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34节

  总体来说,大家都出了力。哈夫丹、小埃里克野战失败,原因在于联军的骑兵和重步兵明显弱于法军,两人的指挥没有太大问题。

第306章 参与战争的代价和报酬

  首先,维格对整场战争做出总结。

  维格没有责怪任何一个在场贵族,而是把责任归咎于给乌伯,怪他为了一己私欲背弃尼尔斯,任命怯懦无能的亲信驻守丹麦南部,致使法军长驱直入,连累整个维京世界不得安宁。

  “遭受多年磨难,丹麦地区人烟稀少,实力衰弱,假设法军再度入侵,到时候还得众人帮忙。对此,丹麦国王有何看法?”

  乌伯战死,他的王位由长子斯诺萨继承。

  目前,小国王和三位弟弟妹妹寄居在哥德堡,维格提及小国王,实际上是在询问他的两个长辈:哈夫丹和小埃里克。

  感受到贵族们的目光,两人默不作声,许久,维格再度开口。

  他提议重建丹尼维尔克防线,各位统治者出钱出力,共同组建一支卫戍军,专门负责守卫丹麦南部。

  “防线约二十英里(三十公里),有三处适合大规模军队展开,需要重点防御的区段,总长三英里,至少需要四千士兵驻守。

  闲暇时分,这支军队在北侧的空地耕种、放牧,解决粮食问题。一旦法兰克人进攻,他们必须争取足够的时间,等待后续增援。”

  得知维格的方案,领主长屋一片哗然。

  北欧贵族在战争中损失惨重,而且没捞到战利品,没想到还要继续投入人力维持防线,这日子没法过了。

  吵了几分钟,维格拿出一套补偿方案。

  “战争摧毁了丹麦王国的统治秩序,只剩埃斯比约等三家贵族幸存,大部分领地处于空置状态。不如这样,按照本次战功分配土地,获得的土地越多,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

  维格索要西兰岛的宗主权,让西兰岛领主法韦尔成为不列颠的封臣,以此掌控厄勒海峡,确保国内与北欧、东欧的贸易线路畅通。

  他还看中两座波罗的海的岛屿,博恩霍姆岛、哥特兰岛,作为不列颠商船的落脚点。

  哥特兰名义上属于瑞典,他用两艘柯克船、一百套缴获盔甲的价格,向哈夫丹“购买”这座岛屿。

  十多年来,哥特兰的几个定居点从未承认哈夫丹的统治,后者欣然卖掉这块破地方,让维格去对付这些刁民。

  “事先提醒一句,这座破岛的哥特人很难缠。”

  维格:“明白,我会搞定他们。”

  然后是剩余领地,贵族并没有维格预想的热情。

  丹麦北部残破不堪,中、南部沦为荒芜之地。假设在当地安家,意味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还要承担法军下一次入侵的风险,性价比太低。

  磨蹭许久,哈夫丹看中了最北端的斯卡恩,斯卡恩与哥德堡隔海相望,管理的难度较低。

  小埃里克索要菲英岛。

  其余人各自挑选领地,让次子或私生子成为名义上的领主,但是不准备投入太多资源,观察几年再考虑。

  接下来的两小时,会议讨论卫戍军的人力与装备来源。

  维格承担三成的军费开支,提供三百套缴获盔甲。

  小埃里克承担一成军费开支,提供三百征召农民。

  哈夫丹财力不足,无法承担军费,仅仅派遣四百个征召农民。

  会议最后,维格起草协议书,众人在协议末尾签字或者按压指印。

  在国王斯诺萨缺席的情况下,他们承担了丹麦的防守义务,同时也瓜分绝大多数的领地,只给国王留下一个残破不堪的奥尔堡。

  “总算结束了。”

  维格走出领主长屋,大口呼吸外界的清新空气,在领主长屋憋的时间太久,整个人的思维都迟钝了。

  忽然,他看见不远处站着“年轻人”路易的使者,走过去询问:“你家国王改主意了?”

