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进部队那会,可不如你们现在条件好啊,我们那时候忆苦饭都是吃豆坊弄来的豆渣,去养猪号子里配点麦麸,加点野菜,加点玉米面,搅合到一块,味道可不好吃。”
“你们刚才吃的炒面,其实跟以前的也不一样,这里面还有干菜,还有盐,比当年战场上的先辈吃的好太多了。”
“可就这种饭,也不是天天能吃啊,有时候,甚至想吃都吃不到。”
“打仗打到艰苦时,大雪封山,只有吃雪,喝难以下咽的尿液。”
霍林山语气说得很平静。
可一时间,整个炮场安静了。
陈默也没经历过那种年代,但他比很多新兵,更明白那个年代的苦。
其实真正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哪怕不打仗,不用面对那么多的凶险。
天天吃炒面,连续吃几个月,又有几个人能扛住呢?
“但不要紧。”
“我们的先辈挺过来了,在战场上,我们的敌人只要提起先辈,谁不胆寒?”
“所以同志们,我们要时刻牢记,先辈打下的荣誉,我们永远只能做加法,不要做减法,能记住嘛?”
“是,指导员。”
忆苦饭加上连队的思想教育,把一群新兵给整得心神澎湃。
浑身都是劲,恨不得冲到赛场上去奔两圈。
陈默猜测着,这突然搞忆苦饭,有可能是军区比武的惯例。
也可能跟回连后,连队要针对新兵训练的方面有关。
毕竟,比武结束后,连里就能彻底腾出手来带领新兵,就连陈默自己都能猜到。
前段时间他那么折腾,连里的老兵铁定不会放过他啊。
反正连队整这种项目,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
陈默这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啥名堂。
原本他还寻思着,吃完炒面,做完思想工作。
接下来,咋地也让午休一会。
谁成想。
指导员这边刚吃过饭,程东就跑过来,跟刚才射击,抽到陈默上场时的表情如出一辙。
人走到跟前。
程东抬头,看向陈默的第一句话就是:“秀才,下一场捕俘,又抽到你076了。”
说这句话时,程连长也颇为无奈啊。
特么的,整个侦察兵比武,就两个综合科目最难,其中一个射击。
另一个就是捕俘。
谁能想到,秀才竟然运气这么好?
如果说射击是单兵之间军事能力较量,那么捕俘,可就是人家那两个侦察连,要动真格的了啊。
秀才一个新兵,能抗住嘛?
别说程东了,就是一旁的老兵都是目瞪口呆。
不是,这076就这么特殊嘛?
全连至少还有一半的人,没抽到上场的机会。
这咋秀才还能接二连三的呢。
第130章 捕俘,北门岗惊魂
陈默再次被抽中上场,直接把全连的人,都给干消沉了。
捕俘科目,属于侦察兵标准科目。
这一项到了比武场上,可都是动真格啊。
没有谁配合不配合一说,逮住机会,直接把人打晕后捆绑。
有些人在捆绑后能醒过来,有些就麻烦了。
这真不是夸张。
捕俘科目一般都是模拟实战,双方对抗时下死手属于常事。
九十年代已经好多了,在七十年代时,这种科目更危险。
看看钢七连的高连长,被许三多抓舌头那一段就知道有多难受,为避免抓捕时,敌人发出声音惊动远处的人。
捕俘都是下死手。
“连长,要不把秀才撤了吧。”旁边有人皱着眉头开口提议。
“我也觉得应该把秀才撤了,这种科目,在连里练练就行,实战比武他还差的远。”
又有一名老兵提议。
程东闻言,他叉着腰抬手挠头。
这临场撤人,哪怕撤掉的是列兵,也让向来高傲的程连长有些挂不住面子。
毕竟,比武名单是他们自己事先提交,碰到没危险的就让自己人上,碰到危险就把人换下来,这特么还叫比武嘛?
都不够丢人的。
侦察连,啥时候也没干过这么丢份的事啊。
程东这边正犹豫呢。
陈默率先表态道:“连长,我试试吧,实在不行就放弃挣扎,配合人家的抓捕动作。”
“我是怕你没机会配合。”程东摇摇头,继续道:“咱们等下要换衣服,扮演越兵。”
“一共上场三十个人,六人一队,两人一组,守住一班岗,也就是两个小时不被人摸哨就算赢。”
“敢守嘛?”
