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55节

  在那群活泼可爱的年轻人们出门之后,九阙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对方坐下。

  李云双其实心里还有点儿小紧张,这次前来不同于只知道傻乐的师弟师妹妹,她可是得到了掌门的再三叮嘱,就算受到冷待也绝对不能得罪这位炙手可热的亲王殿下,一定要毕恭毕敬的,也不能给崔师叔祖丢脸。

  不过就算掌门不交代,李云双也不敢得罪人家呀,毕竟这位亲王殿下虽然看起来年轻,可那身上的气势却比自家掌门还要足,只是松松散散往那儿一坐,甚至姿势并没有多么端庄,可那种闲适松散的态度正说明了此人的身份尊贵,且手握大权。因为只有在权势里熏陶了大半辈子的人才能有这种气势。

  “你叫云双是吧?”

  “回殿下,正是。”

  看出了李云松的紧张,九阙也没为难她,尽量放松语气。

  “我知道你这次下山担负了振兴宗门的重任,不必担忧,我很乐意帮助落霞峰重振旗鼓,毕竟崔前辈与我亦师亦友,她的徒子徒孙也是我的后辈。作为长辈自然是要帮扶家中晚辈的。只是不知云双是否能代表落霞峰?”

  李云双尽量稳定情绪,正襟危坐,郑重其事的点头。

  “殿下放心,此次下山掌门给了我代理掌门的权力,您有什么吩咐的尽管开口,我落霞峰上下必定竭尽所能。”

  “放松放松,不要这么紧张。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对你们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儿。云双啊,我想问问,你们宗门有没有那种可以让普通人也强身健体的武功心法?当然了,对根骨天赋要求没那么高的更好。”

  李云双不愧是落霞峰大师姐,对宗门之内的武功心法了解颇深,此刻只是微微转了转念头,就已经有了想法。

  “殿下,倒是有一部《转霞经》符合您刚刚所说。这转霞经是落霞峰最基础的武功心法,对根骨天赋甚至年龄男女都没有要求,并且见效极快,普通人踏实肯干的学一年,就能强身健体。只不过这本转霞经上限太低,就算日日苦耕不辍,苦练20年,也不过能成个三流高手,门内天赋不高的师弟师妹们也很少练这本心法……不知这本符不符合您的要求?”

  李云双还有些忐忑,殊不知她所说的转霞经实在是贴合了九阙的心巴。当然符合啊,甚至比她想象的还要好。因为九阙本就不是想用一本武功心法练出来绝世高手。而且三流高手已经很不错了,若是军队之中人人都能成三流高手,她能推平这片大陆!

第459章 黑历史

  “这本就很不错。”

  既然已经有了武功心法,总得有教导的人吧,九阙的目光在李云双身上打了个转,笑眯眯的活像个狼外婆。

  “云双,你既然是师门大师姐,身上一定承担着振兴宗门的重任,如今我这里有个活计刚好需要帮忙,不知你可有意愿来我这里做事?”

  听到这里李云双很激动,但她并没有盲目答应,而是小心翼翼的询问。

  “不知殿下需要我做什么?云双只会一些粗浅功夫,其他的并不是很擅长,若是误了殿下的大事就不好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方才所说的那本转霞经,外头人肯定不如你知道的清楚,我有意让大景军队学它,由旁人教导自然是比不过你这位落霞峰大师姐教导来的好。”

  李云双刚开始有些不可置信,但仔细想想好像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军队每日都要操练来保持身体灵活,那么操练的时候改换成转霞经也没什么不妥。尤其是,虽说转霞经的上限很低,但那只是一个人,可现在换成部队里成千上万的人,加在一起又会形成怎样的风暴呢?

  只要一想想李云双就觉得浑身上下热血沸腾。尤其是当想到这样的盛况,是因为落霞峰引起的就更觉厉害。转霞经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功夫,她就可以做主将这本武功心法献给亲王殿下。若是整个大景上下的军队都学习落霞峰的功夫,何愁落霞峰日后会衰落?一传十,十传百,只怕落霞峰会成为整个大景的第一宗门!

