁纸刀划的,落款“启功书”下面,鲜红的印章还透着墨香。

  她忍不住想伸手碰,又赶紧缩回来,眼睛亮晶晶的:“这字也太好看了!比我们学校书法老师写的还大气!”

  “喜欢你就多瞅会儿,我去弄饭。”李哲把肉拿出来——是刚才回来顺路买的,特意让师傅切好的:牛羊肉片薄得能透光,五花肉切成两指宽的条,鸡翅划了几道口子好入味。

  他往肉里加了酱油、料酒,再放点儿姜末,简单抓匀腌着,又在院里支起柴火炉。柴火噼啪响,铁盘架上去没一会儿就热了,他先把五花肉铺上去,油星子瞬间“滋滋”冒出来,香味儿很快飘满了小院。

  王婷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生菜、西红柿,仔细洗干净,码在盘子里。“你慢点儿,别烫着。”看着李哲时不时翻铁盘,她忍不住叮嘱。

  李哲夹起一块烤得焦香的五花肉,蘸了点孜然料,用生菜叶裹住,递到她嘴边:“尝尝,看咸淡咋样。”

  王婷张嘴咬了一口,肉香混着生菜的清爽在嘴里散开,她眼睛弯成月牙:“好吃!比外面馆子做的还香!”

  院里的两条狗早蹲旁边了:金子盯着铁盘,尾巴摇得飞快;火焰趴在一边,红舌头吐出来,口水都快滴地上了。

  李哲瞧着好笑,夹了两块稍微放凉的肉,分别丢给它们。金子一口接住,嚼了两下又吐出来,舌头不停舔嘴巴——显然还是烫;

  火焰也没好到哪儿去,叼着肉在地上转了两圈,急得直哼唧。

  王婷看得笑出了声,伸手摸了摸火焰的头:“让你急,这下知道烫了吧?”

  五花肉快吃完时,李哲又把牛肉片、鸡翅摆上去。牛肉烤得嫩而不柴,鸡翅外皮焦脆,里面的肉还带着汁水。

  俩人边吃边聊,王婷说起学校里的趣事,李哲偶尔插两句,太阳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特惬意。

  吃完饭,俩人回客厅。李哲从柜子里翻出一盘录像带,塞进录像机:“看看这个,港岛刚出的《倩女幽魂》。”王婷端了一盘切好的西瓜过来,坐在他身边。

  屏幕里聂小倩刚出来,王婷就被吸引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看到宁采臣遇到鬼怪的片段,她忍不住往李哲身边靠了靠,手紧紧攥着他的胳膊。李哲顺势把她搂进怀里,轻声安慰:“别怕,都是假的。”

  一下午过得飞快,等电影结束,窗外已经暗下来了。李哲看了看表,快六点了,就开车送王婷回家。

  车子开到京城电视机厂家属院门口,他停下车,抬头往二楼瞅了一眼——隐约见着个人影站在窗边,像是王婷的妈妈陈淑芳。

  他没多说啥,只是帮王婷打开车门:“上去吧。”王婷点点头,挥手跟他告别。

  李哲目送王婷进了楼道,才驾驶着汽车离开。

  ……

  回到苏州胡同七号院,李哲刚把车停进前院,就看见王建军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个黄纸包、一瓶二锅头。

  “哲子,我买了只鸡,还有你爱吃的驴肉,晚上咱哥俩喝点儿。”王建军脸上带着笑,把东西递过来。

  “行啊,正好我也没吃晚饭。”李哲接过东西,没提下午在全聚德门口见他和白晓燕的事——他知道表哥脸皮薄,要是主动说起来,指不定多不好意思。

  俩人一起进厨房:李哲把驴肉从黄纸包里倒出来,切成薄片;熏鸡也掰开,摆盘子里;又切了盘黄瓜、一盘花生米。

  没一会儿,饭菜就摆上桌了:一盘熏鸡,一盘驴肉,两盘凉菜,还有一瓶打开的二锅头。李哲又把录像机打开,换了盘《少林寺》的录像带。

  王建军平时最爱看电影,今儿却有点儿心不在焉——手里拿着酒杯,眼神时不时飘向屏幕,却没怎么看进去。

  李哲抿了口酒,故意逗他:“哥,你咋了?平时看电影眼睛都不带动的,今儿个魂儿哪儿去了?”

