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54节

  至于斯特灵郡,你们必须保证矿区正常运作,随着重型铁犁的推广,不列颠对于生铁的需求很大,这方面切记别出岔子.”

  最后是维格的统治核心——泰恩郡。他决定加大投入,让战俘在乡间修缮水利、排干沼泽。泰恩镇重点发展纺织、酿酒、冶铁、造船四项产业,北境负责提供羊毛、粮食、生铁、木材等原材料。

  在他看来,夺取北境四郡之后,自己掌握的人口超过十八万,只要局势稳定下来,每年攫取一千二百镑收入不成问题。

  持续两小时的会议,绝大部分时间属于维格自言自语。鉴于这家伙顶着一个“神选者”的绰号,众人早已见怪不怪,强忍疲倦熬过这场年度会议。

第123章 矿区(一)

  850年春季。

  气温逐渐回暖,斯特灵北部矿区开始全力运作。为了实现领主的产量要求,矿区主管凯索决定招募更多矿工投入铁矿生产。

  目前,铁矿拥有四百名员工,一百个获释奴隶、五十个维京人、以及二百五十名战俘。

  前两者需要支付工资、奖金,为了压缩成本,凯索屡次向上面申请更多的战俘,但是被拒绝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花钱招募曾经的获释奴隶,亲自陪同新员工在矿区参观。

  “请看,这里就是我们的采矿区域。”

  凯索和三十名新员工来到矿山,土地呈红褐色,在朝阳下泛着铁锈般的光泽,一群工人正在地面焚烧木柴,随后泼上一大捧冷水。

  哧哧~

  大片白色水汽蒸腾而起,地表矿石的温度骤降,由于热胀冷缩出现许多裂缝。随后,工人沿着缝隙插入楔子,用木槌反复敲打,直至一块块红褐色矿石崩裂。

  工人将矿石捡进背篓,装满之后背负下山,倾倒进重载马车,由马车运送至数英里外进行冶炼。

  跟随重载马车,凯索与新员工走了足足两个小时,抵达福斯河北岸。

  经过半年时光,这里已经建设成一个大型冶铁基地,最外围是壕沟和寨墙。穿过寨墙大门,最北侧是营房,东、西两侧是仓库,沿着河岸分布着众多工坊。

  首先是水力锯木厂,上游砍伐的木材输送到这里,被水力锯木厂切割成小块,随后送入烧炭工坊制成木炭,用于冶铁。

  “有时候,我们会把剩余木炭卖到河对岸的斯特灵,你们在集市上获取的木炭其实都来自烧炭工坊。”

  凯索领着新员工逛了一圈,然后参观水力矿石破碎机。

  这里,一群工人正在搬运马车上的矿石,将其分别送入几处凹槽。

  水流冲刷,水轮不断转动,逐渐将锻锤抬升至最高点,随即释放。

  嘭!

  在重力的作用下,上百公斤的铁锤轰然砸向凹槽中的矿石,然后再度抬升、下落,重复几次流程,直至凹槽中的矿石碎成小块。

  工人用扫帚把碎料扫入下方的倾斜木槽,挑拣出较大的矿石重新扔进凹槽,把剩余的碎矿石倒入木筐,运送至下一道工序。

  此情此景,凯索忍不住发出长叹,“想当初,我们需要用大锤砸碎矿石,这是最折磨人的步骤。你们运气不错,可以避免这种烦心事。”

  之后,下一道工序的员工把碎矿石和木炭放进一个两人高的大型铁炉,点燃火焰,不远处的水力鼓风机开始运作,源源不断地向内部输送空气.

  “冶铁所需的时间很长,不看了。”

  凯索领着新员工进入仓库,指着堆放一地的生铁锭,“这是炼铁炉产出的铁锭,由船只输送至泰恩堡。生铁含碳量高,韧性差,需要铁匠反复锻打成为熟铁,用于制作农具、兵器和盔甲。据说那里拥有二十多名铁匠,算上各自的学徒,从业者数量超过六十。”

  打了个哈欠,凯索望了眼高悬天空的烈日,让新员工进入食堂用餐,菜式寥寥无几:炸鱼、炖鱼、煎鱼,以及蔬菜汤和黑面包。

  “就这些了,晚餐提供少量啤酒,隔五天会提供一次白面包,每个月提供一次羊肉,能吃多少全凭你们的胃口。”

