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42节

  至于维格、伊瓦尔。

  一人全程在高台指挥部队,另一人带领重步兵缓慢推进,没能起到贡纳尔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上岸之后的第二天,拉格纳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瓜分战利品。

  这次的分钱比例和去年相同:王室一成半,贵族四成,其余分给下属的士兵。

  得益于在塞纳河畔的卓越贡献,维格的战利品份额最多,总价值一千四百磅白银。

  他思考片刻,索要了六百磅白银、一百三十匹战马,以及一大箱拉丁语书卷。

  这场战争的收入远远多于去年,顺带收获一个名义上的公爵头衔,性价比很高,只可惜未来不会再有这种好机会了。

  次日清晨,维格找到古德温领取物资,结果只到手六成,怒气瞬间窜了上来,“怎么回事?”

  “很简单,‘秃头’查理仅仅支付一万两千镑和五百多匹战马,占到总数的六成,你当然只能领到六成,每家贵族都是这样。”

  古德温给出账本,发誓自己不会蠢到在这种环节贪污,“底层士兵可以领到十成,是因为陛下自掏腰包垫付。对,你没听错,他非但没有获取任何财物,反而从伦底纽姆的仓库支出金银.”

  扯了一大堆,维格勉强接受现实,带着财物和马匹返回自己的营区,忙于收拾东西的时候,一个宫廷侍卫找到他。

  “陛下请您过去。”

  找我干嘛?

  维格硬着头皮前往中军大帐,得到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原定伊瓦尔攻打威尔士,鉴于爱尔兰再度爆发叛乱,伊瓦尔脱不开身。因此,哈夫丹、埃塞尔沃夫留下来的烂摊子留给维格处理。

  “陛下,感谢您的看重。只可惜威尔士地势崎岖、森林遍布,需要投入难以想象的资源和时间。”

  关于威尔士战争,他给出两套方案:

  一,剿抚并用,通过几场决定性的胜利,勒令各部落臣服,短时间内能够搞定。

  二,追求彻底的占领。

  “想当初,奥法国王在位时,麦西亚进入鼎盛时期,其余六国向他臣服。即便如此,奥法国王也无法征服威尔士,为了抵御威尔士山匪的袭击,他不惜耗费巨资,在西部修建一道绵延150英里的奥法堤。因此,我强烈建议您选择第一套方案。”

  从政治角度考虑,拉格纳的想法是派遣大军剿杀,免得各地的盎格鲁人看轻自己,经过维格反复劝说,他最终还是按下心中愤怒,同意招抚各方势力。

  “好,只要各部落的贵族愿意臣服,发誓不再侵扰边境,我愿意结束这场战争,否则宁愿一直打下去。该死,向来只听说维京人劫掠其他地区,从来没有别人劫掠我们的先例。”

第97章 威尔士

  凝视地图揣摩许久,拉格纳叫来西奥武夫,让他担任维格的副手,身为麦西亚公爵,这人的地盘与威尔士接壤,适合担任辅助工作。

  离开营帐,西奥武夫建议多招些人,维格点头:“既然王室全额承担军费,我计划扩充至四千人,用绝对的实力碾压对面。”

  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他的直属部队缩水至一千四百,瓜分完战利品,愿意继续作战的只剩一千。

  算上西奥武夫在自家领地动员的民兵,维格打算再招募两千人。

  随后,两人乘船沿泰晤士河抵达牛津,哈夫丹和他的四百多败兵在此休整。

  领主官邸隔壁的房屋,里面萦绕着一股浓郁的草药气息,哈夫丹躺在床上闭目休憩,左臂缠着一圈厚厚的绷带,床边侍立着两个女仆。

  “怎么回事?”维格驱散女仆,询问此战的详细战况。

  看到两人的身影,哈夫丹明白他们是来接替自己的工作,无精打采回应:

  “没什么可说的,我和埃塞尔沃夫率领两千五百人进山剿匪,敌人没有正面交战,一直在用弓箭袭扰,某天突然发动大规模夜袭,我趁乱突围,左臂被人射了一箭。”

  “夜袭?对面有多少人?是不是埃塞尔沃夫故意泄露情报,勾结威尔士山匪?”

