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154节

  一行三人下了楼,进了厨房。见到另外两位厨师后,李哲简单介绍了一下,吴大桥打开袋子,取出几个罐子和刀具,归置好:“李老板,您想让我做什么菜?川湘菜都可以。”

  李哲是个外行,也不懂哪道菜能体现出厨师的水平,望向一旁的谭静雅:“谭经理,你点吧。”

  谭静雅的目光扫过菜架,落在刚送来的胖头鱼上——鱼头足有两斤重,鳃部还带着新鲜的血丝。她指了指鱼头:“吴师傅,做道双椒鱼头吧。”

  吴大桥笑了笑:“您是行家,这菜看着是大菜,其实最考基础:去腥不到位就腥气,火候差一点就老,川湘的辣没融好,就成了‘硬辣’。”

  吴大桥戴上围裙,先处理鱼头:用刀从下颌处剖开,却没切断鱼皮,冲着李哲说:“这样蒸的时候受热均匀,还能保持形状。”

  接着用清水反复冲洗鱼鳃内侧的血丝,又往鱼身上抹了把盐,揉了半分钟才冲净——

  他没有直接用现成的剁椒,而是取了一半泡辣椒剁成泥,一半新鲜红剁椒保留颗粒,加了点泡姜碎和蒜米,淋了勺菜籽油拌匀……

  铁锅烧开水,他才把装鱼头的盘子放进去,还在鱼身下垫了层豆腐。蒸到第七分钟时,他掀开锅盖,沿着盘边淋了勺料酒——

  出锅后,而是另起锅烧了点热油,扔了把青花椒和小米辣,炸出香味后“滋啦”一声淋在鱼头上。

  油花裹着双椒的红、青花椒的绿,在鱼头上炸开,连厨房外的帮厨都探进头来:“嚯!这香味,比国营饭馆的还冲!”

  李哲夹了块鱼眼旁边的肉——最嫩也最易腥的部位,放进嘴里却没一点土腥味,鱼肉很嫩,麻辣感层次十足,一点不冲突。

  他再尝了口垫在底下的豆腐,吸足了汤汁,比鱼肉还入味。

  谭静雅也拿着筷子品尝,只吃了一口就暗暗点头——无论是去腥,还是火候都把握得极好,比一般国营餐厅的大厨都厉害。

  她心中不禁有些好奇,这么好的厨师,李老板是从哪挖来的?

第222章 齐聚

  招聘结束后。

  韩师傅和闫师傅又做了几道新菜,味道都还不错,但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李哲准备正式开业前,再多请一些亲朋好友来试菜。

  下午,他又和谭静雅一起确定了员工培训内容和规章要求,又和王建军敲定了采购清单和价格。

  晚上回到苏州胡同,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

  他见到家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笑着招呼道:“洪老板。”

  “李老板,您可算回来了。”洪三在手里哈了口气,跺跺脚,“要是再晚点,我就该冻透了。”

  “抱歉,洪老板。不知道您今天要来。否则我肯定提前回来招待。”李哲笑着打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您屋里请。”

  “李老板,听说您新开了一家餐厅?”

  “您的消息还真灵通。”李哲将对方请进了客厅。

  “您那家餐厅距离咱们崇文门菜市场不远,有不少菜市场的摊主都看到了。您的餐厅开业,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我去给您捧场!”

  “那肯定的。”李哲邀请洪三坐下,“洪老板,今天找我有什么事儿?”

  王建军捅开煤炉,做上一壶水。

  洪老板从旁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沓的资料:“李老板,您的公司名称已经核准了,‘四季青责任有限公司’的名称可以使用。另外我也给您准备好了登记申请书。剩下的手续需要您亲自出面办理,这是办理所需的资料清单。”

  李哲拿过清单查看——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件、经营场所证明等材料。

  “李老板,公司法人是您自己还是其他股东?”

  李哲答道:“是我父亲。”

  “那需要带上您父亲的身份证明。还有一个就是注册资金,您准备申报多少?”

