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第2节

  朱棣见状,心中一痛,连忙握住徐妙云的手,强作镇定安慰道:“妙云放心!朕已经昭告天下,遍寻名医!老四他神通广大,定能知晓宫中之事!他看到布告,一定会回来的!他也一定有办法救你!”

  说到朱高煌,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那是混杂着骄傲、宠溺,还有一丝......敬畏的复杂情绪。

  这个四儿子,是他此生最大的骄傲,也是最让他头疼的存在。

  高冷如仙,不履凡尘。

  朱棣心中暗下决定,等老四这次回来,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他走了!

  必须把他留在宫中!

  还有,那桩早就定下的婚事,也该办了!给皇后冲喜!

  虽然他这个皇帝老子,在他那个仙人儿子面前,时常感觉矮了一头,说话都不敢大声。

  但在煌儿的婚事上,他不能退让!

  这不仅仅是为了给皇后冲喜,更是为了大明的将来!

  老四,注定是要继承大统的!这一点,他与父皇太祖皇帝,早有默契!

  只有老四,才能真正镇得住这天下,才能让大明江山,万世永固!

  “咳咳。”

  徐皇后轻轻摇头,眼神却异常清明,她看着朱棣,虚弱道,“陛下......臣妾想明白了。”

  “这些年......是咱们逼得太紧了......煌儿他性子孤高,本就不喜束缚,我们不该......不该那么早便逼他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成婚......”

  “臣妾现在什么都不求,只想知道我的煌儿......他在外面......过得好不好?”

  说到最后,徐皇后的泪水开始流露了出来。

  也让朱棣陷入了沉默。

  是啊,老四那孩子,岂是寻常婚配能够束缚的?

  他若不愿,这天下,谁又能强迫他?

  站在一旁的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听着父皇母后的对话,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们既为母后的病情担忧,又对那个即将可能归来的四弟朱高煌,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

  期待?畏惧?嫉妒?或许都有。

  尤其是太子朱高炽,他深知父皇对四弟的看重。

  若朱高煌真的回来,并且对皇位流露出哪怕一丝兴趣,他这个太子的位置,恐怕......

  片刻之后,徐皇后似又疲惫不堪,缓缓闭上了双眼。

  朱高炽三人识趣地告退,离开了坤宁宫。

  朱棣独自一人,静静守在徐皇后的病榻之旁,在昏暗的烛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萧索。

第3章 发牢骚的朱棣

  坤宁宫外,长长的宫道寂静无声。

  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一前一后,各怀心事,正一言不发地走着。

  行至一处宫墙拐角,朱高煦猛地停步转身,差点与紧随其后的朱高炽撞个满怀。

  朱高煦眼中闪烁着挑衅的光芒,嘴角带着一丝惯有的跋扈笑意,他上下打量着朱高炽,语气带着几分嘲弄:“我说太子大哥,母后凤体堪忧,到时候老四,你这东宫太子的位置,怕是要坐不稳,得拱手让贤了罢?”

  朱高炽闻言,肥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敦厚温和的表情,他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得听不出喜怒:“二弟此言差矣,孤这太子之位,本就是父皇权宜之计,暂为四弟看管罢了,四弟天纵奇才,神仙一般的人物,这大明江山,唯有他能承继。”

  “他若归来,孤自当将太子之位双手奉上,绝无二话。”

  他这番话说得坦荡至极,仿佛对那尊贵的储君之位,没有半分留恋。

  汉王朱高煦听罢,脸上的笑容却微微一僵,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沉。

  他本以为太子会流露出些许不甘或怨怼,他袖中早已暗藏了一枚“留影珠”——那是幼时四弟朱高煌,随意抛给他把玩的小法器,能记录影像声音。

  若太子方才有半分不敬之言,他便会催动留影珠,将太子的“忤逆”之态记录下来,再寻机呈给父皇,狠狠参他一本,指他觊觎大位,不愿让贤于四弟。

  可太子这般“识大体”,反倒让他无从下手。

  父皇欲传位于四弟,这是兄弟几人都心知肚明之事。

  奈何四弟一心修仙,对皇权毫无兴趣。

  太子这般轻易便表态退让,倒显得他汉王朱高煦若是再争,便是不识时务,甚至......是与四弟为难了。

  “哈哈,大哥果然深明大义。”

  朱高煦笑了一声,甩袖便走。

  心中却在暗骂,这胖子,倒是越来越会演戏了!

  望着朱高煦怒气冲冲离去的背影,太子朱高炽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思索。

  二弟的心思,他又何尝不知?

  只是,这太子之位,真如他方才所言那般,可以轻易舍弃么?

  他想起了那个即将归来的四弟,朱高煌。

  一个名字,便足以压得整个大明皇室喘不过气来的人物。

  “唉......”

  朱高炽在心中幽幽一叹,“世人皆道皇帝难为,殊不知,太子更难......”

