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锦这时又说道,“此战中原出兵二十万,江西湖广出兵二十六万,合计46万人,我看号称八十万是没问题的。
“山东那边出兵三个集团军,16万2千人,再加两个禁卫师2万人,一个独立骑兵师13500人,合计19万5500人,还有海军的运输船队,算20万人吧,可以直接号称40万。
“今年这三个方向加起来,对外便说是120万大军,只要能顺利完成你们的任务,咱们就拥有了半壁江山,继续这样再打几仗,这个天下早晚是我们的!
“这一仗好好打,我等着带你们北伐大都,收回我们丢失了四百余年的燕云,带你们一雪前宋的靖康崖山之耻!这次我不光要收回燕云,还要打回鞑子的老家去,叫这帮沙漠来的牧马奴们看看,什么叫一汉当五胡!
“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
众人顿时士气爆棚,瞬间觉得自己有了天大的荣誉感,将来青史留名,问是谁收回了丢失数百年的燕云,那一定是他们!
第446章 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鲁锦在和州的预定行程是三天,但作战会议第一天就开完了,那剩下两天干嘛呢?当然是,找将领谈心.
正所谓‘政工要干好,谈心少不了’,谈心可以及时了解指战员的心理状态,由组织出面,为他们解决心中烦恼,给他们加油鼓劲,鼓舞士气。
当然如果有什么思想错误,也可以及时纠正,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要做到让指战员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这样才能不至于发挥失常,才可以做到发挥正常,乃至于超常发挥,打出比以往更好的战绩!
鲁锦深谙此道,又怎么可能会不重视思想教育,尤其是这次战役环境复杂,要接触的势力有点多,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所以鲁锦第一个约谈的是俞廷玉。
俞廷玉最在乎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的三个儿子,俞氏也算是巢湖水师的两大股东之一,是创业元老,他老俞为了三个儿子的发展,可以心甘情愿的不要战功,留在庐州看家,但他三个儿子不能不受重用。
于是鲁锦就精准把脉,给他回顾了一下他三个儿子的战绩,以及这次全军大整编之后,俞氏三兄弟在军中的位置,还有自己将来打算怎么安排他们。
现在俞氏父子四人中,俞廷玉是五个方面军司令之一,长子俞通海现在是三方面军的第二集团军总兵,只比方面军司令低一级,位置已经非常高了,全军一共就五个方面军,反正不可能让你俞氏占两个去。
老二俞通源,跟他爹在四方面军,就在华高手下做54军总管,第八集团军副总兵,位置也很高了。
老三俞通渊,因为年龄小,鲁锦刚认识他们的时候老三才18,今年刚二十岁,最开始是在水师,后来跟鲁锦学了炮术,现在已经升为禁卫第八师的督师了,在朱亮祖的二方面军效力,只比他二哥低一级而已。
三个儿子都发展的不错,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再升高了,除非俞廷玉这个方面军司令放弃军权,申请退休,鲁锦才会把老大俞通海升为方面军司令。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反正五个方面军不能让俞氏都占完,职位上不可能再高了,但鲁锦答应俞廷玉,将来爵位可以给他们一些补偿,比如让他三个儿子都有爵位可以袭承。
俞廷玉对此表示理解,从他当初和廖永安一起力挺鲁锦上位就能看出来,这人情商还是很高的,有些话不用说的太直白,他自己就能听懂。
然后俞廷玉又提了一个问题,“殿下,这次山东战役,会让通海那孩子去吗?”
鲁锦当即道,“这次山东战役要出动三个集团军,以朱亮祖的二方面军为主,三方面军只出一个集团军,我准备让杨璟去,浙东局势现在还不算太稳定,必须得留一个集团军看家,就让通海在浙东看家吧。
“但是等打完山东,将来向大都北伐的时候,通海肯定是要去参战的,我保证北伐之战俞氏必有一席之地!”
