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60节

  这部分土地不属于贵族封地,没有封建特权,北欧贵族迁过去定居,需要照常缴纳赋税、承担兵役。他们持有的土地越多,承担的义务越多,对于帝国有利无害。

  听完对方的解释,伯爵长舒口气,他叫来管家,“把所有的战争债券卖给那些北欧人,动作快点。”

  趁着货物还未完全装船,伯爵陪同皇储在小镇闲逛。

  利物浦从伯爵领转换到直辖郡,本地人普遍持欢迎态度,原因在于更低的农业税、更多的镇医院、冬季可以购买廉价蜂窝煤,而且直辖郡出身的居民更容易担任公职,上升渠道通畅。

  一直以来,伯爵自我感觉良好。即将分别之际,利物浦居民终于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大为挫败。

  “殿下,船队准备妥当,我该出发了。”

  布雷肯快步前往码头登船,一刻也不想在这鬼地方多待了。

  借助风势,船队离开默西河口,沿着威尔士海岸向南航行。在普利茅斯停留两天,船队穿越不列颠海峡,然后继续向南,一直航行到加龙河口。

  之后,布雷肯的队伍换乘划桨长船,沿着加龙河的支流多尔河,向东航行一段距离,最终抵达他的封地——皮讷伊。

  船队在一处简陋的码头靠岸,布雷肯带领随行队伍,浩浩荡荡前往地图标注的城堡。

  五月的阳光温暖但不炙热,道路两侧是大片平坦开阔的麦田,即将成熟的麦穗在微风中泛起波浪。

  农人们正在田间劳作,他们穿着亚麻或羊毛衣物,使用简陋的木制农具耕作,铁制农具的占比极少,偶尔能看到一头牛拉着木犁翻耕休耕地。

  即便耕作技术和工具落后,这里的小麦长势仍然不错,伯爵捧起麦穗仔细观察,如果推广铁制农具和新式重犁,这里的小麦产量会比利物浦高出2~3成。

  正午,伯爵老爷抵达一个小村落。这里的房屋多是用粗凿的石头垒成,屋顶铺着晒干的麦秸。村子中央有一口石井,几位妇女正在打水交谈,见到陌生人立即降低了声音,匆忙逃回家中。

  村东头有一片公共烤炉区,空气中弥漫着新烤面包的香气。一位面包师正用长柄木铲从石炉中取出烤好的黑麦面包,这是大多数村民的主食,只有节日或特殊场合才能见到白面包。

  透过一些敞开的门扉,伯爵瞥见农舍狭窄昏暗,只有几张粗糙的板凳和铺着干草或兽皮的睡铺,角落堆放木制农具,隔壁畜栏偶尔响起绵羊的叫唤。

  “平民穷成这个样子,前任领主究竟收了多少税?”

  离开村落,队伍行进约两个小时,终于看见矗立在前方坡地的城堡。

  城堡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罗马时期的石砌哨塔,最外侧分布着一圈木制寨墙。

  遗憾的是,寨墙和内部的房屋被焚毁,石砌哨塔遭到坑道战术的破坏,出现难以修复的垮塌。

  不远处的磨坊驻扎着二十名士兵,由一位年轻的少尉负责指挥。得知布雷肯的身份,少尉仔细查验文件,然后招呼弟兄们收拾行李,返回波尔多复命。

  总体来看,这片新领地的气候、土壤好于利物浦,缺点是民众生活困苦,缺乏铁制农具,而且对领主态度冷漠,随时有可能发动叛乱。

  之后的半个月,伯爵带领心腹巡视领地的每一个村落,详细统计村落的人口、耕地面积,然后册封给麾下的男爵和骑士。

  抵达领地最北端,他恰好遇见另一拨维京人的队伍,是瑞卡德的士兵,同样在巡视领地。

  请求置换领地的大贵族共计六人,他们的要求大致相同——新领地必须盛产葡萄酒。因此,维格把这些人的地盘全部放在法兰克南部。布雷肯的北方是瑞卡德、东侧是古德温的长子、东南方向是小帕斯卡。

  巡视结束,布雷肯返回城堡废墟,思索后续的规划。

  从经济效益来看,最合适的做法是大面积种植葡萄,酿成葡萄酒卖给不列颠、北欧和东欧。但问题在于,邻居们也是同样的想法,众人争抢着扩大生产,葡萄酒的价格必然下跌。

  “皮讷伊的位置还是差了些,最好的地盘应该是地中海沿岸,阳光充足,除了酿制葡萄酒,还能种植橄榄,生产帝国紧缺的橄榄油。可惜我三年前生了一场大病,错过这场战争。”

  伯爵内心出现难以抑制的后悔,他拿出纸笔向皇帝写信,请求对方下次开战,一定要带上自己。

第368章 利沃尼亚国王

  五月中旬,伦底纽姆。

  办公室内,维格召见二王子弗雷,询问他的意向,“你已经成年,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治理领地。现在有两个选择,南特、或者利沃尼亚,你怎么看?”

