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65节

  那里戴权又早从内监手里接过两个盖着红绸的黄檀托盘,乐乐呵呵地唱道:

  “有赏赐——”

  因领赏不必如领旨那般一丝不苟,姚弘旭便握过了黛玉的小手,拉着她一齐上前领受。

  当着众人之面,黛玉虽然有些害羞,但只以为是礼仪所需,自然也只好随他去了,直到听得戴权笑呵呵地称赞两人“如此恩爱有加,万岁爷与皇贵妃娘娘知道了必然十分欢喜”等语,才稍稍反应了过来,一时直羞得莲瓣紧并,只想偷偷抠地。

  但面上只是回了个得体的微笑,那只细汗津津的小手仍乖乖巧巧放在姚弘旭的掌中。

  直到戴权颁下了兴泰帝赏赐的【龙凤呈祥和合囍字翡翠对牌】和甄妃赏赐的【白玉透雕永结同心纹香囊】等物,黛玉才悄悄挣开手来,与姚弘旭一起双手捧奉过。

  又在微微的迟疑之后,红着小脸将自己手内的白玉香囊、对牌先认真地与姚弘旭佩在了腰间。

  年妃、白氏等人都瞧得一笑,相视颔首。

  小妮子这......这也太体贴了吧!

  喜出望来的姚弘旭/愣愣地瞧了好半晌/腰间的翠白交辉的对牌、香囊,才忙忙挪步上去,蹲在背过身子,羞垂粉面,正偷偷管弄衣角的小妮子面前,也将自己手内的那份仔细地与她佩好,又轻柔地帮她抚平了裙腰。

  而后方牵起那只乖乖递来的瓷手儿,喜眉笑眼地拉着她回了队列。

  这儿戴权一完了圣命,早躬身弯腰,满脸堆笑地上来与年妃、白氏等人行礼道贺,没口子地说了一堆的漂亮话。

  此刻忙又来与姚弘旭和黛玉行礼道喜,惹得黛玉愈发双颊彤彤,更显娇羞可爱。

  姚弘旭生怕羞坏了她,反惹得她心疾发作,只好不舍地松开了掌中小小的柔嫩,让她先去了贾母、贾敏那块儿。

  自己则回身与戴权客套了一阵,见他只说急着回去复命,着实无暇吃茶,便按与年妃商议好的那样,让王府首领太监领取来上等喜封儿,一一地赏过了戴权等一干内监,然后还亲自送了千恩万谢的一群人出门回宫,方才折去了安福堂。

  这里贾母等人也才回来,正在与年妃辞行,年妃见宵禁在即,也不多加挽留,只与贾敏约好了明儿五更天在荣国府门前汇合,正好从西安门进皇城,然后再走神武门(北宫门)进宫,去与皇贵妃娘娘谢恩。

  便送了她们出至东花园园门。

  这里轿马簇簇,几家仆妇久候,一见人来忙上前行礼不跌,忙乱着接过衣包、赏赐等物往车上搬去。

  贾母等人因又请年妃、白氏等回府,年妃见她们不肯先行上轿,因而谦让两番后也就答应了下来,自与白氏带着姚春、姚晴先回去了,只让姚弘旭在此相送。

  贾母等人推辞不过也就受了,各自坐上了轿子,忙忙打发着启程,免得累姚弘旭久等。

  不料姚弘旭却让人牵来了红玉骢,又命打起了羊角灯,与她们一齐出了院门,只说要送上她们一程。

  贾母等人俱是一惊,除了脸色苍白的王夫人丰唇紧咬着垂落了窗帘,以及尤氏、凤姐是同辈的小媳妇而不好开口,其余人或多或少都来相劝,连贾敏也说“恐误了宵禁”。

  姚弘旭只笑说无妨,仍然坚持,贾母等人欣喜之余也只得依了他。

  一行人才过银锭桥,薛姨妈与宝钗便要往北去了,姚弘旭方才留心众人神色,见她们与尤氏、王熙凤一般,除了十分惊讶之外,并无额外的欢喜失落,心中倒也不大担心。

  又因分身乏术,便打发了三五个府上老人,持着“敦王府”的灯笼,先护送她们回去。

  自己仍领着剩下的属官、仆役随贾家人往南。

  宁荣街离着银锭桥且得有小半个时辰的路好走,哪怕有着红玉骢,姚弘旭也不够在宵禁前跑个来回的,所以原也没预备将她们送到,只是想着能陪方才虽然羞涩微微,分明又恋恋不舍的小妮子多呆一会。

