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跟季鸿宾离婚的原因,谭静雅突然觉得,这姑娘的个性还挺有意思的:“他是要出国。具体哪天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是快了,房子卖了,院里的家具也倒腾得差不多了。”
“房子和家具都卖了!”白晓燕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他……以后就不回来了?”
“应该不回来了吧,谁知道呢?”季鸿宾房子都卖了,即便回来了,两人也未必会再相见。谭静雅的内心也很复杂,并没有表现的那么轻松。
“你为什么选择和季鸿宾离婚,而不是陪他一起出国?”白晓燕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我虽然不了解国外,但我了解季鸿宾的母亲和姐姐。她们不一定会带我出国,就算带我出国,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谭静雅叹了一口气,望向白晓燕语气真诚道,
“白警官,我知道你不喜欢我,觉得是我抢走了季鸿宾。但其实……
就算我没嫁给季鸿宾,他也不会娶你。”
“胡说八道,季鸿宾和我……”白晓燕急了,瞪着谭静雅问:“为什么?季鸿宾跟你说什么了?”
“季鸿宾没说什么,不过,就他母亲那一关,您也过不了……
我还有事,先走了,院门没锁。”谭静雅说完,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白晓燕站在寒风中,回忆着她和季鸿宾的过往,以及见到季老太太的情景,似乎……好像……老太太的确没有主动跟自己说过话……
“呵呵……”白晓燕的声音有些凄凉,又有些释然。
……
365蔬菜店。
经过几天试营业后,蔬菜店现在办得也有模有样。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李哲每天都会来蔬菜店转一圈,及时发现、纠正问题。
李哲走到了肉食区域,看到上面摆放着不少冰袋,走到边上明显感觉一阵阵凉气。
李哲拿起一个冰袋掂了掂,“这冰袋是谁准备的?想法不错呀。”
站在一旁的孙涛答道:“李哥,是我准备的。崇文门菜市场就有这东西,我跟韩主任要了一些。现在天气冷,放一晚上就能冻得结结实实。白天咱们店里的温度有个七八度,中午甚至能上10度,正好可以拿冰袋降温、保鲜。”
“你这想法不错,倒是能用上一阵子。”李哲放下冰袋,拍拍手,
“进口的冷藏展示柜最便宜的要2万多。我觉得目前没必要购置这么贵的设备。我想看看是否有国内品牌的冷藏展示柜。你有时间的话也跟着打听一下。如果大几千块钱能拿下,咱们就买一个。”
现在天气冷,还能用冰袋保鲜;等天气热了,即便有冰袋,保鲜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冷藏展示柜还是有必要买的。
“李哥,我记住了。等有时间了,我就去制冷设备厂打听。”冷藏展示柜关系到蔬菜店以后的营业额,而店里的营业额跟他的奖金直接挂钩,他自然会十分上心。
此时店里不忙,李哲对着众人招呼了一声:“大伙儿停一下手上的工作,我有几句话要说。”
陈菊笑着问:“老板,您是看我们工作太辛苦,要给我们发奖金吗?”
“放心吧,奖金我都记着呢,少不了你们的。”李哲回应了一句,话锋一转,
“试营业这几天,大家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说,称重收银效率低、补货上货不及时、不注意店里的卫生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主观造成的,而是因为大家刚接触这份工作,操作不熟悉导致的。
经过这几天的试营业,我发现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改善。所以我决定后天365蔬菜店正式开业!
到时候还会有一些新上市的果蔬,也会增加肉类区域的进货量。只要销售业绩上去了,大家的奖金也会增加。”
林知夏问道:“老板,我们发奖金是发外汇券还是发人民币?”
李哲笑着反问:“你想要什么?”
陈菊抢答道:“那还用说,肯定是外汇券了!”
“没问题。只要你们好好干,都发发外汇券。”李哲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只要员工卖力干活,他不会舍不得钱。
李哲又简单说了两句,见到有客人上门,便结束了会议。
他走到王婷身边说道:“婷婷,我今天下午还有事,一会儿就先走了。你要是累了,就先回家。”
王婷点点头:“你去忙吧,店里有我们就够了。对了,明天我有点事要去办,可能要来晚一些。”
李哲反问:“用我帮忙吗?”
