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109节

  第二次就是这次兑换外汇券,虽说没有固定的兑换比例,但一万二人民币换五千外汇券,对李哲来说等于高溢价,能赚不少。

  季鸿宾现在要出国,虽说国外未必想象的有那么美好,但确实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万一人家起来了呢?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李哲笑着说道:“季老板,跟您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跟朋友兑换外汇券。之前我也不太清楚兑换的比例,怕价格开的低了,朋友不乐意兑换。这五百块钱是多出来的钱,你拿回去吧。”

  要高价是生意,还五百是人情。

  听到这话,季鸿宾心中生出一丝暖意。他也知道李哲要的价格偏高,但没想到李哲会主动还回一部分钱。尤其是在经历南下的人心险恶后,李哲这种实在的性子更显得难能可贵。

  他接过李哲递来的五百块钱:“李老板,谢谢!”

  “季老板,提前祝您一路顺风,大展宏图!”

  “承您吉言。”季鸿宾客气了一番后告辞离开。走出屋子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暗道:这李老板……是个厚道人。

  王建军有些不解:“哲子,那钱你都挣到手了,为啥还要还给他五百?”

  李哲喝了一口茶水:“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王建军懒得理他,人都走了,你跟我装个啥?

  京城电视机厂,家属楼。

  王光伟一家三口扛着大箱小包进楼道。

  一楼住着的冯大妈正要出门,见到后有些意外:“哟,王主任?这大包小包的是要干嘛啊?”

  王光伟笑着说:“闺女大学放假了,把她的东西搬回来。”

  “哟,可不是嘛,今儿个都腊八了,也该放假了。”冯大妈瞅了王婷一眼:“嘿,这姑娘越长越漂亮!有对象了吗?没有的话,大妈给你介绍一个,是我娘家侄子,小伙子长得排场,单位也好,跟你正合适!”

  陈淑芳笑着应付:“冯姐,谢谢您好意了,我们家婷婷有对象正谈着呢!”

  冯大妈好奇追问,“有对象了?说的哪家的孩子啊?什么单位?”

  “回头有功夫了再告诉你,我们先上楼了。”陈淑芳敷衍了一句,这冯大妈的侄子她没见过,但冯家的情况她知道一些,七八口人挤在大杂院的两间屋里,转个身都费劲。

  一家三口上了二楼,关上房门。

  王婷跺了下脚,脸蛋微红:“妈!您怎么逢人就说我谈对象了?这才见过一面呢!”

  “嗐,妈说漏嘴了,怪我。”她撂下旅行袋,眼梢带笑地打量着女儿,“可话说回来,见一面不也是谈着了?我瞅你不是挺乐意的嘛?”

  “什么叫我挺乐意的?我就是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可以继续了解。也不代表一定要跟他怎么着。你现在这么往外一说,搞得我不乐意也不行了!”王婷轻哼一声,拖着行李箱回屋了。

  王光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端起印着“京城电视机厂”红标的搪瓷缸灌了一口水:“女儿说的也对,谈对象总有个了解的过程,别给她压力了。”

  “嘿!怎么你也说这话,什么叫我给她压力?”陈淑芳不乐意了,也坐在沙发上,端起搪瓷缸喝了一口水,压低了声音说:

  “你闺女就是口是心非!相亲前我都跟她说好了,你要乐意,中午吃饭让对方结账;你要不乐意,中午吃饭你结账。相亲回来,我就问她乐意不乐意,人家也不说乐意,也不说不乐意。我问她谁结的账,她说她结不起。”

  陈淑芳往屋里瞅了一眼,跟丈夫耳语道:“我又不是后妈,去之前给了她一百块!啥餐厅两人能花这么多?问她又不说,还说我肯定没去过!

  你说气不气人?我大小也是个干部家属,还‘我没去过’,瞧不起谁呢?”

  王婷走出卧室,瞪了陈淑芳一眼:“背着我说什么呢?”

  陈淑芳有些心虚,张口就来:“说你姐的事呢,前两天又跟你姐夫吵架,真不让人省心!”

第163章 试营业

  王光伟担心娘俩吵起来,赶忙插嘴:“婷婷,你和李哲见面都聊什么了?有共同的话题吗?”

  王婷想了想,答道:“还行吧,也就是瞎聊。他懂的东西挺杂的。虽然说没有上大学,但文化水平不低。”

  王光伟若有所思道:“天这么冷了,他大棚里的蔬菜受影响吗?产量怎么样?”