  “我方无法提供任何一匹战马,这不仅是陛下的个人意愿,卡洛曼、‘胖子’查理、贡纳尔也是同样的态度。

  为了尽快结束这一切,陛下把赎金总额提升至四千五百镑,这是他的底线,之后不会再有更好的价格了。”

  维格的耐心耗尽,答应了使者的要求。

  半年来,在丹麦的两次战斗,以及莱夫追击敌人的辎重队,他缴获四百三十匹战马,恰好弥补了战损和海运途中的损失。

  忙完一切,维格乘坐旗舰前往博恩霍姆岛。

  绕着岛屿转了一圈,舰队在西海岸的渔村登陆,维格派遣士兵前往各地,宣示自己对于博恩霍姆的统治权。

  岛屿的中、北部以丘陵为主,南岸地势较平缓,总人口仅有一千八百,主要从事耕作、放牧和捕鱼。本地人不敢触怒这支庞大舰队,被迫承认维格的统治。

  在禁卫营的陪同下,维格骑马巡视这片新领地,被岛屿南部的细白沙滩与充足阳光吸引。

  “风景不错,适合作为度假区域。”

  巡视结束,维格乘船前往北方海域的哥特兰岛。这座岛屿(3145平方公里)的面积更大,相当于五个博恩霍姆(588平方公里)的大小。

  全岛拥有六千人口,传说很久以前,部分居民渡海迁往欧洲大陆,定居在多瑙河流域。

  数百年的发展,移居欧陆的哥特部落发展壮大,分裂成为西哥特与东哥特。

  公元五世纪,西哥特人发生叛乱,洗劫了罗马城,之后在高卢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

  五世纪末期,东哥特人征服意大利地区,建立东哥特王国,这是哥特人最为辉煌的年代。

  数十年后,东罗马皇帝派遣贝利撒留和纳尔西斯远征,彻底摧毁了东哥特王国。

  再往后一百多年,西哥特王国爆发内乱,有人出于一己私利,主动引进北非的摩尔势力,最终摩尔人反客为主,西哥特王国也灭亡了。

  听完维格的讲述,弗罗德若有所思,他默默跟随父亲在海滩漫步。许久,维格指向北方的维斯比渔村,介绍未来的规划。

  他决定组建一支波罗的海舰队,驻扎在哥特兰的维斯比,控制波罗的海的海权,方便干涉北欧和东欧的局势,对那些赖账不还的贵族或部落首领重拳出击。

第307章 波罗的海

  除了军事方面的考虑,维格还计划把哥特兰建设成为波罗的海的贸易中心,他让舰队前往波美拉尼亚、利沃尼亚、芬兰地区,邀请各部落的首领参加商业展会。

  八月初,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抵达维斯比,请求觐见不列颠国王。

  “你是,埃里克?”

  看着这个身披黑色斗篷,拄着橡木拐杖的胖老人,维格大为震惊,距离小埃里克篡位已经过去十一年,想不到他竟然还活着。

  胖老人解下斗篷,露出一副平淡从容的笑意。

  “陛下,我早已舍弃挪威国王的身份,以及‘埃里克’这个名字。我现在是乌普萨拉的萨满,唯一的使命是侍奉奥丁,您可以叫我‘逐风者’。”

  逐风者接过维格递来的酒杯,一饮而尽,说明此行的来意:为了感谢维格在这场战争的突出贡献,乌普萨拉从此尊奉他为“信仰守护者”。

  维格保持沉默,让逐风者提出要求。

  近年来,乌普萨拉深受泰恩堡教团的影响,包括新式文字、教义和各种制度。但是乌普萨拉缺乏经济来源,难以实施革新,只好找到维格寻求帮助。

  “具体想要什么?”

  逐风者:“培训萨满的医术,给予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好,我答应了。”维格不在乎这点经费,同意让他们的萨满前往伦底纽姆接受培训。

  八月十日,各地的部落首领陆续到来,维格热情地接待他们,并宣布一个重磅消息。

  为了维持正常的商业秩序,他发誓庇护前往维斯比贸易的商人,假设海盗袭击往来商船,会遭受波罗的海舰队的清剿。

  放完狠话,维格带领客人前往港口附近的展区,商品繁多,包括但不限于:

  粮食、纺织品、各类酒水、铁制农具、蔗糖、鱼露.

  挨个介绍一遍,维格让他们自行参观,由各家商行的伙计负责接待。

  不出意外,鱼露这种“新事物”受到他们的一致欢迎。这个时期的调味品种类匮乏,胡椒、肉桂等香料的价格昂贵,超出部落首领的承受范围,鱼露的价格相对便宜,适合批量销售。

  展会顺利举行,维格离开会场在附近闲逛,放眼望去,整座港口沦为繁忙的工地。

  按照规划,维斯比会建设成一座示范性城镇,银行、邮局、医院、神庙、公共浴室、竞技场一应俱全,向波罗的海地区宣传不列颠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扩大维格的影响力。

  “伊比利亚的市场购买力强,缺点在于不稳定,很难长期维持。法兰克与不列颠处于敌对关系,双方的贸易明面上断绝,只存在零星的走私。

  唯一能够指望的国外市场只有北欧与东欧,尽管当地购买力差,但我没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开拓了。”

  闲逛许久,他返回领主长屋,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门口等候。

  依靠翻译的介绍,维格得知客人的身份,是利沃尼亚地区的部落首领,名叫加托瓦,他请求国王派兵,帮助自己攻打附近的库尔兰部落。

  凭什么?