俞廷玉这才高兴道,“那臣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殿下,臣也有一件事要说。”
“嗯?你说。”
俞廷玉当即道,“殿下如今的身份今非昔比,将来必定是要做天子的人,今后当着大伙的面,不必再跟臣称兄道弟,尤其是现在新来的越来越多,以免让那些人看轻了殿下。”
鲁锦点了点头,又笑道,“俞老哥你和华高都没什么指挥大战役的经验,我当着你的属下这么说,还不是为了给你们增加威信,也省得让徐州来的那几个将领看轻了你这个方面军司令。”
“哈哈哈哈.”两人相视一笑,高情商的人说话就是简单,他们都是在为对方着想罢了。
然后说起这次战事,鲁锦又把华高也叫了过来,当着他和俞廷玉俩人的面说道。
“你们都是巢湖老将,算资历是最老的,升到方面军司令没问题,但你们毕竟缺少大型战役的指挥经验,战功方面也还差了些。
“所以这次中原战役,为了加强你们四方面军的指挥能力,我特意将卞元亨和傅友德安排到你们的手下,你们不要小看这两个人,此二人都有大将之才,只是暂时还缺少历练,而且资历和战功也差了些,但不妨碍他们本身有出色的才能,我相信我的眼光。”
二人顿时对视了一眼,没想到特赐白袍的这两个小将,居然被鲁锦如此看重。
“因此这次中原战役,你们要多听取这两人的意见,但决定权还在你们,不要觉得这二人是新人,是外来的,就不信任他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互相猜忌反而打不好仗。
“也不要想着压制他们,要让他们放开手来打,关键时刻可以让他们自领一路偏师,让他们自己做决策。
“至于战功方面,你们不用担心,跟自己的属下抢功是最愚蠢的行为,就拿我来说,将来如果咱们北伐成功,就算我没亲自去战场,谁敢说这北伐没我的功劳?你们的功劳就是我的功劳!我用得着跟你们抢功吗?
“你们也一样,你们是四方面军的正副司令,是两个集团军的主官,下面的将领打赢了,既是他们的功劳,当然也少不了你们的那一份,所以该用就用,不要压制下面的将领,这样他们打的也能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两人都点了点头,“臣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然后说说外交方面,这次战役和以往不同,以前都是打元军,用不着和其他义军打交道,但这次不同,俞老哥坐镇南阳,很可能会遇到刘福通部,如果刘福通找你说什么大事,你不要做决定,让他派使者来建康找我。
“面对其他义军,咱们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刘福通如果敢对咱们挑衅,那就给我往死里打。
“当然你们要注意时机,如果你们没能解决掉李察罕和王保保,那中原便是咱们,刘福通和李察罕三足鼎立之势,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要和刘福通起冲突,不然两股义军打起来,最后占便宜的就成了李察罕的元军。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们和李察罕打起来,刘福通坐山观虎斗,偷鸡去打汴梁,那也不用阻止他们,他们想要汴梁就让他们去,将来我自有办法把汴梁收回来。”
“是,我明白了。”俞廷玉当即点了点头。
于是鲁锦又看向华高,“你去打荆襄,那里原来是徐宋的地盘,肯定会遇到一些逃散的徐宋旧部,面对徐宋这支势力,这次战役开始前,我会让江西湖广的细作,散布徐寿辉兵败身死的消息。
“他的那些旧部听到消息肯定会茫然无措,这个时候你们再打过去,打出咱们圣武军的旗号去招募徐宋旧部,把他们的兵将都拉过来,看好了,让训导官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既然他们被打的灭了国,不管是真死了还是假死了,这次都不能让他们再缓过气来,不能让他们死灰复燃,我说他死了,他就必须死了!
“如果徐寿辉从山里跑出来,或是派人找到你,你不用管他说什么,只管让他来建康找我,被咱们招走的兵将,还有咱们吃下的地盘,肯定是不可能还给他的,明白了吗?”
“臣明白,殿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如果那人真的非要讨要旧部兵将,我看他是不是真的徐寿辉还不一定,也许是有人假冒的呢,真的徐寿辉一定已经死了。”华高当即一脸认真的说道。
“.”鲁锦看了华高一眼,心道你小子悟性很高啊,有前途.
