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72节

  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兵连,这是一个集攻坚、破障、抢救、机动于一体的顶级装甲工兵单位。

  其战略价值,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甚至超过一个普通的坦克连。

  “发财喽,真是缺什么来什么。”

  方默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有了这个机械化装甲工兵连,后边往金陵方向撤退的时候,无论是架设浮桥,还是拆除友军埋设的地雷,都能事半功倍。

  没错,原历史中,大夏在沪上一共投入了70余万部队,最终在11月9日开始,向金陵撤退。

  结果一路上除了鬼子的飞机轰炸外,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先撤离的友军。

  先撤的部队为了防止被鬼子追击,直接将沿路所有桥梁全部炸毁,当重炮十团一营撤至方家窑河边时,最终不得不将6门珍贵的汉斯150mm重炮沉入河中,避免落入鬼子手里。

  剩下的4门150mm重炮下场也不好。

  在金陵溃败后,重炮十团的炮兵们面对被提前破坏的渡口和接到唐司令命令后坚决不让过河的宪兵,不得不含泪将重炮沉入长江中。

  可以说,国军内部很多人,在很多时候扮演的其实是猪队友的角色。

  当然,现在有方默在,有他的系统空间和能够迅速架设浮桥的机械化装甲工兵连,这些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了。

  甚至方默都想到了,到时候他雪中送炭,收编炮十团残兵,接收汉斯150mm重炮的场景了。

  35次抽奖全部结束。

  由于每10次抽奖系统空间就扩张一倍。

  方默现在一共抽了59次,系统空间扩张到了400x400x20米的大小,一共320万立方米。

  方默看着系统空间里和闸北警局驻地外凭空多出来的大量部队和装备,心中充满了豪情。

  一共6个汉斯步兵连、4个大夏步兵营、一个Pz.38(t)坦克连、一个II号坦克连、一个105榴弹炮连、一个75山炮营、一个白鹰装甲工兵连、以及众多的迫击炮连、步兵炮连、工兵连、运输连和海量弹药补给……

  这一次豪掷三万五千多点功勋,带来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巨大。

  兵力一共增加了7240人,6个步兵营,1个山炮营,2个装甲连,外加若干其他炮兵、工兵。

  加上目前独立21旅剩下的1万2千余兵力,人数已经逼近2万。

  这还没有计算正在闸北警局和四行仓库两座大型战地医院里躺着的近五千伤兵。

  其中约一千多是重伤员,需要更长时间的休养。

  但另外近四千人,多是四肢中弹或被弹片所伤的“轻伤员”。

  说是轻伤,在这个缺乏有效抗生素的时代,即便取出弹片、成功缝合伤口,伤口感染引发的败血症、化脓、高热依旧是这些伤员最大的死亡威胁。

  因此各师得知方默接收伤员后,干脆把这些没有生机的伤员干脆一股脑都送了过来。

第122章 23000兵力?准备复仇的大将松井(8.25加更)

  对方默而言,这抗生素恰恰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系统提供的药品,尤其是磺胺和盘尼西林,足以让这些原本可能因感染而牺牲的战士,绝大多数都能康复归队。

  至于那些不可能再次恢复作战能力的伤员,那也是为了大夏母亲,为了祖国人民奋战过的英雄,方默觉得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治好这些同袍也是应该,到时候一人发点大洋,遣散到后方去就好了。

  “这快四千的轻伤兵,就是我最宝贵的人力储备。”

  方默站在警局楼顶,看向窗外空地上,不少胳膊或身上绑着绷带的伤兵正在散步,心中激动。

  一旦这些伤兵伤愈,经过短暂恢复性训练,就能重新拿起枪投入战斗。

  届时,他麾下的总兵力将无限逼近23000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标准大夏中央军步兵师的编制(约一万多人,但是惯例要吃点空饷),甚至超过了当时大夏很多军的实有兵力。

  更何况,他这23000人,是装备着大量自动武器、拥有数十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05mm重炮以及150mm重火箭炮和众多专业兵种的加强部队。

  其真实战斗力,只要没有鬼子舰炮和飞机捣乱,足以在平原上正面硬撼鬼子一个齐装满员的常设师团,甚至战而胜之。

  “一个旅的番号,藏着整整一个军的实力……” 方默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这信息差,够鬼子喝一壶的了。”

  实力暴增带来的兴奋过后,紧接着就是如何高效整合的问题。

  突然涌入七千多名系统官兵和大量技术装备,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编,很容易造成指挥混乱,反而降低战斗力。

  趁着部队在后方休整,没有战斗任务,方默立刻着手部队整编。

  军政部给了独立第21旅3个小步兵团的番号,分别是561, 562, 563团。

  之前他只组建了561, 562两个团,现在方默不仅要把563团充实起来,还别出心裁的自己组建了一个新一团,对外宣称是补充团。

  这样,就有了4个主力步兵团的框架。

  当然,国军的团跟团不一样,军政部给方默的编制是1200人的小团。

  他干脆把每个团扩充至满编3200人左右。每个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1个机炮营。

  其中机炮营下辖4门PaK36 37mm战防炮,4门75mm步兵炮和4门20mm防空炮。

  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和技术兵器,目前只有561, 562, 563团是满编。

  新一团则被方默交给了已经能够下地行走的周卫国,让其先搭起架子,等战地医院里的伤兵们陆续痊愈后,再补充进新一团。

  在直属特种部队方面,方默合并原有的毛熊战斗工兵连、新获得的汉斯工兵连、白鹰机械化装甲工兵连,组成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工兵营。