  李哲想了想:“30万吧。”

  洪三掐指一算,“注册资金按1‰收取,按照规定,您需要缴纳注册登记费300元。”

  “洪老板,剩下的手续需要多久才能办理完成?”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月内就能领到营业执照。不过下次办手续,您就得跟着一起去了。另外银行开户时,也需要法人亲自到场。”

  “没问题。”李哲拿出钢笔,将所有要求写在本子上,免得自己忘记,“洪老板,谢谢您了。”

  洪老板摆摆手:“唉,李老板咱都这么熟悉了,你还跟我客气啥?”

  水烧开了,王建军泡了一壶茶水。李哲端起茶壶给洪老板倒了一杯:“洪老板,最近有朋友跟我介绍了个小生意,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洪老板用手扶了扶茶杯,下意识地问道:“什么生意?”

  李哲简单介绍了外贸订单的生意。

  洪老板听完琢磨了一会儿,问道:“李老板,这个生意需要我拿多少资金?”

  李哲如实说道:“咱们是搭伙做生意,这个得看您自己的情况。您拿的本金多,挣的也多。”

  洪老板不相信天上有掉馅饼的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您是本地生意人,对周边的情况也熟悉。我想让您打探一下京城周边罐头厂的价格。咱们赚的就是差价,肯定要货比多家,进价低了,盈利才高。”

  李哲之前和金百万合伙,让金百万打听廊方周边罐头厂的情况。

  现在跟洪老板合作,是为了让他打探京城周边罐头厂的生意。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子,而且以他对洪老板的了解,对方初期的投资金额不会太多,占不了多少份额。

  洪老板依旧没有立刻表态,问道:“李老板,苏联罐头外贸订单的收购价是多少?”

  “外交部那边还在谈,没有敲定具体的收购价。咱们先把罐头市场价格摸清,等到那边的收购价确定,这生意能不能做也就一目了然了。”李哲说完也不催他,就静静地等着。

  洪三以前没做过外贸生意,对这门生意既感到好奇、兴奋,同时又有些担忧风险问题。他思量良久,咬咬牙:“李老板,我相信你。这生意我做了!明儿一早,我就去周边的罐头厂打听价格,准给他摸个底儿透!”

  李哲端起茶杯,跟对方碰了碰杯:“洪老板,合作愉快。”

  李哲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多,但手下可用的人不多,他也在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员工和有能力的合伙人。

  送走了洪老板后,李哲拿出让王建军提前买的请柬,开始写邀请函。

  现在餐厅的装修、设备、人员已齐备,他准备培训磨合两天,大后天邀请亲朋好友来餐厅试菜。

  ……

  2月20日,正月十五。

  今天是李哲邀请众人来餐厅试菜的日子。

  清早,从廊方运菜到京城的卡车拉着一车人到了——有老李、王秀英、金百万夫妻、李卫东两口子和大丫,还有支书王铁头一家、李娜、朱雯两个丫头,大家挤在后车厢倒是不觉得冷。

  到了地方后,李哲先安排众人认门,在苏州胡同7号院转了一圈。

  王铁头一家和金百万夫妻都是第一次见到李哲的二进四合院,见到后都是满脸羡慕,震惊得说不出话。

  距离中午吃饭的时间还早,在马来小的提议下,大家去东四市场逛街,中午再去蜀香居就餐。

  李哲将众人送上公交车,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蜀香居餐厅。

  他今天邀请的客人很多——确切地说,除了老家只来了一部分,京城的关系网大部分都请来了。

  一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招待大家,再一个,就是来一次“模拟试营业”。

  试菜过程中可能会暴露餐厅筹备期的各种问题,提前发现并调整能减少正式开业后的麻烦。而且试菜的人数还不能少,否则压力不足,达不到模拟试营业的效果。

  最先到的是李哲叔叔一家,除了他们一家三口外,陈老太太也到了。

  李哲原本还想邀请王婷一家,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这种场合不够正式,省得人家挑理。

  李哲领着叔叔在餐厅里转了一圈。

  前些日子,李振国坐卡车从老家回来,骑自行车路过时进来看过。当时水磨石地面还没打,桌椅板凳还没摆,看起来乱糟糟的。“嘿,这才几日功夫,你就把餐厅置办起来了。不错,真不错!你爹他们今天来不?”

