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人?
张角的弟子。
而这正是问题所在。
你要说黄巾军的外围成员,哪怕是三十六方渠帅,也是良莠不齐,都有告密的可能。
可能成为张角弟子的,哪个不是黄天信徒,并且是所有信徒里最虔诚的那批。
张角毕竟只有一人,而他所以能传教天下,使大贤良师之名遍布九州,信徒广布四海。
他的这些弟子,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教者。
这样一位虔诚信仰黄天太平,帮助张角传教,负责蛊惑世人的弟子心腹。
他莫名其妙的为什么会在事发之前,跑来朝廷检举告密?
总不能是良心发现了吧?
最大的可能,就是幕后还有黑手,而唐周从始至终都不是张角的人!
正是有人将唐周安插在张角身边,负责监控黄巾之乱进程的。
他在操纵唐周,他既希望张角能发动叛乱,使天下动荡,又不希望张角真的叛乱成功,使天下易主。
而这个幕后之人,除了曹操口中分析得出,隐忍数十年心性之国贼袁术,还能有谁?
特别是这种安排个重要人物过去,到关键时刻,临阵倒戈的。
这很袁术啊!
妥妥的袁术行事作风,这点在众人分析曹操所言真伪之时,太师刘表就主动站了出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之作证。
而后面的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之乱,更没得洗。
整件事情如果没有当初身为虎贲中郎将,执掌皇宫禁军的袁术参与,并且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根本就难以实现。
他这个执掌皇宫禁军的虎贲中郎将不默许,一帮子太监怎么可能当着皇宫禁军的面,人何进刚进宫门,就被斩了首级?
他要是不放水,曹操、袁绍他们几个西园八校尉才多少兵马,还是先帝新练的新军,又怎么可能短短时间,攻破皇宫城防,直接杀入宫城?
可偏偏如此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在当初那场大乱之中,却好似隐形人般,少有被人提及。
众人只要谈及此事,必说袁绍如何,曹操如何,但分明他袁术当时也在何进府上,每次参与议事,又哪少了他。
这等深藏不露,幕后操控一切的本事,又如何不叫人毛骨悚然?
到后面十八路诸侯讨董无疾而终,反而他借刀杀人,间接害死了在洛阳的袁氏满门,当上袁家家主。
借刘表之手,害死孙坚,又出来装好人,接收孙家遗产,得传国玉玺。
这一桩桩一件件,堪称触目惊心。
看谁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了。
诸侯耗费粮草兵力打了半天,啥也没捞着,反而好处全被你袁术得了。
这要是你袁公路还和以前一样,是个纨绔子弟,大家没人多想,当你运气好也就罢了。
可现在,在袁术展现了真正实力,在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袁术手下败将后,谁还敢小觑袁公?
你袁术如此心机深沉,多智如妖,你说这些事不是你在幕后故意算计?谁信啊!
众人如此这般将事情一一讨论,越说越觉得有理,作为袁术阴谋论中受害者之一的刘表,更是主动出言表示。
“文台兄啊!谁能想到,你我当初都是中了袁术算计,使表误杀了你,反教他袁术得利。
只恨那孙氏众人,有一个算一个,各个都认贼作父,不分好歹!
特别是那个孙权,我对他一路提拔,托付大事,哪里想到他竟不识袁术真面目,徒为仇人做嫁衣。”
他说着,主动出言,慷慨陈词。
“今当将袁贼之险恶,公诸于世,广布世人。
便是不能使他伤筋动骨,也可叫他麾下孙氏众人,与他离心离德,脱袁自立。
想来当日之襄阳,仲谋若早知袁术面目,也就不会带着大军尽赴泽国,不惜冒死也要相助袁术,使我荆襄九郡一朝沦丧了。”
杨彪也出言怒斥之。
“未曾想到他竟是此等无情无义,凶残酷烈之人。
我与袁隗兄相交多年,关系莫逆,当初董贼凶残,屠尽袁氏一门,我亦为之悲哭。
不想直至今日,我才知道袁兄一家,竟是死在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叛臣逆子身上。
为家主之位,甚至不惜先灭家族,此等丧心病狂,丧尽天良之人,简直天人共戮。”
众人亦都跟着符合,“所言甚是!”
“竟敢借职务之便,私通国母,此贼不杀,何以平民愤,此子不死,先帝安能长眠于九泉?”
