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完公爵、伯爵一类的贵族,拉格纳没有就此罢休。之后的两天时间,他陆续册封三百多名有功劳的士兵为骑士,三分之一在约克、三分之一在塔姆沃思,三分之一在伦底纽姆。
出于统治者的本能,拉格纳觉得本族骑士远比盎格鲁乡绅可靠。用大量的骑士庄园拱卫三个核心区域,有利于震慑某些心怀异志的家伙。
册封结束,维京大军开始为期好几天的狂欢,高层前往温彻斯特王宫赴宴。
席间,哈夫丹等人被王宫的奢华装饰震惊,面对埃塞尔沃夫流露的少许轻蔑,他有些放不下面子,出言嘲讽:“你们确实有钱,但那又如何,终究输给了我们。”
埃塞尔沃夫没有动怒,淡淡回应:“其实这都不算什么,真正有钱的是西法兰克,当地物产丰饶,财力雄厚,超过盎格鲁七国的总和。假如你们,不,我们进攻西法兰克,获得的收益只会更多。”
此刻众人喝得伶仃大醉,纷纷吵着进攻西法兰克。当初拉特沃斯一战,他们被法兰克骑士打得猝不及防,满心想着杀过去报仇雪恨。
酒意上涌,拉格纳的头脑略感昏沉,打算询问维格的看法。
“维格,维格?”
许久拉格纳才反应过来,这家伙正在城外营地处理事务,无暇赴宴。
环视四周,贵族们俨然神志不清,他找不到合适的人商量,独自思索:
“法兰克主动派来增援,说不定有朝一日会亲自进攻,与其被人家打上门,倒不如我先带兵打过去。
假如明年集结的军队不到三千人,就在海岸区域小打小闹,报复‘秃头’查理派遣援兵的行为。如果集结了一支大军,届时率领船队驶进塞纳河口,逆流而上直取巴黎!”
第82章 巨石阵
众人欢庆胜利的时候,维格身处城外营地,在明亮烛火的照耀下撰写战场日记。
尽管威塞克斯投降,但他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主动要求在营地值守,假如在庆功宴上被人一网打尽,这种死法未免也太憋屈了。
听到城内传来的欢呼声,维格挑了挑眉,花费两个小时完成《不列颠战记》威塞克斯篇的收尾部分。
之后,他拿出一卷崭新的羊皮纸,开始一项漫长且艰巨的任务——撰写兵书。
兵书预计分为三个部分:训练、后勤,以及战术。
考虑到这些内容会传给后代和心腹,维格写得极其详细,《后勤》的扎营部分花费两千字都没写完,还花了很多心思描绘草图。
“呼,好累。”
忙碌到深夜,扎营部分仍然没有完成,维格揉捏酸胀的手腕,外出巡视一圈营地,然后吹熄烛火爬上床铺睡觉
第二天上午,他听到明年出兵法兰克的消息,大惊失色。
对此,拉格纳略显尴尬地解释:“身为君王,公然发表的言论必须要实现,否则会折损自己的权威。我没有占领法兰克土地的意图,充其量进行一次武装行军,算是给‘秃头’查理一个警告。”
等了半小时,一夜狂欢的贵族们相继抵达,开始瓜分战利品。
拉格纳从古德温手中接过账本,从头至尾翻了一遍:
历时大半年的战争,维京人取得预料之外的大胜,贵金属、珠宝、盔甲、兵器、战马、牛羊、呢绒布的总价值超过一万两千磅白银。
许久,他清了清嗓子:“士兵和基层指挥官分得四成半,王室拿一成半,贵族们瓜分四成。本次作战,伊瓦尔、维格、贡纳尔三人的功劳最大,由他们先挑。再然后是.”
伊瓦尔的领地深陷战乱,他挑选了三百套受损盔甲、六百张紫衫弓和五万支箭,剩余份额折算成银币。
轮到维格,他的战利品份额是六百磅白银。
翻动登记战利品信息的账本,维格最先想到的是战马,可惜兑换的匹数有限,只获得三十匹法兰克马,包括二十匹母马和十匹性格暴躁的年轻种马。
每匹母马价值五磅白银,种马价格翻倍,共计二百磅白银。
然后,维格索要二百套受损盔甲,由于盎格鲁人的体型较矮,恐怕还得改动一下才适合维京人穿戴。
没有其它想要的东西,他合拢账本还给古德温,“再拿二百磅白银。”
下一个是贡纳尔,作为骑兵指挥官,他也索取了三十匹战马,之后是少量盔甲、兵器,以及六千头绵羊。
“剑桥土地平坦,为何舍弃农耕选择放牧?”维格内心疑惑,唯一想到的理由是放牧更加省心。
在牧羊犬的帮助下,一个牧羊人能够管理二百头绵羊,六千头绵羊只需要三十个牧羊人。平原地区每英亩草场能够承载三头羊,大致需要两千英亩,相当于两座大型庄园。
“除了羊毛,羊群还能提供羊奶和肉食。假如贡纳尔在剑桥专注于放牧,让羊群不断繁衍增长,估计市面上的羊毛价格会有所下降。”
分完战利品,趁着大军还未开拔,随军萨满凯米·野火找到维格,“大人,军中传闻说温彻斯特西边二十公里有一座大型遗迹。”
“遗迹?希望你没骗我。”
闲来无事,维格带领少数盾卫前去参观,在当地牧羊人的带领下,他们抵达一片荒凉寂静的草地。
远远望去,数十块灰白色的巨石围成多个同心圆,最高的石头约有七米高,顶上还横架着一些长条石。
“巨石阵!”
