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是还是要拿战绩说话,奥地利空军建立时间太短,根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说话的腰杆自然不够硬。
如果不是弗朗茨的支持,他们现在还是陆军飞行部队,根本就不具备独立成军的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空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迫切想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新战术的推广上,空军一直都是最积极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收到一份战场报告后,就立即验证其可行性。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费斯拉夫点了点头:“理论上确实可行,不过还需要更多的实战案例支撑,才能够向全军推广。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允许你们空军自行出击,验证、或者是说完善这套战术。”
军事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奥地利这样的大国,有足够的本钱为军事技术发展交学费,任何新战术的推广都是无数次失败堆起来的。
这也是很多武器装备、战术理念诞生后,迟迟无法被采用的原因。没有实战成果做支撑,大家心里没底啊!
……
得到了战区司令官的支持后,驻扎在西奈半岛的奥地利空军立即采取了行动。
埃及地区“热闹”了,不光阵地、要塞成为了轰炸的重灾区,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也成为了奥地利空军的猎场。
为了搜集更多的实战资料,空军也顾不得考虑成本了,甭管什么地方都要去尝试一波。
至于造成的后果,这就不在安德鲁少将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反正子弹都打在了敌人的地头上,无非是战果大小的问题。
……
自从飞艇部队完蛋后,开罗上空就成为奥地利空军的地盘儿,每天都会有飞艇+飞机的组合不定时过来打卡上班。
为了小命着想,雅各布总督不得不将指挥部搬入地下室中。事实上,他最初是想要找更安全的防炮洞。
可惜开罗城在埃及腹心,法国人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外敌威胁,最近的一次军事威胁还是上次叛军围城。
乌合之众的土著叛军,最多也就几门土炮,炮弹根本就打不到总督府。防炮需求都没有,自然就没有防炮洞。
法奥战争爆发后,雅各布总督也只是在考虑运河防线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想过还会面临天上的威胁。
等危机来临时,再想要现挖自然是来不及了。毕竟,能够容纳法军指挥部的防炮洞,可不是一个大窑洞就行了。
“总督阁下,敌人的空军太猖狂了,简直就没有把法兰西放在眼里,我们必须要进行反击。”
能够说出这种话的,自然不会是法兰西军人。在场的任何一名军官都知道,不是他们不想反击,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反击。
看着怒气冲天的中年男子,雅各布总督眉头一皱,沉默了半响功夫后,才缓缓开口说道:“亚伯拉罕高官,请你看一下战报,或者说关心一下国内的时政新闻。
不要说我们这边了,就连国内也奈何不了奥地利人的空军,就在一周前巴黎也遭到了敌人空袭。”
听到巴黎遭到空袭的消息,在场众人的纷纷脸色大变,显然大家也是第一次收到这个消息。
见众人的表情,雅各布就知道自己的观念出现了问题。在战争爆发前,发生在巴黎的消息,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够传递到埃及。
法兰西的电报业务是资本家经营的,首先考虑到的是怎么利益最大化,什么战略不战略的都要往后靠。
在这种背景下,从法国本土到埃及的电报,自然不可能铺设一条专门的海底电缆。
而是经过阿尔及利亚地区走陆地电缆通道,沿途经过奥属非洲的地区,还是和奥地利电报公司合作的。
这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电报能够在数十年内推广到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靠的就是区域合作。
要是都单枪匹马的去干,没有任何一家电报公司,有连通全球的能力。
欧陆战争爆发的太突然,前前后后只酝酿了几个月,就突然打了起来。法国政府都出现了短暂的懵逼,更不用说电报公司了。
经济也要为政治让步,战争爆发后原本合作的奥地利电报公司,自然中止了为他们提供信息传递的业务。
现在埃及同本土的联系,主要是靠往返于两地的军舰传递信息。即便是往日里消息最灵通的主,现在也很难收到国内的消息。
停顿了一会儿,反应过来的亚伯拉罕高官,大惊失色道:“总督阁下,你确定没有开玩笑?”
