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的军事实力,显然可以按着俄国人,而俄国人,又能按着奥斯曼人打,那击败了法国人的西班牙人,打奥斯曼人,那岂不是跟玩一样的吗?
更让哈桑担忧的是,最近欧洲疯传的三国同盟的消息,西班牙、俄国和奥地利三国要结成同盟,眼下,在这种节骨眼上,西班牙发动了大举进攻,显然不仅仅只是为了小小的北非而来。
那么,即便他的消息送到了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还能派出军队前来救援吗?
哈桑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
就在哈桑胡思乱想之际,手下匆匆忙忙的跑进来报告。
“大人,大人,不好了。
最...最后一座炮台也被敌人摧毁了!”
听到这个消息,哈桑也顾不了这么多,做出了他这场战争最有用的决定,那就是跑路。
“撤!”
哈桑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来人,帮我收拾东西,我们先撤出阿尔及尔!”
炮台没了,西班牙船只将轻松进入港口,那么意味着西班牙人随时都能登陆。
以哈桑手上的这点兵力,想要和西班牙军队掰腕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想亡国的话,那么跑路就成为了唯一选择。
再怎么说,阿尔及利亚还是有些纵深的,打不过西班牙人,往南边跑,躲进沙漠里,起码能保住性命。
要是被西班牙人抓住了,结果怎样可就不好说了。
特鲁格和诺埃尔,此时并不知道阿尔及利亚总督此刻已经跑路,他们看见最后一座地方炮台被摧毁,都是相当激动的。
“好!终于拿下了!”特鲁格开心的拍了拍手,总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请司令下达命令,即刻准备发动登陆作战吧。”诺埃尔也很高兴,对特鲁格说道。
“这,这...有必要这么着急吗?”特鲁格有些不解,低声劝阻道。
“既然敌人的炮台已经摧毁,又没有海军掩护,这登陆不是轻轻松松吗?
既然如此,何不等到明天呢,这个时间点,距离天黑也只有几个小时,万一出现一点意外,那上岸的士兵可就不好撤退了。”
特鲁格的提议确实是万全之策,登陆作战即便双方实力悬殊,但也有翻车的风险,一旦天黑,登陆部队没能拿下港口的同时,西班牙海军不能提供炮火支援,那就有登陆部队全军覆没的风险。
别说这个年代了,即便再往后一两百年,夜间登陆也是找死行为。
“不,足够了!”诺埃尔也不知道是因为刚刚特鲁格的一番话让他急于证明自己,还是真的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很有信心,拒绝了特鲁格稳妥的提议,一意孤行。
“几个小时的时间,足以让拿下港口,建立稳固的防御了。
敌人恐怕没有料到炮台会今日失守,港口和城内应该没有太多的防御工事,此时进攻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一旦拖到明天,说不定码头上都会站满敌人了。”
那不正好吗,用火炮直接把他们送下地狱就行了。
特鲁格在心中暗暗的说道,心想敌人只要不是傻子,总不可能在失去了炮火掩护的情况下,排队来马腾上送人头。
但眼见诺埃尔坚持,特鲁格也没有继续再劝下去。
毕竟,严格意义上而言,虽然特鲁格的职位比诺埃尔高,但在这次的作战任务中,他是属于配合的一方。
既然主力都说了要这么做了,他一个打辅助的,没有理由拒绝。
“好吧,我这就通知舰队做好登陆准备。
预计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做好准备,接下来的,就看将军你的了。”
“多谢司令配合!”
闻言,诺埃尔点点说道,行了一个礼之后,立刻转身返回船舱。
“诶,将军这是何意啊?”特鲁格不解。
“我要和士兵们一起冲锋,第一个登上码头!”诺埃尔头也不回,丢下了这么一句话。
第85章 里夫山大败
梅利利亚。
这座原属于摩洛哥的港口城市,在十五世纪末《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被西班牙从葡萄牙手上获得,与之一同获得的,还有北非的休达。
不过,在此前的美国独立战争之中,葡萄牙选择支持了英国人,在最后的条约签订阶段,为了弥补葡萄牙人,英国人以自己南美的殖民地为代价,换取了西班牙将休达的控制权移交给了葡萄牙。
起初对于这个提议,西班牙方面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的,因为卡洛斯三世和不少人都认为,如果休达和直布罗陀都控制在英国及其盟友手中,那么对于西班牙的地中海将构成很大的威胁。
然而,当时年轻的克莱门特仅仅几句话,就说服了卡洛斯三世同意了这份条约。
克莱门特给出的理由是,西班牙能否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畅通无阻,靠的根本不是直布罗陀海峡的地形控制,靠的是西班牙海军是否强大。
如果西班牙海军不够强大,控制了直布罗陀也没有用处,反之亦然。
直布罗陀海峡大部分本就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与其空留一个没啥太多意义的休达,还不如用休达和葡萄牙交好的同时,换取南美地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权衡了利弊之后,卡洛斯三世接受了孙子的建议,以休达为交换,换取了英国势力退出南美。
相比起休达,有扼守直布罗陀的战略价值,得到了不少关注和建设,梅利利亚在西班牙就显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
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西班牙的重心根本不在北非,加之梅利利亚是前葡萄牙的领地,又没啥经济价值,梅利利亚基本上在西班牙就没有多少关注,以至于大家都快忘了这里,甚至连制定作战会议的时候,不是有人提醒,西班牙高层都要忘了北非还有这么一块土地。
不过北非战争要开始了,梅利利亚的地位就不同了,在西班牙军队序列中垫底的北非独立师,之前一度连人员都没有招募齐全,大半人员平日里也驻扎在本土而不是梅利利亚。
战争准备阶段,北非独立师终于拿到了往日里根本不敢期盼的全套武器装备,甚至各种物资还有盈余。
这让一向以为自己被发配到了北非,是坐冷板凳的北非师师长瓦伦丁差点感动得落泪。
上帝啊,好日子总算到了。
不过瓦伦丁显然想多了,哪有什么好日子啊。
先不说开战之前,他的北非师中莫名其妙的多了十多名军官,就说对面的摩洛哥人,明显就让他高兴不起来。
因为,摩洛哥军队,竟然在策划着进攻梅利利亚,如今在梅利利亚附近,已经集结了一万多军队了。
虽说这个数量的敌军,还不足以攻占有着海军庇护的梅利利亚,但足以让瓦伦丁相当不开心了。
“这是什么意思?