  四弟朱高煌,那等风华绝代,那等超凡脱俗,便真是九天谪仙下凡,这皇位让与他,自己也并无不甘。

  可......父皇让他朱高炽居于东宫数年,日日处理政务,夜夜揣摩君心,早已习惯了这储君的身份,习惯了百官的朝拜,习惯了那万人之上的尊荣。

  若说心中全无半分眷恋,那也是自欺欺人。

  或许......四弟真的对皇位毫无兴趣呢?

  若真是如此,自己......未必没有机会。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野草般疯长。

  夜色如墨,笼罩着应天府。

  朱棣换上一身常服,在数名心腹太监与禁卫的护送下,悄然离宫,乘着一顶毫不起眼的青呢小轿,径直往鸡鸣寺而去。

  寺内禅房,灯火通明。

  黑衣宰相姚广孝,依旧是一袭玄色僧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如古井般深邃,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虚妄。

  “陛下深夜到访,可是为皇后娘娘凤体之事?”

  姚广孝亲自为朱棣沏上一杯热茶,声音平静无波。

  朱棣接过茶杯,却无心品茗,他面带愁容,开门见山:“老和尚,妙云她......情况不妙,太医已束手无策。”

  “朕......朕心中焦急万分,还有我家老四,朕已昭告天下寻他,老和尚你精通卜算,可知他何时能归?妙云......还能不能等到他?”

  姚广孝捻着佛珠,双目微闭,片刻之后,方才缓缓睁开,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陛下宽心,皇后娘娘凤体虽弱,然命星未黯,尚有一线生机。”

  “至于四殿下......他本就是超越凡俗之人,其行踪飘忽,非贫僧所能测度,但贫僧观天象,北方紫气隐现,想来殿下归期不远矣。”

  说到朱高煌的时候,这位擅使屠龙术的黑衣宰相语气中,明显带着恭维和崇敬。

  听闻姚广孝此言,朱棣松了口气,也开始说起了自己心中的事:“唉,老和尚你有所不知,我家老四那孩子......我每次都是热脸贴冷屁股,他从小是要什么就就有什么。”

  “他那些哥哥惹他不开心了,我亲自把他们绑到他面前让他打,就这样,还对我这么冷淡,并且离家了这么久,还没传过一个消息回来。”

  他絮絮叨叨地说起朱高煌幼时的种种“劣迹”,言语间,既有父亲的无奈,又有深深的宠溺与骄傲。

  姚广孝含笑静听,时不时点头附和。

  他深知,这位永乐大帝,唯有在提及那位神仙般的四皇子时,才会流露出这般真性情。

  二人又密谈许久,朱棣方才起身告辞。

  “老和尚那你好生歇息,朕改日再来叨扰。”

  “恭送陛下。”

  朱棣乘轿返回皇宫,行至一处僻静街巷,夜风阴冷,轿夫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突然!

  “咻!咻!咻!”

  数十支闪烁着寒光的弩箭,自街道两侧的黑暗中激射而出,直扑朱棣的轿辇!

  “保护陛下!”

  随行禁卫首领怒吼一声,数名禁卫悍不畏死,以身躯挡在轿前!

第4章 老四的亲卫,修罗卫!

  “噗!噗!”

  利箭入肉之声不绝于耳,数名禁卫瞬间毙命!

  轿内朱棣脸色大变,他久经沙场,此刻却也惊出一身冷汗!光天化日,天子脚下,竟有人敢行刺于他!

  “何方鼠辈,胆敢放肆!”

  朱棣怒喝,便要拔剑。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数十道身着漆黑甲胄,脸覆恶鬼面具的矫健身影,如同鬼魅一般,自虚空中显现,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刺客与轿辇之间。

  他们手中没有任何兵器,但周身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恐怖气息!

  正是修罗卫!

  乃是朱高煌当年特意秘密培养出为自己办事的,分为36天罡,还有72地煞。

  朱棣馋他们战斗力,也是磨了好久,才从他那里借出来,这数十位地煞星。

  只见那数十名修罗卫身形晃动,化作道道残影,冲入刺客群中。

  没有兵刃交击之声,只有令人牙酸的骨裂之音,以及刺客们临死前绝望的闷哼!

  不过眨眼之间,方才还气焰嚣张的数十名刺客,已尽数瘫倒在地,肢体扭曲,死状凄惨!

  而那些修罗卫,则如同出现时一般,再次化作虚影,消散在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轿中朱棣,看着倒地的刺客尸体,眼中全是冷漠。

  ......

  皇宫,养心殿。

  灯火通明,气氛却比殿外的深夜还要冰冷凝重。

  朱棣端坐龙椅,脸色铁青,双眸之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方才遇刺的惊险一幕,依旧在他脑海中盘旋。

首节 上一节 2/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