鲁锦点了点头,又嘱咐道,“如果真的有人假冒徐寿辉,你不要亲手做这件事情。”
“嗯,臣知道了。”华高再次答应下来。
“然后就是政务方面,还是老规矩,你们只管打仗,中原方面的政务交给陶安,我会成立暂设河南行省,陶安是右布政使,我会给你们派齐知县知府,不用你们操心地方。
“还有粮草方面,粮草走长江进濡须水,再到巢湖,从巢湖到庐州,在庐州建仓屯粮,此为一级粮站,等你们打下信阳,就把信阳作为第二个一级粮站,那一千多辆马车运输队,只在大站之间转运,从大型粮站到前线这一段,由各部的辅兵营随军携带数日粮草即可。
“一级粮站一共设四个,庐州、信阳、南阳、襄阳,层层转运,在大型粮站一定要派兵把守严密,最少要有一个战兵团负责,给守城部队多囤积一些手榴弹。”鲁锦再次嘱咐道。
“是,臣明白。”俞廷玉和华高再次答应道。
“好了,差不多就这些。”
鲁锦讲完之后又把陶安和傅友德、卞元亨也叫了过来,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陶安为中原的政务主官,但军权归方面军。
然后还有傅友德和卞元亨,鲁锦嘱咐他们好好打,没人会抢他们的战功,他们的表现自己都会看着,自己也会给予绝对的信任,但他们自己也不可贪功冒进,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而且这话是当着俞廷玉和华高的面说的,就说明鲁锦已经和他们的顶头上司说过了,两人更加感动不已,觉得受到了鲁锦很大的信任和重视,这次一定要报答鲁锦的知遇之恩。
安排完了四方面军的事情,接着鲁锦又把一五两个方面军的将领挨个叫过来谈话,内容跟四方面军差不多。
常遇春这边不用太过担心,主要是廖永安这边,他缺少大战的指挥经验,鲁锦让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多问问徐达的意见,徐达熟读兵书,虽然资历和战功差了些,但出出主意还是没问题的,廖永安也答应下来。
然后和四方面军那边一样,鲁锦说会让细作散布徐寿辉已死的消息,让廖永安和常遇春进兵的时候,要打出旗号招募徐宋散落的旧部,如果有人冒出来讨要旧部兵将,那这个人一定是假冒的徐寿辉
接着又嘱咐他们,洪湖荡区域藏着的陈友谅和明玉珍,这两人都是徐宋的大将,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如果他们也出来,愿意归顺圣武军,就把他们送去建康,鲁锦亲自收拾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归顺,甚至想自己重新募兵东山再起,那就直接干死他们!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陈友谅麾下有个叫张定边的,武力值不在常遇春之下,如果决定要干他们,一定要小心此人,不要和他硬拼,直接乱枪打死,另外要小心此人单枪匹马来搞刺杀。
如果他们愿意投降,那自然就好办了,鲁锦还能再添一员大将,虽然他现在并不怎么缺将领.
元军方面,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坚决去打,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余阙,此人是汪广洋的老师,如果余阙愿意投降,那就把他送到建康,当然这不太可能,就余阙那个迂腐的性子,绝不会投降鲁锦这个反贼。
如果余阙死了,那就把他的尸体用棺椁装了,送到建康去,鲁锦找个地给他埋了,也算给汪广洋一个交代,算是卖他一个面子。
然后是苗军方面,杨通贯(杨完者)必须死,其他苗军将领也不可信,能杀就杀,就算他们愿意投降,也不准他们继续领兵,要把这些人都兵将分离,然后将领送去建康,要时刻防范这些苗军将领,没一个好东西!
原历史上的胡大海,就是死于手下苗军降将的背叛和刺杀,被人偷袭用铁骨朵一锤子敲开了瓢,鲁锦既然知道这个事情,那肯定要多加防范,防止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常遇春和廖永安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鲁锦如此刻意强调和嘱咐,二人也跟着答应了下来,毕竟鲁锦还从来没说错过,既然鲁锦如此判断,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最后是元廷的宗室藩王,这没什么好说的,碰到了就杀,俘虏了就送到建康再一块杀,尤其是镇守武昌的威顺王,宽彻普化,逮到了就把他弄死!
交代完了这些注意事项,晚上鲁锦又找来廖永安继续谈,主要是他的个人问题。
廖氏兄弟,廖永坚实际上是老二,他上面还有个老大廖永清,但死得早,只留下一个孩子,就是那个廖升,如今也有九岁了,鲁锦做主,将廖升过继给廖永坚为子,如果廖永坚不幸战死了,允许让廖升继承他的爵位,算是给廖永坚一个身后保障。
然后是老三廖永安,是这几兄弟的主心骨,如今都32岁了,可是却还没成亲,也没有孩子,鲁锦都替他着急,你这样没媳妇没孩子,将来爵位传给谁?鲁锦问他可有心仪之人?
廖永安说没有,于是鲁锦便做主,把包毓叫来,问他家有没有适龄未嫁的女子,自己帮廖永安说亲。
包毓想了想说道,“臣有个堂妹,是臣伯父家的女儿,名叫包惠然,年方十九,虚岁二十,知书达理,还未出嫁。”
鲁锦又问廖永安,“你觉得如何?”
廖永安顿时哭笑不得,以前是他劝鲁锦赶紧成亲,现在反过来变成鲁锦给他催婚了,想了想才说道,“我倒是对女子无甚挑剔,只是咱跟那包妹子年龄差那么大,也是糙汉子,估计我都没人家女子读得书多,许给咱是不是委屈了人家。”
“放屁!”鲁锦顿时一拍大腿,“我的第一方面军司令,麾下头号大将,将来少说是一个国公,谁嫁给你会委屈?包毓你说呢?”
