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则问题,谁炸刺,或者不服从指挥,不用劝导,不用给机会,档案直接送去军区参谋部,最短时间内安排他们退伍。”
“这,会不会太狠了?”程东神情一震,他有些迟疑。
不管怎么说,摩步四团刚刚裁撤,又把全团的士官聚到一起。
这些人刚刚经历撤编,又更换新单位,出现生活不适应,或者心里不爽等情况。
在程东看来,都很正常。
哪怕闹事,也属于理解的范围。
因为在军营里,就没有收拾不了的刺头。
甭管你几级士官,给点时间总能捋顺他,就算捋不顺,一天八顿揍,一周七天小黑屋。
那破地方可不像电视剧上演的,有床,有活动空间,很多小黑屋只够人蹲进去,连头都抬不起来,就这弄法,连续关几天,钢铁侠来了也得老老实实踢正步。
若是直接安排转业,多少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陈默摆了摆手,没打算再多讨论,他神情严肃道:“刚才秦参谋长讲过,让我们提前做好去领略大草原的风光。”
“部队调防计划很可能提前,甚至都到不了过年,我们没那么长时间去照顾他们的情绪。”
“就按我说的办吧,但愿上面能给咱们多一些时间。”
“成,我明白了。”
程东深呼一口气,没有继续讨论。
自从他担任示范营首席参谋,侦察连的连长就由以前的副连长侯占业接替。
别看老侯以前在苦池侦察连,天天没事干,动不动就找老兵打牌,好像没正事似的。
可有一点别忘了。
侯占业闲,那是因为程东性子太硬,官瘾又大,显不出副职的能力。
但这并不代表,老侯的个人能力就不行啊。
能在侦察连提干当中,混到副连长,冲这个就不会简单。
手腕肯定比示范营,其他几个连队的连长,都要硬的多。
这活交给他正合适。
人员的事暂时就这么安排,程东走了没一会,负责点验装备的汪建斌,就兴冲冲的跑过来。
这个老汪,见到新装备,那比洞房花烛夜都兴奋,嘴角的口水就没断过。
“有点出息吧,大小是个少校,乐成这样至于嘛?”
陈默叉着腰,表情多少有些嫌弃。
这得亏是在部队,瞅见新式装备才这样。
若是平时也这幅吊样,回到老家,怕是连给他说媳妇的人都没有。
看起来太憨了。
“你懂个蛋啊秀才。”汪建斌有些不服气的梗着脖子:“我这叫专业,专业!懂不懂?”
“你还真就别搁这说风凉话。”
老汪拉着陈默走到车炮场人少的地方,双目绽放精光,拍着遮雨布盖到的装备,语气兴奋道:“知道这个大块头是什么嘛?”
“狗日的,知道了你也是我这幅样子。”
汪建斌左右看看没人,掀开文件道:“这次上面确实下了大功夫,应该是总装早有准备。”
“这边车炮场停放的可都是防空设备,90式35mm高炮,搭配AF902火控雷达,这玩意我们响箭一台都没有。”
“就连我,也只是从《论信息化作战》的文件上看过介绍。”
“这么牛?”
陈默不太懂装备的数据,不过他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
那就是只要响箭没有,多半就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了。
“废话,当然牛了。”
汪建斌翻了翻白眼:“AF902型火控雷达,是目前我们野战防空技术最高的装备,没有之一。”
“采用X波段搜索,C波段跟踪,Ka波段精确追踪的三波段复合体制,极限是同时追踪20批目标,对低空目标探索范围能达到25公里。”
“就这么说吧,有这个大宝贝在,目前全球无人机,无论哪个型号,都不可能躲过这个火控系统。”
“只要发现,不用人员操控,火控系统能够自动锁定并且进攻。”
“这还不牛?”
“牛,必须牛!”
