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83节

  那岂不是让我修水利的难度大大提升了吗!!!

  可恶,这贪官误我!!!

  想到了这事,李泰脸上都不好看了。

  当即,愤愤不平的附和道:“是啊!这些蛀虫真该死啊!!!”

第90章 边境败矣!楚王起义造反?

  “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李宽瞧着这个贪钱的方式,并不感到陌生,毕竟在后世,各种贪污受贿的手段,层出不穷。

  在他感兴趣的时候,有去搜索了一大堆相关案例。

  那里面任谁一看,都会说,他娘的,都是人才啊,还能这么贪啊!

  而李治瞅见这一幕。

  当即,给他幼小的心灵产生别类的震撼。

  仿佛一瞬间打开了新世界的新大门。

  还能这样贪呀?!

  若我当上皇帝后,该怎么防止手底下大臣贪污呢?

  每个大臣要是都伸手拿一点,那岂不是朝廷拨下去的钱两会损失一大截,到百姓手中,只有寥寥无几。

  对于这个疑问,他又存在了心中。

  等事后,打算跟另外一些产生出来的困惑,一同去请教长孙无忌,让他解答。

  稍微感慨此事的房玄龄,联想到了另一方面的事。

  然后,出声建议:“陛下,天下百姓见之,定会心生怒意。”

  “同时会对朝廷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尤其是灾民地区。”

  “若有心人借机煽动百姓,向朝廷官府讨要一个说法,那岂不是会大乱!?!”

  “当然,若没有,那是最好了。”

  “可不能侥幸。”

  “所以陛下,你该早做打算,下旨安抚百姓。”

  “让百姓心生安定,不再人心动摇。”

  李世民这么一听,细细推敲一下,眉宇一抬:“有理。”

  “的确该下旨安抚。”

  后面,他立马书写圣旨,昭告天下,以安万民。

  与此同时。

  百姓们瞧见这个贪官贪钱的画面,颇为震惊。

  片刻后,缓过神来,齐齐出声,唾沫横飞,大声骂。

  “啊哟我的亲娘呀!这些贪官真会贪。”

  “连修渠的钱都贪走,就不怕遭报应吗!!!”

  “他后面还真的遭报应了,被万民剁成了臊子。”

  “真是太可恶了!若我要是在这个贪官面前,肯定会愤怒跟随大众砍他一刀的。”

  “入他娘娘的,这个狗贪官,真是没良心啊,不是人啊!设局害民啊。”

  “那些乡绅们也真是恶心!”

  “是啊,一丘之貉,都该死。”

  “还好这个黄巢,造反了,拯救了曹县的百姓,不然还要被他们这一群豺狼虎豹吸血呢!”

  “要我说,还是那里面的皇帝不管事。”

  “任由他们乱搞。”

  “不然我们也不会遭此罪。”

  “是啊!他真的自大又不顾民。”

  “嘘!最好不要说这个。”

  那些心生胆大之人,又或者是落草为寇之人,都不忘记数落唐承宗的不是。

  隔了一会。

  众人又骂骂咧咧了一阵子后,天幕才有所动静。

  【楚王府。】

  【议事堂。】

  【薛元超几人正聚在一起,查阅着长安落榜生的资料。】

  【“这首诗不错啊。”】

  【“但不认真琢磨细品,还真的看不出来,充满了反意啊!”】

  【“是啊!”】

  【“看来他落榜后,对朝廷与世家产生了怨气。”】

  【“这也难怪,毕竟我当时若处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怨。”】

  【“或许我们可以借他之手来推动我们一些不方便做的事。”】

  【可就在这时,依稀听到一些落榜、诗等等的字眼的楚王,步伐平稳,迈步走了进来:“你们这是讨论落榜生的诗作?”】

  【众人问好一下后,才把诗作拿给他看。】

  【“殿下,你看这首诗。”】

  【楚王瞄了一眼这首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的诗词后,瞳孔猛地一缩:“噢?!这还真是有些意外了呢!”】

  【“什么意外?难道殿下认识此人。”】

  【楚王也不细说:“那倒没有。”】

  【他朗读了一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呵呵!这诗的确很不错。”】

  【他转移话题:“对了,你们讲到哪了?”】

  【“殿下,我们讲到可以借他之手搞一些事。”】

  【“比如说,主动煽动他来。”】

  【楚王手一抬,还没有等他说完就出声制止:“对于此人,我另有打算。”】

  【“啊?!哦好。”薛元超等人看见他的这个反应,又互相对视一眼,当场心知肚明了。】

  【楚王又开启了新的话题:“边境战役的情况如何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回话道:“很不妙。”】

  【“唐军抵御艰难,死伤惨重。”】

  【“若不是有苏将军等经验丰富的守城将军在,恐怕连十来日都难以守住。”】

  【楚王考虑了一下,询问道:“能否预估边境军队还能支撑多久,在不接受增援的情况下。”】

  【薛元超义正词严道:“不增援的情况下,我敢言,边境军队撑不了半个月了。”】

  【“至多一个月就得溃败。”】

  【楚王看过去,惊讶一声:“哦!?说说看。”】

  【薛元超伸出三个手指,放言高论:“我以单三点来说。”】

  【“第一点,运往前线的军粮有大问题。”】

  【“我有派人偷偷查看过。”】

  【“那些军粮都被贪污走了。”】

  【“十担装了近八担的沙土,又加上运粮队伍的吃食,正所谓是十担九空啊。”】

  【他还补充了一句:“除了我们定州各地运往前线的军粮稍好一些,其他州大多如此。”】

  【“第二点,有商人胆大妄为,私下暗通吐蕃各国,提供情报,屡禁不止。”】

  【“当然,我想,可能不只是商人,还有一些起了坏心思的将领与世家。”】

  【“第三点,世家为了战争财,偷偷把一些装备精良的武器贩卖给吐蕃他们,借此获得大量财富。”】

  【“就单凭这三点,我就敢言,边境军队败矣。”】

  【“更别说,还有一些原因没提。”】

  【楚王微微颔首:“嗯!有理。”】

  【他转而一想,喃喃道:“那这或许是一个好时机啊!”】

  【薛元超点点头:“是的,殿下。”】

  【“我们在唐军大败而归后,就可以行事了。”】

  【“因为边境军队被折废了,没有战力,而各州驻兵则忙着镇压各地起义造反的灾民,无力动弹。”】

  【“那陛下所能调动的军事力量就少之又少。”】

  【“只余长安的一万兵马,以及驻守潼关的五千兵马,加上各大州勉强调动的兵马,共计三万。”】

  【“面对这些兵马,哪怕当今陛下再征召民兵,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

第91章 殿下你就是大唐天子!

  【“再者,我们在长安等各州都安排了奸细。”】

  【“到时,可以启用他们,打开潼关的城门,直入长安。”】

  【“更别说,待当今陛下知晓边境军队败后,会调兵遣将支援他们,从而导致长安防备空虚。”】

  【“所以殿下,就那个时候,起义吧!”】

  【“没错,殿下,薛先生讲的有理。”】

  【“只要我们带兵直入长安,逼陛下禅让,而殿下你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天子!!!”】

  【“成为能带领大唐回归正途,再度繁荣昌盛的大唐天子啊!!!”】

  【“说的对!逼陛下禅让!殿下!你就是大唐天子啊!!!”】

首节 上一节 83/1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