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701节

  两难的选择,搁在任何一个政府身上,都会感到头疼。

  落到效率不高的西班牙政府头上,那就更不用说了。天天都在开会讨论,就是拿不出可行的方案来。

  ……

  伦敦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恶化,作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霸主,约翰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维也纳政府采用外交手段,不断围堵不列颠,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受限于地缘政治,英国政府没有办法在欧洲大陆同神罗竞争。

  明眼人都知道按照目前节奏走下去,时间拖得越长,对不列颠就越不利。

  可是不拖又不行,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是不列颠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双方的发展方向却是截然不同。

  一个是以陆权为核心,再辅以海权为羽翼;一个则是完全以海权中心,放弃了陆权发展。

  真要是现在摊了牌,谁也奈何不了谁不说。关键是在对抗的消耗战中,不列颠很可能会被对方活活拖死。

  人口不足、工业赶不上,又缺乏盟友。这让英国政府如何敢摊牌?

  不撕破脸皮,不列颠的霸权还可以维系下去。一旦真翻了脸,马上就有可能会跌落。

  一个理智的政府,自然不会玩儿不入流的赌国运。动不动就上赌桌梭哈,不适合已经穿鞋的玩家。

  作为老派帝国,不列颠最擅长的还是充当搅屎棍。只不过现在的欧陆局势,限制了他们的发挥。

  不过这些困难,没有吓到英国人。没有条件,那就自己创造条件。

  打击西班牙只是第一步,看似不列颠没有从中获得什么收益,但这削去了神罗的一臂助力。

  唯一的问题在于高估了西班牙的实力,误判了西班牙对神罗的重要性。

  不过这只能算西班牙倒霉,不列颠不愿以一己之见vs三大列强,必须要找机会分化俄西同神罗的关系。

  俄奥同盟不好破,那就只能拿西班牙开刀了。离间奥西关系确实成功了,只不过西班牙也差不多废掉了,两国的仇恨结大发了。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英西关系算是彻底凉凉。幸好西班牙衰落了,没有能力报复,要不然伦敦政府这次就翻船了。

  过程曲折不要紧,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那就行了。

  虽然没有多少实质收益,但是把西班牙拉下马,不列颠仍然是名义上的胜利者。

  粉碎了可能出现的“奥俄西反英同盟”,没错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可能”,就导致了西班牙凉凉。

  到了现在这一步,列强竞之间的争就是这么残酷。感觉了威胁,就可以出手把你打下去,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唐宁街10号,英国内阁会议再一次开启。

  罗伯特·塞西尔首相:“俄奥同盟持续了快半个世纪,如果往上追溯,还可以延续到上个世纪。

  长时间的结盟,两国利益已经交织在了一起,单纯依靠传统的方法,我们很难将他们分开。

  但是这个联盟,对我们的威胁又太大了。一旦某一天翻了脸,我们就要面临两个强国的威胁。

  俄国人南下印度,神罗杀出地中海。亚欧美非四洲都会沦为战场,帝国没有能力同时应付这么多条战线。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如果不列颠的霸权想要延续下去,就必须要打破俄奥联盟。

  最不济也要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让其中一国保持中立,帝国不能同时面对两个敌人。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维也纳政府帮俄国人修的中亚铁路,已经完成了三分一的工程量,铁路很有可能在1900年前通车。”

  只提俄奥联盟,没有谈欧陆联盟,自然不是罗伯特·塞西尔忽略掉了。主要是俄奥联盟根深蒂固,而欧陆联盟却只是草台班子。

  尽管在之应对前经济危机和干涉菲律宾战役中,欧陆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联盟的凝聚力。

  但草台班子就是草台班子,想要理顺联盟内部的恩怨情仇,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让欧洲各国做羽翼,跟着摇旗呐喊没有问题。真要是让这些国家出兵和不列颠开战,维也纳的面子也没那么好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实力。西班牙废了后,欧陆联盟中就剩俄奥两个大国了,其余国家就算是敢参与霸权纷争,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即便是神罗想办法把这些小国拉下水,也甭指望这帮墙头草会真出力。欧陆联盟的存在,纯粹是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相比之下,俄奥同盟才是不列颠不得不面对的存在。俄国人拿走印度,神罗取不列颠剩下的殖民地和霸权,利益分配一目了然。

