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产下的第一代子嗣,至少还有一半汗血马的血统,可如果这第一代子嗣,继续和蒙古马来配种,生下的第二代子嗣,就只剩四分之一的汗血马血脉了,若是再用蒙古马配出第三代,就只剩下八分之一汗血马的血脉。
“长此往复下去,就好比给一滴墨不停的兑入清水,慢慢的,产下的后代里,汗血马的血脉就几不可察,你把一滴墨滴入一个清水池里,那你还能看到那滴墨吗,等它全部化开,你只会看到那还是一池清水。
“这便是以往历朝历代,虽也引进过西域良马,可延续至今,却养不出一匹好马的原因,因为汗血马优良的血统被稀释了,于是产下的后代的优良性状就退化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李善长总算明白了鲁锦的意思,“那照主公的说法,若是新朝再从海外引进了优良的战马品种,那便只能良马和良马配,保持血统纯正,不掺入劣马驳杂的血脉,这样才能让良马的血脉一直延续下去?”
“正是如此。”鲁锦当即点头道。
李善长捋了捋胡子,想了想说道,“那这可不好办啊,若是想养出几十万匹血统纯正的优良战马,又不能跟甘青马和蒙古马杂交,那得引进多少种马?养上多少年,才能将马匹的数量养上来?”
鲁锦闻言却道,“没先生想得那么麻烦,但也确实不容易就是。”
——
PS:不好意思,上传的时候点错了,复制点成粘贴了,不是故意的,翻了半天历史版本,才找到本地的缓存
第420章 新朝马政
李善长听鲁锦说没那么麻烦,顿时又来了兴趣问道,“那依主公之见,应该如何来养?”
鲁锦这才道,“想快速的培育出优良的战马,中国的本土马并非不能用,大伙都知道,人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地方,都不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这马其实也一样。
“那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引进海外优良种马的同时,再用本土马种改良,培育出一种适应中国气候的新品种战马。
“至于怎么培育,方法也简单,就是杂交,不过不是那种稀释血统的杂交,而是有目的的定向杂交选育。
“我这么说你们可能听不明白,我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们应该多少懂点书画吧?”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
鲁锦又说道,“这作画的时候是不是要调颜色,用朱红混以靛蓝,调出来就是紫色,用朱红混以黄丹,调出来就是橘色,用黄丹混以靛蓝,调出来就是绿色,这培育新品种的动物,其实也和作画调色差不多,不过调的不是色,而是血统,公输氏将其称为配血,或者混血。
“按照公输氏的经验,想要培育出一种动物的新品种,至少要繁育七代,才能产出具有稳定性状和特征,且自成体系,可以内部繁育的新品种。”
众人一听就明白,这件事的难点在何处了,听鲁锦说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引进优良种马和中国本土马杂交,这个倒是不难,难点在要繁育七代!
马的平均寿命通常是25岁左右,四岁才算成年,才可以参与繁殖,你算去吧,四岁成年开始配种,怀孕一年,第五年产出下一代,也就是说繁育一代至少要五年时间,七代就是35年,而人的一辈子又有几个35年呢?
这几乎就是把人的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
“以中国的体量,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足够多的战马,且要满足百姓和军队的需求,至少也得培育三五个新品种的马。”
他又掰着手指数道,“这拉炮车,耕地,拉车运货的重型挽马至少要一种吧?骑兵骑乘的马匹是不是也要两三种,西北气候干燥炎热,漠北寒冷异常,东北林海雪原,都需要适应当地气候的马种才行。
“所以这具体做法,就是先从当地挑选出一批优良的种母马出来。
“我举个例子,比如西北的甘青马(河曲马),听说甘青马以黄骠马最为上等,称为什么干草黄,透骨龙之类,那就想办法挑选二三百匹黄骠马的母马,要毛色一致,外形特点突出,从中挑选体格最为高大健壮的。
“然后再引进几匹种公马,比如汗血马,挑选毛色相近,黄色、栗色或金色,体型高大健壮的,比如一共有甲乙丙丁四匹公马,种马精心饲养的话,一年能配五十匹母马,那就将这二百匹甘青马的母马,平均分给这四匹公汗血马。
“一年之后产下第一代子嗣,此时这第一代的子嗣,就有一半汗血马的血统,一半甘青马的血统,但是杂交产生的后代,不一定都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候就要淘汰掉我们不想要的。
“比如皮毛杂色的不要,或者体型遗传自其母,生的和甘青马一样矮小也不要,最后只留‘此子类父’的那一批高大健壮的后代。
“而且牧监还要给每匹马修造户籍族谱和档案,要给每匹马取名字,再编一个身份编号,就如编户齐民一般,还要给马秤体重,量尺寸,肩高多少,身长多少,腿长多少,胸围多少,腹围多少,性格有什么特点,外貌有何特征,蹄子够不够硬,一至四岁各年龄段,跑一公里到三公里,各自的速度是多少?
