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19节

  基本就是,如果圣武军当天早晨兵临城下,那当日天黑之前肯定能够攻破城池,如果是当天傍晚抵达城下,那最多第二天白天就能攻破城池,换言之,如果单纯用时辰计算,基本没有一座城池能坚守超过一天的,这个攻城的速度实在太过夸张,难不成元廷的城池和守军都是纸糊的吗?!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据说鲁锦的禁卫军中有一种大型火铳,以精铁铸造,重达千斤,平时架在车上,需要数匹挽马才能拖动,能跟随大部队行军,如此笨重不便之物,换来的则是极其夸张的进攻能力,据说能将十几斤重的铁弹发射到三四里远,不仅能打实心铁弹,也能发射内填火药的开花弹,或者如枣子大小的密集铁丸。

  凡遇野战,对敌施放此种火铳,一炮过去糜烂数里,人马俱碎,若列成一排同时施放,则没有任何军阵能挡得住此种攻击。

  凡遇攻城,必在城外里许处高筑铳台,再将大铳置于其上,对城头四面发射,则守军弗能挡,城头难以驻人,金汁、拍杆等守城器具被悉数破坏殆尽,重甲步兵再蚁附攻城,一拥而上,则城破矣。

  这种打法实在太过无赖,仗着大型火铳的射程优势,先在守军攻击范围外把城头守军清扫干净,再用重甲兵去攻毫无防守的城墙,谁能挡得住?

  诚然,你可以说圣武军战术死板,翻来覆去只会用这一招,但是你不能否认这种战术的确有效,圣武军遇到的城池没有一座能挡得住超过一天,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既然这么有效,我为什么不用?除非元军能想出一种克制这种战术的方法,可这种克敌之术又哪是那么好想的,要是这么容易想出来,前面的城池早就挡住了,还轮得到他们在这想办法.?

  元廷婺州路的全体高层,另一个浙东廉访使杨惠,婺州路达鲁花赤僧住,婺州路万户陶广义,枢密院同佥甯安庆,万户府都事李相,南台侍御史帖木烈思。

  一帮大官找来各种兵书,翻着书中的奇门武器,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克制圣武军大火铳的,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枢密院同佥甯安庆率先说道,“此种火铳威胁最大的,其实是射程,贼军若在离城一里之外筑造铳台,对城发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能够有效反制的手段,只能被动挨打,这才是最要命的。”

  其他众人都连连点头,浙东廉访使杨惠也说道,“是啊,这个距离,无论是弓箭还是神臂弩,都射不了那么远,贼军尽可以将城头守军悉数消灭,然后再来攻城,我们几乎无计可施。”

  南台侍御史帖木烈思也道,“就算是大型茴茴砲,其射程最多也只有二百余步,顶多只有半里,还是打不到贼军的铳台,这世上除了茴茴砲、碗口铳,还有弓弩,可还有能射三四里的兵器?”

  职位较低的都事李相一直没说话,在那里拼命的翻书,听到这话,终于让他从兵书上找到一种武器。

  “这里有,前宋的《武经总要》中载有一种床弩,需数人合力发射,射程极远!”

  众人闻言纷纷侧目,甯安庆当即追问道,“可有写具体的射程数目?”

  “有,能射三百.大步”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纷纷摇了摇头。

  三百大步,按古代一步一米五算,三百步也才450米,就算你步子迈的再大一些,撑死也就五百多米,这个射程的确够得到一里外的铳台了,但是鲁锦的火铳射程又不止一里,那可是相传能射三四里呢,你就算有床弩又怎么样?我大不了再往后退上百十步,一样用射程压制你!

