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53节

  公元868年2月,维格得知卡洛曼撤兵,心情略有好转。

  当他一开始收到法军跨越大、小贝尔特海峡的消息,着实吓得不轻。瞬间回忆起17世纪中叶(1658年)的战争,当时的瑞典军队利用海面结冰,迅速通过两道海峡,逼迫丹麦割地赔款。

  然而,卡洛曼终究没能跨越厄勒海峡,登陆瑞典本土。

  总结下来,这是一场成功的战术行动,却没能取得战略上的胜利——攻入瑞典、挪威,逼迫维格调兵救援。

  “其实卡洛曼高估了北欧对我的重要性,即使他攻陷哥德堡、奥斯陆、乌普萨拉,也别想调动我的远征军。”

  感慨几句,维格把精力放回西法兰克,只要解决这个欧陆头号强权,剩余势力再也掀不起风浪。

  感谢书友20220123233752363的打赏。

第351章 战略

  西法兰克,巴黎。

  输掉顿沃庄园之战,法兰克联军士气大减,陆续有贵族不告而别,退回塞纳河畔之后,秃头查理的部队仅剩两万。

  接下来的时间,他疯狂向各地求援,重点是意大利地区。

  北意大利的波河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罗马时期遗留的基础设施仍在发挥作用,少数港口城镇的发展势头良好。秃头查理大肆渲染维京人的威胁,请求各地看在相同信仰的份上,参与这场决定整个欧陆命运的决战。

  根据往来信件,查理预计能从法兰克南部和意大利地区获取2~3万人。

  他还有一个问题急需处理。

  经历去年的惨败,查理意识到自己没能力指挥五万人以上的大兵团作战,奥尔良伯爵威廉是个庸才,让·德·图瓦尔更是个十足的蠢货。

  查理回忆他认识的法兰克贵族,耗费大半天时间,他无奈地拿起纸笔,向萨拉戈萨书写一封亲笔信。

  “我最亲爱的朋友.”

  如今,贡纳尔的卡昂城堡以及整个诺曼底被维格占据,而且妻子薇薇安、长子罗贝尔待在巴黎宫廷,秃头查理有六成把握劝他回来帮忙。

  二月下旬,天气回暖,不列颠海峡风浪渐平,两个游骑兵营和贵族领地的补充兵陆续运往瑟堡,维格的总兵力增加至五万三千。

  他依旧维持直属师、骑兵师,三个野战师的编制,重骑兵数量达到三千,游骑兵的数量扩充至一千八百。

  守备团扩充至十二个,继续执行低价值任务,得益于缴获的盔甲,他们的披甲率维持在3~4成,战斗力尚可。

  除了这些,内阁在东欧招募的四千雇佣步兵,正在哥特兰岛等待运输,预计三月下旬抵达前线。

  维格阅读内阁提交的详细报告,截止目前,军队数量接近七万(远征军、上万名海军、本土和海外领地的卫戍军),动员率超过2.5%,达到本土的承受极限。如果再征募兵员,各项产业将受到严重影响,致使财政收入大幅萎缩.

  总而言之,内阁建议国王增加雇佣兵的比例,虽然他们组织度差,至少能够分担野战部队的压力。

  报告末尾还附上统计图表,是东欧各地区的可雇佣人数和价格,维格逐项扫过,觉得内阁的建议过于理想化。

  “波美拉尼亚人、利沃尼亚人、库尔兰人、芬兰人、罗斯人彼此的语言各不相同,沟通难度极高,稍不留神,各族雇佣兵可能因为战利品相互火并。”

  维格烦躁地抓着头发,难道内阁对他的指挥才能如此有信心,用一群临时拼凑的杂兵也能取得胜利?

  三月十日,远征军结束休整,开始发动新一轮攻势。法军的抵抗意志坚决,他们趁着冬季停战,在勒芒以东的地区修建大量木堡,周边村落的粮食也被提前运走。

  按照目前的进度和伤亡情况,维格要付出两个月的时间,以及至少五千人的损失,才能抵达塞纳河畔。

  巴黎城防坚固,需要长时间进行围困,假设大批法兰克援军抵达,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维京人有很大概率战败。

  “不,先前的战略有误,我低估了法兰克的国力,没想到他们失去数万规模的野战军,竟然还能做出这种抵抗。”

  维格下令撤回勒芒城,花费三天时间,终于拿出一套新的战略。

  他召集各部指挥官,“巴黎地区的进攻难度太大,我决定换个方向。”

  这次的行军路线是卢瓦尔河,维格计划自西向东,沿着河道逆流而上,攻占沿途的昂热、图尔、奥尔良。

  只要控制这条河流,等同于把秃头查理的领地分成南北两部分。假设法军主力仍然缩在巴黎,他可以攻打富庶且防备空虚的南方,获取粮食、马匹、金银、葡萄酒,然后雇佣更多的东欧人。