包毓又不傻,如果包氏能跟廖氏联姻,那也是极大的好事,于是立刻道,“能嫁给廖将军那当然不委屈,至于年龄,这也不是大事,区区十岁而已,不算大,再说读书方面,廖将军不是也在一直读书嘛,这也不是问题。”
鲁锦顿时看向廖永安,“听到了吗,人家娘家人都没嫌弃你,你矫情个什么,说同不同意吧?”
廖永安哭笑不得,今天也是被鲁锦逼到墙角了,于是这才道,“那臣就全听殿下的。”
鲁锦当即道,“就这么定了,现在立刻派人去包氏提亲,你们商量个日子把婚事定下来,九月出征之前,给我把婚结了,这是任务,不许推脱。”
“是!”廖永安和包毓顿时答应下来,二人相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鲁锦这也太雷厉风行了,结婚这种事情竟然还要定下期限。
不过鲁锦坚持如此,他们也没办法,好在包家就住在庐州肥东地区,离着和州也没多远,派快马当天就能赶到,第二天就能回来,有包毓的书信说明情况,这事第二天就敲定了下来,接下来便是找人寻个吉日成亲,这个就不用鲁锦管了,反正他已经定下了期限,出征之前必须把婚结了。
安排好这事之后,他才离开和州,再次启程前往镇江,把杨璟、朱亮祖等将领召集到镇江,部署山东战役。
这同样也是鲁锦和毛贵第一次见面,对这个在原历史上打出渡海两栖登陆战,且在龙凤北伐中一度打到蓟州,差点攻破大都的将领,鲁锦可是闻名已久啊。
——
ps:求月票,晚上还有一章
第447章 能否留住元帝?看天意
七月二十二,鲁锦乘船离开和州赶往镇江,但陶安和秦从龙却留了下来,他俩一个河南一个江西,这次要带领文官团队随大军一起行动,打下一个地方就要立刻建立政权。
大多数知县知府都由吏部派遣,少部分由立功的情报人员就地转任政务官,吏员可以由当地情报站人员转任,这样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辅助,可以快速掌握地方情况。
等鲁锦抵达镇江后,发现朱亮祖、杨璟等人也早就到了,于是就跟在和州一样,先是赏赐了众人赐服,表彰了他们去年在东征战役和江北战役中的表现,然后才说起了这次山东的战事。
不过他这次并没有直接公布作战计划,而是把沙盘摆出来,问他们有什么想法。
“这次山东战役的目标范围,是打到废黄河以南,北到博兴、济阳、济南、东昌(聊城)、大名路、彰德路(安阳)、卫辉路(新乡)一线,东到大海的这一片区域,一共六十余城。
“兵力方面,出动二方面军全部,三方面军一个集团军,一共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外加两个禁卫师,一个独立骑兵师,合计近二十万人。
“你们说说吧,准备怎么打?”
在场诸将看到鲁锦划出的目标范围后,都皱了皱眉,这次的目标范围可比上次江北战役的目标大多了,但是兵力上也比上次多得多,打江北的时候朱亮祖手里还只有三万兵,这次足足有二十万,没道理会有不够用的情况。
于是他想了想才说道,“我们这次打山东,其实算是一次小北伐,就算我们本身没打算直取大都,但元廷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一定会觉得咱们就是奔着大都去的,所以一定会严加防范。
“二来,从徐州北伐大都,走哪条路最好走呢?那当然是运河一线,这样可以方便运输粮草,因此元军为了防备咱们北伐,必然会在运河一线层层设防,换言之,其实山东元军的主力都在运河这边,其他地方就很空虚。”
鲁锦当即点头赞道,“你分析的不错,情报局收集到的情报也确实是这样的,所以你准备怎么打?”
“那当然是避其锋芒,击其两翼了。”
朱亮祖的想法其实和历史上的毛贵差不多,都是绕开敌重兵集团,从空虚的侧翼突破,区别只是,毛贵选择渡海两栖登陆,而朱亮祖的想法是走陆路。
他拿过指挥棒指着沙盘比划道,“这次殿下划定的目标范围,南北并不算很长,从我们最北端的沛县,沿运河到东昌路,只有420里左右,然而东西方向的战场太宽,足有一千七百余里,所以肯定要兵分多路同时进兵。
“正好殿下准备了三个集团军,我看不如直接分成四路,我带一路主力从沛县出发,就沿着运河向前硬打,吸引元军的注意力;
“廖总兵带一路从沛县出发,沿着黄河(淮河)北岸往西打,走单州、楚丘、曹州(菏泽)、濮州、南乐、大名路这条线,打下大名路之后,再分兵去打彰德路和卫辉路的几座城,这样运河以西基本就拿下了。
“然后让杨司令带一个集团军为东路军,他们从海宁州(连云港)的赣榆出发,向北沿着莒县、日照、诸城、安丘、一直打到昌邑,切断山东伸入大海的这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