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07节

  “没事,我去降他。”陈默挺了挺身板,他信心倒是挺足。

  “你说什么?”

  张津南此刻心情正烦躁呢,他还真没听清陈默说得什么。

  “没事首长,我说去谈谈我的看法。”

  陈默急忙更正。

  但话虽改了,他心思可没变啊,建立士官学院,努力让自己和蓝军部队以及信息化部队靠拢。

  这是他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条路,哪能这么容易就让搁浅?

  学院若是不让他去会议室,那没办法,另外再找机会呗。

  可一旦让他去了,大不了舌战群儒,也不能让这次的机会悄然溜走。

  别忘了,陈默前世之所以能被老领导赏识,就是因为他在战争理论辩论竞赛中,表现极为出色,才被老领导看重。

  他还真有舌战群儒的能力。

  要说体能方面,陈默还真不是强项,一切都是压榨潜能,透支身体换来的成绩。

  可要说耍嘴皮子,陈默还真没怕过谁。

  咱确实没怕过,也真没怂过谁。

  问题是跟着张副院长,来到经安教学大楼四楼会议室时。

  陈默抬头看到会议桌主位,坐着两个军衔带金星的首长,在那盯着自己。

  而会议桌两侧,光是大校级校领导,就足足三四十人。

  这些人统一将目光投向自己时。

  绕是陈默在进屋之前,信心再足,这时候也不免有些心虚。

  毕竟,久居高位,甭管是野战军首长,还是搞学术的这帮老头,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威严。

  尼玛,几十个人瞅着自己,这压力,有点大啊。

  陈默吞了吞口水,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这才大步走到距离会议桌三米的地方,立正站好。

  “啪”的一声敬礼:“首长好!!”

第158章 说吧,你小子又憋着什么坏?(二合一)

  情绪紧张归紧张,但军礼敬完后。

  陈默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作为一名军人,气势这一块,可不能弱啊。

  坐在首位的袁校长,上下打量几眼面前的学员,微微点头。

  敢有魄力提出建立士官学院的人,还真不是庸才,至少表面上不是。

  “你叫陈默,63军河东装甲旅侦察连的同志?”

  政委何金平十指交叉,放在会议桌上,他目光直直的望向远处的年轻人。

  “是,首长。”陈默高声回应。

  “好,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建议组建士官学院,你的理由是什么?”

  陈默参加过辩论赛,他很清楚,一旦自己从开始就进入自证环节,根本不可能说得过这么多人。

  问题不在于他的理由是什么,而是学院为什么要反对。

  以及反对的都是哪些人,区分现场敌友关系,这点很重要。

  想到这里,陈默再次挺直腰杆道:“首长,我能问下,这所学院为什么不能建嘛?”

  “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此话一出。

  搞的整个会议室一群老头,神情都是一怔。

  嘿!这兔崽子。

  从来都是他们教导学员,还从来没见过学员敢顶嘴的。

  政委何金平更是没好气的斜了张副院长一眼,因为目前针对士官学院是否建立,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这个学员敢这么问,肯定是私下收到风声了。

  张津南也被政委瞪的有些尴尬,干脆瞥过脑袋,一声不吭。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种比喻,放在任何地方都合适。

  陈默只是扫了眼众人反应,就基本明白自己这次主要对付谁了。

  因为搞学术的这帮老头,很容易情绪化,都不带掩饰的。

  就比如反对最为激烈的曹老教授,更是冷哼一声,直接道:“我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建。”

  “你以为建立一所学院,是碰碰嘴皮子那么简单?你知道前期的投入需要多长时间嘛?”

  “你知道要耗费多大的人力,财力去投入嘛?信息化是未来的趋向,是体系,你一个毛头小子分得清什么是培养,什么是实验嘛?”

  “为了一次实验,投入周期最少数年才能看到成效,这还是实验嘛?”

  “建校之说,纯属一派胡言!!”

  老教授越说越激动,到最后,都恨不得把面前放的教案拍的“砰砰”响。

  会议室内,很快陷入一片沉寂。

  包括陈默,也跟个鹌鹑似的。

  往那一杵,一声不吭,口观鼻,鼻观心,就好像人家老头喊半天,不是跟他说的一样。

  他不吭声,反倒是让现场的一帮老头有些摸不着头脑。

  张副院长更是敲了敲会议桌,使劲的给陈默使眼色。

  特么的,上次见这小子不是挺能说的,怎么到了该开口的时候,反而在这磨磨唧唧的。

  政委何金平同样皱了皱眉头,道:“陈默,你不是问反对的理由嘛?”

