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津南闻言,他怔了怔神,抬头看到陆院几个系的主任,包括战役学老教授,都将目光投过来。
他率先起身道:“走,换个地方。”
地方确实换了。
换到了经安教学大楼的二楼办公室,具体是哪个系主任在这办公,陈默不清楚。
但办公室毕竟不是档案室,在这里,几个老头抽烟就没什么顾忌了。
那家伙,就跟烧炕似的,狼烟滚滚。
几个老头抽起烟的架势,跟平时老教授的那种形象,一点都不符合。
陈默这个晚辈后生,也得到了优待,他面前摆了两三包烟,对面坐了七个老头,一个个盯着他。
“你刚才说直接实验,等着成功是什么意思?”
张津南语气没有一开始的和煦,反而有些凝重,或者说是严厉。
搞学术的就是这种狗脾气,没法。
陈默被人盯的挺不自在,他扭了下身子,换个坐姿才开口道:“首长,您先别急。”
“我说的不一定对,信息化的文件我看了,里面很多东西,跟现在装甲部队的作战思路,完全不同。”
“选个单位搞实验,搞信息化,那什么是信息化?现在文件都在保密,做任何实验都会束手束脚。”
“从外部环境来讲,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信奉的一套作战理论,全新的理论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推广。”
“从内因驱动来说,连信息化是什么,都没几个人知道,这么大的一个体系变动,直接扣到一个单位的身上,他们就是想去推广,都无从下手。”
陈默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论信息化作战》的内容还正保密呢,学院研究的时间挺长,可拿着保密的内容,放到基层去实验。
又想保密,又想看到实际的效果,那不把人给整懵圈才怪。
之前蓝军营四不像的前车之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产物。
部队要发展,国防要建设,学院这一群军事学大佬负责开辟新道路,这都没毛病。
问题在于,步子不宜太大啊,直接挑个实验单位就想成功,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你的意思是实验行不通?”
这次不是副院长询问,而是最初在教室里,坐陈默对面,年龄最大的那个老头再问。
“首长,不是实验行不通。”陈默摇摇头:“是思路错了。”
“不管信息化,机械化,还是以前的半机械化,骡马化,不管哪种编制体系,其根本原因,跟什么装备没关系,跟哪个单位也没关系。”
“甚至跟体系都没关系,去完成这一切的都是士兵。”
“兵源才是一切的基础,想要大规模的实验,被选中的单位就必须明白,他们未来要走在前列,踏入浪潮。”
“从思想上接受实验,就比如建立单独的士官学院,或者建立单独的基地,为新型作战理念打下基础。”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规划士兵职业,更是为信息化作战打基础,带兵的人都清楚一个道理,兵源才是一切的根本啊。”
“如果都接受过信息化培训,哪怕短短几个月,效果都比直接挑单位,做试点要强得多。”
“只要培训到位,随时可以从基地,或者新建的士官学院拉出一批人才,成立信息化部队。”
陈默说完,再次起身,“啪”的一声立正,敬礼!
可他这番话。
却惊得对面几个老头目瞪口呆。
张津南叼在嘴里的香烟,掉到迷彩军服,崩起火星,烫的像猴子似的手忙脚乱。
士官学院定向培训的理念,在1999年还相当新鲜呢。
可不得不说,陈默提议,确实拨动了几个老头的心弦。
更重要的是,陈默这个新学员的超前理念,才是震惊几个老头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这时候珠日和训练基地,也才在前年才被扩编为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目前也才刚刚起步。
这种扩编的思维,跟面前新学员提议的建立士官学院,或者建立单独的培训基地,思路如出一辙。
珠日和地处偏僻,加上刚刚才真正投入大规模建设,他们相信面前的年轻人,绝对没有听过。
这就更惊悚了。
特么的,没听过,都能跟上面的想法一致,想让陆院一次成规模的实验,再度跃升一个层次。
想法不可谓不大胆,这确实是个人才啊。
张津南将掉在地上的烟头踩灭,快速起身道:“陈默。”
“到!”
“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就你说的这个什么士官学院构思规划,能不能给我写一份完整的方案?”
半个月?
这不就是京都军区,要求38军和63军装甲单位,提交近三年演习各项数据的期限嘛?