  李相自己说完也反应过来,只有一里的射程完全无法压制圣武军的大火铳,于是也不再说话,沉默着继续翻书。

  其他人也沉默半晌,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提出质疑,达鲁花赤僧住当即道,“这世上真有能打三四里远的火铳吗?我们自己又不是没有火铳,金华城头上那重数百斤的铜铸碗口铳,射程也和茴茴砲差不多,不过二三百步而已。

  “贼军的火铳重上千斤,就算比我们的碗口铳大上一些,射程也顶多有一里,怎么可能有能打三四里的火铳?我看多半是那些逃过来的百姓不认识火铳为何物,被贼军给吓傻了,胡言乱语而已。”

  杨惠却当场反驳道,“自贼军传檄浙东开始发兵,到浦江、象山等地全部沦陷,一共只用了40余日,四十多天攻克近40座城池,我们除了相信贼军的火铳能打三四里,还能相信什么?难不成那近40座城池,在遇到贼军的当天就全主动献城投降了吗?”

  是啊,圣武军的战绩在那摆着,除了相信敌人武器逆天之外,你还能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僧住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可最终还是不能欺骗自己,于是也沉默下来。

  这时一直在翻书的李相又说道,“要不我们在城外一二三里处挖掘壕沟如何?咱们多挖几条壕沟,这样贼军应该就筑不了铳台了吧?”

  甯安庆却闭着眼摇了摇头,“没用的,挖掘壕沟最多只能迟滞贼军的攻城速度,如果你在城外背靠城墙,前凭壕沟,派大军在城外野战,那你还是要先解决贼军那种火铳,否则不在城外驻军野战的话,几条壕沟也只是给贼军制造些许麻烦,耽搁几日填壕沟的时间而已。

  “总之,不论野战还是守城,都得先想办法克制贼军的火铳,如此才能坚守,必须先守住一个关隘,让贼军不继续扩张,我们才能给朝廷争取时间,筹备兵力反攻。”

  众人闻言却根本不接话,要是能想出办法,还用他们一群人坐在这里苦思冥想吗?

  甯安庆环顾众人,发现大家喝茶的喝茶,饮酒的饮酒,李相还在继续翻书,反倒是婺州路万户陶广义,在那里拿着纸笔写写画画,而且众人讨论到现在,就这个陶广义还一句话没说过。

  于是甯安庆当即皱眉问道,“陶万户为何一言不发,大伙都在想克敌之法,你这个婺州路的军事主官为何不说话?”

  陶广义这才放下手中毛笔说道,“哦,我也在研究贼军的火铳,为何能比我们的火铳射程远那么多?所以我就凭着听来的描述,绘制了几幅贼军的铳图,或许可以探究一二。”

  “哦?拿来让大伙看看。”甯安庆当即来了兴趣。

  陶广义将刚画的几张图纸放到桌子中间,众人立刻都围了过来,然后他才介绍道。

  “根据听来的描述,贼军的火铳是用铁做的,而不是铜,究竟是铸造还是锻造,这不好说,不过如此大的铁器,重上千斤,我自己比较倾向于铸造,毕竟这么大的东西也不好锻打。

  “然后是贼军的火铳远比我们的碗口铳要长,而且是长的多,听人描述,此种火铳在远处看,就像个又细又长的铁管,而且铳口应该是平的,并非碗形。

  “因此我推测这种火铳应该是使用的合口铁弹,就是铁弹刚好和铳管一样大,或者铳管比铁弹略大一些,这样方便装填,而不是像碗口铳那样,发射的铳弹比铳管还大,铳弹还没打出去,火药的火气就已经泄了大半,可能这就是贼军火铳能射三四里的原因。

  “按照这个思路,贼军火铳真的就是个‘大火铳’,我的意思是,就是单人使用的那种单眼小铳,直接放大,而不是诸位想的那种,把碗口铳做的更大。

  “最后还有这炮车,哦对了,我听人说,贼军管这种大火铳称作火炮,或者大炮,并非什么大火铳。

  “这炮车据说车轮有人的肩膀高,形状非常简陋,只有两个轮子和一根车轴,把炮管架在上面,后面还有一条木腿斜支在地上,用以稳住炮身,另有一辆两个车轮的木箱车,我怀疑这是专门盛放炮弹和火药之物。