  “这理由给你了,该说说的你的理由了吧?”

  “是!”

  陈默挺了挺胸膛,立正站好。

  依旧是手指扣着裤缝,装出一副比谁都纠结的样子。

  可他这幅模样,看得张津南头皮都快炸了,没好气道:“你倒是说啊?愣着干什么?”

  “报告,我不敢说。”

  陈默闻言,他故意叹了口气道:“在场的都是前辈,我的理由不好听,所以我不敢开口。”

  “我让你说!!”张副院长抬手狠狠的敲了敲桌面,当兵的人,最不待见的,就是这种扭扭捏捏的怂样。

  “说吧,你可以畅所欲言。”

  会议室内,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讲过话的校长袁山松,也背靠着椅子,面带笑意的鼓励。

  觉得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

  陈默索性也不再装,他抬手微微侧身,对着所有人敬礼后。

  这才大声道:“报告首长,我的理由很简单,建校之所以被反对,那是因为你们都不专业。”

  没等在场的人反应过来。

  陈默就继续道:“前车之事,后车之师,不分析复盘,再好的体系都不会进步。”

  “《论信息化作战》的文件我看过,里面很详细的记录了,从1992年到1998年所有观点的补充,也记录了实验结果的失败。”

  “但我只看到理论在一步步完善,失败的缘由却一个字都没有,难道,出现问题我们不该去正视嘛?”

  “不正视问题,早晚还会出问题,说什么浪费财力,人力,都是借口。”

  “为了发展国防,为了发展军队,我们向来采取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连牺牲都可以,所谓反对的理由,不过就是逃避的借口。”

  “首长,我知道我这样说,你们会生气,但我还是要说。”

  “实验也是为了胜利,当实验计划草率,不专业,我作为一名战斗人员,根据军事内务条例,我有权利提出合理质疑,并且对可预测结果负责。”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士官学院不建,信息化实验就永远不可能成功?”坐在会议桌旁的一名大校,沉声问道。

  被一名学员当面斥责,说他们不专业,这种言论已经不亚于打脸了。

  “首长,请耐心等一下,如果我说完,这个士官学院建设计划依旧要搁浅,那我没话可说。”

  陈默表情非常认真。

  袁校长见状,也抬手示意众人不要打扰,一群人就这么安静看着他。

  但安静并不代表在场的人,对陈默就没有意见,一股沉闷的气氛,在整个会议室弥漫。

  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陈默也深吸一口气,话语的主动权拿到手了,下面就看他怎么编,呸!怎么说服这帮老头。

  “首长同志,请允许我讲个故事吧。”

  “别的不说,就说81杠步枪的速射记录,您知道是多少嘛?”

  “150米,40秒,击中40个目标,换弹匣4次,一切都在40秒内完成。”

  “这个答案,我相信首长同志肯定不太清楚,但我,还有我所在的侦察连,每一名战士都是耳熟能详。”

  “有一个概念叫做高端职责,达到极限,人就会有异常敏锐的能力,比如在工程机械领域,特殊零件机床无法加工,需要手工制造的时候,总会有某些工匠能凭借双手加工出0.005-0.01mm的精度。”

  “您知道十级钳工嘛,知道基层的狙击手,装甲兵,侦察兵嘛?”

  “我只是一个刚进入侦察连,不足半年的新兵蛋子,凭借基层训练,就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感受空气中最轻微的湿度变化。”

  说着,陈默还装得跟个神棍似的,故意舒展下身子,而后继续道:“此时此刻,空气湿度,6.68,误差绝对不会超过0.01。”

  陈默说得非常笃定。

  可这种神奇的用身体,去感知空气湿度变化,搞得现场好几个老头,双眼都瞪大了。

  要知道,大气科学牵扯到的复杂性,连天河计算机都会出错,有时候天气预报没有那么准确,就是因为湿度,作为大气科学重要指标之一,必须要有专业测量仪器才能测出来。

  听他这么吹嘘,就跟听天书一样。

  其实陈默自己都没多大把握,但俗话说的好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知道现场的人,不会无聊到真的拿着测量器,去扣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趁着一群人都没吭声之际。

  陈默赶紧继续表述:“首长同志,类似跟我一样的人,基层部队有很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装甲侦察连以前有个挺厉害的兵,也可以说是大智若愚。”

首节 上一节 207/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