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158节

  这个总有一日会想明白是什么意思?

  若我凑不出这一千万两,洛阳就回不去了?

  苦也!

  朱常洵眼泪止不住的流。

  我他娘的命太苦了。

  看着朱常洵在自己面前哭得跟孩童一样,朱由校说道:“去仁寿宫见贵妃去吧。”

  “呜呜呜~谢陛下。”

  福王颤颤巍巍的离开东暖阁,而朱由校看着他的背影,轻轻摇头。

  各地宗王占据着巨量的财富,他自然是要对他们下手的。

  一千万两,对他们来说,不多。

  当然

  这些都是一次性的买卖。

  更多的钱财,还是在那些江南乡绅身上。

  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巨富!

  福王一路慢行,气喘吁吁的到了仁寿宫外,他拖着臃肿的身躯走进仁寿宫,见郑贵妃半倚在榻上,两鬓斑白,面容憔悴。

  在这个冬日,郑贵妃像是突然老了十岁一般,之前的贵气荡然无存,如今看起来,像一个虚弱的老太婆。

  朱常洵跪地行礼,哽咽道:“母妃,不孝子拜见母妃。”

  郑贵妃见倒朱常洵突然到了仁寿宫,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皇儿,你怎么进京了?”

  她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你怎么能进京?”

  藩王入京,这不是任由皇帝拿捏?

  郑贵妃走到朱常洵身前,见他脖颈之上疱疹未消,心中一痛,伸手想摸又缩回,低声道:“皇儿,你受苦了。”

  朱常洵勉强挤出笑容:“儿子没事,只是见到母妃憔悴的模样,儿子心中很不好受。”

  郑贵妃轻笑一声说道:“本就是老人了,何来憔悴之说?”

  原来这些日子,她的待遇变好,原来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入京了。

  这后宫,还是这么现实。

  “陛下缘何要你进京?”郑贵妃问道。

  说到此处,福王脸一垮,直接扑在郑贵妃身上,哭着诉苦道:“陛下要了儿子六百万两银子,还征去了两万顷土地.”

  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撒娇,这个场面可想而知。

  郑贵妃闻言,顿时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陛下要你凑出一千万两?”

  朱常洵委屈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些个宗王,便是有钱也不会出,要他们的钱,比要他们的命还难!”

  郑贵妃在一边缓缓说道:“实在不行,便待在京城罢。”

  凑一千万两?

  这个难度太大了。

  “可若儿子不回洛阳,儿子在洛阳的那些资产,怕要被吃干抹净了去。”

  经历世事沉浮后,郑贵妃已然洞明世事。

  她轻抚朱常洵的肩头,温声劝慰道:“皇儿,性命才是最要紧的。十王府虽不及洛阳王府富丽,但你终究是堂堂宗室亲王,更是当今圣上的亲叔父,陛下断不会对你怎样。依母妃看,你且在京城安心住下,时日一长,反倒该是陛下着急催你离京了。毕竟.”

  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说道:“天家颜面,陛下总要顾全几分的。”

  朱常洵眼睛一亮,但又有几分担忧。

  “只是,若陛下不要脸面,那如何是好?”

  郑贵妃呆了呆,长叹一口气,说道:“那你便尽力的凑钱罢,一千万两不成,若能凑得四五百万两,想必陛下也不会为难你。”

  四五百万两?

  这也难啊!

  福王在心中打着九九,心中也是发起狠来了。

  得让人去弹劾蜀王、楚王、周王这些藩王,他们平日里面干的事情不比他好多少。

  没理由他在京城吃苦,而这些人在封地里吃香的喝辣的。

  为了自己能够回洛阳,各位藩王,你们就帮着出点血罢!

  死贫道不死道友!

第153章 金奁鉴影,宝靥销春

  乾清宫。

  东暖阁中。

  朱由校照常批阅奏章。

  魏朝躬着身子,双手捧着一卷装裱精美的画轴,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走上前来说道:“皇爷,这是过了复选的八位淑女画像,奴婢特意命画师用了苏杭新贡的云母粉调色,连衣裳上的缠枝莲纹都描了金线呢。”

  朱由校闻言,放下笔毫,心中不禁生起了几分兴致。

  “都有谁?”

