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周边的蛮夷土人难以归化成国人,朝廷不能对其编户齐民,汉字的难以书写,难以学习,口音的复杂,难以听懂,这些语言和文字上的障碍,才是最大的原因。
“秦始皇搞书同文,车同轨,正是为了将六国百姓全都归化成一国,而今虽没了六国,但周边却有高丽,蒙古,乌斯藏,安南,乃至于我们国内的苗、瑶等南疆土民,想要将这些人归化成国人,我们就必须主动将汉字和汉语进行简化,还有白话文,只有让他们方便学习,大家书同文,语同声,他们才会对这个国家产生归属感。
“土人听不懂你说之乎者也,那就给他说白话文,土人听不懂韵书,那就教他们拼音,土人觉得汉字笔画太多不好写,那就教他们写简化字。
“说点实在的,他们若是能很快学会汉话和汉字,那朝廷管理他们也能更容易些。
“所以拼音必须简化,我这套拼音虽然简化的有点多,但你们不能否认它依然能用,对吧,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为了方便更快的学会写汉字,说汉话!”
众人这才点了点头,李善长也带头道,“既然殿下有此深意,那就这么定了吧,推广白话文,推广拼音开蒙,翰林院负责规范简化字,教育部下设教研司,编写新式教材,这礼部拆分,可还有别的要安排?”
鲁锦翻了翻自己的会议纪要,才说道,“没了,拆分后的礼部只保留主持祭祀,典礼,建议功赏的职务,哦对了,还有宗教管理,道录司和僧录司也放在礼部。
“教育部下设教研司,负责编写教材,并根据国家需要,对教材进行改动;
“下设初等教育司,负责全国的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
“下设高等教育司,负责全国的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建设和管理。
“下设成人教育司,负责全国职业院校和成人教育的建设和管理,这个主要是教育已经成人的非学龄人群的,比如培训工匠和成人扫盲的学校等等。
“下设督导司,负责巡查各地的学校办学和教学质量,有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来教。
“教育部总部,负责统筹管理以上这五个司。
“就这样吧,然后我们说工部,除了刚才说的拆分出一个交通邮电部之外,还要拆分出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
“拆分出一个建设部,负责工部原有的那些建设任务,比如朝廷让工部建个寺庙什么的,这些工部原本的活,划归建设部,还有今后建造国营工厂的厂房,或是一些朝廷指定的重点建筑,如大学,医院,车站,或者官署等等,都交给建设部。
“除了工部拆分出来的这三个部外,还要另外新设一个工商部。”
众人闻言顿时皱起了眉,李善长不解道,“殿下,工部这都已经拆成三个了,再说建设部不就是原来的工部吗,为何还要新增一个工商部,这个又是做什么的?”
——
这章算昨天的,今天的另算
第433章 拆分六部(五)
听到李善长提问,鲁锦立刻反问道。
“工部拆分后,有管水利的,有管交通和邮驿的,有管建设的,你们不觉得还差点什么吗?”
