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7节

  虽说时下以左为尊,但一则他自然不会和小黛玉论这些尊卑,二则正好趁便多刷一刷贾敏的好感。

  只是如此一来,林修远就成了忝陪末座,心中顿时大不情愿。

  且贾敏素来规矩严整,他连嚼咽都要小心翼翼,但那姜弘旭非但和林黛玉咕咕唧唧,与贾敏也是言笑晏晏,惯爱说些俏皮话。

  偏生那婶婶非但不似往日那般冷眉冷眼,反还被哄得咯咯直笑,极是花枝招展。

  直让他悄悄红了眼睛,却也只敢低头扒饭。

  一时姚弘旭欠身搛菜,仍先给小黛玉舀了一块她最喜欢的蛼螯(chēáo)豆腐——

  看起来就是一道平平无奇的金黄豆腐饼,但里面是以文蛤肉末为馅,浸泡在春日才有的蛼螯浓汤之中,味道鲜美却毫不油腻。

  再简简单单地给自己夹了个鮰鱼狮子头——鮰鱼段胶黏鲜嫩,狮子头肉质细弹,比王府空有卖相的伙食要胜过几倍。

  只是因为黛玉娇小轻盈,他如今的体重又随着体质的增强而有了不小提升,所以他几乎是挨着黛玉坐在了条凳上。

  因此欠身的时侯一不小心便会蹭到小黛玉。

  小黛玉原还悄悄挪开一些,现在却已经习惯了,正小口吃着最喜欢的豆腐,却忽然抬手戳了戳姚弘旭,嘟着嘴道:

  “子明哥哥,你把腰上的东西解下来嘛,硬硬的好硌人呢。”

  姚弘旭低头一瞧,登时失笑:

  “瞧我这记性,这东西放内袋里大半日了,却一直忘了送给妹妹。”

  说着他便从腰间内袋中摸出一个小方盒来——巴掌大小,上书“恭祝芳辰”四字。

  咦,我竟然还有礼物吗?子明哥哥还会送我什么呢?

  黛玉明眸悄亮,暗生期待。

  贾敏却美眸轻横:

  “子明如何又破费了?你妹妹年纪还小呢,哪里当得起你这般厚意?”

  姚弘旭笑回:“妹妹天真烂漫,冰雪聪明,教人一见,心中便油然而生欢喜。

  侄儿只恨囊中羞涩,难尽其意,又怎能算得上破费呢?”

  想讨好一个美妇人,从她孩子入手,往往事半功倍。

  但切记一定要真诚自然,不然可就会同时得罪了母女两个。

  唔,不要问他为什么知道。

  “子明对玉儿却这般尽心,却只送姨妈两匹苏缎,倒让我都觉得眼红了。”

  贾敏听了果然喜欢,虽半真半假的笑嗔了一句,却仍让黛玉收了礼物。

  黛玉眉眼盈盈地道了谢,又脆声糯糯地问道:

  “子明哥哥,我们晚上要出去玩哦,你也和我们一齐好不好呀?”

  “夜游扬州吗?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姚弘旭摇头晃脑地拽了句文,逗得母女二人更是开颜。

  旁边的丫鬟们也都抿嘴偷笑,只林修远满腹妒火中烧,脸上笑意艰难。

  等听到姚弘旭说那小盒里是个金不倒翁时,他心中便是一个咯噔,忙忙出声打断道:

  “圣人有教,‘食不语,寝不言’,子明可不好教坏了黛玉妹妹啊。”

  屋中顿时一寂。

  “既如此,便先用饭罢。”

  贾敏玉容微凝,又轻笑着道:

  “玉儿可别再打搅你子明哥哥了,等吃完了再瞧瞧那不倒翁,看看和你修远哥哥买的可是一样。”

  黛玉鼓了鼓腮,乖乖应了。

  他也送了不倒翁?却不知是在我之前买的,还是从河里捞的?

  不过瞧这样子,大约是后者了...

  姚弘旭瞥了眼额头出汗、目光闪烁的林修远,心中便有了些猜测,却也难得和他争这闲气,只笑吟吟地转朝神情闷闷的小黛玉道:

  “有劳妹妹替我背过了,不过圣人所言之‘食不语’却不是指‘终食不语’,而是指‘含哺不语’。

  只要说话时嘴里的食物已经咀嚼完了,那圣人也是允许的。”

  “咦,原来是这样吗?那我刚刚就是呢!”

  黛玉登时又开心起来,还要张开小嘴让姚弘旭检查:

  “子明哥哥你瞧,啊~”

  贾敏无奈嗔道:“玉儿~”

  黛玉这才反应过来,悄悄羞红了脸蛋,忙忙埋头吃豆腐去了。

  那边林修远咽下了口内饭菜,正色问姚弘旭道:

  “敢问子明是何功名?”

  姚弘旭如实道:“白身。”

  林修远语调微扬:“那子明在何处求学?”

