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66节

  救命啊,他真的不想死,谁来救救自己……

  他真的知道错了,他愿意给对方磕头。他愿意像条狗一样匍匐在对方脚下!只要对方能救救他。

  救我……

第492章 登基(十)

  不!这世上该死的人那么多,他只是做了全天下男子都会做的事情而已,凭什么要他死?那时候谁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前朝都要完了,他不给自己找条后路还能怎么着?应重鸣不死,那些试图谋朝篡位之人怎会安心?毕竟对方可是有着大义所在!他只是给全天下试图争夺皇位的人扫清了道路而已。他对全天下人都有恩,为什么没人报答?

  他真的不想死……

  因为太过安静,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破损的心脏艰难泵血的声音。

  或许是知道自己命不长久的最后一刻,林炜忍不住抬头,却并没有看到方才那个人影,只能看到漆黑一片的棺材板儿。

  原来那人恨毒了自己,铁了心要让自己死在孤独黑暗之中。可是他也没做错什么啊。这世上之人,由生奔死,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想活着,有什么错吗?他只不过在应重鸣和自己的命之间,选择了自己活而已……

  从嗓子眼里拼命挤出一句话。

  “我没错!我没错……”

  或许是回光返照,伸出双手拼命抓挠棺材板儿。看看那人的善意多虚伪啊,把他塞进棺材里之前还记得不捆住自己的双手,就是为了让他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挣扎吧?

  因为太过用力,指尖被棺材板磨出鲜血,指甲盖都翻了过来,血肉模糊。十指连心啊,林炜怎么可能不疼?但这剧烈的痛楚在临死之前好像也没那么厉害了。

  因为除了这剧烈的痛苦之外,还有最让林炜坚持不下去的,是逐渐无法呼吸。

  “嗬……嗬啊……”

  抓挠棺材板儿的动作越来越小,声音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归于沉寂。闭上眼睛之前,林炜模糊之中仿佛看到了那个人影。那个他几十年间都不敢入梦一见的人。

  应重鸣。

  你为何总是如此高高在上,从不肯低下头颅?这世间本就是男强女弱,身为妻子对丈夫低个头又怎么了?这世上所有的女人都是如此,偏你不同意。你那么高高在上,将我踩在脚下,任何一个男子都受不了这种屈辱。所以我没错!我没有错……

  然而即便是幻影,应重鸣也不屑多看自己一眼。只是出现了一瞬就消失不见了。

  “你别走,等等我!我,我没错!我……”

  “……别走……”

  听着棺材里的声音逐渐消失,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确定里面再也没有一丝声音传来。一直保持安静的几个黑衣人手脚迅速的将那棺材挖出,重新打开,露出了里面死状狰狞的人。

  “……”

  为首之人低头看了看,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嗤笑。

  “还以为你这样狼心狗肺的人死状会和别人不一样,不还是一样难看!”

  虽说对方已经没了气息,但这黑衣人还是从怀中抽出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准备将其尸首分离,她可不想再过段时间这人又起死回生了。

  只不过她还没动手,就被身后的人小心劝阻了。

  “主子何必为了这样不相干的人背上业障?请让属下们代劳吧。”

  “对,请让属下们代劳。”

  说着那几个黑衣人仿佛担心对方会先出手一般,七手八脚的上前将那尸体给分尸了。这下可以确保林炜是死的不能再死,没有一丝儿活过来的可能。

  为首之人顿了顿,倒是没有拒绝下属们的好心。等这一切都处理好之后带着人迅速消失不见了,只留下漆黑的夜,以及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野兽嘶吼声……

  ***

  一个国家,当最顶上的人心意已定的时候,举全国之力做一件事,速度是很快的。

  时光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九阙登基的时候。

  大家对于这件事其实早就已经接受了,毕竟他们大景朝的太女殿下是这般出众,而且与皇帝陛下的关系又是这般和睦,举国上下都知道。而且还有隐隐放出来的消息,四皇子也病逝了。如今陛下唯一的子嗣只有太女殿下,他们是有多想不开,在这个时候还硬犟着不肯让太女殿下登基呀!

  这里特指朝堂之上那些死犟死犟的老臣。

  别看他们嘴上犟的要死,其实早就服了。说到底,一个国家的继承人是男是女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皇帝能否带领大景这艘船行驶的更远。而这些年九阙的能力有目共睹。所以他们也已经接受了九阙登基的事实。只不过这些老陈还想着拿乔,想着若是太女殿下能够亲自登门劝说一二,他们的名声岂不是更好听了?