  “都来了,去东四市场逛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

  李振国笑道:“今儿个可热闹了。你二婶买了点水果,一会儿你拿到后厨切个果盘给大家添个菜。”

  “二婶,劳您惦记了。”他又笑着看向陈老太和小胖子,“老太太、辉京,桌子上有菜单,想吃什么菜尽管点。不用给我省钱。有什么不满意或招待不周的地方,你们也不要客气,尽管给我挑刺儿。”

  小胖子有些不好意思:“二哥,这吃饭都不花钱,要是再挑三拣四的,是不是不合适?”

  李哲说:“今儿个让你来,就是给我提意见的。菜不好吃、服务员招呼不到,尽管说,比开业后被外人指出来强。”

  “那我明白了。”小胖子挥挥手吆喝道,“服务员,来一瓶北冰洋,我要冰镇的!”

  陈老太太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这大冷天的喝什么凉的!服务员,给他换成常温的!”

  很快,服务员就送上了北冰洋,还有一壶茉莉花茶,服务员主动给四人倒上茶水。

  “李老板哟,你们店置办得不错啊!这大厅真敞亮!”一群人走进了店里,打头的正是洪三,手里还提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

  除了洪三以外,还有韩主任、马大娘、李金霞、大金牙这些做蔬菜生意的朋友。

  “欢迎欢迎!”李哲赶忙上前迎接,热情地将众人引到了楼上的包间,又是一番热闹寒暄。

  临近中午,李卫东带着大营村的人也回来了。因为人数比较多,直接坐在了客厅。

  王秀英还是头一次见到餐厅,这看看、那瞅瞅,满脸都是欢喜:自家老二就是有本事!

  周永强一家人也来了——林巧梅在餐厅工作,大家彼此熟悉,李哲也没落下他们一家人。

  二姐、马蒂和林为民一家也来了,李哲将他们请到了2楼包间。

  之后还有魏所长一家,李哲在邀请前跟王建军商量过:因为王荣生没有来的原因,只要大家不坐在一块儿,问题不大。

  李哲直接将魏所长一家请到了包间里。另外还有白晓燕,以及魏敏的那个摄影师朋友白云笙。

  魏敏带着朋友来,是李哲没想到的。而且,他隐隐感觉到魏所长的脸色并不好看。

  最后来的一波客人是365蔬菜店的孙涛、陈菊、王婷等人——他们要等中午过了买菜的时间,才能关店赶过来吃饭。

  一时间,餐厅热闹非凡。

  谭静雅忙得脚不沾地,却笑意盈盈;服务员们虽生疏,但态度热情;后厨里,韩师傅的大嗓门混着抽油烟机的轰鸣,一派热火朝天。

  李哲穿梭在客人之间,寒暄、安排座位,却什么也不插手——他要的,就是这场“实战演练”。

第223章 回报

  京城,蜀香居。

  有的客人来得早,有的客人来得晚,下午一点钟就有客人吃好,告辞离开。

  李哲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询问他们的就餐体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客人都是自家人,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给李哲提了不少问题和建议。

  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他已经记录了整整一页纸……

  李哲返回店里,见谭静雅正指挥着服务员收拾桌椅:“谭经理,今天辛苦了。”

  谭静雅扶着细腰,轻叹一声:“有几年没干了,确实有点累,还得多适应适应才行。”她看向李哲,问道:“李老板,客人们吃得还满意吗?”

  “总体来说还不错。”李哲肯定了一句,接着问,“您给餐厅今天的服务打几分?”

  谭静雅微微皱眉:“我和您的感觉是一样的,总体来说还不错,员工的工作热情很高,但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正想找个时间给您汇报一下。”

  李哲看了看手表:“等会儿收拾得差不多了,你把王经理、三位后厨的师傅、林领班叫到二楼的包间开会。”

  谭静雅点头:“后厨正在做员工餐,不如等大家吃完饭再开会?”

  “那也行,我也跟着你们蹭顿饭。”李哲笑道,今天招待亲朋好友,酒水喝了不少,饭是一口没吃,肚子也有些饿了。

  十分钟后,员工餐做好了。

  员工们拿着自己的饭盒盛饭菜——三菜一汤:麻婆豆腐、土豆丝炒肉、炖白菜,外加一碗鸡蛋汤,主食则是馒头和米饭。

首节 上一节 154/1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