王国军队正在大举进攻丹吉尔的时候,摩洛哥人不去防守丹吉尔,反而跑来进攻梅利利亚,难道是当我好欺负吗?”瓦伦丁看着地图,有些愤怒的说道。
“师长,咱们...咱们好像真的好欺负。”瓦伦丁身旁,一名参谋小声的提醒道。
“嗯?”瓦伦丁顿时眼睛瞪得像铜铃,恶狠狠的盯着身边的参谋。
“小子,你说什么?”
被瓦伦丁盯着,年轻的参谋不仅没有畏惧,反而还理直气壮了起来。
挺直了胸膛,平淡的说道:
“我们本来就弱啊,平日里咱们这里什么情况,难道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摩洛哥人会不知道吗?
他们选择打这里,明显就是觉得咱们弱,有机会打下梅利利亚。
打下了梅利利亚,就能很大程度缓解他们侧面的压力,换我是摩洛哥人,我也会这么选的。”
参谋制度在克莱门特军改时期就已经开始谋划实施了,克莱门特自己使用过后,发现参谋很好用,意大利战争结束之后,西班牙正规军中就已经配置了参谋人员。
北非师虽说武器补给的待遇比起其他西班牙正规军差了一些,但编制待遇还是正常的,参谋自然是配置到位的。
眼前军校毕业的年轻参谋,和瓦伦丁也不是第一天相处了,自然不会被吓住。
“好好好,我好欺负是吧!”瓦伦丁嘟囔了一句,想了想北非师战争之前的情况,认为参谋说的有道理,顿时就泄气了。
“算了,好欺负就好欺负吧。
反正咱们的任务就是守住梅利利亚,等着大部队到来,安安稳稳的完成任务就行了。”
也不怪瓦伦丁没脾气,事实上他本就是毫无背景的军官,能获得师长的高位,完全是因为此前的战功过硬而已。
但即便战功过硬,没有关系的他也只捞到了北非师的师长一职,和主力军的师长差距还很明显。
这几年的冷板凳坐下来,瓦伦丁也看透了,有的时候想要晋升,要么足够好运,要么背后有人,光靠战功是没有用的,那份立功的心思,早就被梅利利亚的海风吹没了。
现在,他只想安稳不出错的混日子,之后调回马德里的陆军部担任闲职,退休之前争取再上一层楼,混个中将退休就好。
剩下的,他也不敢奢求了。
但瓦伦丁想混,他手底下的军官们可不想混啊,比如,才刚被调到北非师的第一团副团长,同时也兼任参谋一职的费德里科,听见这话就不乐意了,连忙跳了出来。
“师长,您错了,这哪是对面小瞧我们,这分明是对面在给我们刷战功的机会啊。
您想想,平日里既然对方知道咱们北非师编制不齐武器不足,肯定很轻视咱们,即便知道咱们有海军掩护,那也会对咱们的战力评估出现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咱们主动出击,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师长,难道您就不想立功吗?”
瓦伦丁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哪里不知道这些新来的军官是来镀金的。
镀金嘛,最重要的不就是混功劳吗?
混功劳,就老老实实的守住梅利利亚得了,别整天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贸然出击,赢了,功劳要分给这些关系户,输了,责任可全都在瓦伦丁一人身上。
瓦伦丁又不傻,肯定不会为了这些关系户的前途赔上自己。
“呵,好好在城里待着吧。”瓦伦丁忍不住戏谑道。
“真那么想打,我给你一个团,你自己去打好了。
万一梅利利亚丢了,我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瓦伦丁本想着这样就可以劝退眼前的这位关系户,然而没想到的是费德里科居然当真了。
“师长,一个团可以,但是您还要额外给我一个骑兵营,我保证击败敌人。”
眼见费德里科竟然认真的讨价还价,瓦伦丁有些意外,顿时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一个团的兵力,对于他这位师长来说,多,也不多。
毕竟北非师作为独立师,编制本就比一般的正规师大上不少,足足多了一个半团。
因此,即便损失一个团,瓦伦丁也有把握守得住梅利利亚。
但瓦伦丁考虑的,不是士兵的损失,而是军官的损失。
费德里科这种战前调动到前线的军官,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关系户,来前线镀金的,这种一般是大贵族子弟或者某位大人物的亲戚居多。
另一种,则是军队中重点培养的对象,派来积累实战经验的。
但无论哪一种,对于瓦伦丁来说都是一样的,都代表了背后有人,还是瓦伦丁大概率惹不起的人。
这样的人要是出了意外,即便自己立下了功劳,之后也有的是小鞋穿。
已经受够了冷板凳的瓦伦丁,可不想再尝到同样的感觉了。
“不行!”下意识的拒绝之后,瓦伦丁想要找理由搪塞过去,一时半会儿还没想到,就这么沉默了下去。
然后,屋内不少人就站了起来,纷纷表示要主动出击。
其中,甚至有瓦伦丁的老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