察觉到主人的兴奋情绪,灰马骤然提速,抢在所有同类的前边率先抵达。维格伸手摸了下最近的一块石头,触感粗糙冰凉,棱角处有明显风化的痕迹。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草地,空中传来几声粗哑的嘶鸣,几只漆黑的渡鸦落在石块顶部。
抽出一卷羊皮纸,维格坐在草地上,用生涩的笔法描绘这幅颇具神秘学色彩的场景。萨满凯米领着一群盾卫大呼小叫,凑钱找牧羊人购买一头绵羊、两只鸡,临时举行一场祭祀仪式。
等到他们折腾完,维格的画作差不多结束,在野外露宿一夜,第二天返回温彻斯特。
此时的拉格纳正面临一个难题。
战争结束,大军即将开拔,他原计划在塔姆沃思挑一座不错的庄园,打发自己的新情人亚丝拉琪,算是陪伴大半年的补偿。
然而,傍晚联军高层聚餐时,亚丝拉琪突然站起身,满脸平静地抚摸着小腹,表示自己怀孕了。
霎时,维格收敛笑容,低头注视桌上的鳗鱼汤。其余贵族的表现也差不多,仿佛什么都没听到,默默吃着碗中食物。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伊瓦尔率先开口叫好,搬出二十年前的经历。
当时的拉格纳只是一个朝不保夕的海盗,偶尔外出劫掠,剩余的时间在家务农。
某个寒冷的冬天,一位披着破烂黑斗篷的旅行者请求住宿,面容苍老,独眼,拄着一根结实的橡木拐杖,拉格纳夫妇招待了他。
当时的伊瓦尔是一个八岁孩童,比约恩的年纪更小,仅有五岁。两人缠着旅行者讲故事,对方见识广博,似乎能回答两人的所有问题。
最终,比约恩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为难旅行者:“你能占卜未来的事情吗?”
“真是个有趣的小家伙,你想知道什么?”
比约恩,“每年春天,父亲接受领主的雇佣出海劫掠,秋季返回。他说攒够钱就不出海了,专门在家陪我玩,会实现吗?”
“不,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温暖的火塘旁边,老旅行者喝了口浑浊的麦酒,微笑着面对两个孩童,“拉格纳注定要成就一番伟业,他的一生会有三位妻子,五名子嗣,很遗憾,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分给你们。”
说完这段往事,伊瓦尔建议父亲把亚丝拉琪带回约克,既然索拉王后看自己不顺眼,不如给她找个竞争对手,消磨她的时间和精力。
第83章 归途
思索许久,拉格纳最终带着亚丝拉琪一同北返。
相比高冷孤傲的索拉王后,亚丝拉琪出身低微,性格豪爽,喝酒、下棋、投斧、射箭样样精通,与一众贵族的关系相当不错。
十多天后,约克城郊的路口,望着王室车队离去的背影,维格发出长叹:
“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七月初,维格到达泰恩河南岸,遥遥望去,对岸矮丘的城堡仍然没有完工。
乘坐船只抵达北岸码头,赫丽吉芙抱着一个婴儿前来迎接,维格轻轻戳了下小家伙的脸庞,手感挺不错。
早在年初,赫丽吉芙生下男婴之后,托人向塔姆沃思前线送信,信中给出一列名字。维格当时忙于登记麦西亚王室的田产,头脑昏沉,挑了最前面的“弗罗德”作为长子的名字。
返回镇中心的官邸,维格和家人度过几天悠闲的假期,开始处理各项积压的事务。
首先,维格选中一位经验丰富的维京马夫担任马场总管,在对方的建议下,维格把泰恩镇西郊两英里外的大片草地划为新的马场。
按照法兰克俘虏给出的信息,三岁以上的母马可以配种,孕期大约十一个月。幼驹两岁开始基础训练,适应负重、服从骑手指令。此外,还需重点培养它们的胆量,防止在战场上受到惊吓失控。
开支方面,饲料占到六成,需要消耗大量的燕麦、草料。人力开支占到两成,马夫的年薪为5~10个银便士。剩余的三成开支用于维护马厩、草料仓库等设施,以及购买马具和草药。
对此,维格早就做好心理准备,领地财政宽裕,就算战马数量翻倍也养得起。
“好生照料这批法兰克战马,不要吝惜开支。假如那些种马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尝试让它们和本地母马杂交,扩大马群数量,生下来的混血进行筛选,优良者留在新马场,驽马安置在原来的东郊牧场。”
马场选址完毕,维格顺路观察周边区域的农业生产。
经过三年时间的推广,绝大部分农民接受了三圃制。随着三圃制的推广,有少数人开始用挽马耕地。
他询问一个正在劳作的小地主,在后者的叙述中,马匹耕地的速度更快,每天可以工作八小时,比耕牛多出两三个小时。综合来看,一匹挽马能完成2~3头牛的工作量。
“饲养马匹的成本更高,这究竟划算吗?”