这年头的巴黎,在法国人心目中有非常神圣的地位。巴黎遇袭,这个消息太骇人听闻,根本就不是开罗天天挨炸能够比的。
雅各布慎重的点了点头:“阁下觉得要是没有发生,我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么?”
“不过,事情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敌人只是在巴黎一晃而过,并没有给我们造成太大的损失。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敌人的空军并没有那么可怕。除了看起来声势浩大外,轰炸给我们造成的实质损失并不大。
国内已经准备生产飞机,只要我们坚持过这一段时间,敌人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现在我们……”
轰炸很可怕,也不可怕。法军的防空部队虽然垃圾,可有就是有,凭借落后的防空武器,他们还是令奥地利飞艇不敢低空飞行。
几千米高空往下扔炸弹,命中率那个感人,都快要赶上中彩票了。
单纯从杀伤力来说,时不时来一次俯冲式扫射的飞机,给法军带来的伤亡,都比飞艇轰炸的效率高。
亚伯拉罕高官打断道:“总督阁下,在这里要纠正一下,敌人空军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并不小。
从敌人轰炸开始,开罗城内的工厂、商店、娱乐场所……都无法正常营业了。
民间已经陷入了恐慌中,稍微有点儿家底的,都在拼命往外面跑。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周内有近1.5万民众离开了开罗。
不光是开罗的经济遭到了重创,埃及的其他地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更是触目惊心。
分析了从各地传来的消息,初步估计因敌人空军袭击,导致的平民伤亡人数已经突破了五位数。”
没有办法,准头再差的轰炸,只要将炸弹丢下去,总是能够产生效果的。
部队活动的区域有限,又懂得如何在敌人的轰炸下保命,除了最初的不适应外,后面军队的伤亡并不算太大。
平民就不一样了,这年头遇到敌人轰炸,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跑,很少有人有防空意识。
乱哄哄的一跑,伤亡人数自然就上去了。尤其是奥地利飞机开始低空扫射后,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猛的一拍桌子,雅各布总督同仇敌忾道:“奥地利人实在是太卑鄙了,战争怎么能够牵扯到平民呢!
亚伯拉罕高官,你负责搜集相关资料,我们要在国际社会上揭露他们的暴行。”
收到了这个答案,众人再次沉默了下来。这年头的外交抗议,都是弱者的最后挣扎,列强更喜欢直接上威胁手段。
对雅各布提出的利用国际社会施加政治压力,大家自然不会抱有期望。
没有办法,在这个比烂的年代,任何一个殖民帝国的背后都有一段见不得光的黑历史。真要是揭开了,谁也不要想好过。
相比之下,战争带来的平民伤亡根本就不是事儿。尤其是交战地点还在非洲,对欧洲世界的影响力就更小了。
……
第918章 法兰西需要盟友
雅各布提出的外交抗议,实际上也就是一句气话。向国际社会求援,法兰西还丢不起这人。
战场上打不赢,寄希望于国际社会干涉,那是弱者的行为,不符合法兰西的大国地位。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抗议没用。欧洲大陆上的四个裁判,两两互殴了起来,总不能指望一帮充当啦啦队的小国下场干涉吧?
既然是战争,必然就会有伤亡。法国的平民伤亡大,反法同盟一方的平民伤亡也小不了。
尤其是已经沦陷的比利时和莱茵兰地区,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还是可以确定平民伤亡在五位数以上。
现在可是殖民帝国的巅峰时期,同样也是种族歧视的巅峰时期,不是所有民族都有人权。
这个盖子不揭开还好,真要是揭开了,最后的结局就是“自损一千杀敌三百”。
万一操作不好,让欧洲各国误认为法兰西不行了,一个个跑去抱奥地利的大腿,那就麻烦大了。
现在的反法同盟,已经够难对付的了,要是再让奥地利人忽悠几个盟友,后面的仗就不用打了。
事实上,奥地利空军给法军带来的最大威胁,并非是战场上的直接杀伤。
无论飞艇轰炸,还是飞机扫射,能够取得什么样战果,都要靠运气。
运气好的时候,一波空袭就能造成上千人的杀伤;运气不好的时候,战果还不够油钱。
相比奥地利空军在战场上直接取得的战果,雅各布总督更忧心的还是军心士气上的影响。
经过一连串的打击,法军的傲气也逐渐被消磨殆尽,越来越多的人对接下来的战争丧失了信心。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雅各布总督为奥地利空军忧心的时候。
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军官从外面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总督…阁下,大事…不好了!”