  抑制住狂喜的心情,李云双毕恭毕敬的回答。

  “承蒙殿下厚爱,云双愿意。且我带来的这二十三位师弟师妹,都是年轻一代的翘楚,他们对转霞经也极为了解,云霜一人只怕分身乏术,不知殿下可否让这些师弟师妹们也加入?”

  她自己有出路了,也不能忘记师弟师妹们。都年轻力壮的,总不能都靠宗门养着吧,也是时候自己出去找活路了。刚好,亲王殿下这里的事儿,可是整个大景最让人垂涎的,而且不仅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还能反哺宗门,谁会不愿意呢?

  倒是九阙听到李云双的话,不由得露出赞许的表情,不愧是能成为师门大师姐的人,这份责任心就不是旁人能有的。这孩子当真不错,而且她本来也正有此意,这下一拍即合,双方都开心了。

  看着他们喜滋滋离开的背影,九阙露出了迷之微笑。像这样的人才多来点儿,都到她的碗里来。

  “九阙,这样好吗?你不必因为我的缘故就对他们格外优待……”

  崔逐风有些不安。这些时日他一直都跟在九阙身边,自然知晓能在九阙手下做事的人都有一技之长。尤其现在九阙还是当朝亲王,陛下极为信任宠溺的女儿,天下所有有才之士都愿意到她手下做事。就他们宗门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能做得了什么?别是因为自己打乱了九阙的计划。

  虽然崔前辈没有明说,但九阙很清楚她内心的彷徨。崔前辈这人就是不愿意欠旁人的人情。不过自己是旁人吗?那肯定不是啊,崔前辈的宗门就是自己的宗门,崔前辈的徒子徒孙就是自己的徒子徒孙呀。所以长辈找晚辈过来做点儿事儿,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当然啦,她还是会给报酬的。

  “前辈不用担心。我可没有给他们任何优待。能在我手底下做事的必然得有一技之长,这几个小孩子就很不错啊。虽说我不曾入武道,但也能看出来这几个年轻人的功夫不俗。而且人还年轻,有责任心,善恶心,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这样的年纪,做点儿什么不能成功?”

  “而且方才我也没有骗那几个孩子。我确实想让大景所有的军队都能学更为高深的功夫,只不过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刚才那几个孩子一样有高超的武学天赋,更多的还是普通人。方才李云双所说的转霞经就很适宜普通人。而且前辈不是也知道我一直都想强健军队吗?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你看啊,我得到的人才落霞峰有了更好的出路,我们这叫两全其美。”

  崔逐风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个理,于是就不再纠结,反正她知道九阙不会骗自己就行了。

  不过还是给九阙保证。

  “如果他们几个小孩子不中用,你尽管找我,要么换人,要么我去帮忙,总不能因为他们坏了你的事儿。”

  “嗯嗯。”

  九阙点点头,随即克制不住一颗八卦之心。

  “前辈,你师傅对你好吗?怎么之前我从未听你提起过你的师门?”

  说到这个,就算心性豁达如崔逐风都忍不住有些气闷,不过九阙又不是外人,干脆给她说起了自己的黑历史。

  “我那时候年少,不懂得人间险恶。我那师傅虽然年纪一大把,却是个老顽童。刚开始骗我说整个宗门就他一个人,其他全都在一场大战中死绝了,还说从此以后我要背负师门的责任,等武艺大成之后要为整个宗门报仇。等我好不容易学成,下山历练的时候,他说自己年寿已到,就地坐化了。我那时候伤心了很长时间,还挖了个深坑把它埋了。结果等我在江湖上历练一圈儿,觉得没什么意思,回去之后发现那个坑被人刨了!我还以为是有仇家过来寻仇了呢!还在江湖上转悠许久,找那些仇家报仇。结果后来才知道他根本就没死,只是练了龟息功故意骗我呢!而且落霞峰什么时候全宗覆没过?都是他骗我的把戏!”