地主挠了挠头发,“我觉得还行,自从采用三圃制,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春季作物,主要是燕麦、大麦、和豌豆,生产出来的燕麦正好作为马饲料。”
所以,三圃制的推广,最终导致西欧农业更加流行马耕?
抚摸着挽马肩部的马颈圈,维格思索许久,推行马耕对自己并无坏处。
农民长期和挽马相处,会积累一些驯马和控马的经验。战争来临后,部分骑术优异的年轻农民适合征召为骑兵,降低骑兵部队的训练成本。
在近郊闲逛好几个小时,维格前往泰恩镇的牲畜市场。
这里用木栅栏隔出许多块空地,马匹不耐烦地喷着鼻息,羊群像流动的灰云挤作一团,戴着脏围裙的牲口贩子来回走动,掰开牲畜的嘴巴检查牙口。
找到市场管理员,他索要近一年来的记录。
不出意外,耕牛价格确实在逐步走低,从原先的每头牛30银便士下滑至28银便士。
相比之下,驽马的价格日益增加,达到82银便士,绵羊、猪、鸡鸭鹅的价格保持稳定。
最终,维格得出结论:
“照这样发展下去,拥有三十英亩以上的富农家庭逐渐接受马耕,土地狭小的贫农沿用成本较低的牛耕。算了,任由他们自行选择,免得出了差错怪到我身上。”
一星期后,比约恩率领四艘满载鲸脂的长船来到泰恩镇,维格前往码头迎接,发现这家伙的脸色很糟糕。
“发生什么事了?”
比约恩面露苦笑,“出海捕鱼的时候遭遇风浪,被海水卷到西北方向的一座岛屿。当地没有树木,地表覆盖的苔藓不易燃烧,将近一半的船员冻死了。唉,原计划带人南下参战,看你现在的样子,估计我已经来晚了。”
“确实,”维格邀请对方前往官邸做客,向他讲述这大半年的经过。
听到拉特沃思一战,比约恩难以理解,“不至于吧,四百法兰克骑兵就把你们打成这样?”
“事实就是如此,你若不信,去约克城走一趟。陛下缴获大批军马,册封许多有功劳的士兵担任骑士,似乎有意组建常备骑兵部队,你可以参观他们的训练过程,看完之后就明白了。”
“有些道理。”比约恩大口喝干麦酒,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休整两天,比约恩卖掉全部的鲸脂,前往约克参观骑士训练,顺带探望父亲和他的第二位王后。
码头上,维格目睹工匠把数百桶鲸脂搬进蜡烛工坊,准备熬制鲸油。
捕获鲸鱼后,冰岛的捕鲸船把它们拖运至岸边,用一种月牙形的剥皮刀进行切割,得到厚约一掌的条状鲸脂,悬挂在阴凉处盐渍防腐,保质期长达半年。
此刻,工匠把条状鲸脂切碎后与水混合,放在露天灶台慢火熬煮。等待一段时间,用长柄勺舀取上层鲸油,底层杂质用树皮滤网清除,每桶鲸脂大致能提炼四分之一的鲸油。
之后,鲸油混着少许蜂蜡倒入木制模具,插入灯芯、冷却脱模,一根鲸油蜡烛宣告完工。它的焰色明亮,燃烧没有异味,属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
放眼整个领地,能够承担鲸油蜡烛的仅有维格一家,剩余的大部分蜡烛销售给佛兰德斯商人,由他们转卖给法兰克的贵族、修道院。
至于乡绅和小地主阶层,他们通常使用牛油蜡烛和油灯,燃烧时散发着黑烟和异味。平民无力承担这方面的开支,因此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限度利用日光,减少夜间活动。
第84章 铁匠铺
七月下旬,比约恩乘船北返,向维格转达约克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