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36节

  但这却是一个征兆,一个崭新时代的征兆。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造纸与印刷会将当世世家推向鼎盛,可它们所导向的新时代,真的会是世家所期待的吗?

  那样遥远的未来,诸葛瑾与鲁肃预见不到,但他们能预见到的是!

  自今日起,世家人心将被造纸与印刷两条铁链,彻底绑上袁家战车!

  而这个袁,将不再是袁隗的袁,而是袁术的袁!

  自印刷术宣之于世后,诸葛瑾仍在房中温习,不日,“咚咚咚”的叩门声再响。

  “子瑜兄~!”

  诸葛瑾:“.”

  “子敬,你这样喜好热闹,不认真温习课业,来日大考,可别名落金榜。

  袁公天恩,以开科取士,此大汉四百年未有之机遇也,吾等当珍惜才是。”

  “子瑜兄所言甚是,肃受教了。”

  诸葛瑾:“.”

  鲁肃依旧是那副嘴上答应,实则大大咧咧拉着他往出跑的作态。

  诸葛瑾无奈而笑,谓之曰:“今个又有什么?”

  “袁公将于城外农田亲试曲辕犁,据说比寻常之犁要轻便许多。

  常用之犁需二牛三人才能操持,而这《太平开物》所授之曲辕犁,只需一人一牛便可使用自如。

  子瑜兄,信我的,这趟来寿春,便是科考没考上,单指能见识这些事物,开阔眼界也不亏。”

  诸葛瑾闻言也是一惊,“此犁果有此神效,岂不省出一牛二人的劳力,如此江淮粮产岂不大增?”

  “正是此理!”

  二人紧赶慢赶来至城外,又观摩了一场袁公亲试农桑的表演,要说此前的造纸与印刷,是世家们欢呼雀跃的话。

  当曲辕犁一出,更由袁公亲自演示如何一人一牛便可操控自如后,万民百姓高呼万岁的声音,直贯云霄。

  “黄天在上,袁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曲辕犁之后,诸葛瑾在家温习,不日,房门又被敲响。

  “子瑜兄~~”

  诸葛瑾:“.”

  不消说,定是鲁肃又来了!

  讲道理,要不然人鲁肃自己也乐呵呵的,天天在寿春城里到处玩耍,诸葛瑾都要怀疑这家伙是故意来干扰自己,让自己考不好的。

  房门打开,诸葛瑾叹了口气,“这次又去看什么?”

  “诶嘿,袁公又新推出了筒车.”

  “不必多言了,走吧。”

  不知道为什么,诸葛瑾感到有些许心累,倒是鲁肃仍乐呵呵的。

  “子瑜兄放心,袁公当真是天人一般,这次推出的新事物,我保你不虚此行。

  奇哉!怪哉!难不成传国玉玺真是天命所归?有如此多奇物相助,袁公兵锋所指,天下诸侯谁能敌之?”

  “.”

  诸葛瑾叹了口气,没再跟这位短短时间之内,已经成为无脑袁公吹的鲁子敬多话。

  时间便在这乐乐呵呵的于寿春观摩诸多新事物中流逝,终于!

  岁在丙子,寿春大考!

  泱泱学子,鱼贯而入。

  寿春学宫内,进考场前,诸生皆需换考服,不得携带任何事物。

  笔墨纸砚等,于各自对号入座的座席上皆已备齐。

  如此一番布置,倒是打了不少人措手不及,鲁肃与诸葛瑾皆看到有一些学子闻听这番安排,便面色如土,两股战战,几欲遁走。

  果不其然,不久便被搜出作弊事物,逐出考场。

  待到他二人于考场之中,各自座位座定,俄而鼓响三通,但闻学宫闭门之声铿然,考试开始!

  一道据说由袁公在考前亲授的考题,通过主考官蒋干之口宣布:

  “今汉室衰微,天下分崩。

  诸侯怀异于外,国贼把持于内!

  当此之时,术当仁不让。

  挽天倾以匡社稷,清君侧以救万民。

  今当何为?