  介绍完毕,维格分配作战任务:

  “第二、三野战师进攻西南方向的昂热,我带剩余部队向南进攻图尔。另外,通知约伦,让海军尽快组建内河舰队,用划桨长船输送补给、控制河道。”

  次日清晨,维格率领两万多士兵南下。没过多久,一直处于守势的法军察觉计划失效,派遣大量的侦察骑兵,试图查清楚敌人的意图。

  三月下旬,冷风拂过平坦而空旷的草地,三十多个游骑兵勒马缓行,他们穿着统一规格的制式布面甲,目光如鹰隼般巡睃着远方。

  “原地休息。”

  发布完命令,游骑兵排长桑坦召集下辖的三个班长,拿出一幅线条凌乱的羊皮纸地图,详细介绍后续的侦察路线:

  “一班走这里,绕着湖泊逛一圈,记录周边地形、二班搜索这里的果园,打探是否有敌军存在、我和三班一起行动,沿着道路前往这个十字路口,搜索隔壁连队失踪的游骑兵。日落前在这里集合,别走丢了!”

  没等他说完,一个哨兵忽然高声示警,“敌人,二十多个法兰克骑兵!”

  桑坦小心折叠好地图,然后爬上马背,二百步外,东北草坡的脊线上,二十七个披挂链甲的身影悄然浮现。

  “见鬼,又是这些招人厌的蛮子。”

  桑坦与敌人对峙几分钟,双方都不肯退让,纷纷驱动战马迎向彼此。

  凛冽的冷风拂过脸颊,桑坦从箭筒抽出一根羽箭,突然看见对面的法兰克骑兵端起十字弩。

  使用弩箭的骑兵?这是什么新花样?

  距离缩短至三十步,游骑兵迅捷地搭箭弯弓,弓弦弹响,尖利的呼啸破空而去。对面沉闷的机括声也接连响起,弩矢带着劲风迎面射来。空中箭矢交错,五名骑手坠马倒地,溅起沉闷的土尘。

  很快,双方的阵型解散,五十多个骑兵乱作一团,游骑兵继续用弓箭骚扰对面。弩骑兵的装填速度缓慢,部分骑兵干脆舍弃十字弩,策马撞向附近的游骑兵,局势愈发混乱。

  交战片刻,落马的法兰克骑兵越来越多,有些人挣扎着爬起身,与同伴相互靠拢,端起十字弩射击游骑兵,同样瞄准胯下的坐骑,而非身穿布面甲的维京人。

第352章 主动投靠的伯爵

  付出十五人的伤亡,桑坦击溃这群法军斥候,杀死二十人,打跑了七人。

  “收拾东西,别耽误时间!”

  人员损失严重,桑坦被迫放弃任务,前往西侧五英里的橡树林,林中驻扎着一个山地步兵连。

  一小时后,九名伤员在橡树林得到临时救治,友军还提供两辆马车,方便桑坦把伤员运回大营。

  “晋升排长不到一个月,就让我遇见这种破事,不知道上面会如何看待我?”

  黄昏,桑坦率部返回营地,他让人把伤员送往救护所,独自带着一车缴获的盔甲前往连部报告。

  “看来你运气不佳,”连长清点摞在一起的头盔数量,明白属下没能完成侦察任务。

  “敌方斥候装备了十字弩.”

  桑坦叙述这次的经历,由于他不识字,连队文书替他撰写作战报告。半小时后,报告发送至营部,营长察觉事情的严重性,又把报告递交给师部。

  就这样,报告逐层往上发送,最后惊动了维格。

  “又是弩骑兵,第几次了?”

  一个参谋回复:“这是第三次和弩骑兵交战,从交换比来看,法军斥候的战斗力提升了。”

  以当前的趋势,法军斥候正在迅速推广十字弩。十字弩装填缓慢,却弥补了他们缺乏远程攻击的弱点。弓骑兵的培养难度太高,弩骑兵更适合法军目前的处境。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敌人没有被失败击垮,还积极使用新战术,维格注视着桌上地图,决定投入更多筹码。

  他让莱夫向王宫发送一份密文,把王室持有的各公司股份作为抵押,向民间贷款,用于招募东欧步兵或者草原骑兵。

  莱夫难以置信地追问:“包括造纸厂、酿酒厂,以及足球俱乐部的股份?”

