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7节

  至于他为何点灯耗油地睡前抄写?不是为了多学一会儿,而是在使用‘睡眠记忆法’,来强化记忆。

  苏录专门研究过提高记忆的方法,知道人在入睡后,大脑并不会停止工作,而是在自主进行一项重要任务——巩固记忆。将白天获取的信息,从短暂的不稳定存储,转化为长期的稳定存储。

  所以人们有时候背来背去,总是背不过的东西,第二天睡一觉起来,居然可以流利地背诵,并且记忆非常深刻。这就是大脑在你睡着时做出的贡献。

  睡眠记忆法就是充分利用大脑这一特性,强化记忆的方法——

  首先,越是睡前翻来覆去记忆的东西,睡眠后大脑就越会重点关照。所以睡前一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顶得上其它时段好几个小时。

  其次,手写比只看或只读的记忆留存率高一半,所以苏录才要在睡前抄书。

  抄完一遍之后,他便立即吹灯上床,一动不动闭上眼,尽可能让心率降下来,进入一种非常放松,心无旁骛的状态,默背睡前记忆的内容。

  理想状态是,当你回忆完学过的所有知识,大脑渐生困意,直接入睡——只要以这种状态入睡,大脑就会自动把白天的信息分类,优先加固重要内容,还会删除无关紧要的内容。简直妙不可言!

  但这时候切忌胡思乱想,一旦勾起了喜怒哀乐任何一种情绪,都可能会让大脑跑偏,从而前功尽弃!

  当然这挺不容易,因为人在入睡前,很难控制自己胡思乱想。苏录避免胡思乱想的经验是找一个‘锚’,来进行自我浅度催眠。

  他前世用的是一个呆毛王的等身抱枕。经过反复的自我暗示之后,只要一抱住此物,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去回想今晚要背的内容,自然而然进入巩固记忆的状态。

  当然这里条件有限,苏录只能试着用‘竹夫人’来代替……他抱着凉飕飕的竹篓子,尽量放空自己,只回忆睡前背诵的内容,然后在回忆中睡去……

  东厢房内一片漆黑,只剩苏泰悠扬的呼噜声。

  ~~

  天色微白,鸡鸣声将苏录唤醒。

  他却没有马上睁眼,而是伸手一阵摸索,重新抱住滚到一边的竹夫人。接着闭目默背睡前记忆的内容。这时对错不要紧,关键是激活大脑记忆的痕迹!

  他发现好些内容变成了条件反射,不经思索便蹦到了脑子里,这就是大脑巩固记忆的结果。说明昨晚的睡眠记忆法奏效了!

  过完一遍之后,他的脑袋也彻底清醒了,便跳下床坐回桌边,赶紧翻书查看,方才忘掉了哪里,又背错了哪里?

  再针对性地去记忆忘掉的地方,然后整体背诵一遍,重复查漏补缺,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睡眠记忆流程。

  这样一遍下来,效果远胜死记硬背上一两天!

  这时,苏有才苏泰也起来了,看到他跟昨晚一样的姿势,苏有才咋舌道:“你不会一宿没睡吧?”

  “没有,我刚起来。”苏录摇摇头,刚想提笔再默写一遍,强化记忆,却发现笔头的墨汁已经凝结干硬,没法用了。

  这时,大伯娘在天井里吆喝:“几个懒菩萨赶快起来,扒口饭上坡去!”

  父子三人赶紧出了房间,胡乱抹把脸,就在天井里吃了碗高粱水饭,便被大伯娘催命似的撵着下地去了。

  今天大伯和小叔也加入了秋收的队伍,争取一天把地里的活干完。

  他俩干活都比苏录和苏有才像样,于是父子俩的任务就变成了,把装袋的粮食往晒场挑。

  来回路上,苏录一直念念有词,继续背他的《百家姓》和《千字文》。苏有才还挺高兴,可老乡亲见了却纷纷摇头,在父子俩走过后便小声议论道:

  “秋哥儿这孩子,莫非也掉魂了?”

  “是啊,叨叨咕咕的,见到人也不叫。”

  “这掉魂儿还传染吗?有马还没还魂,他侄子又跟上了。”

  “他家里不是进啥脏东西了吧?”