  弗雷没有立即答复,而是看着墙壁上的地图发愣,南特的自然条件优越,而且位于卢瓦尔河出海口,适合同时发展农业和商业。

  但是,该地区的北方是直辖领地,东、南两个方向是公爵和伯爵们的地盘,未来发展受限。

  相对应的,利沃尼亚面积广袤,而且附近没有强敌,发展前景广阔。缺点是需要漫长的开拓,预计在三四代人的时间内,利沃尼亚提供的收益比不上南特。

  这时,维格提供一个额外条件,“利沃尼亚充斥着大片森林,环境艰苦,如果你选择利沃尼亚,未来十五年,每年补贴你三千镑资金,足够让你在当地站稳脚跟,顺便向周围扩张。”

  三千镑?这相当于瑞典国王的六倍年收入,简直太多了。

  弗雷的担忧瞬间消散,借助这笔资金,自己可以维持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清扫任何不服从的土著部落,然后组织当地人清理森林、开垦荒地.

  “好吧,假如您愿意给我两千套缴获盔甲,我选利沃尼亚。”

  察觉到次子的亢奋,维格缓慢点头,叮嘱他:“森林地区最容易中伏,我再拨给你一批经验丰富的军官和士官,你册封他们为小贵族,以这些人为骨干组建两个山地步兵营。还有,打仗时记得待在后面。”

  “知道了,我追随您在法兰克征战两年半,什么场面没见过,难道还怕那些东欧蛮子?”

  作为次子,弗雷早就盼望这一刻。而今得偿所愿,他召集年少时期的同学,邀请众人前往利沃尼亚。

  贵族或者富商的长子选择婉拒,他们注定要继承家业,没必要跑到东欧森林和当地人搏命。

  相反,那些次子和私生子情绪高涨,他们迟早要被兄长扫地出门,还不如提前找个合适的去处。利沃尼亚地广人稀,帮着二王子打几年工,迟早能获得一块封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二王子的船队驶离伦底纽姆码头。

  成员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五十个经验丰富的军官或士官、二十五个自愿随行的次子或私生子、一百个神职人员,可以兼职医生、书吏或老师,另外还有三百士兵和一百多个仆役。

  航行目的地是维尔扬卡,经过四年的建设,当地拥有两千居民,适合作为利沃尼亚地区的首府。

  码头上,赫丽吉芙搂着幼子葛瑞克泣不成声,但她没有阻止。站在政治角度,把成年的王子分封在外,总好过让他们留在王都。

  不知不觉,大片的帆影消失在泰晤士河尽头,维格没有过多言语,转身离开了。

  按照他的记忆,波罗的海东岸和南岸是中世纪后期重要的粮食出口地,汉萨同盟收购黑麦、小麦等农作物,然后输送到手工业发达的不列颠与尼德兰。

  再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等到不列颠本土开始工业化,利沃尼亚可以提供足够的农产品,双方正好互补。

  航行二十多天,船队顺利抵达维尔扬卡。

  三桅帆船停稳后,负责护送的海军上校拿出一份诏书,向守军宣读皇帝的旨意。从此刻起,维尔扬卡正式成为利沃尼亚国王的领地。

  国王在城镇内部逛了一圈,除了邮局、神庙、医院这三样标配的基础设施,还有一所新建成的学校,尚未投入使用。

  “和伦底纽姆下辖的小镇差不多。”

  这是国王对维尔扬卡的第一印象,他跟随守军走上木制寨墙。外面是平整开阔的麦田,更远处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一群居民正在毁林开荒,燃起的黑烟升入天空,许久也未曾消散。

  第二天,国王下令召集附近的部落首领,有二十五人应召前来,他微笑着和这些首领打招呼,赏赐高档衣物、酒水和蔗糖。

  散会后,国王翻开名册,发现有十五个部落拒绝邀请,微微点头,“很好,就用这个借口对付你们。”

  按照父亲的建议,国王让军官前往北欧招募兵员,“至少招揽一千人,编组两个山地步兵营,别拖太久,我打算在九月份发起进攻。”

  很快,利沃尼亚的消息传遍波罗的海沿岸。

  此时的哈夫丹正在波美拉尼亚做生意,准确来说,是帮不列颠的庞蒂兰商会讨债。作为回报,哈夫丹可以获得追回款项的四成。

  经过一场短促激烈的谈判,哈夫丹逼迫欠债者妥协,交出价值二百六十镑的财物,包括白银、琥珀、毛皮和许多黑麦。

  “就这些了,你看够不够数?”哈夫丹让商会管事核算价值,自己从怀里掏出锡制酒壶,小口抿着醇美的葡萄酒。

  半分钟后,他打了个满意的酒嗝,“这个部落实力微弱,我的二百甲士只需十分钟就能搞定一切,为何还要这么麻烦?”

