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94节

  方默尽量解释得通俗些。

  金承宗皱起眉头,思索着回答:

  “方将军,您说的这个……很难。

  听说有些高手,能像画家一样,在底片上用特殊的药水进行修描,然后再翻印,或许能办到。

  但小老儿手艺不精,只会老老实实地冲洗,没这个本事……”

  方默闻言,心中了然。

  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那么高超的PS技术,照片的真实性还是很高的。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胶卷,心思活络开来。

  如果这些鬼子自己拍摄的胶卷里,恰好就有记录其在沪上周围乡间兽行的照片,那简直再好不过。

  他可以立刻想办法冲洗出来后,联系相熟的国内外记者,将其公之于众。

  同时以此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发动所有力量,劝说、甚至强制要求金陵城内的百姓撤离。

  但……万一没有呢?

  方默的眼神微微眯起。

  他想起了之前在沪上,为了筹集军费,他假扮鬼子去租界银行“零元购”的经历。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

  若是没有现成的“证据”……

  那说不得,就得自己来动手,“创造”一些了。

  只要能救下金陵城中数十万百姓,方默并不介意脏了自己的手。

第157章 即将负责大毛援助军火的张冶中

  金陵郊外,军用机场。

  初冬的寒风吹过空旷的跑道,卷起几缕枯草。

  张冶中身披一件将校呢大衣,站在跑道边缘,默默地望着不远处那座笼罩在灰蒙蒙天色下的六朝古都。

  城墙的轮廓在寒意中显得有些模糊。

  “石头城……又要经历劫难了。”

  谁能想到,这座历来以“虎踞龙盘”著称、被认为有帝王气的首都,此次面临的威胁并非来自传统上易守难攻的北岸,而是从无险可守的东面和南面,被鬼子的重兵集团合围而来。

  他为这座千年古城担心,更为城内那二十多万匆匆集结、良莠不齐的守军担心,尤其为那个他一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方默担心。

  虽然方默已经用无数次战绩证明了他的能力和运气,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谁又能真正预料?

  “张将军。” 一个略显生硬的大夏语在旁边响起。

  张冶中转头,看到身材高大、穿着合体汉斯式军装、鼻梁高耸的汉斯军事总顾问法尔肯豪森走了过来。

  “法尔肯豪森将军。” 张冶中微微点头致意。

  “天气寒冷,张将军要注意身体。” 法尔肯豪森说道,他的目光也投向金陵城。

  “您在沪上的指挥,果敢而坚定,临危不乱,展现了一位优秀高级将领应有的决断力和勇气。”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真诚的惋惜:

  “沪上的失败,并非您的过错。您和您的部下已经做到了最好,给予了敌人远超预期的沉重打击。在我看来,您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指挥官。”

  张冶中脸上露出礼节性的笑容,谦逊了几句:

  “顾问先生过奖了,张某愧不敢当。沪上之战,全赖将士用命,上峰运筹,张某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然而,他的内心却远非表面这般平静。

  外人皆以为他是方默的恩主伯乐,方默那火箭般的晋升和厚实的69军编制,全靠他张冶中一力提携。

  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他能有今日之声誉,甚至连这位眼高于顶的汉斯顾问都对他刮目相看,凭的是什么?

  凭的不正是方默那小子打出来的骇人战果吗?

  攻克鬼子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阵斩两名鬼子少将,多次成建制歼灭鬼子联队、大队……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次不是在他张冶中的第9集团军序列下取得的?

  更难得的是,方默不仅能打胜仗,更能担重任。

  沪上全军撤退时,他主动请缨断后;

  面对重围,他能成功突围;

  在几十万大军溃退的混乱洪流中,他竟能收拢友军,全须全尾地将一支成建制的生力军带回金陵!

  这展现的不仅仅是超强的战斗力,更是卓越的决断力和罕见的大兵团组织指挥能力。

  区区一个中将军长?

  在张冶中看来,以方默展现出的能力、组织力和定力,这根本就是他应得的,甚至还有些委屈了他。

  “张司令,顾问先生,飞机准备好了,请您登机。” 一名侍从室的卫兵快步走来,敬礼后催促道。

  不远处,一架白鹰制DC-3运输机的螺旋桨已经开始旋转,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那是即将飞往江城的航班。

  最高统帅部将在那里继续指挥大夏的军队进行抵抗。

  张冶中最后望了一眼金陵城,深深地叹了口气。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这里。

  但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大夏,绝不会亡!