一个士官学院的规划而已,陈默咋可能需要这么久,这东西是定向培训,又不是真正后世那种士官学校。
三天足矣!!
并且他会的东西,比那所谓的保密文件要多的多。
如今这份文件他已经看过,很多东西,就没必要一直藏着掖着了。
“首长,给我一周的时间,保证完成任务!”
陈默终究还是没敢吹的太狠,立正身躯,接下了军令状。
“好,好好好,哈哈。”
张津南大笑着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去吧,去准备吧。”
“我就给你一周的时间,一周后我要看到报告放在这间办公室。”
“当然了,这一周内,你体能课我可以给你免,但文化课不能免,我看过你的档案,高中毕业还是不行,需要继续深造。”
“去吧。”
“是!!”
陈默再次敬礼,而后转身离开。
新的征程要起航了,陈默内心也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五月份的阳光,灼热到刺眼。
照在他的肩章上,也红得夺目。
ps:这两天刮大风,给整停电了,更新不太稳定,还望各位读者大佬谅解。
第156章 不是,这狗秀才咋跟副院长还有关系
望着重新被关上的会议室门,现场始终没有吭声的曹红义。
也就是石门陆院,资历最老的那名战役学系老教授,皱了皱眉头,半晌才开口道:“小张,你真要按陈小子的说法。”
“去组建什么士官学院?”
士官学院在1999年还不算普及,抛开七大军区的军事学院,目前只有海军的士官学院不以培养军官为己任。
大力培养士兵。
海军目前的发展确实不太行,战斗力太过疲软,培养战士提升个人技能属于情有可原,但陆军并非如此啊。
陆军全世界第一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很多人的认知当中。
在很多老教员眼中,什么信息化,什么装甲单位的优胜劣汰,任何短板,跟所谓的兵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中的关键都在军官,干部才是体系的灵魂,众多军事学家,从内心并不怎么认可刚才陈默的提议。
这也不怪老一辈的人固执,无法接受。
观念的改变,确实很难凭借几句话就能扭转,前些年的蓝军营,之所以虎头蛇尾的出现又消失。
并非没有道理啊。
张津南听到老教授的质问,他伸手拽拽军装,面带笑意道:“老师,我相信陈默同志的建议没有问题。”
“我们针对信息化的实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次次都以失败告终,或许,我们的路真的错了。”
“一派胡言!!”
曹红义瞪着双眸,气愤道:“你知道建立一所士官学院,于我们陆院而言,有多大的阻力嘛?”
“军事学院建立,你能当做儿戏?”
“实验是实验,培养是培养,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嘛?”
面对老师的厉声呵斥,张津南并未摆出副院长的架子,他只是面带笑意的搀扶着自己的老师,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意:“老爷子,现在不是谈能不能担负起责任的时候。”
“就说学生的建议,我们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啊,老袁那边我去申请,多尝试几条路肯定不是坏处。”
“老师,您觉得呢?”
“瞎搞,完全是瞎搞。”
曹红义气愤的甩开张副院长的手臂,径直离开办公室。
原本在办公室内的一群老头,神色各异,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拂袖而去。
要论各系主任对学院的贡献,对陆军各方面的改编,他们的地位,还真不输副院长,搞学术的人,大多数根本不在乎自身的职位。
注重的,只是自身的研究成果,还有认知观念。
这一点,张津南也很无奈啊。
看着办公室眨眼的功夫,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张副院长叹了口气。
随即,他转身走到办公桌旁,拿起座机拨通了侦察指挥专业的办公电话。
“喂!!我是张津南,从现在开始,取消陈默同志所有军事训练科目。”
“把他的宿舍,给我安排到一间单人居住的房间,命令立刻执行。”
张津南说完,“啪”的一声挂断电话。
他的年龄,阅历,在各系主任面前算不上多高,但是,能当副院长的人,眼光以及其他方面,绝非庸才。
张津南心里很清楚,陈默这种人才,绝对不能轻易放过,只要这种人政审没问题,审查没问题。
那就是难得的人才。
说得不好听点,任何体系发展,都必须有新颖的观点来注入。
更何况,张副院长并不认为陈默的建议是无的放矢,信息化部队的组建,可能真的需要系统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他们所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