“不用啦,我自己就能处理好。”王婷没有详细说,李哲也没有追问。他跟孙涛打了一声招呼,就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李哲骑着自行车直奔崇文门西大街。店铺的具体地址位于崇文门西大街的东段,这里是老京城的核心区域,毗邻天安门广场东侧,距离前门商圈只有10分钟距离。
王建军站在一家店铺门前,他穿着一身蓝色羽绒服,双手拢在袖子里,对着骑自行车的李哲招了招手:“哲子,这边!”
李哲停下自行车,问道:“谭姐到了吗?”
“在里面跟租房的人说话呢。”王建军小声说道,“这租房的人也是个女的,30多岁,看那架势像是个干部。”
李哲点点头。他之前已向谭静雅了解过这套店铺的来历,这个店铺属于崇文区饮食服务公司,负责租房的应该是公司的部门负责人。
“对方什么时候到的?”
“前脚刚到。”
李哲心里有数了,迈着步子进了店铺。果然见到谭静雅正在和一个穿着浅蓝色羽绒服的女人聊天。女人个子不高,手里握着一个保温杯。
李哲笑着打招呼:“不好意思啊,我来晚了,让两位久等了。”
谭静雅对着拿保温杯的女人介绍道:“王科长,这位就是我的合伙人,李老板。”
她又冲着李哲说:“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起过的,王科长。”
李哲递过去一个袋子:“王科长,初次见面,给您带来一些小礼物,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王科长瞅了一眼,是京城友谊商店的袋子,有些意外,笑着接过袋子:“李老板您太客气了,第一次见面就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您甭跟我客气,我这个人就喜欢交朋友。”李哲在袋子里装了一盒曲奇饼干和一盒威化饼。
对他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普通人来说,这进口零食却稀罕得很。别管是给孩子吃还是送礼都很合适。李哲觉得对方大概率是会选择后者,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
李哲在店铺里转了转,店铺中间用木板隔开,很可能曾经分租过。“王科长,这个店铺以前是做什么的?”
王科长答道:“原先是崇文区糖业烟酒公司的门市部。西边是个副食品柜台,东边租给了一个裁缝铺,中间是个过道。”
李哲在店铺里四处转了转,店铺中间有隔墙,他用手指敲了敲,是空心的。拆除中间的隔板后,整个店铺是四四方方的,很适合用来开餐厅。
店铺的地板有磨损,但整体还算平整。因为之前是分开租赁,窗户和门需要重新修缮。
“王科长,这个店铺的面积有多大?”
王科长回忆了一下:“下面这层应该是108平米。”
李哲点点头,店铺的位置很好,他进店这段时间一直留意门外,路过的客人不断。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面积不算大,对于中高档餐厅来说甚至有些小了。说句不好听,就这么大的地,连个正经的包间都隔不出来。
他看到中间的过道似乎有楼梯,问道:“王科长,这个店铺的二楼是做什么的?”
“以前是副食品柜台的仓库和职工宿舍,现在副食品柜台撤了,上面也空出来了。”
李哲来了兴趣:“王科长,二楼的面积有多大?”
“二楼的面积稍微大一点,应该有一百一十多平米。”
李哲顺势问道:“贵公司考虑出租店铺的二层吗?”
第182章 情比金坚
王科长咂吧咂吧嘴:“嘿,要不说您是做大生意的呢,二楼也往外租。您要一块租了,也能省我一茬事。”
“谭姐,您说呢?”李哲确实有租下二楼的想法,但毕竟是两人搭伙干饭店,总得商量一下。
谭静雅微微蹙眉:“上去看看也成。”
随后,一行四人又上了二楼,二楼面积确实要稍大一些,应该是有段时间没人来了,房子里的灰尘有些大,房顶上还挂着蜘蛛网。楼梯前面是个过道,两侧是房间。
王科长介绍道:“朝南的那面是副食品柜台的员工宿舍,北边这一侧都是当仓库用的。”
南侧的房门没关,李哲推门进了房间。房间大约十来平米,简单刷个大白可以直接当成包间使用。
李哲挨个房间转了转。屋子里的东西都带走了,有的屋子稍大一些,有的稍小,到时候可以根据客人人数安排具体的包房。
“王科长,如果我们将二楼一起租下来,房租能不能便宜一些?”