“原来我大汉所以沦落至此,皆是此子一人谋之。
既通宦官,又领世家,既主黄巾,又平叛乱,既诛何进,又杀十常,既讨董贼,又断粮草。
我大汉十数年间风雨飘摇,竟是此子全程自导自演,左手打右手之伶戏。
真真恐怖如斯,又滑天下之大稽!
竖子,安敢视我等天下世人为掌中玩物,提线傀儡?”
“是啊,以此子之能为,布局天下,玩弄众生于股掌之间。
诸位焉知我等今日之行为,不在袁术算计之中,正中他之计策?”
“正是此理,恰如曹公所言,袁贼用计,往往发于神不知鬼不觉之间,不得不防。”
“没错,大家别忘了唐周!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初十常侍要诛杀大将军何进时,也是蹇硕麾下的心腹司马潘隐,给何进告密,才有了诛杀十常侍之事。
此前曹公与之战于颍川,正是叛臣蒋干为他内应。
刘公与他会猎荆州,也是错信了内鬼邢道荣、孙权。
徐将军兵败于梁国,正是降臣杨奉,早有通袁之实。
兵马未至,内应先行,或坏人根基,或里应外合,或临阵倒戈,此袁贼之惯用伎俩,正是他的行事作风。
我等当小心行事,莫要中了他的算计。”
眼见众人越分析越有理,越分析越上头,甚至不再万众一心的攘除曹贼,反而互相警惕其内鬼来。
刘繇隐隐察觉不对,赶忙出声喝止。
“诸公!
袁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此等篡逆之臣,我等早晚必除之。
但眼下却不急于一时,今时今日,正是天机已至,攘除国贼,还政于天子的大好时机。
错过今日,让曹贼有了防备,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兴汉大业,恐将毁于一旦!”
众人见刘繇说的动情,也不由为之心动,是啊,这次是大家准备多时骤然发难,曹贼没有防备。
错过今日,下次恐怕再没这么容易。
疑虑之间,只见此前就得了天子封赏,可以剑履上殿的曹操,当即拔剑出鞘。
“一次、两次,汝这袁营内应,安敢在此大放厥词,蛊惑群臣,真当曹某宝剑不够锋利吗?”
曹操早已看出,此间情形,就数着刘繇最为积极。
只要罗织个通袁的名义,将他这为首之人斩杀,剩下的刘表毕竟还是个新来的。
帝党众人因此短时间内,便要群龙无首。
他说着,持剑就要去砍刘繇。
刘繇哪里想到,大殿之上,天子驾前,曹贼安敢刺杀重臣?
他吓得脸色都变了,赶忙将刘表护至身前。
刘表暗骂一声,所幸他也是有权剑履上殿的,赶忙拔剑去挡。
周围群臣也赶忙来拦,劝双方冷静。
曹操本想趁机杀了刘繇一了百了,也免得再生事端。
可才回来的他哪里想到,刚升了太师的刘表也被封赏了剑履上殿,替刘繇挡住了自己的致命一剑,结果错失良机。
没等双方再斗,龙椅上的刘协已经面沉似水。
“放肆!
曹卿!刘卿!朕赐尔等剑履上殿之权,便是让你们在大殿之上,以死相博的不成?”
见天子发怒,群臣皆跪地俯首。
曹操答曰:
“刘繇此贼,三番两次煽动众人,裹挟君父,要趁机诛臣。
陛下,试想一下,使洛阳无有臣,洛阳将是何等场面?
使司隶无有臣,中原又是何等景象?
此贼挑拨离间,妄图祸乱中央,使朝廷内斗,为袁术北上提前布局。
此黄巾之唐周,何进之潘隐,颍川之蒋干,荆州之孙权也!
此等袁术内应,今不杀之,更待何时?”
刘繇涨红了脸,勃然色变,“曹贼,安敢胡言乱语,污蔑重臣?
我乃汉室宗亲,一路勤王保驾,更是陛下腹心之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汝此等言语,才是妖言惑众,要折陛下之手足羽翼!”
“妖言惑众?”
曹操冷笑,“那么我且问你一句!
刘太傅,是谁,送你入朝来的?”
刘繇骇然失色!
第258章 汝,曹孟德,袁氏忠良!
“那么我且问你一句!
刘太傅,是谁,送你入朝来的?”
闻听曹操此话,在场众人打量刘繇的目光也不由带上些许古怪。
毕竟谁都知道,刘繇正是被袁术亲自派人送来朝廷的。
虽说单凭这一点,说明不了什么,未必不是袁术要维护他自己那所谓的大汉忠良之名,不想担上杀害大汉宗亲,一州刺史的名声,所以送来朝廷免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