“族谱方面,每一匹马的爹是谁,娘是谁,祖父祖母,外公外祖母是谁,都要记清楚,每一匹马的血缘关系,上述祖宗十八代,都要做到有据可考,有迹可查。”
众人一听就头大了,给每匹马都修一本族谱和档案,这个工作量可够大的。
就这还没完,鲁锦还在继续道。
“每匹公马配五十匹母马,每年可以产下50匹马驹,到第一批马驹四岁成年,累计可以产下200匹具有一半汗血马血统的子一代,就按公母各一半吧,四匹公马就有四百匹子母马,这都是种公马的第一代女儿。
“然后再换爹配种,甲号种公马和乙的女儿继续配,乙的女儿和丙配,丙的女儿和丁配,丁的女儿和甲配,配出第二代,然后继续淘汰掉我们不想要的,只留毛色纯正,高大健壮的。
“这样配出的第二代,就具有75%的汗血马血统,25%的甘青马血统,因为第二代的祖父和亲爹都是纯血的汗血马,只有祖母是甘青马,对不对?”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
“原来这就是配血?!”
“没错,这便是配血杂交选育。”鲁锦点点头继续说道。
“产出第二代之后,继续换爹配种,甲的孙女和丙配,乙的孙女和丁配,丙的孙女和甲配,丁的孙女和乙配,如此生出第三代,就可以保证第三代具有九成的汗血马血统,因为它的亲爹,祖父,曾祖都是纯种的汗血马,只有曾祖母是甘青马,对不对?”
“正是如此,可是按照这法子继续配下去,应该就没法配了吧?生出第三代,至少都有15年了,那四匹种公马恐怕也已经垂垂老矣了。”冯国用当即提醒道。
鲁锦点点头,“不错,生出第三代,这四匹种公马也差不多该淘汰了,然后繁育第四代时,还有两种方法,或是继续从海外引进纯血的汗血马,参与配第四代,要么.”
“要么就用一二三代的那些公马来跟第三代母马配种?”陶安也接话道。
然而这次还不等鲁锦说话,一直没发声的汪广洋就惊诧道,“这怎么可以,叔公和侄孙女,叔父和侄女,这岂不是有违伦理?”
鲁锦闻言顿时瞥了过去,不咸不淡的说道,“所以这就是儒家迂腐的地方,尤其是宋朝的儒生,牲畜回交本就是常有的事,宋朝外战打不赢,丧权辱国,就拼了命的歪曲理学,给自己硬造正统的法统。
“尤其是宋真宗赵恒,签了澶渊之盟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还恬不知耻的去泰山封禅,宣造祥瑞,好似自己还是中华正统一般,实则早就将法统丢了个一干二净!”
在场的儒生闻言顿时惊骇不已,汪广洋更是惊道,“主公慎言!”
鲁锦却满不在乎道,“我说了又如何,儒生还许做不许说了?
“前宋打不赢外战,为了维持法统,便只能拼了命的在儒家道义上下功夫,宣称文化胜利,以此鄙视金辽西夏,将其视作蛮夷。
“金辽西夏确实是蛮夷不假,可前宋的儒生做的就光彩吗?尤其是前宋的程朱理学,一点长进没有,反而愈发固步自封,汉唐时民风尚且比较开放,汉时以娶孀妇为美事,魏太祖曹操更有好人妻之名。
“唐朝的女子也十分开放,甚至可以与夫家离婚再嫁,甚至就连宋初的时候,女子也可以抛头露面,可以做女掌柜,开酒楼茶舍,可是到了南宋,你们看看变成了什么样子?
“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丈夫死也要女人守寡自贞,还大肆建造贞节牌坊约束女子,不许女子再嫁,否则便是失德,甚至就连女人裹脚缠足也是从南宋开始的。
“我真替南宋的儒生感到丢人,自己以文御武,打不赢金人,丢了半壁江山,没本事北伐夺回失地,只会欺负自己的女人彰显男子风范,儒生天天念叨着以孝道治天下,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却鼓励女子缠足,缠足究竟有什么美的?只会迫害女子!