  “行军时炮车与弹药车通过插销挂在一起,变成一辆四个轮子还能转弯的车,由数匹挽马牵引,当真巧妙,能造出这炮车之人也肯定是个厉害的工匠。

  “还有贼军的另外两种火器,一种步兵单人就能使用的火铳,其铳管据说非常长,大概有三尺多长,后面还有一节弯曲的木柄,状如狗腿,铳口处据说还能外接一支细长的枪头,有一尺半长,全部加起来可能足有六尺多长,既能当火铳远射,又能当成短枪肉搏刺杀。

  “可能是因为此种火铳形如短枪的缘故,因此贼军直接称其为火枪,而非火铳。

  “这还不是最巧妙的,我还听逃到金华的溃兵说,他们的这种火枪装填发射的速度极快,而且不需用明火点燃,上面有个类似弩机的机括,只需扣动扳机,火药即可点燃,将弹丸射出,可我实在想不出,究竟是什么样的弩机,能点燃铳管中的火药,还能不让铳管炸膛

  “最后一种铁壳震天雷,据说上面还有个木柄,方便投掷和携带,这个倒是和本朝和前宋的震天雷区别不大,可那火枪和火炮却端是厉害的很。”

  杨惠、甯安庆等人看着纸上的草图,不得不说,这陶广义画画的水平还是不错的,只凭想象和别人的描述,就把火枪火炮的样子画了个七七八八,让众人大为震撼,有一种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的感觉。

  浙东廉访使杨惠更是直接问道,“陶万户既然已知贼军火器底细,那这种火枪和火炮,我们可能制造吗?”

第402章 神火飞鸦和神机箭(下)

  听到杨惠想制造火枪火炮,陶广义顿时皱了皱眉,这才说道。

  “方才说的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测,想要造出和贼军一样的火器,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试制才行。”

  甯安庆闻言当即问道,“那如果现在就开始试制的话,都有何难处?”

  陶广义顿了下这才说道,“就拿火炮来说,用合口铁弹,加长铳管,定然能将炮弹发射的更远,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这种火炮与碗口铳相比,闭气肯定更加严密,如此才能将火药宣泄之力全部用于发射炮弹上,那就一定会和单人用的小铳一样,容易炸膛!”

  众人闻言忍不住皱了皱眉,他们的确不如陶广义对火器的理解那么深,但是听起来却觉得很有道理,而且这个时代的火门枪确实经常发生炸膛的事故,所以一直没能大规模推广开,很多将领和士兵还是更愿意用弓弩。

  小铳就已经经常炸了,造个上千斤的炸了那得多恐怖?

  陶广义则是继续道,“所以这种火炮每次需要装填多少火药,或者炮管需要做到多厚才能不让它炸膛,这都需要反复去试,装药少了,炮弹打不远,装药多了又会炸膛。

  “炮管厚了可能会太重,造出来重几千上万斤,十头牛都拉不动,还不如贼军千百斤的好用,造的炮管太薄了又会容易炸膛,这些也需要反复去试,具体多长时间能造出来,我也不好说啊。

  “即便最快,可能也需要几个月到半年,中间若是炸膛一两次,可能几年也造不出,这也是有可能的。

  “别的不说,他们这火炮究竟是怎么和炮车连接的,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这么重这么长一根圆滚滚的铁管,架在一根光秃秃的车轴上,它不会左右滚动吗?

  “火铳发射是有反冲之力的,能把铁弹打出三四里远,势必要装填更多火药,那反冲之力肯定也会更大,若是炮身和炮车固定不牢,这一开火,炮身还不得把自己崩飞啊?几千斤的东西飞起来,不知要砸死多少人。

  “要是能亲眼看一眼就好了”

  陶广义虽然猜出了让火炮射程更远的原理,但是距离真正造出来还远得很呢,他现在连火炮中间控制俯仰角度的耳轴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还以为就是一根光秃秃的铁管子

  众人闻言眉头忍不住皱的更深了,杨惠则有些为难道。

  “自这庐州贼军渡江以来,朝廷跟这庐州贼军一仗也没打赢,打不赢自然就没有缴获,这怎么让你看一眼?总不能派细作去看吧?