  面对维格的一系列问题,哈夫丹依旧提不起精神,“夜晚视野昏暗,我看不清对面的具体人数。埃塞尔沃夫这人挺仗义,如果没有他出手援助,恐怕我已经被威尔士人射死了。”

  这小子真有意思,被人坑了还帮着说好话。

  维格止住放声大笑的冲动,叮嘱对方安心养伤,随后前往普通战士的营房,向他们打探敌人的战术。

  提及山匪,战士们心有余悸,有个军官总结道:“弓箭,从头到尾都是弓箭,四处乱飞,稍不留神就被射死。”

  从维格、西奥武夫的眼神中察觉到不信任,军官让人取来十副缴获的紫衫弓,长度约为1.5~1.8米。

  “二位大人,他们的弓箭手极其强悍,每分钟可射出六支箭,若不经瞄准,每分钟可以射出十二支箭,射程、威力、精准度碾压我方弓箭手。”

  维格捡起一副紫衫弓尝试拉动,发现磅数出奇的大,寻常人等恐怕很难拉开,再结合军官给出的信息,他推测这种紫衫弓应该是后来“英格兰长弓”的原型。

  作为中世纪英格兰的标志性兵种,长弓手既能直瞄射击,也能在队列后方进行抛射,杀伤力惊人,优势显著,但缺点同样突出。

  维格召来被关押的三十个威尔士俘虏,仅凭第一眼就识别出人群中的五名长弓手——脊柱扭曲,左臂明显大了一圈、右手指关节粗大。

  “训练一个长弓手需要多久?”

  从翻译口中得知维京人的问题,年纪最大的长弓手骄傲地昂起头颅,“五年掌握基本射术和体能,顶尖长弓手需要十年以上训练,看你们傻头傻脑的样子,估计二十年也学不会。”

  听完翻译的转述,维格轻轻点头,这人说的没错,训练长弓手极其费时。1363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颁布《射箭法令》,要求全体男性在周日练习射箭,不得从事其它的体育活动,违者重罚。

  借助严苛的法令,英格兰得以拼凑出一支训练有素的长弓兵,效果显著,但不适合目前的处境。

  许久,他发出一声长叹:“长弓重箭,威力不俗,可惜十年时间太漫长了。”

  返回自己的营区,维格挑出一支小部队,让他们押送财物、马匹返回泰恩堡,把库存的所有十字弩带过来,“转告卡德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铁匠铺所有产能用于生产十字弩,直到威尔士战争结束。”

  随后,他写下一封长信,找拉格纳索要至少六百副铁甲。

  “你要这么多铁甲干嘛?”

  对于西奥武夫的疑惑,维格解释自己的战术,用重甲弩手和威尔士长弓兵对射。

  这个灵感来自中世纪最受欢迎的雇佣兵——热那亚弩手,他们装备铁甲、十字弩,背着一面巨盾,作战方式有两种:

  一,背对敌人装填,然后转过身射击。

  二,利用一根结实的木棍,把巨盾立在地上,弩手躲在后面装填、射击。

  “用弩手对付长弓手?”

  西奥武夫对此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把工作重心放在筹措补给。等到七月份,军队、辎重陆续到齐,维格组织弩手进行训练,耗费三个星期,训练出八百名可堪一用的弩手。

  此外,军中还有五百多名弓箭手,维格给一部分人换上铁甲,顺便建造数十辆手推车,手推车的前方竖着大盾,用于掩护弓弩手向前推进。

  集训期间,他抽空向小商贩们打探消息,得知威尔士地区最大的两家势力是波维斯王国、格温内斯王国。

  前者位于威尔士东部,和麦西亚接壤,后者位于威尔士西北部。维格计划优先打垮波维斯,然后进攻格温内斯,利用这股威势逼迫其余贵族投降。

  作战会议上,他对指挥官们颁布两条方针:结硬寨、打呆仗,以及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根据我一路以来的作战经历,底层贫民对领主的忠诚度有限,只要外来者没有侵犯他们的财产,大多数贫民并不在乎换个老爷。”

  为了减少军中的劫掠行为,维格命人向伦底纽姆送信,请求拉格纳拨款给全体士兵发工资。

  “剿抚并用、使用重甲弩手对抗长弓兵、给所有士兵发军饷,”

  对于属下的一系列奇思妙想,拉格纳大感头疼。

  目前,伊瓦尔返回都菲林,继续处理爱尔兰地区的乱局,日复一日,永无尽头。贡纳尔负责和法兰克人交涉,短时间内脱不开身。

  除了这两人和维格,其余贵族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当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拉格纳也可以亲自征讨威尔士,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容易导致国内政局不稳。

  唉声叹气许久,他最终接受了维格的方案。

第98章 塞文河

  七月下旬,队伍整训完毕。

  根据搜集到的信息,维格选定了一条行军路线。

  “诸位,我计划前往伍斯特,然后沿塞文河逆流而上,利用船只输送补给,最终抵达波维斯王国的首都,玛拉特法尔。”

  鉴于他多次征战积累的威望,指挥官们没有反对,队伍朝西北方向行走两天,抵达塞文河畔,东岸坐落着一处名为伍斯特的城镇。

  这里依旧属于西奥武夫的管辖范围,自从上个月接到命令,当地建造、征用了五十艘长船。

  “太少了,我给出的要求是一百艘!”