雅各布总督内心一紧,光看青年军官紧张的表情,他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雅各布很快调整了过来,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奥伦,慢点儿说。天还没有塌下来,敌人又轰炸了哪里?”
相比战场上的其他噩耗来说,雅各布总督还是更加希望接下来的坏消息是敌人的空军轰炸。
飞艇进入军事领域这么多年,奥地利又是率先将飞艇投入到军事领域的,法国人虽然自傲却不傻,面对这样的敌人不可能不加防备。
在建立物资仓库的时候,雅各布总督早早就考虑到了来自天上的威胁。这也是丧失制空权后,法军只是人员伤亡大的原因。
奥伦的青年军官急忙摇了摇头:“不是空袭!敌人再次撕破了我们的东部防线,阿斯旺地区危险了。”
听到“再次”两个字,雅各布总督就只感到牙疼。没有办法,从战争爆发到现在,法军在苏丹地区部署的防线已经被突破了三次。
幸好殖民地面积足够大,法军才有机会在后方重新布置防线。遗憾的是殖民军始终是不堪大用,每一道防线都坚持不了几天。
在雅各布看来,与其说是前线的法军在抵挡奥军入侵,还不如说是恶劣的地理条件、糟糕的交通环境,在迟滞敌人前进的速度。
“命令帕克中将,收拢前线的溃兵,在阿斯旺地区构建新的防线。
命令第十七师、二十四师立即前往增援。
命令考姆翁布、伊德富等地区的守军做好战斗准备……”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看得出来雅各布总督对前线的法军并不抱有希望。积极防御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并非指望他们能够挡住敌人。
要不然就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条防线,挡住敌人的兵锋,而不是分地区备战进行节节抵抗,以空间换时间。
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战术,只有最适合的战术。
按照巴黎政府的计划,非洲殖民政府的任务是固守、拖延时间,等待法军在欧陆赢得胜利就行了。
毫无疑问,雅各布总督就是在严格执行这一计划。除了战争爆发初期,雄心勃勃的主动组织了几次进攻外,后面就进入了全面防守状态。
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欧陆战争陷入僵局,法军迟迟无法突破莱茵河防线,埃及局势就变得糟糕了起来。
……
阿斯旺地区,此刻已经沦为了战场。炮火声和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赫岑多夫少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笑过之后,就是浓浓的忧愁。
毫无疑问,空军在战场上的作用加大,对陆军也是一种冲击。
尽管现在还撼动不了陆军的主导地位,可是空军却在迅速发展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战后国内肯定会加大对空军的投入。
如果只是空军在壮大,赫岑多夫少将还担心,毕竟空军才刚刚起步,再怎么发展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和陆军并驾齐驱。
问题是奥地利还有一支大海军,现在的国际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战后维也纳政府肯定会加大对海军的投入,和英国人争夺海上霸权。
相比之下,陆军就要苦逼得多了。谁都知道奥地利不可能长时间养着五六百万军队,一旦战争结束裁军势在必行。
海军不可能被裁,空军规模又有限,就算是被裁军,按照惯例飞艇部队也会直接转入后勤运输,真正被裁撤的只有陆军。
一增一减之下,陆军的优势就被抵消了,未来奥地利的军事格局就是陆海空三军相互制衡,再也不复陆军一家独大的之势。
这是维也纳政府最想看到的,最近十几年海军的蓬勃发展,飞艇部队能脱离陆军独立成军,政府都是出了大力的。
当然,这背后也少不了皇帝的默许。政治游戏的核心就是权力制衡,皇帝也不希望手下人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