  我只想做生意,你却把我当做免费打手?

  维格面容平淡,用拉丁语询问王储,“你怎么看?”

  弗罗德轻轻摇头,“王国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不适合介入东欧局势。即使出兵,也应该让情报系统搜集足够的信息,避免陷入漫长且收益极低的战争。”

  维格也是同样的看法,他委婉拒绝加托瓦的请求,答应贩卖军械,前提是对方有付账能力。

  加托瓦失望地走出领主长屋,他返回港口,观察不列颠商人销售的货物,尤其是那些铁制镰刀,兼具硬度与韧性,挥舞起来尤为趁手。

  “虽然只是农具,质量却超过部落铁匠打制的铁剑。”

  加托瓦恋恋不舍地放下镰刀,走向隔壁的武器展台,不列颠的武器同样出色,甚至还有缴获的盔甲,只可惜他带来的琥珀太少,仅购买十柄铁剑和五百支箭矢。

  不久,一个不列颠商人主动找到加托瓦,愿意提供帮助。

  “你能卖给我铁器?”

  “我叫杰森,来自庞蒂兰商会。如果条件合适,也许能借给你一笔钱购买军械。”

  两人交谈片刻,杰森决定实地考察。次日,庞蒂兰商会的柯克船离开维斯比,跟随加托瓦的划桨长船前往利沃尼亚。

  经过两天时间的航行,杰森看见了利沃尼亚的海岸线,眼前充斥着连绵起伏的松树林,空气混合着松脂与海风的气息,加托瓦的部落位于河流的出海口,外围有简陋的木栅栏,内部矗立着一百多座民房。

  这些房屋由圆木搭建,顶端覆盖着草皮,杰森观察当地人的服饰和日常生活,以及围墙外侧的农田,不禁大失所望。

  农田是森林中开辟的临时地块,边缘可见烧荒残留的树桩和灰烬,新垦区土壤裸露呈灰黑色,休耕地生长着齐膝的野草和灌木。

  他们的木犁由两头牛牵引,仅能划开浅层表土,远处有人在收割黑麦,杰森凝神望去,竟然还有人在使用燧石镰刀。

  “耕作水平太差,播撒1蒲式耳的种子,预计能收获2~3蒲式耳的粮食,穷成这个样子,根本赚不到钱。”

  杰森返回港口,让船员摆摊售卖货物,本地不流通银币,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维京人售卖铁制农具和染色布,收购琥珀和麋鹿皮。

  由于本地人的购买力太低,船员忙碌到第三天清晨,收购的货物价值还不到三十镑,杰森放弃先前的合作意向,招呼船员起锚出海。

  八月下旬,维斯比展会结束,贸易额没有达到维格的预期,但他仍然坚持之前的计划,即使赚不到多少钱,也要逐步扩张在波罗的海的影响力。

  “东欧地区的部落普遍弱小,等到老二、老三成年,或许可以让他们找个合适的地方安家,总好过让兄弟三人拥挤在不列颠。”

  怀揣这种念头,维格命令情报系统在维斯比设立分部,专门负责搜集北欧、东欧的情报,以备不时之需。

第308章 海峡群岛

  九月,维格与王储乘船返回不列颠。

  伴随东北风的吹拂,黑背鲈号进入泰晤士河口,维格站在船艏甲板眺望两岸的耕地和草场。

  忽然,风中飘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像是什么东西在角落悄悄腐烂。起初,维格并未在意,时间流逝,这股气味愈发浓烈,引发船员们的反复抱怨。

  北岸搭建一座简易码头,满载而归的小型渔船拥挤在栈桥旁边,船身随着水波轻轻摇晃,工人们赤裸着上身,把渔网中的渔获卸下船。绝大多数是鲱鱼,它们在岸边堆积成小山,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泽,引来成群海鸥聒噪盘旋。

首节 上一节 134/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