王科长道:“李老板,您是个痛快人,那我也不磨叽。一楼原本是360一个月,我给您降10块钱,350一个月。如果一楼二楼您一块租下来,我给您算600,您觉得怎么样?”
李哲看了一眼旁边的谭静雅,说道:“王科长,是这么回事。您应该也知道,我和谭姐是合伙开饭店。之前她打算只租一层楼,觉得单独一层面积有些小。我想把二楼也租下来,但我也不好一个人做主。您看能不能让我们两个商量一下?”
“可以,您两位商量商量,我去楼下坐会儿。”
“这店铺长时间没人用,屋里阴冷阴冷的。您也别去一楼了。这样,眼瞅着就中午了,您先去全聚德坐会儿,中午我请您吃烤鸭!”
王科长摆摆手:“哟,那不合适,哪能又让您破费?”
“都是朋友,什么破费不破费的,您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认识就是有缘。”这年头,国营单位出租房屋,人情往来是默认的规则。送点小意思跟负责出租的人搞好关系,能减少不少麻烦。
当然,见面礼物也不能用太贵的,否则人家可能会拒收。
李哲对着一旁的王建军说:“哥,您先带着王科长去全聚德休息,把菜点上,我们一会儿就到。”
王建军作了个“请”的手势,领着王科长下了楼。
他来京城也有段时间了,一直给李哲打下手,也学了不少东西。
他心里清楚,只要跟这位王科长打好关系,租下这店铺就十拿九稳了。而且店铺的租金最终决定权就在人家王科长手里,一个月便宜五十,一年就是六百,五年就是三千!
目送两人离开后,李哲说道:“这个位置确实不错。如果单租一楼,我觉得小了点。我觉得不如把二楼一块租下来,一楼是大堂,二楼是包间。您觉得怎么样?”
谭静雅没有立刻回答,李哲的这个提议,她也觉得不错,只是有些担忧。
一旦将二楼一起租下来,各方面的费用都要增加,投资也会加大。她手里的钱不多,没有李哲的那份底气,万一赔了钱,她可能真一无所有了。
李哲继续说道:“如果单租一楼,连个正经的包间都隔不出来。而且一楼和二楼是一体的,如果二楼被其他人租走,等咱们生意好了想扩大饭店的规模,也找不到适合的地儿。”
谭静雅道:“我并不反对租下二楼,只是面积大了一倍多,整体的花费也会大大增加,饭店的风险也会增加。您就不担心饭店的生意不好……”
谭静雅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李哲也明白她的意思,接着说道:“咱们餐厅的定位,您应该也心里有数,有钱和有身份的人才吃得起冬菜。您觉得他们愿意在大堂里吃,还是愿意进包间吃?”
见对方依旧沉默,李哲说道:“如果您觉得投资风险有些大,我愿意出更多的资金。”当然占股也会相应增加。
谭静雅左手的拇指按着右手的手掌,手心里满是虚汗。
她真的输不起。
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行,那就把二楼一块租下来吧!”
李哲点点头:“那咱们先把商铺定下,等回去后再重新计算和商定投资金额和占股比例。”
谭静雅道:“今天中午请客的钱也算进餐厅的投资里吧。一会吃饭的时候,我再跟王科长谈谈价格。六百块钱的房租不算便宜,至少得再降几十块钱。”在谈价格方面,女人要比男人更有优势。
两人又在商铺里转了一圈,做了一下大致的规划。随后锁上门,直奔全聚德。
中午这顿饭自然是吃好喝好,把价格谈好。
当天下午,四人就去了崇文区饮食服务公司,签下了商铺租赁合同,租期五年,每月租金五百四,押一付三。这个年代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商业租赁模式还不成熟,出租方对租金递增的意识较弱。
而且类似于这种单位的商铺,只要跟负责人搞好关系,对方不会跟你斤斤计较,也算是隐形福利之一。王科长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房租递增的事。
回到苏州胡同后,李哲和谭静雅之间也签订了一份合伙协议,明确了出资比例:总投资九千元,李哲出资七千二,占股百分之八十;谭静雅出资一千八,占股百分之二十。
李哲负责提供反季节蔬菜的货源,谭静雅负责餐厅的运营。盈利或亏损的分配方式按股权比例分配。
签订了合同之后,谭静雅的心定了下来,或者说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李老板,既然房子已经租下来了,咱们是不是开始着手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