  “唉,有才啊,请端公给秋哥儿看看吧,怪瘆人的……”这时,一个苏家长辈终于忍不住提高声调道。

  “没事儿六叔,我让他背书呢。”苏有才忙替他解释道:“背书得专注,不能走神。”

  “啥?让秋哥儿背书?你也是,娃儿干活就够累了,干嘛还折腾他?”众人顿时心疼起秋哥儿来。都是看着他长大的,谁不知道这孩子跟念书有仇?

  “怪不得不叫人,心里还不知多苦闷呢……”那位六叔公叹气道:“好好的孩子,背成闷葫芦喽。”

  “他是自愿的,不是我逼他的。”苏有才又解释道。

  “自愿个铲铲,你骗鬼哟。”却没人相信。他们都知道秋哥儿宁肯打柴放牛,也不肯去学堂读书。

  苏有才见指责成功转移到自己身上,便苦笑着不再争辩了。

  再看苏录这边,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不受影响,自顾自背自己的书——因为他专门训练过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哪怕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专注。

  苏录提高专注的方法是‘番茄工作法’,简单说就是强制自己,在一个‘番茄钟’内心无旁骛,天塌下来都不能中断工作。

  ‘番茄钟’长短因人而异,对初学者和青少年来说,二十到二十五分钟比较合适。但对专注度比较高的成年人,这点时间就显得太短,还往往会打断心流状态,反而会影响效率,所以苏录都是五十分钟一个‘番茄钟’。

  其实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复和坚持。坚持二十一天,重复一百个‘番茄钟’后,大脑就会形成习惯,之后在专注时段便很难被干扰到了。

  ~~

  收工回家吃晚饭时,大娘也知道了苏录今天的反常表现,仔细打量着他道:

  “秋哥儿你也掉魂儿了吗?好几个街坊跟我说,你今天不正常,见了人也不叫。

  “不是,我让他背书呢。”苏有才赶忙替苏录又解释了一遍。

  “那也不能不叫人。你不在乎,咱老苏家丢不起那人!”大伯娘教训苏录道。

  “以后我尽量不在人前背书就是了。”苏录便道。他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那些人就算把他夸上天,也不会让书院破格招收他。他只是不希望父亲难做。

  “唉……”苏有才叹口气,对苏录道:“我叫你十天背过,让你有压力了是吧?也怪我,太急于求成了,要不改成二十天吧?十天背一篇,总可以了吧。”

  “不用,我已经背过了。”苏录却摇摇头。

  “啊?”苏有才不知第几次惊掉下巴道:“昨晚才学了《百家姓》和《千字文》,今天就背过了吗?”

  “乖乖呦……”伯娘哂笑一声,更是不信:“秋哥儿吹牛的吧?当家的,咱春哥儿当年背了几天?”

  “春哥儿当年《百家姓》背了三天,《千字文》也背了三天!”大伯一脸骄傲道:“这已经是咱们全族最厉害的了。”

  “春哥儿那么聪明的脑壳壳,都得背六天,秋哥儿你一天就能背过?”大伯娘讥笑道:“二郎滩的牛都要让你吹光喽。”

  “我就是背过了。”苏录却淡淡道。

  “那你背我听听噻。”大伯娘又跟他铆上了。

  “嫂子干嘛?”小姑赶紧护住苏录道:“孩子在外头让人家笑话一天,回来你又数落他?还让不让他好好吃饭了。”

  “小姑你放心,我能背过。”苏录朝小姑感激地笑笑,回头对大伯娘冷笑道:“只是我背对背错,伯娘都不知道,有必要白费这个劲儿吗?”

  “是你自己背不过吧?”大伯娘没想到他敢轻视自己,气哼哼道:“放心,我听不懂,你大伯能听得懂,对吧?”

