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法兰西海军给力,守住了埃及的海岸线,现在就真的被敌人包围了。
没有被包围,距离被包围也不远了。遭遇敌人三面围攻,仅凭埃及殖民政府的力量肯定是撑不住的。
半响功夫过后,转过身来的雅各布总督开口问道:“国内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打不赢自然只能向国内求援了,反正整个非洲战场,法兰西都是一败涂地,埃及殖民政府跟着求援也不算丢脸。
“总督阁下,陆军部拒绝了我们的求援要求,责令我们发挥法兰西军队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
不待中年军官把话说完,雅各布总督就掀掉了身前办公桌的文件,怒吼道:“够了,不用继续说了。”
“该死的官僚,肯定是在女人的肚皮上把脑子摔坏了,连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都给忘了。
埃及对法兰西意味着什么,三岁大的小孩都知道。一旦让奥地利人占据埃及,他们就洗干净脖子,等着挨宰吧!
……”
翻开欧亚地图就知道,埃及不仅有全世界最重要的黄金运河,更是阻碍奥属非洲同本土相连的最后障碍。
一旦让埃地区落到奥地利手中,一个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的巨无霸就出现了。
到时候法兰西就危险了,凭借强大的人力物力,奥地利能够耗死任何一个敌人。
这么明显的问题,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陆军部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问题是知道问题,不等于能够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出兵增援埃及,可是增援也不是儿戏。
敌人是奥地利,不是土著部落,单纯的增兵没有任何意义。增兵的同时,还要保障部队的火力,要不然就是千里送人头。
火力越强大,物资消耗就越大。法兰西在中欧战场投入了两百余万军队,南线也有一百五十余万军队,同时还要为包括埃及在内的上百万非洲殖民军提供后勤。
这样的后勤压力,已经是原时空一战的翻版了。即便是法兰西的块头远超原时空,能够调集的人力、物力也更多,可是协约国奶妈们没就位啊!
唯一的不列颠盟友,可没有像原时空那样卖肾援法。现在人家还在家中悠哉游哉的喝着咖啡,看一部叫做欧陆风云的大戏。
当然,趁火打劫发战争财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从战争爆发到现在,英法之间的关税已经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七,出口的战略物资更是直接翻了倍。
不买?
没有关系!
出了这道门,后面全是我家的店。
自己看着办吧,反正这年头的工业强国就这么几家,人家做得就是垄断买卖。
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国政府是一面忍受着用高价购买物资,一面忍受着质量不合格、交易延迟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战争持续下去,能够导致法兰西失败就不是战场,而是财政和后勤。
为了尽快打破莱茵河防线,巴黎政府刚刚决定增兵前线,原本计划投入到埃及地区的援兵,自然就泡汤了。
见雅各布总督发泄的差不多了,中年军官补充道:“总督阁下,国内已经决定收缩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准备暂时放弃尼日尔、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地区。
收缩殖民地过后,这些地区的部队将退入阿尔及利亚地区固守。陆军部表示,如果我们需要的话,可以抽调二十个步兵师过来增援。”
雅各布总督非常清楚非洲的局势,所谓的暂时放弃,实际上只是一块遮羞布。
这些地区大都是和奥属非洲接壤的,战争刚刚爆发就遭到了奥军最猛烈的毒打,场面是那个凄惨。
就算是不收缩防线,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巴黎政府连埃及都顾不上了,自然不可能为了北非去打造一条连绵上万里的防线。