  外交大臣卡梅伦:“我们已经尝试过分化俄奥关系,但是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每一次都是徒劳无功。

  沙皇政府那帮官僚已经被利益腐蚀掉了,俄奥同盟和他们的个人利益绑在了一起,任何人想要断他们的财路,都会遭到最猛烈的打击。

  维也纳政府更不用说,内部稳定的可怕,还有一个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以来威望最高的皇帝压着。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关键在于从沙皇政府战略南移之后,俄奥两国就不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无论我们怎么挑拨两国关系,俄国人的第一战略目标始终都是印度,而神罗的战略目标则是世界霸权。

  恰好我们同时挡住了俄奥两国的路,成为了他们的共同敌人。”

  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最亲密的盟友。

  真理公式放在这里,谁也没有办法推翻。指望外交部拆分俄奥同盟,确实是难为人了。

  “要不然祸水东引吧?”

  经济大臣阿奎纳提议道:“俄国人的战略目标选择,也不仅仅只有一个印度,东边同样还有一片富庶堪比印度的土地。

  沙皇政府内部同样有一份黄俄罗斯战略,唯一的问题只是在于交通。既然奥地利人能够帮俄国人修中亚铁路,我们同样可以帮俄国人修西伯利亚铁路。

  以沙皇政府的贪婪,他们是不会放弃对东方野心的。能够成为老大,就没有人愿意做苦逼的老二。

  俄国人不可能不清楚,一旦让神罗取得霸权,就是两国蜜月期的结束。

  一旦让神罗取得了霸权,纵使他们拿下了印度,俄奥两国之间的实力也不会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拉大。

  我们现在给他们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一个可以超越神罗的机会,沙皇政府没有道理会拒绝。”

  死道友不死贫道,在挖坑埋雷的行业中,不列颠绝对是宗师级的。

  ·

第1036章 敌在国会

  “钱从哪里来?”

  财政大臣帕威尔·利西齐安发出了灵魂拷问。

  沙皇政府有多穷,这个问题估计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总之,没钱修西伯利亚铁路是肯定的。

  早在1891年,沙皇政府就组织道路专家启动了西伯利亚铁路勘探计划。没错,就是尼古拉二世当年在日本遇刺后启动的。

  亚历山大三世虽然是沙皇中的和平派,但他也是一个好父亲。若不是受限于交通,估计当年英俄战争结束后,日俄战争就提前开启了。

  不管是因为一时气愤,还是早有准备,总之西伯利亚铁路计划是启动了。

  勘探的结果非常可怕,从莫斯科出发,途中要穿过辽阔的松树林,要跨过乌拉尔山脉,还要穿越茫茫西伯利亚的冻土带,最终才能够抵达太平洋。

  路途遥远也就罢了,再怎么远也比不上神罗的环线铁路,关键是自然条件恶劣。

  同样是修铁路,如果平原铁路的建设成本是1,那么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成本就有可能是2、3、4……

  兜里没钱,做事都不硬气。就在沙皇政府犹豫是否要启动西伯利亚铁路建设计划的时候,维也纳政府出手了。

  同样诱惑力十足的“中亚铁路计划”出炉,让沙皇政府变得更加迟疑。只不过不等俄国人犹豫多久,维也纳政府就帮他们下定了决心——“援建”!

  打开地图就知道,无论是西伯利亚铁路还是中亚铁路,建设成本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让本就不富裕沙皇政府来承担这笔开销,无疑是要命的事情。原时空为了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俄国人也是省吃俭用。

  仅1891年~1901年,沙皇政府就投入了14.6亿卢布,远远超过了同期的军费开支。

  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1904年7月13日,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干线才开始通车,后续工程最终在磕磕碰碰之下,一直延续到了1916年才完工。