  “而且这种火炮堪称神器,贼军防守一定十分严密,听说他们在行军时,还会用红色的油布从外面包住,叫什么炮衣,因此民间又有传言叫什么红衣大炮,平时都是盖住的,最多只能看出个大致形状,根本不给你看细节,等炮衣解开时,都已经在作战了,寻常人又去不了战场,这细作去了恐怕也是什么都看不见啊。”

  这.就没办法了,众人闻言再次沉默下来。

  再说鲁锦又不是傻子,明知道火炮是大杀器,又怎么会让技术轻易泄露出去,平时包裹油布炮衣,这些保密和保养手段且不提,他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毁炮和弃炮程序。

  就拿上次跟方国珍的水战来说,有两条炮舰陷入方国珍水师的重重包围,眼看突围无望,两条炮舰直接自沉,上面的六门加农炮还从炮尾火门钉入钢钉,封死了发射能力,然后才沉入长江,就算事后被人捞起来,这六门炮也已经是废炮了。

  陆军这边更甚,禁卫军炮团本来就在全军的重重保护之下,想缴获火炮,除非圣武军全军覆没了,而且即便是全军覆没,到了要突围的时候,也不允许炮兵被俘,炮兵必须先行撤退,如果有时间的话,还要执行毁炮程序,装填超量药包,主动炸膛,直接把炮炸碎,并且焚烧射表。

  就算时间紧急,来不及炸炮,也得用钢钉把火门钉死,阉割掉火炮的发射能力,总之,元军就算打赢了,也别想缴获一门完好的,能够发射的火炮

  这种破坏技术装备的手段在军事上是很常见的行为,就像解放战争中,国军炮兵撤退前都会把榴弹炮复进机里的液压油放干,当时中国自己没法生产这种液压油,把油放干火炮就失去了复进缓冲能力,也就无法使用了,而我机智的解放军战士,土八路有土办法,把白米粥灌进缓冲油缸,当液压油用,一样可以打,看的被俘的国军炮兵目瞪口呆

  话说回来,元末这个时代的前装滑膛炮当然没那么复杂,想靠缴获仿制圣武军的火炮,这不是没有可能,但也肯定没那么容易,鲁锦肯定是能多捂一天是一天。

  众人沉默了片刻,枢密院同佥甯安庆才总结道。

  “就是说现在看不到贼军的火炮长什么样,我们自己想要制造,需要很长的时间试制是吧?”

  陶广义点了点头,“是这个意思。”

  杨惠则叹息道,“可是我们哪来的那么多时间试制,你们觉得那公输锦能停战多久?他这次打下浙东,肯定又扩充了不少兵力,如今又拿到了浙东一年几百万石的粮食,粮草也不缺,最多也就是练兵用些时间。

  “我敢说,最迟等到今年秋收,一进入农闲时节,百姓就可以被征做民夫,半年时间,也足够他把兵练好了,到时候他肯定会再次出兵,而且目标很可能是一两个省,就像这次东征江浙一样,金华又是距离前线最近的城池,留给我们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年,你有把握在半年内造出能匹敌贼军的火炮吗?”

  “当然没把握。”陶广义很诚实的摇了摇头,不过他又说道,“所以我又想了个应急的办法,可以通过改造兵器的方法,快速改出一批能够远射的武器。”

  “什么办法?”

  “怎么改造?”众人顿时来了兴趣。

  陶广义当即又拿出两张图纸,给众人介绍道。

  “这是我设想的一种火器,我将其称为神火飞鸦,先用竹子芦苇扎一个纸鸢出来,在纸鸢肋下绑上二到四枚烟花,纸鸢腹中装一颗开花弹,将其内外用药捻子串起来,点燃后纸鸢受火药反冲之力飞出,待药线燃尽后飞入敌阵爆炸。

  “另一种叫神机箭,就是在现有的箭矢上捆绑一枚药筒,同样利用火药反冲之力,将箭矢射出,火药力大,应该能将普通箭矢射的更远,最起码能比用弓弩射的远。”

  众人看着那两张抽象的草图,忍不住嘴角一阵抽搐,这又是纸鸢风筝,又是火药烟花的,怎么听起来那么不靠谱呢.