  凯索小口啜饮着鱼汤,等到新员工狼吞虎咽吃完食物,他开始分配工种,留在冶铁营地的人不足三分之一,其余全部扔到采矿和运输环节。

  打发走新员工,他随手翻动名册,觉得矿区的运输占用了太多成本,尤其是二十匹负责拉车的挽马,每天消耗大量的燕麦,一匹马能吃八个矿工的伙食。

  “唉,马匹、马夫,以及在山上背负矿石的工人,全都是运输成本。如今公爵催我提高产量,恐怕还得增加挽马数量。”

  恍惚间,凯索回忆起公爵提过的一种奇怪设施——轨道马车,在地面铺设两根平行的木制轨道,矿车安放在轨道上,两匹挽马足以拉动更多的铁矿石。

  “算了,营地人手不够,等过段时间再考虑尝试。”

  凯索返回办公室,正打算躺下睡午觉,听见外面传来一声凄厉的哀嚎。

  他火速跑出门,循着惨叫冲进水力锯木厂,发现一个工人面色煞白,左臂被铁锯割开一道长长的伤口,殷红的鲜血不断滴落。

  “见鬼,说了多少次让你们小心操作。”

  在凯索的吩咐下,两个工人用门板抬起伤员,用小船输送至福斯河南岸的斯特灵。

  进入城镇,一行人火速赶往城中心的诺斯神庙。神庙为木制结构,拥有高耸倾斜的黑色屋顶,屋檐下的立柱雕刻着阿萨神族的雕像,分别是奥丁、索尔、巴德尔。

  “随我进去,别出声。”

  穿过大门,主厅摆放了三十张长椅,少数居民正在听萨满祷告。

  凯索没有打扰他们,让矿工抬着伤员前往右侧,走了数十步,抵达一栋外表平平无奇的屋舍,里面坐着一个哈欠连天的年轻女萨满,身穿白色外套,面容年轻,看似只有十六七岁。

  “又是你?每隔几天矿区就要出事,仿佛这间医院专门是为你们矿区开设的。”

  女萨满揉搓眼眶,示意来人把伤员抬上木桌。

  清洗干净双手,她给伤员灌下小半壶啤酒,然后往嘴里塞了一团破布,吩咐凯索和另外两个矿工按住伤员。

  “多用点力,别让这人乱动。”

  用清水冲洗伤口,女萨满开始用针线进行缝合。在剧痛的作用下,伤员额头的青筋绽裂,犹如一条在案板挣扎扭动的河鱼。

  呜~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体力逐渐消耗,挣扎幅度越来越小,直至手术完结。

  “这段时间让他静养,伤口别沾水。”女萨满用手背拂去额头的汗珠,在小册子书写伤员的名字、信息,末尾,她示意凯索在后面签字,作为月度结账的依据。

  “等等,”凯索表示营地还有两个矿工发烧,请求对方给予药物。

  “知道了,”女萨满走向右侧的灶台,熬煮一些柳树皮药剂,装进陶罐交给对方。

第124章 矿区(二)

  接过陶罐,凯索仍然没有离开,请求治疗自己的胃病,惹得女萨满连声抱怨:

  “为何不早说,是不是在故意找茬?”

  她走到药柜旁边,取了些薄荷叶,切碎之后混合蜂蜜熬煮,把成品交给对方。

  “多谢您的帮助,尼娜萨满。”凯索收好药物,用鹅毛笔在小册子后方签下姓名。

  由于矿区经常有伤员需要救治,他和神庙达成协议,月末一次性结款,免得每次都要算账。

  工作结束,尼娜懒得和这些人多嘴,返回办公桌后方看书。

  在849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中,她的态度最为懒散,主动申请最清闲的神庙萨满一职。可惜的是,斯特灵神庙需要承担矿区的医疗工作,工作量远超其余三郡。

  今年夏天,第二届的学弟学妹也该毕业了,尼娜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暗自心想:

  “或许应该给上面写份报告,请求调入奥克尼郡,那里位于不列颠北端的沿海地区,人口稀少,工作最轻松。”

  返回福斯河北岸,凯索巡查各工坊的生产状况,对于某些工人的不规范操作大发雷霆,扣掉了他们的月度啤酒份额。

  接下来的几天,凯索开始整顿现状。

  意外的是,相比冶铁厂,北边矿山的情况反而好了许多,最近战俘们的闹事次数大幅下降,矿石采掘量却稳步提升。

  “不可能!”