  专门负责巷战攻坚、破障、架桥、筑路、排雷等任务。

  为了保持武器统一,方默特意调换了一下,将其轻武器主要换成了MP-40冲锋枪、Kar 98K步枪和MG42机枪。

  至于原有的波波沙和M1A1卡宾则转交给新成立的侦查营。

  方默专门把几个汉斯步兵连里配属的自行车、宝马R75摩托车集中在一起,加上那辆Sd.Kfz 234/2轮式侦察车,和原属于警局的2辆轮式装甲车,专门组建了一个摩托化侦察营,为后续的大撤退做准备。

  这个侦察营的标志性形象就是戴着大风镜和钢盔,骑着偏三轮,车斗里架着MG42机枪。(图)

  之后在平原上探路侦查的任务就全靠他们了。

  装甲部队更是直接升级成了装甲突击团,下辖3个装甲连、1个自行火炮连、1个步兵营以及直属的维修部队。

  其中团部直辖Pz.38(t)坦克5辆。

  第1连下辖虎式坦克2辆,II号坦克11辆;第2连下辖Pz.38(t)坦克13辆;第3连下辖II号坦克13辆。

  自行火炮连下辖8辆野牛II自行火炮。

  新抽到的105mm榴弹炮连和克式山炮营则编入了炮团,使其下辖18门75mm克式山炮(历次战斗中有损耗),8门105mm榴弹炮,4门缴获的四一式75mm山炮。

  与此同时,沪上派遣军司令部内。

  司令官松井大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动用了所有关系和舆论手段,终于将片山理一郎少将阵亡、第68联队近乎全军覆没的惊天丑闻勉强压了下去。

  处理完这糟心事后,他疲惫地揉着眉心,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战略。

  侵略大夏是鬼子的基本国策,但具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才算完,其实鬼子高层内部也充满了分歧和混乱。

  华北方面军高歌猛进,满脑子都是攻城掠地,建功立业。

  而他作为沪上派遣军司令,看得更远一些。

  沪上是远东最大的都市,攻占这里不仅有巨大的军事意义,更能带来无上的荣耀和国际影响,以及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除了那个滑不留手、一口吞掉他半个旅团的“大夏之虎”方默,其他大夏军队的战斗力,在他看来依旧乏善可陈。

  只要国内承诺的后续增援师团能够如期抵达,他有信心最终拿下沪上。

  向哪里进攻?直接西进,兵锋直指金陵吗?

  就算能消灭沪上的大夏重兵集团,甚至攻下他们的首都金陵,就真的能让这个庞大的国家投降吗?

  松井对此感到迷茫。

  虽然在御前会议上,他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什么“三个月灭亡大夏”,“五个月、六个月定能成功”。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更多是陆军这个集体为了争取资源和话语权的夸大其词,他本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既然远期战略目标难以确定,那就先解决眼前的目标。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地图上标注着‘大夏中央军独立第21旅防区’的位置。

  “大夏之虎……你的部队规模和战斗力,这次我可是一清二楚了。”

  他根据第6联队和残兵提供的情报,判断方默部兵力应在10000至15000人之间,装备虽好,但经过连番战斗,损失必然不小,正处于休整补充的虚弱期。

  “等到第9师团和第13师团抵达……” 松井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两个齐装满员的常设师团,从两个方向堂堂正正地压过去,形成钳形攻势。”

  “我看你还怎么逃?怎么躲?”

  松井的丑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方默这支让他颜面尽失的部队被重重包围、碾碎成渣的场景。

第123章 周卫国用命,劝百姓撤离

  整编工作还在进行,方默提着一兜子缴获的鬼子牛肉罐头、熏肉和咸菜,溜达到了一处民房,找到了正在对着地图发呆的周卫国。

  “学长?” 周卫国见到方默,连忙起身。

  “别客气,坐。” 方默笑着将东西放在桌上,“来看看你,顺便蹭顿饭。尝尝鬼子的罐头,味道还行。”

  周卫国看着那些罐头,眼神复杂,随即苦笑道:

  “学长,我接到调令了,正式转入独立第21旅,任职补充团代理团长……这事,是您运作的?”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87师的人,怎么突然就被划归到这位学长麾下了。

  学长这本事,也未免太手眼通天了。

  方默注意到周卫国的疑惑,打了个哈哈,用刺刀打开一个罐头:

  “87师那边战斗减员也大,整合部队嘛,正常调动。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在我这更能发挥所长。怎么,不愿意跟我打鬼子?”

  “愿意,当然愿意。” 周卫国立刻挺直了腰板。

  想到之前二人的打赌,他神情肃穆,对着方默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属下周卫国,向旅座报到,愿追随旅座,共御外侮,虽死无悔!”

  在87师,他虽然作战勇猛,但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战术思想也常与上官相左。

  而方默学长指挥的几次战斗,奇谋迭出,战果辉煌,深深折服了他。

  能跟随这样的长官,在真正的抗倭劲旅中效力,正是他心中所愿。

  方默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心中暗乐。

  周卫国可是原著中智勇双全的代表人物,原著中虽然一开始‘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形象,但经过接连战斗,很快就成长为一位有勇有谋的铁血军人。

  其价值远超那用来“交换”的200套鬼子单兵装备。

  而87师王师长那边,既还了方默之前支援炮击、分享攻下汇山码头荣誉的人情,又用这200套装备做实了之前虚报的战果,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好,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 方默拍拍他的肩膀,“新一团架子我先给你搭起来,兵员和装备很快给你配齐。好好干,我看好你。”

  “是,绝不辜负旅座信任。” 周卫国朗声应道,眼中燃起斗志的火焰。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位似乎总能创造奇迹的学长麾下,打出更漂亮的仗,证明自己所学本领的价值。

首节 上一节 7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