  杨惠当即道,“这东西能行?纸鸢不就是孩童的玩具,烟花也是消遣之物,这东西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杀敌的武器”

  甯安庆却摆了摆手打断道,“若是让你做这玩意,造出来能打多远?威力能有贼军的火炮大吗?你以前做出过这种东西吗?”

  陶广义再次摇了摇头,“做倒是没做过,不过我研究纸鸢多年,以前炼过丹,后来还摆弄过火药,各类火铳和火器我也研究过,想来造这东西应该不难,至于能打多远,这就不知道了,还是得试。

  “不过这种小玩意试制起来,肯定比几千斤的火炮容易,就算一两次试不成,也可以多试几次,总能试制出来。”

  众人闻言顿时犹豫起来,主要是他们现在的时间不多,容错机率很低,半年时间那还得鲁锦按他们所想的秋季出兵才算的,如果鲁锦提前出兵,他们甚至连半年时间都没有,要是把全部精力都押在火炮上,谁也不知道能不能造出来。

  于是思考良久,杨惠才说道,“那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先造这神机箭和这什么鸦试试,总要弄出一两种能用的。”

  南台侍御史帖木烈思也说道,“我看这火炮也要试试,不过先紧着这神机箭来做,火炮可以先试制几个小的,别做那么大,等小的试成了再做大的不迟,这样应该也能快一些。”

  甯安庆看着陶广义问道,“陶万户觉得呢?”

  陶广义点点头,“我觉得可以试试。”

  “那就开始试制吧,别耽误时间,贼军可以等,我们可没时间等,咱们现在分一下工,谁去练兵备战,谁去加筑城池,谁去督造火药,陶万户来试制这些火器,今天必须定下来。”

  “那我去督办火药吧。”万户府都事李相当即请缨道。

  “可以,那我来练兵。”甯安庆自己也揽了个差事。

  廉访使杨惠见状也道,“那我来修筑城池吧。”

  “那就这么定了,大伙各自去办,谁要是遇到了麻烦,到时我们再到一起商量。”甯安庆当即拍板道。

  “可以。”其他众人也纷纷答应下来。

  等陶广义和李相走了之后,达鲁花赤僧住才对甯安庆问道,“甯佥事,他这什么神火飞鸦和神机箭,真的能行吗?”

  甯安庆当即皱眉道,“现在这个时候,行不行都得试试,再说除了这些你还能想到别的办法吗?

  “还有这陶万户,我倒是对他有些信心,他是世袭万户官出身,又是陶氏书院的山长,早年还学过炼丹,对军中各种火器都十分精熟,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比他更懂贼军的火器。”

  甯安庆这点倒是没有说错,陶广义确实很懂火器,尤其是火箭类的火器,因为他不止是个普通的元朝万户那么简单,后世的月球上,还有一座环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陶广义就是历史上那个在椅子上绑了47支火箭,手里抓着两个风筝,想要靠黑火药火箭把自己送上天,最后被自己炸死的航天先驱,受世界各国科学家尊敬的‘飞天万户’.

  不过这事要是被鲁锦知道了,肯定会说一句‘花里胡哨’,玩军备竞赛是吧?

  要是比搓火箭,他的水平绝对比拖鞋老乡要强,二战早期的喀秋莎,甚至107火箭炮这种东西,他也不是不能造,这东西的制造难度,甚至比身管火炮要容易的多,陶广义那什么神机箭和神火飞鸦就更没法比了。

  只是没有工业基础,即便能靠八级钳工的神级大手子搓出来几枚,那造价也肯定高上天,完全没有实用价值,还不如继续搞他的陆军三件套,火炮、燧发枪、手榴弹来的实在,有这三样在手,足够他用来打天下了。

  而回到家的陶广义,也紧锣密鼓的开始试制他的神火飞鸦和神机箭。

  陶广义这人指定是有点不正常的,他一直有一个飞升的梦想,最开始是炼丹,想要吞丹飞升,然后把炼丹炉搞炸了.

  后来炼丹不成,又转而研究怎么物理飞升,想要造个东西把自己送上天,于是又开始研究风筝和火箭。

首节 上一节 319/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