“这”众人顿时面面相觑,不过已经从徐州回来的原文院营造司的许济川却立刻说道。
“殿下,还差各地的工厂没有部门管理,尤其是现在的三座铁厂和龙江造船厂。”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鲁锦也点头道,“不错,这个工商部就是专门管理全国工厂的,工厂,或者说公司,又分为国营公司,民营公司,另外九卿中的少府,以后也会经营一些皇室的公司,作为内帑来源。”
众人听到鲁锦要用少府开公司,给内帑赚钱,倒是没多少反应,现在可还没有与民争利的说法呢,再加上前面两个朝代的影响。
宋朝宗室经商赚钱那才叫牛逼,宋朝的泉州港基本就是赵宋宗室把持的,皇室经营海贸,还不用给国家交税,挤兑的民间海商都干不下去,还有盐、茶、酒等垄断专卖利润,也归皇帝内帑,全国的金银矿产,同样归皇帝内帑。
元朝就更牛逼了,皇帝的斡脱所到民间放高利贷,买卖驱口奴隶等等,更为下贱。
有了前面这俩‘榜样’,鲁锦只是提议让少府开公司给内帑赚钱,这才哪到哪啊。
皇帝自己没钱,后果有多严重就不用说了吧,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老朱开国就把少府干没了,朱元璋自己就开了几个酒楼和皇庄,朱棣倒是厉害,让郑和七下西洋去给他搞钱,要是没有这七下西洋,朱棣哪来的钱迁都,哪来的钱五征漠北,再看看明末的崇祯,都被钱逼成什么样了。
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物质的,想做事就得用钱,没有钱万事不成,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所以抛开国库不谈,怎么搞皇室财政也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不过鲁锦并不是很担心,他可以垄断石油,还可以去海外抢劫,再不济光靠卖技术专利也不至于没钱花
至于开公司,赚钱是一方面,关键是鲁锦打算拿这个引领潮流,使社会风气逐渐向近现代化过渡。
鲁锦还在继续介绍,“工商部下设总务司,负责日常管理;工商标准司,负责制定国家工商标准,比如秤砣重量,尺子长短,乃至于各行各业的标准;
“另设法规司,负责制定相关行业的法规;登记注册司,负责给全国所有官民公司登记注册;统筹协调司,负责全国的工商布局,对工商业发展进行指导和统筹。
“还有工商稽查司,负责监管违法乱纪的公司和商贾;职员司,负责国营公司管理人员的任命和升迁调遣。
“政务院设工商部,行省设工商厅,府县设工商局,今后百姓想经营公司,必须到工商局登记注册,给朝廷交税,包括但不限于,四抽一的公司所得税,十抽一的增值税,三抽一的资源税,以及工商土地占用税,这个是按占地面积来收。
“另外,不论是国营,民营,还是少府经营的公司,都需要给朝廷交税。”
众人都听傻了,秦从龙当即问道,“殿下,国营的工厂也需交税吗?”
“当然,比如铁厂,国营铁厂不交税,民营的铁厂却需要交税,那岂不是很不公平?你不交税那经营成本就很低,就可以把铁卖的更便宜,那民营铁厂不就被官营的挤兑死了。”鲁锦解释道。
秦从龙顿时吐槽道,“国营铁厂给朝廷交税,这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吗?”
“左手倒右手也得交,哪怕只是内部走个账呢,核算最终产出商品的定价时,也得把上税的成本算上,这是为了营造公平的经商环境,防止把民间商贾挤破产了。”鲁锦再次说道。
不过汪广洋还是皱眉道,“但是这么高的税,四抽一、三抽一的,商贾真能赚到钱吗?”
还停留在小农经济,自产自销观念的人当然无法理解,使用机器集中大规模生产的经营模式,能把产品的制造成本压到有多低,他们没见过,不理解也正常。
不过鲁锦也懒得给他们解释,不亲眼见识一下,是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工业震撼的,于是便道,“等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关于工部的拆分,拆分后变成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邮电部、工商部,就这四个,还有谁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了。”众人都摇了摇头。
鲁锦见状这才翻开会议纪要的下一页说道,“那接下来就说户部和九卿吧。
“先说九卿,主持祭祀礼仪,朝会带头赞拜的太常寺,今后废除,其职能划归拆分后的礼部。”
众人点了点头,经过鲁锦拆分调整后的礼部,确实跟太常寺职能重合了,除了一个朝会带头赞拜,其他几乎一样,那直接废除也没什么问题。
