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18节

  “儿本孤雏,赖父皇庇佑,方得承嗣大统。岂料天不假年,晨昏定省竟成虚愿!”

  言罢,狂泣不止,哽咽抽搐,引得殿中众人侧目。

  东阁大学士朱国祚见状,心中暗自点头。

  不管嗣君在文华殿如何,这份孝心是难得的。

  “殿下,还请莫要过度悲伤,坏了身子。”

  在灵前跪拜处,比朱由校矮一个头的少年跪爬到他面前,递帕拭泪。

  “皇兄,呜呜呜~”

  少年瘦小的身子裹在粗麻糠铮厣椴即痰貌本狈汉欤泶笈坌浯辜跋ハ拢谏匆砩乒谘棺〔园椎亩罱牵界干⒎⒄吃诶岷劢淮淼募毡摺�

  正是朱由校的皇弟朱由检。

  此刻朱由校已经彻底融入木匠皇帝的身份之中,可谓是演技大爆发。

  根本不顾这些人的劝阻,恸哭道:“辽东烽火未靖,朝堂诸事不明,儿臣愚稚,何以安天下?”

  朱国祚等臣僚闻听此言,皆是跪伏而下。

  朱由校的表演还没结束。

  他在灵前三叩首,焚帛奠酒之后,言道:“伏乞父皇英灵垂悯,赐儿刚断之勇、辨忠之智,扫清宇内,克继先志!”

  朱由校哭灵顿足捶胸,哀动左右,不至半刻钟,竟晕死过去。

  哭灵百官,为之震怖!

  我大明一月两帝崩还不够,难道还要搭上一个皇太子?

  ……

  PS:

  新书稚嫩,需灌溉成长。

  求月票,求追读!

第20章 遗诏劝进,勉而从之

  东阁大学士朱国祚那是彻底慌了神。

  大明一月之间连崩两帝,如今难道连皇太子也要随之而去?

  “传太医,快传太医!”

  他赶忙上前,抱住朱由校,猛掐人中。

  片刻之后,朱由校吃痛,不得不睁开双眼。

  好吧!

  我晕了。

  我装的。

  这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朱由校知晓,凡事都要有一个爆点。

  你哭灵哭得再悲伤,那属于是正常的。

  但是你哭灵直接哭晕了。

  那就显得你至孝了。

  如今朱由校在百官面前表演了这么一手,从儒家孝道来说,朱由校是完美的忠孝新君。

  见朱由校没有什么事情,朱国祚赶忙跪伏而下,高声劝道:“皇太子殿下一片赤诚孝心,天下皆知,然大行皇帝遽弃臣民,龙驭上宾,殿下万不可再让臣民痛心,我大明,也再也经受不起了。”

  “万望殿下保重龙体!”

  朱国祚带了个头,其余跪哭的百官亦是高声道:“万望殿下保重龙体!”

  一时之间,山呼海啸,便是乾清宫外,都听得一清二楚。

  朱由校咳嗽一声,缓步起身,对着群臣说道:“本宫安,诸位无须忧心,只是遽罹大故,五内崩摧,肝肠如捣。”

  朱国祚在这个时候上前说道:“殿下年尚幼,按照规制,可由宗王皇子代为哭灵,宦官代跪。殿下孝心可嘉,然为了天下苍生,须养好身子。”

  若是按照一日五哭,身体再好也经受不住。

  朱由校一再推辞,百官皆是不允,最后‘迫不得已’之下,让宗王皇子代为哭灵,宦官代跪。

  当然

  代哭代跪,并不表示朱由校不用来了。

  他还是需要每日三至灵前,率群臣衰服诣梓宫前,四拜、奠帛、读祝,复四拜、举哀,焚帛、祝,然后礼毕。

  虽然有代哭代跪,但该有的事情,还是一件都不少。

  一连三日。

  皆如此。

  到了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

  朱由校一如既往的到乾清宫守灵,但今日与往日,明显有不同。

  内阁众臣皆在殿中,各部院大臣,亦是跪立两侧。

  今天来得比以往更齐。

  内阁通过魏朝提前放风,朱由校已经知道今日要做何事了。

  他先是率领群臣完成辰时哭灵,结束之后,内阁首辅方从哲手中拿着明黄诏书上前。

  “宣读大行皇帝遗诏。”

  闻言,朱由校跪伏在灵前,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节具备,方从哲当即将内阁拟定的遗诏宣读出来:

  “朕以凉德,嗣守鸿基

  皇长子由校,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嗣皇帝位.