“有些人鼓吹什么三寸金莲,勒的女子足骨变形,痛苦不堪,连行走都难,这难道不是毁坏身体?这难道不是不孝吗?这个时候儒生怎么不说孝道了?
“一群打不赢蛮夷,只会拿女子抖威风的宋儒,真是把我汉儿男子的脸都丢尽了!”
在场的儒生顿时被鲁锦骂的没有脾气,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虽然鲁锦骂的不是他们,而是南宋的儒生,可他们也是儒生啊,有些甚至还是学的鲁锦鄙视的程朱理学,这骂他们祖师,还不如直接骂他们呢。
鲁锦还在鄙夷道,“最可气的是,一群儒生居然拿给人制定的伦理道德,用在牲畜上面,怪不得前宋养不出好马,被人家金国吊起来打。
“我再说一遍,人才讲同姓不婚,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许通婚,但是别拿人的伦理套在牲口上面,都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顿时稀稀拉拉的应承了一声,他们一群儒生,却要侍奉一位并非儒家的主公,这位主公还隔三岔五的骂儒家一通,也是够难为他们的了。
鲁锦这才继续说道,“说回培育战马,到了第三代的时候,原有的四匹种公马也该被淘汰了,这个时候最好再引进一批纯种的汗血马,参与到第四代的繁育。
“因为牲畜虽不讲伦理,但近亲繁殖总会出现一些不易察觉的隐患,比如容易得遗传病,基因病,或是原本不容易发病的,但是近亲繁殖之后,这种隐性基因又凸显出来了,总归是不好的。
“另外为了今后这个新品种能扩大繁育规模,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多引入新鲜血统,培育新品种时,血统的来源越广,基因的多样性越大,今后繁育的新品种就越优良。
“不过就算第四代时引入了新血统,那后面该回交还是要回交,这是培育新品种时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否则无法稳定新品种的遗传性状,生不出一致的后代,那这个品种就是不成功的。
“具体的办法,假设没有新血统引入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第二代的公马,选择优异的成熟个体,作为二代种公马,与三代的母马配种,用来繁育第四代。”
秦从龙这老头倒是没那么迂腐,他倒不介意牲畜之间近亲回交,于是便好奇问道,“为何不用第一代的公马,直接用第二代,这有什么说法?”
鲁锦当即解释道,“先生可还记得第一代的公马是几成汗血马的血统?”
秦从龙立刻道,“第一代是由汗血马与甘青马杂交而来,血统应该是各占一半。”
“正是如此,因为第一代的甘青马血统占比太高了,如果参与第四代的繁殖,就会有一定几率出现返祖的现象,生出的第四代就可能会更像甘青马,而非汗血马。
“而且就算从血统占比来算,五成血的一代和九成血的三代,生出的四代又占了几成汗血马血统?”鲁锦反问道。
秦从龙想了想才道,“大致在七成左右?”
鲁锦点点头,“不错,因此想要维持汗血马的血统,不使其后代退化变矮,就要拿七成半血的二代,和九成血的三代来配,不过这个时候就可以加入三代公马的血统了。
“用叔父和侄女配,侄子和姑母配,这样就能生出占有八成汗血马血统的第四代,因此第四代又可称为欲成系,是即将确立一个新品种诞生的父母代。”
“原来如此,这便是创造新品种了?果真神奇。”冯国用顿时感慨道。
“繁育出第四代欲成系后,接下来还可以用九成血的三代,配八成血的四代,生出八成半血的五代。
“等第五代成年后,再用九成血的三代和八成半血的五代配,用祖父和孙女配,孙子和祖母配,或者用八成血的四代,和八成半血的五代配,叔父和侄女,侄子和姑母,这样就生出血统无限接近八九成汗血马血统的第六代,因此第六代又可称为稳定系。
“到了第六代时,就不必继续跨代回交了,只需用同代的表兄妹配出第七代,如果第七代的性格,体型,速度,耐力,毛色,几乎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没有生出什么奇怪的病,并且保留那四匹汗血马祖先的所有优良特征,没有出现退化的情况,那这个新品种就算育成了,因此第七代又可称为成品系。
“之后第八代的繁育便是扩大种群规模,尽量挑选血缘关系远的进行同代繁殖,或者用第六代,或是第七代的继续回交,也是可以的,等繁育出八九代之后,血缘关系变的更远之后,今后就不用再为血统操心了。
“这种育成的新品种,无限接近九成的汗血马血统,除了老祖宗里用过一次甘青马作为母系材料,你几乎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适应中国气候的,中国本土的汗血马!