  姚弘旭沉吟着道:“家塾。”

  在馆庶吉士登门授课,应该算是家塾吧?

  林修远再难掩得意之色:

  “子明或许不知,愚兄如今受业于梅花书院,书院唯有生员(秀才)方能入学,讲师要么是饱学鸿儒,要么就得有举人功名。

  饶是如此,兄也从未听过子明方才的那番言论,足见那是曲解了圣人之意,纯纯的歪理邪说!

  子明回去了,可得好好问问尊师才是。”

第23章 星桥火树水云天(一更)

  “如此说来,竟是家师教错了我?”

  姚弘旭皱了皱眉,有些疑惑道:

  “可我虽不是个读书种子,至今却也记得家师教学时,提及过《论语集注》中的一句话,‘肺为气主而声出焉,寝食则气窒而不通,语言恐伤之也’。

  可见朱子认为圣人之所以教导要‘食不语’,根由在于吃东西的时候气管为食物所阻碍,若再同时说话则有可能会损伤人体。

  如此,咽尽食物再说话,也就不会违背了圣人的教导了。

  难道......朱子他老人家也曲解了圣人之意?”

  “这......这......”

  林修远脸上涨得通红,脑中一片茫然:《论语集注》中真有这句吗?!

  “便是不读那《四书章句集注》也能考上秀才,可梅花书院里的师傅们却不该都是如此啊...

  这孩子真有在好好读书吗?”

  贾敏眼中掠过一丝狐疑,又轻轻瞪了一眼捂嘴偷笑的黛玉:“菜都要凉了,玉儿快些吃饭。”

  哼,又是我来背过~

  黛玉悄悄鼓了鼓腮,便嗷呜一口吃下一大勺豆腐,开心地眯起了眸子。

  朱子虽真的说过这话,但若不是我皇孙的身份,又哪能真的在这桌上从容说笑呢?

  毕竟我这姨妈瞧着再是温柔可亲,却也会因人而异啊。

  姚弘旭同情地瞥了眼耳根通红、埋头干饭的林修远,复又动起箸来。

  他胃口不减,言笑如故,桌上气氛似又恢复了先前模样。

  一时饭毕,众人漱口净手,离席起身,仍归了先前座位闲聊。

  姚弘旭仅在贾敏下手,这时左右望望,好奇笑问道:

  “我家里饭后便有茶上来,姨妈家中的习惯似乎有些不同?”

  贾敏抿唇笑道:“你姨爹说,饭后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才不伤脾胃,也好惜福养生。”

  姚弘旭拊掌赞叹:

  “姨爹所言甚是有理,与圣人教诲真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对圣人的道理能如此身体力行,难怪姨爹能高中探花呢。”

  众人听了都笑,林修远却更觉如坐针毡,过得一会便要起身告辞。

  那里黛玉正拆开了礼盒,小脸上满是惊喜:

  “这不倒翁和修远哥哥送我的一模一样!而且还有个小木龛呢!”

  贾敏也拿过来瞧了,见那形制果然相同,底部也有永丰号的印记,只是上面光滑无痕,更显金光灿烂。

  又打量过那木龛,大小正与不倒翁相配,其上还有永丰字样,分明就是一套,心中顿时了然。

  她先似笑非笑地瞧了瞧眼神闪躲的林修远,才向姚弘旭道:

  “这倒真真是巧了,子明这不倒翁可也是八十八两买的?”

  八十八两?这东西分量在那摆着,金价加工费也总有个谱,哪能瞒过我这自小就穿金戴银的姨妈?

  姚弘旭也不去看那林修远,只是含笑摇头道:

  “不过一小小顽物罢了,妹妹喜欢才最重要,又何必管它价值几何?”

  “你啊...可就惯着玉儿罢。”

  贾敏靥笑春桃,目横秋波,语气虽是嗔怪,却也不再与他客气,远不像方才对林修远那般外道。

  众人说些闲话,饮了饭后茶汤,大约已是酉初。

  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贾敏一面打发人去问问几位姨娘是否同行,一面带着黛玉回了卧房更衣整妆。

  姚弘旭和林修远早告辞出来,各自回房。

  一路上林修远几次张口欲言,却终究说不出一个谢字。

  等见姚弘旭竟转进了西耳房,满心的愤懑嫉妒就更是难以排解,一径摔门回了自己的靠南那间西厢房。

  不过盏茶工夫,这事就被人报到了对镜梳妆的贾敏跟前。

  她只微微点了点头,却烦忧起了另一事来:

  “子明从小金尊玉贵的,如今却死活不要人服侍,这可怎么行呢?”

  屋内服侍的四婢都有些委屈羞恼:

  “表少爷许是瞧不上我们呢,太太不如另给他买两个合心的罢。”

  “你们这起嚼舌的小蹄子,那原也是你们没福。”

首节 上一节 17/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