  尔诸臣其敬听朕命,共图至治,则朕虽往,犹生之年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朱由校接过遗诏,已经哭成泪人了。

  “呜呼!皇考遽弃臣民,龙驭上宾

  臣幼失怙恃,蒙慈抚育,未报万一,忽遘倾危,万箭攒心,肠断魂销。

  今遵遗诏,嗣守丕基。”

  说完,朱由校缓步起身。

  方从哲赶忙退至百官之前,朗声说道:

  “伏惟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神器无主。皇长子殿下聪哲夙成,仁孝性成,乃天赐元良,以承宗祧。”

  “方今辽左烽烟未息,中原灾异频仍。民望新君,如旱苗之待霖雨;敌伺中朝,若鸱鸮之窥户牖。若稽延神器,必致内外离心,奸宄窃发。昔唐肃宗灵武即位,再造唐室;宋高宗应天承统,续延赵祀。此皆权时拯危,光昭史册。

  殿下为大行皇帝元子,序当承统。且奉先帝遗诏,明示付托。臣等谨遵《皇明祖训》,合辞劝进。伏愿殿下念苍生之悬望,思祖宗之艰难,勉抑哀恸,早正宸极。”

  内阁次揆刘一燝亦是上前,恭敬道:“臣等昧死以闻,谨奉表劝进以闻。”

  刘一燝此话一出,殿中群臣皆是高呼。

  “臣等昧死以闻,谨奉表劝进以闻。”

  群臣声振寰宇,绕梁不止。

  三辞三让。

  之前已经是满足条件了。

  朱由校知晓,也该是继位了。

  再不继位,就有些不礼貌了。

  于是乎,他将孙如游提前准备好的答群臣劝进诏书拿了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了出来。

  “朕以冲龄,遘此大故。赖尔文武勋旧,翊戴宗社,力挽危澜。今览卿等劝进之辞,虽孝思哀恸,然念神器不可久虚,国本不可暂旷,勉从众议,嗣膺鸿绪。

  丧礼既毕,即御文华门听政。内外臣工,其各修厥职,共图至治。若怀私误国、结党蠹民者,祖宗宪典俱在,朕不敢赦!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朱由校声音方落,群臣当即高呼:“圣朝有续,皇明大幸。”

  第三次劝进,仪式由此完成。

  朱由校答劝进表言,虽然是礼部拟定的,但朱由校并无做多少修改。

  这个答劝进表,也代表着他未来一段时间的执政纲领。

  对于朝廷的大策,朱由校还是按照泰昌帝之时的大策来。

  至于为何说不改.

  废话。

  你位置都还没有坐稳,便想着改革。

  岂不知朱允炆故事?

  权柄未掌全,朱由校还是先修身养性。

  这些臣僚各自去斗,他从中收回权力,待稳住局势,便是他亮出獠牙的时候了。

第21章 选侍请封,宫女各色

  在乾清宫宣读遗诏,以及朱由校同意劝进之后,朱由校可以说已经是大明的皇帝了。

  就差一个登基大典。

  此刻,他自称为朕,也不无不可,外人也不会说他逾矩。

  慈庆宫。

  端本堂。

  朱由校手中拿着《皇明祖训》细细端详。

  在他面前,礼部尚书孙如游着大祀冕服,这是礼部尚书祭天地、宗庙时的穿戴。

  只见其头戴玄表朱里,冠垂白玉珠十二旒,上衣玄色,下裳纁色,绣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等),内衬白色纱质中衣,系朱红色大带,一身衣物,怕是有几十斤重。

  “殿下,登基大典明日开始,今日还请殿下熟悉流程。”

  登基大典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其中是不允许出错的。

首节 上一节 18/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