  管事拨弄算盘,小声解释:“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名声。这个部落欠钱不还,我们上门讨债很合理,如果攻灭这个部落,则显得太过分了,不利于商会后续的发展。”

  清点完毕,管事让伙计把货物搬上商会的双桅帆船,白银和黑麦留给哈夫丹,作为这次行动的佣金。

  “陛下,我代表庞蒂兰商会衷心感谢您的帮助。”

  “一点小事罢了,后续有类似的业务记得找我。”如今维格占据了不列颠和法兰克,哈夫丹没胆量劫掠他的地盘,只能窝在家里发呆。如果能够包揽各大商会的讨债业务,可以极大缓解王国的财政压力。

  临别之际,哈夫丹提到利沃尼亚的新国王,商会管事漫不经心说出部分消息,令他无比震惊。

  “每年三千镑?那破地方除了森林什么也没有,估计上百年也回不了本,维格究竟在想什么?”

  联想到自己为了一百镑财物,不惜放下身段与商会合作,哈夫丹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昔日两人平等相处,如今差距悬殊到这种地步,天底下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

第369章 西地中海

  七月,伦底纽姆。

  收到次子的来信,维格拆开阅读,发现他的处境还不错。

  事实上,情报系统提前搜集过利沃尼亚的情报,最大的部落仅有两千人,如果次子在这种优势下还搞不定敌人,维格无话可说。

  揉捏酸胀的眼眶,他继续处理剩余公文。

  其中一份来自巴伐利亚公爵道格拉斯,信中详细介绍摩拉维亚王国(大致位于后世的捷克斯洛伐克附近)的动向。

  摩拉维亚的人口约为六十万,一直遭到东法兰克的觊觎。

  为了保全自身,当地君主在公元863年引入东罗马的传教士,宣布皈依东正教,换取君士坦丁堡的援助和外交支持。

  不久前,道格拉斯收到消息,一支新的东罗马使团到达摩拉维亚,带来更多的传教士、工匠和军官。如此看来,巴西尔沿用前朝的策略,继续扶持这个中欧国家。

  获得东罗马的先进技术,摩拉维亚的实力必然迅速提升,道格拉斯建议皇帝做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如果是突袭战争,道格拉斯需要至少六个营的游骑兵,配合公爵领的部队,他有信心扰乱这个国度的秩序,削弱他们的战争潜力。

  如果是全面征服战争,道格拉斯需要一个野战师、六个守备团、三千骑兵,以及至少两万镑的军费。

  此外,信中还附带作战计划书和相应的行军路线。

  “有意思,这家伙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却找了个年轻且精于算计的妻子,估计这份计划是那个女人口述,道格拉斯亲笔书写。”

  乍一看,作战计划具备可行性,但维格不急于开战,他给巴伐利亚书写回信,让公爵保持守势。

  一部分原因在于帝国财政和人力紧张,不适合大规模开战。

  另一方面,摩拉维亚王国的主要居民是西斯拉夫人,多年来信奉斯拉夫多神教。国王贸然变更信仰,必然导致一系列动荡,这种情况下,更适合派遣情报人员,扰乱他们的内部秩序。

  “隔着数百公里,竟然还能影响摩拉维亚的局势,看来我低估了东罗马的实力。”

  想到这里,维格从右侧抽屉拿出一份密报。

  今年年初,情报系统的探员潜伏进君士坦丁堡,这人代号“白熊”,在维京人聚居区开设一家毛皮货栈,负责搜集当地的各种公开信息。

  商栈步入正轨后,白熊探员通过黑海——波罗的海商路送回第一份密报,作为毛皮商人,他无法接触上层人士,内容充斥着许多难辨真假的市井传闻。

  近段时间,维格反复阅读过这份密报。可以确信的是,东罗马正在处理境内的异端叛乱,战况不明,有可能持续很久,或者叛乱已经平定了。

  “报告显示,大多数希腊民众对我抱有敌意,估计东罗马高层也是同样的看法。”

  维格没有和东罗马开战的意愿,己方的核心区是不列颠岛,对方的核心区是希腊和安纳托利亚西部。

  两地的直线距离超过两千四百公里,无论是从陆路还是海路,维格奈何不了巴西尔,对方亦是如此。

  “希望他专注于应对东方的阿拔斯帝国,别干涉西欧的局势。”

  下一份公文来自地中海北岸的普罗旺斯,公爵经常被摩尔海盗袭击,请求皇家海军增援。

  第二天的内阁会议,维格下令组建西地中海舰队,海政大臣报出己方的家底。

  “皇家海军拥有六十艘大型战舰:十八艘三桅帆船和四十二艘双桅帆船,剩下还有一些通信船、运输船、近海巡逻船。

  法兰克覆灭,不列颠海峡舰队的规模可以适当缩减,我建议抽出九艘,再从加纳利舰队抽出三艘,以此组建西地中海舰队,母港设在马赛以东四十多英里的土伦。

  虽然土伦的城镇规模比不上马赛,但它的自然条件优越,是绝佳的深水良港。”

  海政大臣的方案得到皇帝和内阁的一致认可,很快付诸实施。

  一星期后,九艘战舰渡过不列颠海峡,沿着海岸线向南航行。

  七月二十五日,舰队在里斯本补充淡水,发现城外散落着大量遗弃的攻城器械,部分城墙损毁,东北角的五座哨塔尽数垮塌。

  当地总督声称,这是西哥特人第三次进攻里斯本,他预感阿方索会在明年发动下一轮进攻,届时情况会更加危险。

首节 上一节 160/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