  “听说又建了不少新大棚,产量和品种都增加了。他在外交公寓租了个商铺,准备开一家涉外的蔬菜店,还请我过去帮忙。”

  陈淑芳皱着眉:“这李哲好歹也是个年轻人,怎么一点都不懂得浪漫?让你一个大学生帮着他卖菜,亏他想得出来!”

  王婷说道:“陈淑芳同志,人家那是涉外蔬菜店,买菜的客人都是外国人。我去了就是负责跟老外交流,可以练习自己的口语。你还真以为我去卖菜呀?”

  陈淑芳还是觉得女儿卖菜没面子:“我看你说外语挺好的呀,用得着专门跑到一家蔬菜店练习口语吗?”

  王婷有些无奈:“您觉得好有什么用?老外听得懂才行啊!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如果没有跟外国人对话的能力,我自己都觉得心虚,以后也会影响我的发展。”

  王光伟和媳妇的看法不一样:“我觉得婷婷说的有道理。这就跟当兵打仗一样,没有打过仗的士兵,就算模拟训练再多,那也是纸上谈兵,上了战场一样会腿软,依旧是个新兵蛋子。经历过真实战争洗礼的士兵,才能更从容地应对。”

  “对呀,我就是这个意思!家里的亲戚都知道我是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大学生,都觉得我英语好。真要哪天出门碰到个老外,人家跟我问路,我说的人家听不懂,人家说的我听不准,那不就搞笑了?”

  陈淑芳瞪大眼睛,有些不可置信:“不会吧?你们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了这么久的外语,还不能跟老外对话?那这大学不白上了吗?那跟我们这种不上大学的有什么区别?”

  王婷不理她,对王光伟说:“爸,您看到了吧?我妈这就是诚心气我!”

  王光伟说道:“婷婷大学还没毕业,就像没有拿到驾照的司机,不会开车也是正常的嘛!可以慢慢练嘛。婷婷这不是主动找机会练习口语吗?我觉得挺好。”

  陈淑芳扭头撇嘴。

  王光伟冲着女儿说道:“婷婷,年前我准备再买一批菜,给厂里和市经委的领导送年礼。原本我是想请你小姨夫帮忙的,但现在你和李哲开始谈对象,关系变得有些复杂,我再开口要菜,好像有些不合适……”

  王婷拎着暖壶,给王光伟添了点热水,也给自己倒上一杯,啜了一口说:“等我去蔬菜店帮忙,看看情况吧。既然都是卖菜,卖给谁不是卖?我估摸着问题应该不大。”

  王光伟握着水缸暖手:“那你就先去看看,如果行,我就在他那提前订一批菜。如果不行,我再想其他办法。你也别为难,顺着你的本心就是。合适呢就继续接触,不合适就当多认识个朋友。

  回头我把菜钱给你,该多少给人家多少,这个便宜不能占。”

  王婷笑着调侃:“您看看,要不说王主任能当领导,这说出的话就是不一样。陈淑芳同志,你也得好好学着,这样才能早日进步!”

  陈淑芳不乐意了:“嘿,你个臭丫头,还敢拿我说嘴!等你爸不在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行了,你也是,老跟孩子们斗什么气。”王光伟又开始充当和事佬……

  ……

  外交公寓,365蔬菜店。

  店铺的地上放置着大量物品。孙涛正撅着屁股,将物品往杂货区的货架上摆放。鸡蛋、面粉、橄榄油、含碘盐……

  每一种货品都在货架上摆放一些,多余的货品则放到了货架的下方和后面的储物间。

  这间商铺虽然不到100平米,但与后世的建筑面积计算方式不同,这家商铺是以使用面积计算的,所以面积上并不小。除了一个储物间,还有一个卫生间,用水也比较方便。

  孙涛将物品摆放完,额头已经见汗了。身上虽然累,但心里踏实。

  孙涛听到外面有动静,走到门口,见到李哲骑着自行车回来,将车停在了门口。他迎了上去问道:“李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您联系好了吗?”

  李哲点点头,往商铺里走:“昨天,马蒂跟那些服务员谈过了,有两个愿意来咱们店里做兼职。”

  “嘿!太好了!咱们店也有大学生了!”孙涛语气中带着兴奋。

  李哲问道:“我让你找3个熟手的理货员,你找的怎么样了?”

  “已经找到了。之前都在崇文门菜市场做过临时工,分菜、拣菜、捆绑都是一把好手,而且干活都很麻利,不是那种偷奸耍滑的人。”

  孙涛问道:“李哥,招三个理货员是不是有点多?如果再加上兼职的大学生,店里就有五六个人了。”

  李哲说道:“那些大学生来兼职,是为了练习口语。你还真以为人家是来打工的?他们就是负责跟客户沟通、称重、收银。店里备菜、切肉的工作还得交给理货员做。”

  孙涛想想也是:这些大学生娇贵着呢,其他的不说,就切肉这活他们就未必干得了。

  李哲将公文包放到柜台上:“明天将一些耐储存的蔬菜水果先安置到店里,整理好货架。下午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天会有一批少量的蔬菜送到店里,咱们进行试营业。”

  孙涛有些疑惑:“李哥,什么叫试营业?不是正式营业吗?”