  “我看他再活个五十年都没问题!”

  九阙听到这里已经笑的坐不稳。他几乎可以想象当初的崔前辈是怎么无辜的被骗,当初定然是真情实意的伤心。正是因为如此伤心,后来发现被骗的时候才会那么愤怒,怪不得这么多年前辈从未提起过宗门和自己师傅呢,原来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啊。哈哈哈嗝……

  嘶,这么说来,前辈如今的性格也和她当初的经历有关了?

第460章 局面大好

  总而言之,崔前辈是不愿意在回忆之前那段惨不忍睹的黑历史,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被带过去了。

  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大景上下都陷入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就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回到家中也会督促子女们多在沙盘上写几个字。陛下要开恩科收录官员,同时还要开办杂经科收录官吏,若是能够选中,日后也能称一句天子门生,这样好的事谁不想掺上一脚?而且第一次开恩科,许多人一定没有准备充分,参加考试又花不了几个钱,若是能考中,那可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更何况还是这样关乎自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儿,自然从上到下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就盼望着自己或家人能考中,也能光宗耀祖。

  在这样的氛围下,九阙令人生产的低价纸张消耗的那叫一个快,源源不断的银钱流入库中,就连之前并不看好的户部官员在看见账目上飞快增长的数字时都忍不住膜拜亲王殿下。之前还觉得纸张售价太低,无法带来利润,但现在看来,这是个细水流长的收入。

  再加上与民说的畅销,民说书局的科举用书更是供不应求。以前因为大景天灾人祸不断,户部的营养总是缺乏。其他各部都说户部官员从上到下都是吝啬鬼托生的,可如果国库充盈,他们又怎会卡每一样支出?直到遇见能源源不断带来银钱收入的亲王殿下,户部官员这才心服口服了。殿下可真是天上财神转世,这才多长时间?国库就多了上百万贯钱。

  是的,九阙将这八个月来的绝大多数收入都上交给了国库。这一点最是让朝中诸位臣子称道,要知道这世上谁不爱钱呢,尤其这些钱还是亲王殿下自己的合法收入。可人家就是能掏出来交给国库,用于各项支出。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一场作秀,可无论目的为何,她的行为真真切切让国家得到利益,这不就足够了吗?所谓的论迹不论心,正是如此。更何况九阙虽然不讨厌银钱,可自从她来到这个时代,还真没怎么缺过钱花,尤其她现在身处这个位置,权和钱都有了,自然想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就比如发展天下民生。

  九月末,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田里的作物已经收获,各个府县有了朝廷下发下来的肥料,粮食作物的收成比往年翻了将近一倍!

  毫不客气的说,当看到堆满屋子的粮食时,所有种地的百姓都忍不住嚎啕大哭。他们这些人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也要靠着这片土地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他们与土地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却从不知晓这片最为熟悉的田地竟然能长出这么多的粮食。虽说不能高枕无忧,可以后的日子却好过了不知多少倍。

  每当此时,回想起当初上头的人送来肥料时他们的抗拒的态度,不少人都忍不住羞红了脸。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粮食实在太重要了,没人敢随随便便就在自家田里用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虽说这是什么可以增长粮食产量的肥料,可万一没有用,甚至还会伤害自家的秧苗呢?

  所以最开始,在这种众人从未见过的肥料下发下去的时候,不少府县传来的消息不是很明朗。

  不过重赏之下有勇士,因为病失之下还是有不少敢于尝鲜的农户用了这种肥料,当然他们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些坚持不用肥料的农户在看到旁人的收获时肠子都悔青了,因为这个还跑到自己以往打死都不敢靠近的县衙询问。生怕因为自己之前过于抗拒的态度惹怒了官府,让他们无法用这种肥料。