殖民帝国正在崩溃,对雅各布总督这样的殖民者来说,内心完全是崩溃的。
当然,对埃及地区来说,这勉强是一个好消息。不管这些援军的战斗力怎么样,至少证明国内并没有放弃他们。
尽管这个结果不能令雅各布总督满意,可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有援兵总比没有援兵的好。
“告诉陆军部,我们面对的是奥地利正规军,可不是什么殖民地炮灰部队。
想要挡住敌人的兵锋,援军必须全部都是法裔军队,土著部队就不要送过来浪费粮食了。”
战争爆发过后,为了保住殖民帝国,法国政府也向殖民地派出过一次援兵。
现在殖民地中的中坚武装力量,就是以国内派出的部队为种子,加上当地法裔组成的军队。
战斗力比土著部队强N个档次,因为训练不足、武器装备落后的缘故,又比本土部队弱上一两筹,还是勉强可堪一用。
不待中年军官开口,突然想起了“呜呜呜……”声,紧接着的又是“轰、轰……”声响起。
这里是开罗,距离前线还有上百公里,炮弹根本就不可能打这么远。
突然在在耳边响起了爆炸声,雅各布总督立即意识到了不对,急忙下令道:“传令下去,让飞艇部队立即升空拦截敌人的飞艇,防空部队负责配合。”
这年头的防空部队,实际上只是负责对付、或者说是驱赶低空飞行的飞艇。要对付高空飞行的飞艇,还是只有飞艇。
当然,莱茵河空战结束后,这些经验已经是过去式了。
不知是为了保密,还是因为官僚渎职,又或者是认为没必要,总之这些军事上的理念变化,并没有第一时间传递到雅各布总督手中。
随着这道命令的下达,原本发生在莱茵河畔的一幕,再次出现在了开罗上空,只不过规模要小得多。
某种意义上来说,雅各布总督的命令也是正确的。飞艇部队完蛋了,也减少了开罗守军的后勤压力。
毕竟,从飞机出现开始,没有战斗机护航的飞艇部队,升空就是活靶子。
留在地上不动,又要浪费资源。要知道飞艇的维护保养也是很贵的,一艘飞艇的维护成本,都赶得上一艘驱逐舰。
法兰西或许有能力造出飞机来,可是要在短时间内搞出战斗机来,那就是在做梦。
……
“哒哒哒……”的声音过后,一艘法军飞艇气囊被打破,迅速开始下坠。
随手补上了一枚特制的炸弹后,确定敌人完蛋后,兴奋的韦德少尉才善罢甘休。
放眼望去,法军的飞艇都坠落的坠落、爆炸的爆炸,尚未坠落的也成为了战友目标。
飞机虐杀飞艇,根本就不需要帮忙。这个时候凑过去抢夺同僚的战功,韦德少尉还干不出来。
“看来今天的收获,就要到此为止了。真羡慕分配到的中欧战场的家伙,听说在莱茵河畔的空战中,有人创造了三连杀的记录。
我们这里就不行了,僧多粥少。该死的法国佬,还号称欧陆第一强国,也不知道多装备几艘,根本就不够大家分。”
一旁驾驶飞机的青年男子忍不住了,调笑道:“好了,英勇的韦德少尉,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战士。
这样虐杀敌人的飞艇,实在是太没品位了,根本就配不上你的身份。
势均力敌的战斗,才能够凸现你的英勇,比如说现在下去俘虏法军统帅雅各布,创造军事史上的又一奇迹。
放心吧,我替你带上降落伞的,只要你愿意,我不介意再次打开舱门的。”
恼羞成怒的韦德少尉,厉声呵斥道:“住嘴,阿道夫!这个玩笑一点儿也不好笑,我都解释过很多次了,酒后说的话不能够当真。”
毫无疑问,这是韦德少尉的黑历史。
理论上来说,突然从天空降落下去,还是有可能落入敌人指挥部的。如果敌人足够脑残,没准还真能够俘虏敌军总总指挥。
原时空那位幸运的美军飞行员,降落错地点后,就成功俘虏一支意大利军队。
不过类似的案例,一直都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下面的法军士兵中虽然有意大利人,可是更多的还是法国人。
韦德少尉也是脑袋进酒了,才想出了这样的脑残计划。现在是清醒状态,自然不会去作死。
阿道夫微微一笑:“好吧,这是我的不对,玩笑暂且打住。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这么闲着也不是事儿。
要不我略微降低飞行高度,你用机枪扫射一番,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奥地利从事飞机研发已经很多年了,可是空军的战斗经验,还是约等于零。
在这个问题上,开挂的弗朗茨也帮不上忙。一支军队要成长起来,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
弗朗茨的空军知识非常有限,并且来源大都是网络上看过的段子,真要拿来当空军训练操典,那和自杀没有多少区别。
“你没开玩笑?”