  李哲拉了把椅子坐下:“这试营业就相当于模拟考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店铺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跟客户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商品的需求,也可以让员工提前熟练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可以吸引客流,为正式开业做准备。”

  说白了,试营业期间犯了错,还有补救的机会。一旦正式营业,商铺再出现问题,会给客户造成不好的印象。

  而且,李哲的这个菜店相当于一个小超市,商品的种类比较杂。一些常见的商品货源比较容易找,还有一些商品的货源需要一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大棚里的蔬菜已经成熟了,不可能无限期地等下去。所以试营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期间可以不断调整品类,补全货品,员工之间也能相互磨合。等试营业一段时间,将店里的问题处理好,再进行正式营业。

  孙涛听懂了,也挺激动的。虽然是试营业,但一样是开门做生意,他筹备了这些天,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随后,两个人分头行动。

  孙涛去崇文门菜市场联系其他的货源。他在那里熟门熟路,也知道菜市场的一些门道,更容易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

  李哲则是返回家中,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写试营业期间的宣传单,确定各类商品的价格清单和一些商店内部的规章要求。

  ……

  船板胡同,周家。

  狭窄的通道内,林巧梅正在搭建的厨房里做饭。今天的晚饭简单,却也讲究。

  林巧梅熬制了一锅腊八粥,里面放着糯米、红豆、绿豆、黄豆、花生、莲子、红枣、桂圆,总共凑齐了8种食材,寓意八方来财。

  周永强从外面回来,手里提了个袋子:“媳妇儿,开始熬粥了?”

  林巧梅转身,见丈夫冻得脸颊通红,人也比往日瘦的多,有些心疼地说:“你先进屋暖和暖和,一会儿就好了。”

  周永强叮嘱道,“外面冷,熬上粥我就回屋,别老在外面等着。”

  “嗯,我知道了,你先回吧。”林巧梅拿着勺子搅拌铁锅,一股米粥香味飘出……

  周永强进了屋,也没换衣服,也没洗漱,直愣愣地坐在桌子旁,眼神有些空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林巧梅掀开厚厚的帘子走了进来,见到丈夫这副模样,她觉得有些不对劲:“永强,你怎么了?”

  周永强没有回答,又像是没有听到。林巧梅推了他一下:“我跟你说话呢!”

  “哦,我刚才在想事情。”周永强回过神,又偷看了一眼媳妇儿。

  “想什么呢这么认真?”林巧梅也没在意,追问道,“你们厂今年发福利了吗?”

  “发了,我提回来了,就在那。”周永强指着门边的袋子。

  林巧梅走过去打开一看,皱眉道:“两袋洗衣粉、两条毛巾、一袋沙果、一块猪板油……今年就这么点东西了?往年不是还有带鱼和猪肉吗?苹果的个头也太小了。你们厂今年的福利还不如我们餐厅呢!”

  周永强哼道:“我们新来的这个厂长是街道主任的小舅子,就不是个正经干事儿的!这厂子在他手里早晚得黄了。”

  林巧梅安慰道:“算了,有总比没有好。又不光咱一家这么发,其他人也这么发。等有人闹起来,没准就有人管了。”

  周永强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冷不丁地说道:“媳妇儿,厂子明个就放假了,我在家里闲着也不是个事儿。我想去一趟南方,看看有没有赚钱的机会。”

  林巧梅走到近前,诧异道:“今儿个腊八,眼瞅着还有二十天就过年了,你现在去南方做什么?”

  “家里没钱,这个年也过不舒坦,我还不如出去闯一闯。你没去过南方你不知道,那地方跟咱们这不一样。那边的经济发展得更好更活跃,赚钱的机会也更多。”

  林巧梅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你不会又要去魔都吧?”

  “我这次不去魔都,我要去羊城,看看能不能趁着年底囤一批货回来卖。赚钱了,咱一家老小也能过个肥年。”见到妻子不说话,周永强继续说道,

  “我准备明天就走,年前肯定能回来。”

  林巧梅也知道丈夫都是为了这个家,见他下定了决心,说道:“永强,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这次我跟你一起去吧。”

  ……

  下一章还在写,晚些更!

第164章 第一人

首节 上一节 109/1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