  当然了,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九阙对此早有预料,其实这种肥料就是简易制作出来的复合化肥。后世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搜出来了,当然了,是比较粗糙的那种。按重量比例,40%的腐熟粪便,30%的骨粉和30%的草木灰,就能制作出让粮食大大增产的复合化肥。当然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的土壤状况不同,这复合化肥的比例也会有所调整。朝颜书院的师生们努力了许久,制作出来的复合化肥产量也是有限的,不过在看到收获之后,不仅朝廷大力支持,还有许多富商巨贾愿意投资大笔金钱,只为了能从中分一杯羹。

  想来等到下一次耕种,肥料紧缺的问题会大幅度缓解。

  今年的秋收,有复合化肥,新的耕种劳作农具,还有朝颜书院千挑万选的优良种子,以及从上到下的一致努力,种种因素加起来,才使的粮食产量大大提升。毫不夸张的说,当看到各地上报过来的粮食总产量时,景泰帝高兴的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哈哈大笑。自古以来,粮食就是遏制发展的最大问题。当初景泰帝造反不就是因为吃不饱饭吗?

  百姓其实是最温顺的,只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饿极了的人,连自己的亲爹妈孩子都能煮煮吃了。让百姓们吃饱饭一直是横亘在景泰帝心中最大的问题,可如今这个问题眼看着就能解决,怎么能不让他高兴呢?

  不仅如此,北境那边用了屯田的法子,再加上九阙的全力支持,不仅春耕之时开垦出了大片土地,而且粮食产量高居大景郡县第一。

  以往总是担心养不起军队,可如今军队自己就将粮食问题解决了大半,真是可喜可贺。不过九阙深知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只是用于前几年的过渡,再加上如今北境没有外来敌人的侵袭,以及北疆军上下都极为认可九阙,无论男女老少都支持九阙的任何决定,这才有如今的良好局面。

  第一年就有如此盛况,别的不说,如果有5年以上的和平时期,大景上下的饥饿问题将被解决七成!

  景泰帝越来越觉得自己这日子舒坦了。这天他带着新得的八哥儿,溜溜达达的来到九阙的秋梧宫,准备跟宝贝女儿炫耀一下,然后就看到了络绎不绝进出秋梧宫的官员。

第461章 考题

  景泰帝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摸了摸下巴,这么多人都来找九阙,他来的不是时候?

  身后跟着的九福见状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陛下终究是陛下,而殿下只是个亲王,如今陛下虽说名义上在养病,可这么多官员进出亲王殿下的秋梧宫,若是陛下心生介意,可该如何是好?

  景泰帝正摸着下巴在那儿寻思呢,结果一扭头就看见九福那忧心忡忡的脸,顿时气笑了。

  “你这老家伙,朕还没担心呢,你担心什么?这莫不就是旁人所说的皇帝不急太监急?”

  “哎呦,陛下呀,您就别拿老奴开玩笑了,瞧您把老奴给吓的。”

  九福作势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看起来有些狼狈,他就是故意在逗陛下发笑,景泰帝当然也知道,无奈的笑了笑。

  “朕就是觉得将正事都交给九阙处理,自己吃喝玩乐,是不是太没有父女之情了?九阙已经一个多月都没出宫了吧?嘶,不好,咱们快走!若是让那孩子抓到,咱们可就出不成宫了!”

  就在一群人偷偷摸摸想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幽怨的仿佛从地狱爬出来的声音。

  “父皇来都来了,怎么还走呢?”

  景泰帝善善的停下脚步,一回头就瞧见了一个眼下青黑的闺女,一颗老父心肠顿时又发作了,心疼的直抽抽。

  “九阙啊,你怎么累成这个样子了?为父真是心疼的不得了……”

  “父皇既然如此心疼女儿,不如留下来与儿臣一起出恩科考题?”

  “额……”

  景泰帝顿时收回了副词女校的手脚,下一个转弯儿就想掉头回去,但人毕竟是老了,怎能比得过九阙这个年轻人?因为就在这短短一句话的时间,九阙已经迅速冲过去,一手抓住了景泰帝的手腕儿,九阙的力气那可是大景上下人尽皆知的。景泰帝一个孤寡老人,怎能比得过?