陈默听完介绍,一改刚才的淡定,伸手抚摸着面前被遮雨布盖着的高炮。
脸上写满了兴奋。
要知道,第三阶段的机械化改革,很多甲种师侦察单位都要配备无人机。
西北军演,直接掀起了无人机浪潮,很多军区都开始采购,给重点单位配置。
而面前的火炮,就是为了克制这些无人机,包括直升机。
总之,中低空目标,几乎没有可能躲过90高炮的火控锁定。
看到这些装备。
陈默总算是明白了上面,为什么一直想把信息化单位,定位到辅战方面。
就冲老汪刚才那番介绍,还有这一大堆新式装备,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配置的起啊。
光是军费支出,都承受不起,这还没算各单位技术兵种的空缺。
一个京都示范营,高学历干部占比,几乎和一个集团军持平。
与其说是示范营调防,倒不如说是上面,想借他们的手,去不同的地形,气候,测试新式武器的性能。
“来来来,秀才,这边还有。”
汪建斌意犹未尽,又拉着陈默,跑到一排导弹发射车跟前,表情自豪的拍了拍迷彩色车身。
“知道这个大宝贝配置什么防空系统吗?
“红旗-7B防空导弹系统,最远能探测50公里,单脉冲体制,具备抗箔条干扰功能,搜索,追踪,打击一体。”
“就这玩意配到防空分队,再遇到蓝军的轰炸机编组,到底谁底子硬,可就难说了。”
“至少,咱们不需要用假热源目标去欺骗,正面硬钢,就凭他们金城军区空六师编队,没那么大能耐,敢过来硬轰,出发之前多少得掂量掂量。”
老汪一脸自豪的介绍着。
防空设备看过后,汪建斌又逐一介绍远程火箭炮性能,榴弹炮性能。
总之,从装备数量上看。
这次上面下拨,基本是按照当初一营九连的规模来配置。
信息化装备不仅包括了防空雷达,还有火控雷达,警戒雷达。
包括通讯车,信息处理车等等全都配置到位。
陈默看了一圈,他基本确定。
此次的装备,除了无人机型号没有变,还是和之前蓝军营使用的206型无人机一模一样,并未升级外。
其他连队,几乎全部完成了,装备层次的整体升级。
防空方面就不说了,以前蓝军营采用机步的高射机枪为主,如今统一换成导弹车配置火控雷达。
其跨越之夸张,不亚于从骑兵时代,直接进入马克沁时期,属实是鸟枪换炮了。
包括火炮,也从牵引式,更换到89式120mm自行滑膛炮。
远程火箭炮,更换为89式122mm自行火箭炮。
炮连加上火箭炮连的装备,再配合警戒雷达使用,完成了远程压制,反装甲,火力覆盖等多维度战场需求。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蓝军营当初配置WS-1式火箭炮,最远射程能达到70公里,而现在89式自行火箭炮最远射程只有30公里。
攻击范围缩短了一半。
当然,优点也极为明显。
89式配备了模块化,40管齐射只需要20秒,全营有六辆,加上模块化装弹速度极快,不到五分钟就能完成。
具备了可持续远程轰炸的能力。
换句话说,示范营能对进入到30公里射程内的目标,进行一轮240枚火箭弹齐射,面积可覆盖124公顷。
更可恨的是,这种规模的轰炸,五分钟后,他还能再来一次。
不光这些。
89式122mm火箭炮也属于信息化装备,具备了自动操瞄还有弹道修正功能,射击精准度要比以前蓝军营的火箭炮提高30%。
而节省时间,以及第二轮射击间隔,足足提高90%以上。
试想一下。
一旦示范营跟其他单位开战。
预警无源相控阵雷达,在三百公里外就能发现敌军的踪迹。
陈默甚至可以坐在指挥车内,允许敌军前进270公里,不去理会对方。
而敌方无论是电子侦察也好,还是无人机侦察,人员侦察,通通接近不了示范营。
远程炮也打不进来。
只要敌军机动至方圆30公里内,就等着接受,铺天盖地式的炮火洗地吧。
猜一下,这得多硬的单位,能够抗住这种打法?
30公里,以重装部队机动速度,最快也要半个小时。
而半个小时内,示范营只要后勤给力,弹药充足,他们甚至可以发射五次覆盖性轰炸。
每次240枚,五次1200枚火箭弹。
这种强度的攻击,毫不夸张的说,敌军就是背着上帝,同时骑着耶稣,也挡不住这种密度的轰炸。
就这。
还没算其他连队的配合。
以及89式自行火炮还没发威。
想想就知道,为什么汪建斌嘴角的口水,从一开始看到装备的时候,为啥就收不回去了。
实在是,太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