  如此这般,太女殿下在史书之上也能留下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在这些人看来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从来没想过太女会不干!

  没想到啊,太女殿下还真是不愿意如了他们的意。面对私下里那些臣子们的言语暗示,九阙十分硬气的表示。

  “就让他们继续犟着吧。就算再怎么不情愿,我还是会如期登基。既然这么不喜欢看到我坐上帝位,登基当天他们可以不去。”

  这怎么行呢?!

  在发现太女殿下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十分坚定之后,那些还强撑着的老臣们再也不敢摆架子了,一个个纷纷上门拜访,被拦在太女府外之后,只能转而向陛下上奏,痛哭流涕的表示,太女殿下登基为帝,那简直是老臣八辈子盼来的好事儿啊!

  什么?不愿意让太女殿下登基?怎么可能?反正说这种话的人绝对没有老臣!陛下,您大可以将殿下登基这件事儿交给我们这些老臣去办,我们的能力您还不清楚吗?绝对把这登基仪式办的妥妥帖帖,万众瞩目!

  什么?您已经有了更好的人选,而且还是太女殿下举荐的?而且想要参加登基大典的人实在太多,位置都有些不够了?!陛下啊,老臣可是兢兢业业干了几十年,从来没做过对不起大家的事儿,就算看在老臣这辛苦了几十年的份儿上,登基大典的位置您总得给老臣留一个吧?

  景泰帝但笑不语,其实内心早已爽翻了天,让你们这群老不死的总是不肯松口。这场登基大典势必要进入国史之中,参与大典的臣子自然也榜上有名。不让你们参加就慌了?你们可得多求求朕,让朕出一口恶气!

  总而言之,在无比欢快期待的氛围中,登基大典如约而至。

第493章 女帝(一)

  这数十年间,所有人都知道太女殿下的地位稳固,不可动摇。但在登基禅位大典如期举行的时候,所有人心中还是浮现出了一抹不可思议,原来他们大景真的要出一位女帝了。

  这么多年也不是没人闹过,只是闹来闹去,到了最后,已经没人能再对太女殿下登基这件事儿说出反对的话。毕竟怎么说呢,连景泰帝自己都不在意太女早日登基,他们这些做臣民的又能多说什么?更何况太女殿下当真是一位极为合格的继承者。所以这些年大伙儿早就已经接受了,哪怕是朝中最为古板陈腐的臣子,也已经对此事低头。他们虽然年纪大了,可尚且能为朝廷鞠躬尽瘁几年,眼瞅着太女殿下又是一位明君,作为臣子,能跟随明君建立不世伟业,是何等的诱惑!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登基大典当天,天空还黑漆漆的时候,整座京城就已经热闹起来。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禅位大典,他们作为皇城根儿下的百姓,怎能不亲眼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待日后还能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炫耀今日之事。必然得用这双眼睛仔仔细细盯着今天的大典,当然了,这也要多亏两位陛下愿意让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在街道两旁围观。是的,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禅位登基大典中,新老皇帝会乘着龙辇绕城一周。

  金甲卫巡城军城防营……

  这些军队都会一起出行,保卫两位陛下安全的同时展现大景赫赫军威。这场前所未有的尚未登基大典之上,不仅会有本国百姓,还会有许许多多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如今的大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有多少国家在羡慕的同时嫉妒的牙痒痒,恨不得大景后继无人。可奈何大景有上天庇佑,有这样一位出色的女帝,至少未来30年里,大景的地位,没有国家可以撼动。

  正因如此,才会在这场盛大的典礼之上展示出大景雄厚的军事实力,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小国。

  守城门的士兵几乎一夜没睡,有这样的盛事在前,他们激动的根本睡不着,说不定今日两位陛下的龙辇也会经过,他们也能趁机看上一眼。只是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早,可打开城门的瞬间还是被城门外乌压压的人群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那些夜里就已经到达的百姓这会儿虽然激动,但还是遵守规则,排队依次入场。本来这样黑漆漆的夜里秩序难以维持,可谁让这大门两侧都树立的有笔直高挺的路灯?那些罩着透明琉璃的油灯,在黑夜里散发出源源不断的光芒,一盏又一盏,足以照亮大半个京城。在这样明亮的灯光下,大伙儿哪怕心情激动,也还是老老实实的。要是在这样千载难寻的日子里因为不遵守法纪被拎出来,那可真是丢人死了。