  顺带也稍稍缓和下两个未来丈母娘之间的矛盾。

  毕竟,今儿贾敏可是在贾母的偏袒之下,以有心算无心,把王夫人结结实实地给气了个半死。

  王夫人虽说最是个懦弱无能的,只敢对晚辈、下人发狠,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邢夫人一直当着她的面乐得合不拢嘴,分明是有意在煽风点火。

  虽说以贾敏的精明强干,又有母兄偏帮,应该很难吃亏,可到时候真闹将起来,肯定还是少不了受些闲气,连着最是机灵敏感的小黛玉也会没了好心情。

  所以,他少不得要想想法子把王夫人安抚一二才好。

  只是,这没头没脑的,自己也不好冒然开口啊。

  灯火明灿的逶迤车轿之旁,按辔徐行的姚弘旭微微犯起了难。

第253章 顺水推舟欲纳八鬟

  正为难着,前头贾母大轿之旁,那个徒步随行的贾府管家忽然匆匆小跑过来,说是贾母恭请。

  咦,有法子了!

  自己不好径直去寻王夫人说话,但是可以一路顺着攀谈下去啊!

  姚弘旭心头不禁微微一动,当即答应着轻轻一夹马腹,红玉座便听话地踱蹄上前。

  【注:骢,意为毛色青白的马,不能作为红马的名字,特此更正为“红玉座”,乾隆十骏之一。】

  那管家一面小步急追,一面忙不迭地笑赞道:“王长子姑爷可真真好俊的骑术,好骏的宝马儿!”

  “哈哈,这位管家好称呼!好眼力!”

  姚弘旭听得哈哈一笑,稍稍缓了速度低头看他一眼,一面宝贝地抚了抚红玉座的鬃毛,“随口”笑说道:

  “我这‘红玉座’为陛下亲赐,原是准噶尔所贡之纯血大宛马,神俊些也是分属应当的。”

  红玉座也不知是被抚弄得舒服,还是感知到了主人的得意,一时也人性化地咧嘴一笑,打了个欢快的响鼻。

  可那管家语无伦次地捧了几句哏后,就一味尴尬地陪笑:

  “红......红玉......红玉座,这个......真真好名字,好名字......”

  这人上赶着来讨好,结果就这般口齿?

  姚弘旭奇怪地多瞧了那管家一眼,忽然就是一愣:“林之忠......是你何人?”

  那管家连忙笑回:“回王长子姑爷的话,林之忠是小人的胞兄,小人贱名林之孝。”

  林之孝,原著中荣国府管着账房的二管家,妻子也是内府权力不小的管事媳妇,然后,他们有个女儿似乎叫......叫林红玉来着?

  姚弘旭神色古怪地瞧了瞧自己座下的“红玉”,随手又摸了把那毛光水滑的马背,一面尬笑着打了个哈哈:

  “你们两兄弟还真有些像,名字也都很好......”

  说着,便自顾自地催马而去,到了贾母那青盖青帏红垂幨的八抬大轿旁。

  徒留下林之孝在原地/懊恼地/轻抽了自己几个嘴巴子,只恨自己脸皮薄,没有抓住机会开口,不然高低也能趁着/这个老太太给表姑娘加待遇的好机会,替自家红玉谋上个顶好的缺。

  不承望,在那位未来姑爷和老太君说笑一阵,按辔落在了邢夫人轿旁之后,自家老太君又唤了自己过去后的第一句,问的就是自家女儿的年岁。

  林之孝听得心头骤喜,忙更弯了身子向轿帘内回道:

  “老祖宗容禀,奴才的大丫头、二丫头现都嫁了人,只剩下三丫头红玉一个在家了,她翻年刚刚十三个年头。”

  “十三.....等玉儿及笄的时候似乎就有些大了啊,还有红玉这个名字......”

  大轿之内,贾母微微有些踌蹰,好一会儿才无奈地笑叹一声:

  “罢了,他既开了口,说你们兄弟都不错,女儿自然也是不错......那明儿就让她到玉儿身边当差罢,只是这名字须得改一改,就叫......

  就叫‘小红’好了,好叫也好记,方便主子使唤。”

  “是,是,奴才全都记下了!奴才多谢老祖宗开恩!多谢老祖宗赐名!”

  七上八下的林之孝这才完全放下了心肠,一时惊喜地感激涕零,不住地打着千儿说着好话。

  直听得贾母在轿内笑着摇头:“罢了罢了,这也是你们自己的造化,让你们女儿往后用心当差,仔细伏侍着玉儿,别辜负你们新姑爷的青睐就是。”

  “暧,暧,奴才都记住了,今晚回去就好好教导她,必不敢忘了老祖宗和王长子姑爷的恩典!”