  “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大伯一阵心虚。他年轻的时候也念过几年社学,‘三百千’自然都背过,但就像《三字经》一样,他现在《百家姓》和《千字文》也只能记个开头,后头的全都忘了。

  再说他也不想让侄子和兄弟太难看,便打哈哈道:“那秋哥儿就稍微背两句。”

  “他可是吹牛说全背过了。”大伯娘哼一声。

  “等一下。”苏录说完起身回屋,取来了那本习字册,翻到《百家姓》的那一页,递给大伯道:“大伯有个比照,也好指出侄儿哪里背错了。”

  “嘿,这娃儿,有点名堂哦。”大伯打量苏录一番,来了兴趣道:“老子倒要瞧瞧,你到底是骡子是马。”

  ps.新的一周求推荐票~~~~

第9章 全职学生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吊脚楼内外,响彻清朗的背书声。苏录当着全家人的面,一口气就背到‘万俟司马,上官欧阳’才停顿了一下。

  大伯不禁微微点头,这已然背了四百字了。秋哥儿白天还挑了一天的高粱,能背下这么多,真的很厉害了。

  “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谁知苏录只是松了口气,因为最难背的地方过去了,再往后都是更好背的复姓了。稍事调整,他便一气背到了最后:

  “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大伯不由自主张大了嘴巴,这可整整五百六十八个字啊!秋哥儿竟然真就背下来了。“这记性硬是要得!”

  谁知还没完!苏录又伸手帮大伯翻了一页,沉声道:“下面是《千字文》!”

  他便在全家人呆若木鸡的注视下,继续忘我背诵道: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千字文》的字数虽然是《百家姓》的两倍,背诵难度却只有《百家姓》的一半。

  因为它不仅言之有意,条理分明,从自然讲到人文,再讲到处世之道,十分有利于理解记忆。

  而且作者还按韵脚分段,比方从‘天地玄黄’到‘器欲难量’,前四十八句整体押‘ang’韵,对朗读背诵特别友好。

  再配上鲜明节奏的‘二加二’背诵模式,背起来既过瘾又高效,堪称记忆文本的典范。

  在苏录节奏分明的背诵声中,苏家人在苏有才的带领下,享受地打起了拍子。

  大伯娘不想捧这个场,但她能控制得了自己的手,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脖子,有节奏地跟着一抻一抻……

  苏录也是个人来疯,在家人们的助威下,大脑高度亢奋,记忆无比清晰,全程没有卡顿,再次一口气背到了最后。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全家人却还意犹未尽,默默回味着《千字文》的韵律之美。

  “大伯,我背完了。”见大伯还在那呆若木鸡,苏录只好咳嗽一声。

  苏家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望向大伯。大伯娘有些结巴地问道:“瓜,瓜娃子不是瞎背的吧?啷么多的字,哪个能记得住嘛?”

  “没,一个错都没有……”大伯也结巴了。

  砰的一声,老爷子猛地一拍桌子,大吼道:“厉害!”

  “好哎好哎。”小姑和苏泰高兴坏了,一左一右,一个劲儿往苏录碗里夹菜。“秋哥儿真棒!”

  就连耳背的奶奶和不懂事的金宝,也跟着瞎起哄。

  只有小叔低头默默吃饭,仿佛跟他们不在一个世界……

  ~~

  “秋哥儿,你娃儿以前就背过这两篇吧?”待众人从震惊中平复下来,大伯又问道。

  “对对,肯定是这么回事。”大伯母赶忙点头。“秋哥儿哪能比春哥儿还厉害?”

  “秋哥儿就算以前背过,现在还能记得这么清楚,那也很厉害了。”大伯咳嗽一声,示意婆娘适可而止。

  “并没有。好叫大哥知道,这两篇文章都是昨晚我现教的。”苏有才却一脸矜持道:“当时秋哥儿读起来都吃力,还有好些字不认识呢。”

  “哎哟,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块料子。”大伯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考书院这事儿,说不定还真有点儿戏呢。”

  “那我得专心备考才行。”苏录立马就坡上驴道:“要学的东西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啊,大伯。”

  “行,那你明天起别干活了,专心学到年底吧。”大伯便挥手痛快道。

  “家里那么多活呢。”大伯娘自然是不愿意的。“再说哪个看孩子啊?”

  “秋哥儿的活咱包了。”一直很安静的苏泰开口道:“保准一样不耽误。”

  “二哥……”苏录张张嘴,苏泰憨笑着攥了攥他的胳膊道:

  “放心,哥有的是劲儿,你只管用功念书。”

  苏录重重点头,夏哥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

  就连小金宝都奶声奶气道:“俺会乖乖地,不用看。”

首节 上一节 7/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