  相比之下,中亚铁路的施工条件还是要好那么一丢丢,当然也仅仅只是好一丢丢。

  虽然不需要终年与冻土为伴,但是阿富汗地区那连绵不绝的山脉,同样也令人苦不堪言。

  无论是战略需要,还是为了自己的钱包着想,沙皇政府都果断的选择了中亚铁路。

  哪怕明知道维也纳政府在算计英俄关系,沙皇政府也没有拒绝的余地。

  用沙皇政府中某位乐天派大臣的话说:“甭管奥地利人有多少算计,中亚铁路总是对帝国有利的。要不要南下,主动权仍然在我们手中。”

  理论上没有毛病,南下的主动权确实在沙皇政府手中,维也纳政府不可能替他们做决定。

  只不过这也就能糊弄一下普通人,印度这么大块肥肉近都放在了餐桌上,还不动刀叉去分割,那还是毛熊么?

  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大臣提议帮俄国人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也是一样。只要铁路通了车,什么都不需要干,贪婪的毛熊自己就会出去觅食。

  毛熊东进固然会损害不列颠的利益,但是和南下印度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到时候遏制俄国人壮大,就不是不列颠一家的事情了,神罗同样不会看着俄国人完成“黄俄罗斯计划”。

  如果操作得当的话,最终的结局就会演变成:英奥两国一起坑毛熊。

  估摸着一场代理人战争下来,俄国人又会五劳七伤。多得不敢保证,让他们安分十年还是不难的。

  最重要的是在俄奥同盟中间埋下了一根刺,有了这根刺两国纵使不兵戎相见,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亲密无间了。

  要是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在未来的英奥争霸中,沙皇政府还会想方设法的给神罗拖后腿。

  计划非常的完美,唯一的问题就是: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钱,从哪里来?

  英俄关系可不比俄奥关系那么密切,维也纳政府帮俄国人修筑中亚铁路,也仅仅只是帮忙垫付了部分资金。

  主要是项目勘探、设计、管理等费用,人工、原材料还是沙皇政府自己提供的。

  看在俄奥同盟的份儿上,纵使国内有人提出异议,维也纳政府也能够应付过去。

  搁在不列颠头上就不行了,英俄阿富汗战争的血,还没干呢?

  这个时候出钱出力,跑去帮俄国人修铁路,英俄战争中阵亡士兵的家属,恐怕生撕了他们的心都有了。

  真要是激起了民愤,反对党肯定会推波助澜。国家利益虽然重要,但是党派利益更加重要。

  敌人支持的我反对,敌人反对的我支持。在政治中从来都是屡见不鲜,至于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看需要什么。

  如果只是百八十万英镑的资金缺口,大家还可以想办法东罗西凑,瞒过公众的视线,以特殊经费开销把账给平了。

  但是针对西伯利亚铁路而言,没有上亿英镑的投入,根本就通不了车。

  即便是让俄国人出人工、材料,那也要上千万英镑的投入。要动用这么大一笔资金,不管采用什么办法,都保不了密。

  海军大臣弗罗拉:“不光是钱的问题。我们和俄国人的关系这么紧张,就算提出帮忙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恐怕沙皇政府也不会相信。

  除非我们只是出钱,不碰铁路勘探设计与施工,要不然他们根本就不会放心。”

  这是必然的结果。突然有一天,敌人突然上门要帮你修铁路,搁在任何人身上也会怀疑有阴谋。

  站在沙皇政府的立场上,英国人提出帮忙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估计俄国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来搞破坏的。

  毕竟,中亚铁路施工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要不了几年就会通车了,英国人感到压力是正常的。

  为了印度安全,不列颠出手破坏中亚铁路施工,没有任何毛病。

  俄罗斯帝国虽然庞大,但是沙皇政府的物资动员能力有限。中亚铁路施工已经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是再启动西伯利亚铁路施工,明显会增加后勤压力。

  解释就是掩饰,无论英国政府说什么,俄国人都会认为这是英国人的阴谋,企图利用西伯利亚铁路计划拖延中亚铁路施工的进度。

  帮忙进行勘探设计、施工,那就更不用谈了。英国人帮忙修的铁路,谁知道最后能不能用?

  正如弗罗拉所言,除非只是给钱,一切交给俄国人自己折腾,要不然沙皇政府根本就不会放心。

首节 上一节 701/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