  林之孝连忙一迭声地应了,等轿内传来几声赞许的“嗯”,他才稍稍止住,恭声询问着道:

  “老祖宗头里说,要给表姑娘房里加到八个一等大丫鬟,八个二等丫鬟,还有八个三等的小丫头。

  表姑娘房里原有了鹦哥(紫鹃)、喜鹊(晴雯)、雪雁三位二等的姑娘,还有四个洒扫的小丫头,现今若再算上我家小红,那就还缺八个一等的,五个二等的,和三个三等的......

  不知是老祖宗亲自来挑,还是由姑太太和表姑娘来挑?又或者奴才回来转告了总理房,先拟个名单呈了进去?”

  “你啊,账果然比旁人算得都清楚,就是太谦虚了些,既是你家的女儿,往常没缺儿也就罢了,如今既有了缺,一个二等丫鬟尽也能做的。”

  轿内,贾母随手施了回恩,不待林之孝再次千恩万谢,就又笑呵呵地吩咐道:

  “不过我那外孙女婿极是有个有孝心的,听说我也是这等待遇,就怎么都不同意玉儿也这样,我好说歹说了一阵,又各削了两个丫头,他才总算答应了下来。”

  “暧呦,王长子姑爷可真真孝顺!老祖宗也真真好福气啊!”

  林之孝听得忙忙称赞,哄得贾母越发乐呵,一面又再次算定了缺额——6个一等,2个二等,2个三等,然后仔细回明了贾母。

  “六个一等,两个二等......那岂不正好就是八个了?合着我这外孙女婿早就算定了?”

  轿内,贾母点头思忖了一阵,不觉有些失笑:

  “这孩子嘴上说着,我给宝玉新挑得的八个丫鬟/定然就是整个府里最好的,可我瞧着,他怎么像是冲着‘欺负’我家宝玉来的呢?

  难不成是宝玉平日里总‘欺负’妹妹,就被玉儿在他跟前告了状?”

  外头林之孝听出了一点意思来,惊讶难掩地探问道:

  “老祖宗的意思是,要把宝二爷房里才补进去的那七个二等丫鬟,连着袭人大姑娘,都一并挪到表姑娘房里?”

  “意思倒也是这个意思,不过,那七个也就罢了,当差还没两天,宝玉也才只给她们改了个名字,人都未必能认全的。

  如今走了也就走了,再挑些更好的给他就是了,可袭人那丫头,相貌品格都是好的,如今又服侍了宝玉这小半年......只怕宝玉舍不得啊。”

  贾母无奈地笑叹了一声,半日都没了声音。

  林之孝也不敢催,只躬身碎步地随在大轿外一步远的位置,始终不远不近。

  又等了一会儿,后头隐隐约约传来邢夫人欢喜难掩的笑声,轿内的贾母蓦然蹙紧了眉头:

  “好好的,在这大路上胡乱笑个什么?真真不成体统!”

  林之孝悄悄往后瞥了一眼,忙就小声来回:

  “回老祖宗,是,是王长子姑爷在陪大太太说笑呢。”

第254章 入不敷出悔赠五银

  “是了,他才刚就说,想让琏儿去帮他做事,这事原也是该和玉儿她大舅母先提上一嘴的。”

  贾母这才稍稍恍然,早不觉眉舒目展,呵呵笑赞着:

  “这孩子着实是个有情有意的,眼下六礼未定就已经这般照顾玉儿的表兄了,等到他和玉儿大婚之后,自然也不会忘了宝玉的。”

  林之孝忙也附和不住:

  “老祖宗说的真真极是,王长子姑爷爱屋及乌,对奴才这些人都总是笑盈盈的,更别说对宝二爷这个表姑娘的亲表兄了,如今大约也只是陪表姑娘闹着顽,心底里定然还是一家亲的。

  若不然......”

  说到此处,他微微顿了一顿,更又压低了几分声音:

  “老祖宗,奴才斗胆说句放肆的话......若非如此,以王长子姑爷的身份,可未必就乐意和咱家宝二爷顽笑呢。”

  “......谁说不是呢,这孩子再是谦和有礼,终究也是个位同国公的天潢贵胄啊。”

  贾母沉默了半日方才轻叹出声,旋即又摇头笑道:

  “罢了,小孩子心无定性的,宝玉难过上一阵子想来也就好了......且就把袭人也一齐挪去玉儿屋里罢。”

  “是,老祖宗。”

  林之孝连忙恭声应下,因又悄悄试探道:“敢问老祖宗,那除了袭人大姑娘之外,其他五个一等的怎么定呢?”

  贾母随口笑道:

  “这且由我家玉儿的心意罢,反正她们的分例日后都要归到那头的。”

  林之孝一愣:

首节 上一节 165/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