  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云层之上,舷窗外是翻滚的云海。

  机舱内,气氛却有些凝滞。

  张冶中正闭目养神,梳理着纷乱的思绪,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文白兄?”

  张冶中立刻睁开眼睛,挺直了腰板。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那位决定迁都的最高统帅。

  他比对方年轻三岁,地位更是远不能及。

  他深知,每当这位开始以“兄”相称时,往往意味着有重要且棘手的事情要交办了。

  “您请讲。” 张冶中恭敬地回应。

  果然,对方缓缓开口,内容却让张冶中心中一震。

  “西北那边,情况复杂。陇省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我们接受北面大毛援助的唯一生命线。兹事体大,需要一个既有能力、又绝对忠诚可靠的人去坐镇。”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由你担任陇省省长,并全权负责‘zet计划’,统筹接收和分配所有大毛援夏的军事物资。此事关乎抗战全局,文白兄,万勿推辞。”

  张冶中对这个所谓的“zet计划”早已有所耳闻。

  目前,大毛援助的航空志愿队已经转场进驻金陵周边机场。

  那些涂着大夏机徽的I-15、I-16战斗机,驾驶它们的都是大毛的志愿者飞行员,此刻正在金陵上空与鬼子的飞机殊死搏斗。

  而陆军武器的援助,规模更为庞大。

  据他所知,已经抵达和即将抵达的装备包括:

  T-26轻型坦克82辆,BA系列装甲车约200辆,各种型号的卡车约1500辆;

  76mm野炮160门,122mm榴弹炮80门,37mm/45mm反坦克炮380门,76mm高射炮80门;

  大毛援助的都是一战的老式火炮,但依旧有力填补了大夏重型火炮的缺口

  轻重机枪约10000挺,莫辛-纳甘步枪约50000支,配套弹药数亿发;

  还有大量的燃油、药品、通讯器材、备用发动机等宝贵物资。

  这批装备,足以武装起数个精锐师和独立炮兵团。

  派他去负责此事,张冶中心里跟明镜似的。

  一方面,他确实是心腹,忠诚度无可挑剔。

  另一方面,他刚刚在沪上打出了“赫赫声威”,带着这份“战功”去西北,既能镇住那些盘踞地方的军阀,如西北三马。

  也能……嗯,“协调”与北边八路军的关系。

  “请放心,职部明白此事之重大,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物资妥善接收、分配,全部用于抗倭前线。”

  张冶中郑重表态。

  对方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特意强调了一句,声音压低了些:

  “文白兄,切记,所有物资,必须用于戡乱剿倭。尤其是那些重装备,万不可使其落入……赤逆手中,资敌以粮。”

  张冶中内心暗自叹了口气。

  都到了这个时候,国家民族危亡系于一线,心里盘算的,首要还是防备和限制八路军。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实在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和悲哀。

  不过,这个任命,倒也并非全是坏事。

  张冶中的思绪飞快转动。

  掌握了这批援助物资的分配权,或许……可以从中运作一番?

  方默那小子,不止一次在自己面前抱怨,缺乏足够射程和威力的重炮,无法有效压制鬼子的炮兵。

  那些122mm榴弹炮,是不是可以……

  还有,西北三马别的不多,就是良马多。

  方默的69军不是有个空额的骑兵旅吗?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以官方名义采购、征集一批优质战马给他送过去。

  想到这里,张冶中心中因为离开前线而产生的郁结之气,稍稍舒缓了一些。

  即便不再是直属上下级,他依旧在想着如何帮助那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年轻人。

  另一边,终于好好睡了一觉的方默在营地里醒来。

  耳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叮!沪上战役正式结束,现在开始结算战役成果。】

第158章 A+级评价,两次高级抽奖机会

  金陵城东郊,69军临时驻地,一间由地主大院落改建的指挥部里。

  这一觉,方默睡得格外深沉,直到日上三竿。

首节 上一节 94/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