“没啥不敢的。”
陈默挽起袖子拍着胸脯,仗还没打,未战先衰可不是他的风格。
“行。”
“老尧。”程东指了指八班的班长尧京华道:“你和秀才一组,王建勇,王亚杰,刘东,胡海,你们六人一队去一号车,把枪带上。”
“规矩,到车上再跟秀才讲,人,老子交给你们了,囫囵个的给老子带回来,明白嘛?”
“明白!!”
几个老兵,都不是什么墨迹的人,既然定了队,那就没什么可说的。
陈默跟上尧京华,将自己的枪拿到手,又在车辆旁进行登记。
捕俘的场地不在炮场,这破地方风一吹到处刮黄风,方圆百米没有任何障碍物,捕俘的要求是,在尽可能不惊动的敌军的情况下,将外围执勤的敌军全部干掉。
视野这么开阔,根本没有接近的机会。
所以,陈默他们要被车辆送到附近的营区,进行接下来的科目。
既然是模拟实战,那他们参赛的迷彩服,就全都要换成敌军k-94式军装,也就是俗称的竹叶装,除了枪支不需要更换之外,头盔也要按照比武规则。
换成白眼狼那种木质的头盔。
针对这种换装,陈默倒是没什么,让穿就穿呗。
可车厢里,一队的六个老兵,嘴都快撇到耳朵跟了。
尤其是像尧京华这种老兵,他手中提溜着k94式军服,还有大盖帽一样的头盔。
笑骂道:“特么的,看到这种衣服,老子就有种掏枪准备战斗的冲动。”
“就这破衣服也好意思叫军装?跟咱们迷彩差远了,穿上就跟地痞流氓一样。”
“谁说不是呢。”王建勇撇撇嘴:“连长这手气真不咋地,两次抽中秀才就算了,还让咱们抽中“越狗子”的角色。”
“这衣服穿身上,跟人家打架都没底气。”
“秀才,你跟老尧守北门岗,那里最开阔。”王建勇说着,丢过来一张比武分岗的地图,继续道:“一共就两个小时,附近会来多少人咱们不清楚,只要两个小时内警惕心足点,应该没事。”
尧京华是二级士官,在侦察连就算不属于最老的那一批也差不多了,最关键的是,他也是老炮带出来的兵。
大小也算陈默的师兄,让他们俩人守最轻松的岗。
这也是出发前,程东的意思。
瞧着陈默已经换好衣服,正坐在车厢里研究地图,尧京华嘿嘿一笑,宽慰道:“秀才,你别那么紧张。”
“捕俘你可以理解就是抓俘虏,或者抓舌头都行。”
“等会执勤,你坐岗,我站岗,这项比武规则很简单,只要执勤期间不走神,不被摸哨就行。”
“别担心。”
“放心吧班长,我不担心。”
陈默怀里抱着枪,手中拿着地图随口回应一声。
比武的场地不在炮场,按照地图上的标识,他们是在距离炮场七公里外的一处废弃营区。
别的队都去哪里,他们这边不清楚。
但己方这一队,六个人需要守住营区的两个门,一个门两个人,侧面还需要暗哨。
避免有人,从营区的一侧翻墙进营区。
因为一旦进入营区,两个门岗的哨兵后背随时会遭受袭击,防不胜防。
要是这么布置的话,最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摸哨的,就是那两个暗哨了。
偌大的营区只有六个人守,陈默盯着地图,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不是安排上的失误,而是这种地形,也太不占便宜了。
但又不能私自调整哨岗的人数。
他们这一队人上车,核对名字时,地图和哨岗标注的位置就已经很清晰,远处有观察员实时盯着。
不能随意变动。
七公里的距离并不远,大概过去半个小时吧。
陈默这边还正研究地图呢,运兵卡车“嘎吱”一声停下。
而后,外面有人抬手拍着车厢大声道:“地方到了,只有十分钟的调整时间。”
“是去厕所,还是在附近踩地形都抓点紧,十分钟之后,必须出现在指定的岗哨上。”
没人敢耽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