  去年八月份以来,公爵陆续赦免了大量被裹挟的农民、奴隶。剩余战俘主要来自贵族和乡绅阶层,以及他们的亲信,这些人抵抗意志坚决,消极怠工属于常态,时不时还会私自逃亡。

  “估计这些人在暗中策划一个大阴谋,明面上老实恭顺,待我们放松警惕后突然发难。”

  凯索眺望窗外逐渐下沉的夕阳,内心骤然生出一股紧迫感。他大步闯进食堂,挑出五十个老实可靠的工人,勒令他们前往库房领取圆盾、铁斧。

  集合完毕,凯索让人前往福斯河南岸的斯特灵,“找到郡长、治安官,请他们尽快派兵增援!”

  说完,凯索率领这队工人奔赴矿区。没过多久,夕阳彻底落入群山,夜幕降临,寒风呼啸着钻进衣领,山间依稀回荡着鸟兽啼鸣,月光穿透云层,将他们的身影拉扯成长长一条,仿佛一群漫步在荒野中的游魂。

  顺着重载马车碾出来的车辙,一行人耗费两小时抵达矿山边缘。

  山脚用寨墙圈出一小块空地,里面分布着宿舍、仓库、马厩和水井,居住了二百五十人,包括二百名战俘、三十个普通工人,二十个监工。

  察觉数十个全副武装的人影抵达,哨塔顶端响起一道怒喝:“谁!”

  “是我!”

  凯索从属下手中夺过火把,照亮自己和周围人的面庞,“全部是冶铁厂的弟兄,没有外人,赶紧开门。”

  进入营地内部,凯索叫醒所有的工人和监工,让他们同样配好武器。

  至此,他暂时集结出一支百人规模的队伍,派出小部分人看守寨墙,其余工人勒令战俘在空地上集合。

  “搜查他们的营房,别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很快,凯索的担忧应验了,陆续有工人从营房搜索出各种违禁品,包括削尖的铁片、有半个手掌长的铁钉,以及从厨房偷拿的咸肉和黑面包,显然做好了大规模逃亡的准备。

  他低下头,挨个扫视那些惊恐且愤怒的面庞,挑出几个最显眼的刺头,让监工单独进行询问。

  不知过了多久,哨塔传来警报,大片人影正从南方急速靠近。

  凯索顺着木梯爬至哨塔,只见黑暗中出现许多高举火把的身影,很快抵达寨墙外围。

  验明身份,他命手下打开大门,让治安官蝮蛇以及两个山地步兵连进入营地。

  方一见面,蝮蛇男爵阴沉着脸说道:

  “收到你的消息,整个斯特灵镇乱作一团,郡长、法官、神庙萨满、税务官今晚估计没人睡得好觉。你最好查出点什么东西,否则会有很多人向泰恩堡写信弹劾。”

  凯索指向空地上的一堆杂物,“战俘偷偷收集这些锋利铁片、铁钉以及粮食,计划在两天后发动暴乱,届时会有一支叛军从北方深山赶来接应。”

  叛军?

  治安官半蹲在地,伸手拨弄杂物堆中的铁片、铁钉,“叛军有多少人?”

  “问了十来个人,都说自己不清楚,大致在五十人以上,五百人以下。”

  “就这?”治安官摇了摇头,懒得跟这个外行废话,命令属下接管俘虏,审讯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别睡了!”

  治安官推醒正在打瞌睡的凯索,“查清楚了,这股叛军的规模大致为百人,藏在数十英里外的某座山谷过冬。我现在带队剿了他们,你留在这看好营地。”

  没等对方反驳,治安官率领三百步兵离开营地,迅速消失在凯索的视线中。

  两天后,清剿部队安然返回,押送着二十五个脸色灰暗的俘虏。

  凯索:“打赢了?”

  “勉强算是。”治安官摘掉闷热的头盔,“干掉十个,抓住腿脚迟缓的二十五人,其余人舍弃营地逃进深山,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了。”

  随着时间推移,鸳鸯阵成员的配合越发纯熟,敌我双方的交换比达到八比一。越往后,残存的叛匪越发胆怯,战局稍有不利就选择跑路,让治安官大为恼火。

  “这群人简直比野兔还狡猾,看来我得想个别的办法了。”

  清剿行动结束,治安官率队返回斯特灵镇。临走前,他建议把二百个战俘迁移至福斯河北岸的冶铁厂居住,万一出事也方便增援。

  对此,凯索持保留意见。假设战俘在冶铁厂居住,清晨前往矿山,傍晚返回营地,途中需要消耗四个小时的步行时间,产量必然会下降。

  “除非能缩短赶路时间。配备马车?不,二百战俘,需要的马车数量太多了。”

  不知不觉,凯索再度回想起公爵提过的矿区轨道,形势所迫,他只能硬着头皮尝试了。

  感谢书友20211126143447771的打赏

首节 上一节 54/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