  “皇爷请看!”

  魏朝打开第一卷画轴,画轴中的女子身姿挺拔,面容如观音般慈祥,双眸似秋水般灵动。

  她身着淡青色襦裙,衣袂间金线勾勒的缠枝莲纹若隐若现,更衬得气质清雅脱俗。发间一支白玉簪斜插,乌发如云,映得肌肤胜雪。

  朱由校目光微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奏章边缘,似被画中人的神韵所摄。

  魏朝窥见圣颜神色,忙凑近半步低声道:“这位是河南祥符县张氏,单字嫣,其父张国纪原本是一位生员,后来以乡贡的名义被选拔进入北京国子监学习,成为一名监生。”

  这就是原历史上的张皇后吗?

  光是从这画像来看,便知晓是绝色美人了。

  “是谁选中她的?”

  魏朝当即说道:“启禀皇爷,是司礼监太监刘克敬于河南布政司驻地开封府所择选的。”

  刘克敬.

  这家伙似乎与东林党人走得挺近的。

  去岁清理内廷的时候,这家伙跑去了河南府选秀,算是逃过了一劫。

  朱由校眼神闪烁。

  就不知道这张嫣,到底是站在他这边,还是站在那些清流身后?

  “看看后面几位。”

  魏朝闻言,不敢怠慢,当即打开另外一卷画轴。

  画轴中的女子娇小玲珑,身量不足五尺,却别有一番灵动之态。丹凤眼微微上挑,眸中似含春水,顾盼间自带三分俏皮。樱桃小口不点而朱,唇角天然上扬,仿佛噙着一抹甜笑。

  魏朝见皇帝目光停留,立刻躬身道:“这位是南直隶应天府鹰扬卫人,姓段复字秀容,父为锦衣卫百户段黄彝,其善琵琶。”

  朱由校点了点头,魏朝不敢怠慢,继续打开后面的画轴。

  李氏,复字淑贞,保定府新安县人,父李遇春。

  其肤微黑而眸亮,精女红,通算学。

  王氏,复字宛白,山东兖州府人士.

  于氏,复字佩珍,南直隶良家女,姿色绝世.

  朱由校看完八位入宫的淑女之后,问道:“这八人,是选三人入宫为妃?”

  魏朝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回皇爷的话,一人为后,两人为妃,其余人,陛下若是喜欢,可召之为嫔。”

  朱由校神色微动,问道:“选秀还要多久时间?”

  魏朝老老实实回答,说道:“启禀皇爷,八位秀女还需在宫中观察一个月,以便进一步察看她们的性情禀赋,判定她们是否贤惠大方、端庄聪明。”

  朱由校闻言,感慨这宫中选秀,当真是复杂。

  “她们现在何处?”

  魏朝愣了一下,有些难为情说道:“陛下,选秀还未完成,尚不可召她们侍寝.”

  朱由校满脸黑线,没好气道:“你这奴婢,以为朕是色中饿鬼不成?”

  魏朝吓得赶忙跪伏而下,说道:“奴婢知罪,奴婢万死,她们如今都在储秀宫。”

  储秀宫,岂不是就在乾清宫西面?

  离他此处,也不过是几百米的距离。

  “这两人,你给朕好生留意。”

  朱由校画了两个人名。

  一个是张嫣,另外一个则是于氏。

  画张嫣很简单,在八位淑女之中,她勉强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出身,其余人和她比起来,差太多了。

  皇后,军户女子可做不来。

  至于画于氏,那更简单。

  八个人里面,就属她最好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朱由校也不例外。

  魏朝见皇帝没有生气,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得了指示,当即点头,说道:“奴婢明白了。”

  相隔数百米外。

  储秀宫西配殿内,八位淑女按序分居两侧厢房。

  每间屋内仅设榆木髹漆拔步床一张、素缎帐幔一袭,并青花瓷盆盂各一。

  廊下立着戴乌木牌的内监,凡淑女出入必有两位嬷嬷持宫灯随行,此乃祖制‘防窥伺’之规。

  张嫣独居东首第一间,正将自带的《列女传》收入描金匣中。

  忽闻窗外女官击掌三声,众淑女即刻停箸整装,出房侯训。

首节 上一节 158/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