  维格点头,“除了报社、冶铁厂、军械所、造船厂,其余股份都在抵押范围内,顺便把伦底纽姆城东的空地全部抛出去。王储经验尚浅,让赫丽吉芙专门负责,至少筹款五万镑。”

  如今双方已是不死不休的恩怨,如果还搞不定法兰克,维格会把所有的筹码全压上去——发起全境总动员。

  三月二十二日,远征军抵达卢瓦尔河畔,河流的南岸是图尔城,守军正在紧急拆毁河流上的浮桥。

  这一区段的河面较窄,只有150~200米,维格安排士兵砍伐树木,建造大量的抛石机,准备隔着河面轰击城墙。

  与此同时,维格派遣游骑兵前往附近搜索船只,最终在上游三十英里的渔村找到二十艘小船。

  趁着守军疏于防备,维京步兵乘船渡过河岸,等到守军发现时,南岸已经拥有一整个步兵团。

  法军的重点防御地区是巴黎、哈弗勒尔、加莱等地,图尔守军仅有两千五百人(大多数是临时征召的民兵)。

  “快,把他们赶下河。”

  图尔城的伯爵带来一千五百人,他一次性投入所有部队,可惜收效甚微。最先冲锋的五十多个骑兵遭遇弓弩齐射,大多数战马被射杀,只有十多匹战马驮载主人冲到阵前,被密集的枪刺戳死。

  后续的法军步兵遭到远程打击,冲锋速度瞬间放缓,尤其是缺乏盔甲防护的民兵,他们举着盾牌,和同伴相互挤在一起,试图躲避无处不在的箭矢。

  最终,仅有三百多个重步兵和维京人交战,不出片刻,法军步兵溃散。维京人缺乏骑兵,追击途中没有取得太大战果。

  三月二十七日,两个步兵团前往图尔城东,砍伐树木构建营地,随后开始挖掘坑道。

  经过多次操作,维京工程兵熟能生巧,掘壕效率逐渐提升,仅用二十天时间挖到城墙下方,维格下令发动总攻。

  破城之后,他让人寻找城内渔民,分开审讯,搜集卢瓦尔河的水文信息:季节性水位波动、暗礁的分布位置、哪些河段流速湍急、哪些河段容易搁浅.

  两天后,他收到乌特加德的报告:顺利攻占昂热。

  “南特、昂热、图尔,我如今控制了卢瓦尔下游的主要城镇,内河舰队可以沿着河道输送部队和粮草,极大减轻后勤压力,第一阶段的目标圆满实现。”

  又过了一段时间,内阁去年雇佣的东欧步兵运抵前线,共计四千人,远征军总数增加至五万七千。

  维格把他们编组为四个守备团,安插少量军官和翻译,计划用他们执行各种低价值任务。

  再往上游,是法兰克中部重镇奥尔良,早在高卢时期就有人定居,之后由罗马皇帝奥勒良重建。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城市拥有近万居民,规模仅次于巴黎。

  五月一日,维格离开图尔,四万五千士兵沿着河道水陆并进,杀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奥尔良。

  第二天下午,军队宿营时,有个意料之外的访客求见维格。

  哨兵毫不客气地询问,“你是谁?”

  中年男人摘下斗篷,“让·德·波瓦尔,听说国王招募贤才,我希望向他效忠。”

  “哦,我知道你,那个迷路将军。”哨兵和同伴笑得乐不可支,派人向上面通报。

  没等多久,一队禁卫军走过来,搜身、简单验证几个问题,随后把人带到河畔,国王正在那里钓鱼。

  夕阳正缓缓向西沉落,余热弥漫在空气中,维格坐在马扎上,单手撑着下巴,望着眼前景色发呆。

  河水流速平缓,岸边生长着大片芦苇丛,一只白鹭从芦苇丛中悄然飞起,翅翼掠过水面,叼起一尾河鱼,朝向河心的沙洲滑翔而去。

  南岸是大片平坦开阔的草地,几头牛散落其间,慢悠悠地啃食青草,它们的影子被斜阳拉得细长,无声地移动着。

  “伯爵阁下,您想要什么?”维格的目光依旧注视着河面,脑海中浮现出访客的信息:

  去年,秃头查理率军撤回巴黎,把所有责任推给了波瓦尔,剥夺他的一切头衔,下狱监禁。之后波瓦尔买通狱卒,幸运地逃出巴黎。

  波瓦尔用拉丁语回复:“陛下,我有办法帮您快速攻克奥尔良,请您接受我的效忠。”

第353章 奥尔良

  波瓦尔捡起一截树枝,在河滩勾画奥尔良的大致地形。

  “奥尔良的城墙高大坚固,城内拥有三千守军,如今他们收到风声,人数还会增加”

  为了彰显自己的价值,波瓦尔夸大进攻奥尔良的难度,然后把树枝指向“城市”的东北角。

  “两年前,奥尔良地区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秋雨,地基松软,东北角的塔楼和附近城墙出现垮塌,威廉伯爵招募石匠维修城墙。我认识某个石匠,这家伙生性贪婪,唯一的优点是口才不错,很擅长忽悠雇主。

  因此,这段城墙的质量肯定有问题,您用扭力弩砲或者抛石机多轰几天,保管能够轰塌城墙。”

首节 上一节 153/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