“光禄寺,由汉时的郎中令演变而来,初为卫戍宫禁的职能,后来变成给皇帝做菜,置办宴席的,这个也废除,今后宫禁的卫戍工作交给禁卫军,做菜的职能划归内廷。
“卫尉寺,执掌皇帝仪仗的,今后废除,职能交给禁卫军。
“宗正寺、大理寺、鸿胪寺,还有少府,这四卿保留。
“九卿里还剩下个管劝农和粮仓的司农寺,和养马的太仆寺,这两个合并成农业部,新设的农业部下辖‘农林牧渔’四司,以及仓廪司,垦殖司和农科院,农科院负责农业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技术教授。
“另外还有个太医院,本来不是九卿的,今后改为卫生部,下设总务司,保育司,药监司,防疫司,医考司。
“今后要大力推广医疗教育,由官办医科大学培养医学人才,然后在各府县开办国立医院,各镇要有卫生所,全国所有的稳婆,今后都要由卫生部收编,考核合格者发给接生执照,不合格的巫医巫婆不许行医接生,违法接生者行医者,发现一次直接抓捕流放。
“统计收编后,对于缺少稳婆的地区,由卫生部从当地招人培训,或从别处调派过去,务必保证每个村镇都有持卫生部执照的稳婆,以保障全国婴幼儿的保育和接生工作。
“今后所有的郎中、大夫,必须持有卫生部下发的行医执照,官办医科大学毕业的直接发给执照,民间家传医术,或师徒传承的大夫,郎中,需由两名持有执照的医生举荐,通过卫生部医考司考核后,再发给行医执照。”
就在鲁锦介绍卫生部组织架构的时候,在场众人都忍不住纷纷侧目,看向了坐在后面的戴思恭,听说这人是金华神医朱丹溪的大徒弟,医术了得,东征没打完的时候就已经来了,但却一直没怎么露过面,这次开会才算正式现身。
此时听到鲁锦如此着重的介绍卫生部,都暗道这戴思恭真是好运气啊,什么功劳都没有,就能白得一个尚书之位.
不过要说戴思恭什么功劳都没有嘛,那倒是冤枉他了,戴思恭去年年底就来了,但一直没多少人见过,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在建康,而是被鲁锦派去和州,给华高治病去了。
原历史上的广德侯华高,刚开始的时候是打仗很猛的一个人,但是后来明朝建立,华高被封了广德侯,就突然变成胆小鬼了,洪武时期几次对外作战,不管是打云南,打四川,还是数次北伐,老朱问华高去不去,他都装病不去.
其实并不是华高真有病,而是他一直生不出孩子,害怕自己的爵位没人继承,而明初的几次战争的烈度,一点不比建国前的战争烈度低,万一死在战场上,自己的爵位不就没人继承了吗,于是华高那些年其实是一直在装病,躲在家里造人呢.
鲁锦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一开始找庐州的池仁平大夫给他看过,但是也没动静,后来华高又纳了两个妾,还是没动静,于是等戴思恭来了之后,就被鲁锦派去和州给华高看病去了。
毕竟生不出孩子这个事,对于男人来说挺丢脸的,因此鲁锦也没声张,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好在经过戴思恭的诊治,华高的妻妾终于都怀上了,而且还是两个人同时怀孕,如今已经有三个多月身孕了,这也算是鲁锦改变历史了吧,只希望今年征伐中原的时候,华高这个集团军总兵,别再有什么后顾之忧。
等鲁锦讲完卫生部的组织架构,然后才看向众人问道,“有谁想提问的吗?”
“没有。”众人都摇了摇头,九卿的废立更改他们都没什么意见,农业部也是由原来的司农寺和太仆寺合并而成,管的还是原来种地养马那些事,变化也不大。
变化最大的卫生部,鲁锦态度明确,摆明了是要加大对大夫郎中的管理,而且他们这帮政务官也不太懂,所以也懒得问,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户部这种掌管财政的实权部门会有什么变化。
于是就听鲁锦说道,“那就接着说拆分户部的事。
“户部最大的问题,是财权太过集中,同时还掌控土地、人口、仓储,责任太过重大,不是我瞧不起谁,是我真觉得没人能同时管那么多事,就算仍然保留户部,强行管理这些,也没人管得好,不如干脆拆分。
“尤其是财权,要把收钱的,花钱的,管钱的,全部分开,也像大理寺的三法司那样,拆成三财部。”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这个变化大概是整个改革中最大的一部分了吧,毕竟一个组织实体,就财权和人事任命权最为重要。
鲁锦这时又说道。
“今后的户部拆分为财政部,负责制定财政开支和各方面的预算审批,主要管怎么花钱。
“新设税务部,负责全国的各类税收,负责收钱。
“新设中央银行,也就是国库,负责管钱,以及印钞厂和铸币厂”
结果鲁锦这边还没说完,李善长就皱眉问道。
“殿下,这税收、度支,保管,三权分立没问题,但是原属于户部的人口户籍和土地田册归哪个部门管理,税务部如果不掌握户籍和土地,又该怎么收税呢?收税的依据是什么呢?”