  一个虽然年迈但精神炯硕的老婆婆紧紧抓住十几岁孙女儿的手,不让她被人群冲散。祖孙二人来的不巧,抵达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但他们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来到了京城,万万不想再后退,所幸城门外头等着进城的百姓众多,且还有官府的人来回巡逻维持秩序,所以干脆带着孙女儿在城门外等了一夜。这会儿好不容易进了城,身体上极为疲惫,可精神却振奋异常。两人来回转动眼珠查看四周景象,只觉得眼珠子都不够用了。京城不愧是大景中心,哪怕现在天色漆黑,可四周这些新奇的东西还是让他们忍不住驻足停留。

  街道两旁那些高的必须抬头才能看见整体面貌的房屋瓦舍,店家门头上悬挂着的彩色丝绸,早早起身清洗自家墙面以及地面的京城百姓,还有他们身上穿着的漂亮衣服……

  “外祖母,我想看那个!就是咱们之前在路上听说过的那个!能装好多人的那个车……”

  这可是个必看的项目,早在来的路上,祖孙两人就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会儿连忙顺着道路两旁的路标指引来到不远处那个蓝色的小亭子。此刻这亭子前面已经聚集了一堆人。老婆婆费力的听了半晌,终于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果然,过了一刻钟,不知从何处传来清脆的钟声,世界好像在这一刻突然亮了起来。再一抬头,东方的天空出现一抹耀眼的火红,天要亮了。也就是在这一刻,祖孙二人听到一阵悠扬的铃声,视线尽头就来了一个大家伙。

  那怪模怪样的东西似乎是由钢铁制成的,头顶上还不停喷吐着热气。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东西好像不需要牛马拉着,自己就能行驶,可真是太奇怪了。

  旁边有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这会儿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要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世间竟然有不需要牛马拉动就能跑起来的车?这可是太女殿下督促着朝颜书院的人研究出来的,一个月前才突然现世。说起来也好笑,那时候我们都快被吓死了,怎么敢走进去?说不定这东西像怪兽一样,走进去不就是把我们吞进肚子里?现在我算是知道了,但凡是太女殿下认同的东西就没有一样不好使的。你们也算来的巧,现在时间还早,一起挤车的人不多。不过上车得掏钱,朝廷的大官儿们说了,这东西造价不菲,每个人上去都得掏15个大钱,你们两个要上去吗?”

  “要怎么不要?老婆子好不容易来京城一趟,当然得坐一下这前所未有的交通工具!”

  这些年大景日益繁荣,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就连她这样的普通农家,每年都能有一些结余。再加上太女殿下极力推行文教,谁敢想象几年前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婆婆,如今说话也能带几分文气了?

  穷家富路,来之前,老婆婆也带上了足够的钱,而且一个人15个大钱也不算很贵。别说15个铜板了,就算15两,150两!不到京城,都坐不上这样神奇的东西!

  她这钱可不能白花,必须得仔仔细细的看了,回去之后说给村里的人听!

第494章 女帝(二)

  是这样激动的心情,老婆婆带着自家孙女儿紧张的踏上了那座钢铁巨兽。然后两人就为这神奇的可以在平地上飞速奔跑的巨兽赞叹不已。周围一同搭车的乘客听见这讨论也忍不住扭过头来多说了几句。

  “要是放在以往,哪儿敢想如今的日子?谁也想不到咱们今天竟然可以乘坐这样神奇的工具,以往只知道有辆马车已经是了不得的人家,现在可好?只要掏些铜子儿就能坐车了!而且又快又稳,多好呀……话说这位老人家,您也是来看太女殿下的登基大典吗?”

  “正是正是。太女殿下登基,太上皇禅位这样的大事儿,我老婆子总得亲自来看一看,往后也能和孙子孙女儿们吹嘘一番。而且陛下和太女殿下都是顶顶好的人,如果没有他们二位,老婆子怎能过上如今这样的好生活?家里的粮缸满满当当,鸡鸭成群,隔三差五都能吃上一顿荤腥,这可是以往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呀。我想着,哪怕不能跟二位陛下说话,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也知足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情来的。而且两位陛下心胸宽广,坦荡磊落,并不惧怕其他国家的宵小之辈。咱可以堂堂正正的看一眼二位陛下,回去之后也能记在族谱上告诉后人。咱可是亲眼见过两位陛下的人!”