  维格严厉斥责了伍斯特领主,西奥武夫站在旁边看戏,尽管这人是他的封臣,但一向阳奉阴违,被骂一顿反而是件好事。

  勒令对方在半个月内补足船只、辎重,维格率众沿着河道行军,发现了奥法堤的所在。

  放眼望去,自北向南横亘着一条连绵无际的土堤,高2.5米,西侧还有一道深约2米的壕沟,假设威尔士山匪进攻土堤,需要攀爬将近4.5米的高度。

  身为麦西亚贵族,西奥武夫用一种自豪的口吻向维格介绍这道防御工事:

  “北起迪河河口,南至塞文河口,总长150英里,将威尔士地区与麦西亚分隔开来。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量,奥法国王动员了战俘、附庸国的农民,以及威尔士的部落,耗费二十年时间完成。”

  “不错,堪称一项标志性的伟大工程。”午饭期间,维格拿出纸笔,仔细描绘眼前的景色。

  “只可惜,一切防御工事都需要士兵驻守。一路走来,沿线的哨所沦为废墟,奥法国王的心血终究白费了。”

  他的这句无心之言刺痛了西奥武夫,后者在接下来的路程寡言少语,直到八月一日下午,军队遭遇到第一次袭击。

  攻击来自塞文河西岸,一百名长弓手走出森林,在空地上站成一条松散横线,袭扰正在东岸赶路的维京人。

  “重弩手登船还击,其余人举盾继续前进。”

  相隔超过一百五十米,普通的十字弩失去效果,维格让百名重弩手登上甲板,与同等数量的长弓手展开对射。

  很快,威尔士人的目标对准了这群重弩手,一轮轮箭雨倾泻而下,在重弩手的铁盔与肩甲迸溅出少许火星,声音密集连贯,让维格联想到暴雨砸在铁皮屋顶的声响。

  连续挨了多轮羽箭,重弩手们装填完毕,朝着河对岸的一排人影扣动扳机,随后弯低身体进行第二轮装填。

  十分钟后,塞文河西岸。

  每次作战,威尔士长弓手携带两个箭袋,每袋30支箭,他们采取一分钟六支箭的常规射速,连续射击十分钟,直至体力耗尽。

  在众人的喘息声中,指挥官清点伤亡,总共失去了二十名长弓手,而对面的还击力度并没有减缓,依旧是半分钟一轮弩箭,缓慢而致命。

  “这群该死的维京蛮子不讲规矩,竟然穿上铁甲和我们对射,撤,不陪他们玩了。”

  带上同伴的尸体,幸存的威尔士人迅速钻进树林。

  打退这伙弓箭手,维格下令宿营,为了防止敌人夜袭,他和西奥武夫轮流值班,熬过这个最危险的夜晚。

  八月二日清晨,维京人吃过早饭,沿着河道走了两个小时,顺利抵达此行目的地。

  隔着塞文河望向西岸,岸边分布着大片耕地,再往西一段距离,地势逐渐走高,山坡矗立着一座木制堡垒。

  维格揉搓着疲惫的眼眶,告诉身边的西奥武夫:“玛拉特法尔城堡,波维斯王国的宫廷所在地,我们到了。”

  此刻,河对岸聚集了八百个手持武器的民兵,其中包括三百长弓手,试图阻止维京人渡河。

  双方你来我往对射几分钟,凭借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五百弓箭手和八百弩手彻底打垮了西岸的威尔士人,逼迫他们撤离河岸。

  “按照原定计划,各部有序登船。”

  在己方弓弩手的掩护下,二百名维京甲士最先抵达西岸,他们举着圆盾组成盾墙,默默忍受敌人抛射而来的羽箭。

  下午两点,绝大多数部队渡河完毕,维格率三千人进攻,西奥武夫带领剩余的千名战士看守船只。

  时值八月,冬小麦还未播种,田地生长着许多低矮的杂草,维京人冒着烈日带来的酷暑,踩着柔软的草丛走向缓坡上的木堡。

  见识到茫茫多的甲士,威尔士民兵斗志全无,尽数缩回堡垒内部,打算依托五米高的寨墙抵御这支异教大军。

  距离木堡三百米,维格示意左右两翼前进,驱散附近的小股弓箭手。随后,他让一千名弓弩手前进至距离木堡百米处,压制城垛后方的长弓手。

  等到敌人的还击力度趋近于无,一百个维京人推着手推车靠近城墙,四人一组,总计二十五辆推车。

  在守军疑惑的眼神中,手推车晃晃悠悠来到寨墙附近,维京人取出一个个陶罐,将它们狠狠砸向十米外的寨墙。

首节 上一节 42/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