“今后无论怎么生,你只要不拿它跟其他乱七八糟的马混血,它生出来的后代都是拥有八九成血的汗血马,而且其血统已经自成体系,成了一个新的品系,完全可以称其为纯血马!”
众人闻言消化片刻,秦从龙才说道,“臣算是听明白了,这就如酿酒一般,想要酿出味道不变的酒,就得用原来的老曲不停的制作出同样的新曲,用这样的酒曲酿造出的酒,味道才能始终如一。”
鲁锦点点头,“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不不不。”陈遇却说道,“我觉得倒是像做菜,选育选育,便是选出自己想要的口味,想吃辣味就要放茱萸和芥末,想吃甜味就要放糖霜和蜂蜜,想吃酸味就要放醋,想吃麻味就要放花椒,根据自己心意口味,放入不同的调料,便可做出满意合口的菜肴。”
鲁锦又点头道,“中行先生的理解也不算错,所谓的配血,培育新品种,便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特意选育。”
冯国用也道,“我觉得还是主公所说的作画调色更贴切些。”
“反正差不多就那个意思。”鲁锦也不纠结。
李善长这时才道,“若按主公说的这种法子,似乎也花费不了多少钱粮,只需从海外引进一二十匹种马即可,交给商贾,或者专门派个使者过去买马就行。
“就是这么培育极耗时间,又要给每一匹马制作户籍和族谱,确实辛苦,而且等这纯血马扩大到数十万匹,堪用的时候,恐怕需要很长时间。”
鲁锦却道,“这不见得,如果从刚开始培育的时候,就多下资源,那培育的就快了,比如刚开始就用六到八匹种公马,配三四百匹母马,这样等你繁育到第七代的时候,少说也已经有上万匹纯血马了。
“基数大了,再扩大种群就容易了,就按公母各半吧,五千匹母马一年就能生五千匹,四年就是两万匹,等繁育到第八代,第九代的时候,也就十年时间,少说都有十万匹了。
“再说了,咱们不是要培育三五个新品种吗,若是同时开设三五个种马场一起育种,只需五十年,就有几十万匹瑶光和赤霄这样的神驹了!到时我新朝将士人人都骑乘天马,这天下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冯国用闻言则叹道,“五十年一个马种,这是要从弱冠干到古稀之年啊,不知道有没有活着见到品种育成的那一天。”
众人闻言也一时跟着感慨起来。
鲁锦见状当即道,“所以这个事难就难在这里,单是管理马场并不见得多难,关键是极为枯燥和耗时间,而且还要做大量文牍工作,就不说扩大规模,单就品种育成,至少也得35年。
“因此这事得找几个肯吃苦,能耐住性子的年轻人来干,若是中年人,看不到出成果的那天,人就老死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人的寿数毕竟有限,一个人六岁开蒙,读十几年书,弱冠开始做事,等育成这个新品种,人也快到花甲之年了,俗话说的好,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大好的青春年华全用在养马上面,咱也不能亏待了人家。
“谁若能给国家育成一个新的马种,虽不能说富国,可也称得上是强兵,让我天朝将士人人都能骑乘天马,也算于国有大功,我给他一个世袭的伯爵又何妨!”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眼冒精光,家里有年轻子侄的,纷纷惦记上了这个差事,这可是世袭伯爵啊,谁听了不心动?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么好的事当然要给自家争取一下!
不过冯国用却想到了一个隐患,于是说道。
“若是以伯爵作为封赏,那定是有人愿意做这事的,只是臣想到了一个隐患,这新品种的战马若想保持其血统纯净,那就只能全靠朝廷的官牧了。
“民间的百姓又不懂血统和遗传,更不懂选育,若是将这纯血马和不知哪来的杂马配了种,那岂不是用不了几代,这马种就又退化了?
“所以这纯血马只能朝廷来养,民间的百姓根本帮不上忙,可是如此一来,对朝廷的负担就太大了。”
众人闻言也跟着犹疑起来。
鲁锦藏在墨镜后面的双眼也闪动几下,踟蹰了半晌才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百姓自愿养马,还可以让其参加选育,不使民间的马匹血统退化,而且朝廷几乎不用花什么钱,甚至还能凭此赚到钱,民间那些养马户也能有利可图。
“就是可能有点危害,只能说有利有弊,我一时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