  王建军叹口气,手指在酒杯沿上蹭了蹭,犹豫半天,才不好意思地开口:“那个……我姨给我介绍了个对象。”

  李哲心里早有数,脸上却装出惊讶的样子:“哦?谁家姑娘这么有福气,能让阿姨看上?嫁给你可是享清福了。”

  “别这么说。”王建军赶紧摆手,脸上有点儿局促,“我算啥啊,就是个农村来的,哪配得上人家。”

  “哪家姑娘啊,我认识不?”李哲接着追问,装作啥都不知道。

  王建军抬起头,眼神有点儿复杂地看着他:“你也认识,是白警官。”

  “白晓燕?”李哲故意瞪大眼,“那你俩现在处得咋样?”

  王建军挠挠头,脸上泛起红晕:“我们私下见了两面。第一次就在附近公园转了圈,没说几句话,我还以为没戏了。

  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约她今儿个去全聚德吃饭,没想到她还真去了。”

  “那你俩这是好上了?”李哲笑着问。

  “哪能呢,就是吃了顿饭。”王建军赶紧否认,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不过我约了下次见面,我说请她去东来顺,她却说不好老让我请客,下次她请我。”

  “哥,你可以啊!这不就成了嘛。”李哲端起酒杯,冲他举了举,“我看有戏。”

  王建军却叹了口气,脸上的笑淡了些:“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我总觉得她对我有点儿冷淡,就是……有距离感。”

  李哲放下酒盅,反问:“哥,是人家对你有距离感,还是你觉得人家是京城姑娘、又是警察,自己跟人家拉开距离啊?”

  王建军愣了一下:“我也不知道。你点子多,帮我出出主意呗。”

  李哲想了想,认真看着他:“这事儿得看你自己。你要是总觉得配不上她,就算人家有意思,你也放不开。

  依我看,你找个合适的机会,试着牵她的手。要是她没拒绝,那就是心里有你;

  要是她甩开了,那就是真没感觉,也省得你瞎琢磨。”

  王建军沉默半天,手里紧紧攥着酒杯,最后像是下定了决心,重重点头:“行,我听你的。下次见面我试试。”

  李哲重新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来,干杯!祝你马到成功!”

  他心里清楚,白晓燕肯两次出来见面,还主动提回请,说明心里是有想法的——表哥这事儿,有戏。

  王建军仰头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脸上的愁云散了不少,眼神也亮了。

  俩人边喝酒边看电影,客厅里的谈笑,渐渐盖过了屏幕里的打斗声。

  ……

  上午九点,万安镇罐头厂的院子里飘着股淡淡的罐头甜腻味儿,一群穿得灰扑扑的工人挤在生锈的铁皮棚下,吵得跟炸开锅似的。

  今儿是李哲来签租赁合同的日子,两条生产线租不租,成了大伙儿心里的疙瘩。

  “租!咋不租?”张保国把手里的扳手往工具箱上一放,“咣”的一声,袖口磨白的工装也跟着晃了晃。

  他是厂里出了名的机器通,两条新生产线的设备都是他负责维护,“库房堆的罐头都快到房顶了,再耗着连基本生活费都发不出来!我家老婆子卧病在床,俩娃等着交学费,李老板来了能开工,总比坐着等死强!”

  他嗓门大,说到“开工”俩字时,特意朝人群后排瞥了眼——那儿站着几个跟他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工人,有人悄悄点头,有人低头琢磨。

首节 上一节 192/1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