  顿时就被扯着手腕儿拽进秋梧宫,与那一大堆的折子选题面对面了。

  景泰帝简直欲哭无泪,深恨自己腿长,他怎么就闲着没事儿非得往秋梧宫转一圈儿呢?

  这下被逮到了,没有个一整天绝对走不了。

  刚动了动身子,立马就得到好闺女的死亡注视。景泰帝深深的叹了口气,只好拿起一个折子翻看起来,只不过还没看两眼,顿时大怒,狠狠将那折子拍在桌上,发出好大一声巨响。

  “放肆!简直找死!”

  又沉浸在书海中的九阙见景泰帝如此生气,上前去将那本折子抽出来翻看了一下,她倒是没怎么生气,这折子上面写的无非是牝鸡司晨,这样的话又不是第一次见到,早就已经习惯了。

  “父皇不必跟这些不知所谓的人生气,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在乖女儿的安抚下,景泰帝缓缓平复了心情,但依旧为闺女感到委屈。

  这近一年的时间,整个大景在九阙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受益的就是底层百姓,可偏偏这些人在朝廷大事上不够格出声。九阙的便宜纸张,图书馆,科举用书……

  这一切的东西,造福了底层百姓,却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学子,无法在大义上谴责九阙的所作所为,就只能在男女性别上找茬。

  “这八个月,父皇眼睁睁看着你是如何殚精竭虑,为天下谋福祉。可那些不知所谓的混账东西,仅仅因为男女身份就大放厥词,这些年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难道他们不是女人生养?难道他们是从男人肚子里爬出来的?牝鸡司晨牝鸡司晨,读了那么多年书就只会这一个词是吧?九福!把老子的刀拿来,这么多年不用,还以为老子的刀生锈了呢!”

  眼瞅着父皇都要重操旧业了,九阙连忙制止,顺便让手足无措的九福公公不必搭理父皇这句话。

  父皇真是的,明明刚认识的时候,父皇还是个勉强算得上大气有礼的皇帝。如今是越来越放飞自我了,还自称老子,若是让那些老古板们听到,非得上一马车的折子不可。

  不过能听到父皇这样的话,还是让九阙心里暖暖的。她奔波忙碌这么久却毫无怨言,不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毫无底线支持自己的父皇吗?

  也不是她有意奉承景泰帝,父皇实在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明白人。是啊,无论男女,只要有用不就成了?如果只因为性别问题就区别对待,也太不公平了些。

  “父皇不必生气,能说出这种话的人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他的眼界不足以让其看到更遥远的未来。所以跟这种没有前途未来的人置什么气呢?跟他们生气反倒抬举了这些人。”

  “……我儿真是心胸宽广,颇有先圣遗风。”

  景泰帝挥舞了一会儿也觉得疲累,顺着九阙的力道乖乖的坐下,还顺手端了一盏银耳莲子羹,吸溜溜的喝着。

  他是个当爹的,可是得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至于那些不长眼的臣子们,且让他们再蹦跶两天,等日后见到九阙的成就,就不会这般目中无人了。

  好不容易逮到景泰帝,九阙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她毕恭毕敬的请父皇选今年恩科的考题。若是别的还好说,可遇到这种文人的事儿,景泰帝可就抓瞎了。

  “这,九阙你也知道父皇目不识丁,让我选考题不是为难我吗?这样,你决定就好,这样的事儿实在不必我上啊!”

  “父皇这是哪里话?您可是大景之主。今年的恩科格外不同,这么多男女老少都要参与,势必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您若是不参与,史官如何记录?而且目不识丁也太夸张了,父皇能在打仗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依旧苦读苦学,这般精益求精的精神实在令儿臣敬佩。如今不过是选个考题而已,我相信父皇一定能行的。”

  “额……”

  虽然这高帽子戴着很舒服,但景泰帝知道自己的文采在什么程度?大概就是在脚后跟儿吧。就他这种文化程度出的考题真不会让天下学子耻笑吗?

  等等,他好像还真有个题目要让天下学子辩一辩……

首节 上一节 155/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