  “哈哈哈……”

  车厢内顿时响起一阵响亮的欢笑,大家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来的,自然有许多话要说,在这般唠家常中,老婆婆原本略显紧张的心情缓解了许多,想来这京城里的都是好人。也不必担心会受到本地人欺压的事儿了。

  与此同时,皇宫内院之中,九阙看着衣架上那件即使在室内也闪闪发光,缀满金玉宝石的龙袍,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父皇本来不是热爱金银珠宝的人,怎么竟在她的龙袍上加了这样多的宝石珠玉?

  更何况这件龙袍可是满绣工艺,只这件料子本身就重的很,再加上这样多的金银珠宝,估摸着得有二三十斤重。要不是她天生神力,要穿着这样一件龙袍参加一整日的禅位登基大典,还真得累死。

  “陛下,请让奴婢等为您更衣。”

  九阙倒是没有拒绝,任凭身边的宫女帮她穿上了这件龙袍,这样繁琐的衣服,若不是有旁人帮忙,她自己一个还真穿不好。

  等穿戴好了龙袍,头上依旧带着太女时的冠子,等到了登基大典之上,才会换上皇帝的冠冕。

  即便如此,穿戴好之后的九阙站在室内,整个人已然如同煌煌天神降世,威压逼得人忍不住垂下眼去,不敢细看。恰在此刻,淳于霜走了进来,一眼就看见了威势逼人的九阙,如今的太女,一个时辰之后的新帝。

  可以说一瞬间,淳于霜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她从年少时就有的梦,终于在九阙身上得到了实现,理想得到延伸。好,真好啊,从今往后,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出现,而且她何其有幸,竟能亲眼目睹这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幕!

  从今往后,踩在女子脖颈上的那只脚,终于可以甩下去了。

  “如何?”

  九阙伸开双臂展示了一下自己这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脸上微带笑意。淳于霜快步向前,轻手轻脚的帮九阙整理身上的褶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您的龙威无人能直视,臣只愿永世相随。”

  九阙被这话给逗乐了。

  “你什么时候也这般油嘴滑舌了?”

  “臣一直都这般会奉承,也只有您不在意。”

  九阙一乐,看向紧随其后进来的礼仪官,点了点头,大步朝着门外走去。

  刚走出殿门,九阙就看见从东方逐渐升起的一缕金芒,太阳要出来了。

  大典在金梧宫祭台上举行,等九阙乘着龙辇到的时候,满朝文武已经静默在这里不知多长时间了。

  从龙辇上下来,九阙在百官的夹道注视之下稳稳前行,随着她的前进,百官们一个个跪下,毕恭毕敬的行礼。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这样的欢呼声中,九阙踏上了台阶,一步步朝着祭台上走去,她知道,父皇就在那里等着自己。

  一共99个台阶,每隔9个台阶,两侧就站着一个三品以上的大员,对着九阙恭敬行礼。

  等跨上最后一节台阶后,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的景泰帝正等在那里,朝着九阙笑。

  “九阙,来。”

  九阙上前一步,握住那只早早朝自己伸过来的手,新老两位帝王缓步来到巨大的青铜鼎旁,在身旁的礼官将那篇文词华丽的文章大声诵读过一遍之后,景泰帝手握三根线香,缓缓插在青铜鼎里。

  “愿上天必有我大景皇朝,千年万代,永世不朽。今有后继之人九阙,天资华美,宛如天授,望上天庇佑九阙,叫她身体康健,永世顺遂……”

  听到这样的话,九阙忍不住感动。她知道父皇对大景江山有多么看重,因此后面对她的祈愿才更显贵重。

  众目睽睽之下,景泰帝好不容易跟上天絮叨完了自己的愿望,郑重接过一旁礼仪官高高举起的十二旒冠冕,手臂微微一颤,原本准备抬高了手,九阙却已经半蹲了下来。

  景泰帝惊讶的看着九阙,九阙回以一笑。父皇如今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如以往硬朗。之前还听他说自己腰酸腿疼,胳膊疼。蹲下来也好让父皇少受些罪。

  景泰帝眼角眉间满是抑制不住的笑意。这孩子,怎的这般贴心,让他如何能不疼爱?

  迅速将那顶十二旒冠冕戴在新帝头上,景泰帝拉着九阙的手将她扶起来,二人一同上前,站在高高的祭台边缘,看着远方如诗如画的美景,阳光照耀下恍如仙境的京城。再低头看看底下跪拜的百官,景泰帝冲着下方抬手,然后微微后退一步,让九阙站在了最前方。

  下方顿时传来一阵山呼海啸。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首节 上一节 166/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