  诸生且试言之。”

第183章 血染荆襄,鲸吞九郡

  看着眼前题目,众学子有的皱眉不解,有的提笔作答,有的沉吟深思。

  【今当何为?】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考生无论是从内政、外交、军略、民生等等,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想来只要言之有物,都能得到不低的分数。

  正是一个诸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一展所长,畅所欲言的题目。

  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当然难不倒鲁肃,只见他挥毫泼墨,下笔如有神,一篇策论便在他笔下挥洒。

  【《划江而治,南面称孤》:

  昔太祖高皇帝欲尊义帝而不能者,因项羽为害也。

  目下之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犹昔项羽之旧事,大将军何欲兴汉室而清君侧乎?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速除。

  为大将军计,惟有鼎足江淮,坐镇东南,以观天下之衅。

  今荆州为邻,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宜先图刘表,以进伐南阳,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王天下!

  此太祖高皇帝之业也。

  今刘表新败,而大将军连胜,谋国之臣不懈于内,百战之将忘身于外者,盖追大将军之殊遇,无以报之也!

  今江淮已定,兵甲已足,民心归附,众望所归。

  大将军天下枭雄,当奖率三军,同心一意,以取荆州,夺南阳,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届时覆灭刘表,尽取荆襄九郡,划江东南以治帝业,南北二朝以修内政。

  文以载道,牧以耕农,士农工商,各司其职。

  远交近攻,广开言路。

  刑罚分明,奖惩有度。

  】

  鲁肃文思泉涌,提笔书就此策论,自分析天下大势起笔,到内政外交、军法韬略,民生刑罚,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与此同时,诸葛瑾看到此番题目,眸光一亮。亦是

  正是此等畅所欲言的开放式题目,才能让他倾诉心中韬略,毫不犹豫提笔书就。

  【《血染荆襄,鲸吞九郡》

  囊者刘表兴兵以犯大将军,损兵折将不说,更折黄祖。

  今刘表新败,征调兵力,以致南北不睦,各郡府君,心思各异。

  长沙太守张羡,治理荆南,已历三郡,久在地方,深得人心,表深为忌惮。

  今刘表征长沙、零陵、桂阳各一万之兵,并数位大将,此乃抽张羡之基业。

  其必怀恨,所以未反者,乃无外援也。

  瑜请得奉命往使荆南,说羡反正以图刘表,其必喜而从命。

  诚如是,则荆襄可定,天下可图也。

  】

  诸葛瑾同样笔耕不辍,将他对荆州各郡太守的了解与刘表近日在襄阳颁布的一系列政令,一一分析到来,点出其中可利用之处。

  时间缓缓流逝,在众考生运笔挥毫的过程中,三通鼓声响起。

  随着监考一声,“时间到!本次科考结束,再有动笔者,逐出考场,成绩无效。”

  诸生闻言,悚然一惊,尽皆停笔,无敢再动者。

  随着众人依次出了考场,鲁肃又乐呵呵来拉诸葛瑾,“子瑜兄,考完真是一身轻松,走走走,我请你到醉春楼喝酒。”

  诸葛瑾打量他这春风得意满面红光的架势,笑谓之曰:

  “子敬兄看来成竹在胸?想来是答的颇有把握?”

  “诶~?子瑜兄这叫什么话?你还不知道我吗?到处长长见识,出来历练一番罢了,考不考的上,全凭运气而已,自然神清气爽。”

  诸葛瑾闻言心中颔首,老实说,鲁肃之才,他这些天已然深知。

  内政、外交、军法、谋略都颇有独到之处,若非他这些天真就只顾带着自个到处游玩,诸葛瑾还真要把他视作最大的对手。

  只可惜眼下!

  诸葛瑾自忖在自己那篇《血染荆襄,鲸吞九郡》的策论面前,在场无人能超越。

  是以也由衷的笑了,他紧紧拉着鲁肃的手,“是了,刚好考完,也确实该放松放松。”

  “走着,今夜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而就在诸考生考完之后,各自放飞自我,于寿春各地游玩之时,学宫之中,负责主考的蒋干却犯了难。

  他当先看到一篇《血染荆襄,鲸吞九郡》的策论,恨不得拍案叫绝!

  诚如是,若能逼得荆州南部三郡皆反,则袁公大业可成,大事可期。

  然而没等他将这篇策论定为魁首之时,又一篇策论跃然眼前。

  《划江而治,南面称孤》?

  这篇策论蒋干不由看的脸色数变,他越看越惊异,越看越心胆皆寒,头皮发麻!

  无他!

  熟悉,太熟悉了!

  虽然不能说一摸一样,但其中的许多词句,蒋干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且印象极为深刻。

首节 上一节 136/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