韦德难以置信的问道。面部表情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惊讶,仿佛在说阿道夫的提议,刷新了他的认知。
“当然!”
阿道夫肯定的回答道。停顿了一下又解释道:“敌人,敢让飞艇升空,证明莱茵河畔的战斗经过,并没有传递过来。
既然敌人从来都没有遇到过飞机,自然不会有针对手段。用对付飞艇的手段对付我们,可不够格儿。
在五百米高空尝试一下,有危险我马上飞走,反正敌人的反应速度不可能跟上我们。
万一运气好干掉了几条大鱼,我们就赚到了。”
……
第917章 平民伤亡
三天后,一份《关于低空俯冲式机枪扫射的报告》书出现在了费斯拉夫总督的面前。
记录战场上的经过,总结其中的得失,是奥军的优良传统,同时奥军在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特点。
记录战争经过看起来简单,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完成的。起码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就不可能做到。
这样做得的好处不言而喻,或许记录的战斗经验,大部分都是重复性的废话,可只要有千分之一内容有价值,那都是赚到了。
尤其是在新式武器装备的运用、新战术的摸索上,这些资料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陆军写报告的只是军官,而新鲜出炉的空军,却是人人都要写报告。
低空俯冲式轰炸、低空俯冲式机枪扫射,都不是什么新名词,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理念。
不要误会,这和伟大的弗朗茨陛下没有关系。弗朗茨军事小白不假,可他也清楚后世的军事理念虽然不错,那也是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
就以俯冲式轰炸为例,可不是仅仅低空飞行扔炸弹就行了。不是什么样的飞行器,都拥有低空飞行俯冲的能力。
就算是飞行器的性能满足了,这个低空飞行具体是怎么一个低空法,也是要在实战中摸索的。
在能够取得战果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证人员、飞行器的安全,要不然就是神风大队的翻版。
所以拿飞艇玩儿低空俯冲地毯式轰炸的伟大战略构想,不是弗朗茨的杰作。
奥军中出现这一理念,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实战案例做支撑的。
飞艇刚刚投入军事运用上,奥地利飞艇部队就在奥斯曼身上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显著战果。
在当时,这一战略理念还成为了世界主流,受到了很多军事大V们的推荐。
只不过伴随着防空武器的出现,大家发现低空飞行的飞艇,就是一个活靶子,这一理论很快就被束之高阁。
飞艇不适用不等于飞机也不适用,至少现阶段各国的防空武器对飞机的威胁不大,理论上来说低空俯冲变得可行了起来。
因为飞机载重量不够的缘故,俯冲式战略轰炸变成了机枪扫射,威力弱化了不只一筹。
有了飞艇失败的案例在,费斯拉夫上将并没有急着做出决定,而是陷入了沉思中。
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具备长远发展、运用前景的军事理念,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迷。
见费斯拉夫迟迟下定不了决心,一旁的空军少将安德鲁·麦卡锡又添上了一把火。
“司令官阁下,不管俯飞机冲式扫射有没有发展前景,只是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
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演练,现有的防空武器对飞机的威胁非常小,俯冲式扫射很容易取得战果。
就算是法国人发现了这一战术的弱点,那也需要时间去想办法针对。在此之前,并不影响我们推广这项战术。”
安德鲁少将表现的如此积极,实质上也是被逼出来的。相比陆海军来说,空军就是一个小弟弟。
如果空军足够强势,这种不需要其他兵种配合战术推广,根本就不需要向战区司令官报告,自己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