鲁锦当即道,“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吗,之前没提到的刑部,今后改为警务部,警务部下设一个民政司,人口户籍以后都归警务部管理,这样也方便查案。
“至于土地田亩,今后新成立一个国土资源部,下设方田司,负责农业用地;下设住建司,负责城市和住宅用地;下设工建司,负责工业厂房用地;下设资源考察司,负责探勘各地的矿产资源;下设执方司,负责地质考察和地图测绘。
“另,户部原有的仓库,改归农业部仓廪司管理。”
众人闻言都傻了眼,李善长再次问道。
“殿下,臣还是那个问题,如果税务部不掌管人口和户籍,还有田册,那以后收税怎么收?”
鲁锦当即皱眉道,“不掌握户籍和田册,怎么就没法收了,你们是没见过百姓纳粮吗?什么时候官府收税,是官府拿着户籍和田册去乡下挨家挨户收的?不都是百姓自己挑着粮食去主动给官府上缴吗?
“税务部虽然没有户籍和田册,但是百姓自己有啊,他们交粮上税的时候自己带着户籍过去,税务部收到粮食后给他们开一张回执收条不就行了,谁说没有户籍和田册就收不了税的?”
“.”众人顿时被说的哑口无言,好吧,鲁锦又不是那种长在深宫里没见过百姓的皇帝,想用这个唬住他是不可能的,鲁锦又不是没见过百姓怎么交税!
这时秦从龙也问道,“那以后要是地方官府需要组织徭役,应该由哪个部门来组织?”
鲁锦再次道,“要不要用徭役,由知府决定,知县监督,掌管人口户籍的地方警察局负责具体组织,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次众人终于不说话了,鲁锦既然安排的那么明白,那就是早就做好了拆分户部的打算,又怎么可能被他们问住呢。
第434章 拆分六部(六)
见众人不说话了,鲁锦又继续说道。
“百室先生担心税务部收税没有依据,这是没必要的,财政部虽然不负责收税,但却可以制定税收政策。
“在财政部下设税政司,负责制定税收,该收什么税,从哪收税,找谁收税,每个行省府县,每个部门应该各承担多少税收,都由财政部税政司制定,报内阁和皇帝审批。
“税务部这边,下设农税司,商税司,市泊司,分别对应农业粮食布匹税,工商业公司税,海关市泊司港口税和关税;
“再设税务核算司,当年财政部下达的收税任务是多少,应收多少,实收多少,都要经过核算司核算。
“还有税务稽查司,对于没有按时上交税款的,要过问有司问明情况,能处理的及时处理,比如无故拖欠;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内阁和皇帝,比如地方灾荒;对于偷税漏税,故意不缴纳税款的,税务稽查司有权监督地方催收!”
听到这个组织架构,有设置税收的,有负责收的,还有核算的,稽查的,这么齐全,而且设置税收的和负责收的还不是一个部门,权力拆分的那么彻底,那肯定是没问题了。
李善长这才无奈道,“那臣没问题了。”
于是鲁锦又看向在场的其他人,“关于三财部,谁还有什么要问的?”
汪广洋这时又问道,“殿下,那财政部除了制定税收的税政司,还有什么司?”
鲁锦闻言再次介绍道,“总务司(办公厅)负责日常运营;税政司负责制定税收;预算司,负责审批各部门开支预算;国防司,负责审批军队国防开支预算;经济司,负责指导经济发展意见;审查司,负责审查预算司和国防司的审批,如果没有问题,就由总务司拨款。”
众人闻言连连点头,这么安排的话,倒是把怎么花钱的流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臣没有问题了。”汪广洋当即道。
鲁锦再次扫视众人,“谁还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