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23节

  和一个正在滑向深渊的沙皇政府做邻居,远比和一个未知的存在打交道,要安全得多。

  掀翻桌子的后果就是亲奥的沙皇政府完蛋,奥地利也跟着损失惨重,获利的只有欧洲各大粮食进口国。

  廉价的粮食输入,会降低各国工商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工商业产品的竞争力。

  纯粹一个自讨苦吃的恶性循环,一旦开启奥地利本身具备的优势,将大大被削弱。

  ……

  维也纳宫

  侍女柔声说道:“陛下,首相晕倒的病因已经找到了,据说是大脑供血不足。

  医生建议多加休息、调养。这是首相递交的辞呈,请过目。”

  在后世这或许不算什么大病,但是在这个年代就很要命了,属于那种随时可能一命呜呼的疾病。

  没有特效药,就连控制病情都很困难。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调养,然后期待上帝保佑。

  从侍女手中接过了辞呈,粗略的看了一遍过后,弗朗茨没有立即批复。

  叹了一口气后,吩咐道:“备车,我要出宫。”

  “是,陛下!”侍女回答道

  时至今日,费利克斯首相也是奥地利的一面旗帜。

  即便是无法履行首相的工作,只要他挂个名,不时出来露个面,都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尤其是对大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来说,费利克斯首相本身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一直以来都在德意志地区统一而努力。

  从1853年开始,几乎每年费利克斯都会访问德意志地区各邦国,商议“和平统一”的问题。

  这么些年下来,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虽然距离真正的统一依然遥遥无期,但是经济、文化上大家已经走到了一起。

  关税同盟是必须的,没有人能够拒绝奥地利的大市场,北德的经济繁荣离不开奥地利的支持。

  截止现在,神盾已经可以在德意志地区自由流通不受任何限制,甚至北德意志帝国内部还有十六个邦国,将神盾列为唯一法定货币。

  文化上各种交流团,更是多不胜数。任何一个邦国的民众,都可以在德意志地区自由往来、就业,签证都不需要。

  作为这一切的奠基者,费利克斯首相自然受到所有民族主义者的拥戴。

  ……

  “陛下,你又来了。”

  一个熟悉的的声音在弗朗茨耳边响起。

  看到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费利克斯,弗朗茨知道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意气风发的奥地利首相,只剩下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嗯!”

  来时心中的千言万语,现在只剩下一个字。

  费利克斯笑道:“你不该来的。每次你出宫都会送走一个老朋友,搞得好像我马上就要见上帝似的。”

  这是一个玩笑,也是事实。作为皇帝,弗朗茨是不需要去拜访大臣的,真要是去基本上都是见最后一面了。

  尴尬了摸了摸鼻子,弗朗茨不甘示弱道:“省省吧,上帝他老人家忙着呢,现在还没空见你!”

  三十多年的相处下来,两人既是君臣,也是朋友。

  尤其是在费利克斯经历了一场生死之后,两人的相处方式变得更加随意了,此刻朋友已经多过了君臣。

  从费利克斯的表现来看,弗朗茨明白他这是下定决心要退出政坛,想要继续挽留已经不可能的了。

  欧洲世界君臣虽然没有东方那么等级森严,但是礼节规矩仍然是少不了的,适当的保持距离才是相处之道。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犯这种错误,只有在抛开了君臣关系后,才能够做到这么随意。

  费利克斯点了点头:“这样最好不过,不过你还是不要来了,我还想活着看到德意志地区统一呢!”

  执念?或许是吧,任谁把一项工作连续做了三十多年,突然要离开了,也会有感情的。

  作为最后的落幕,谁不想有一个辉煌的收尾呢?

  然而,费利克斯非常清楚短期内德意志地区是无法统一的,他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一份执念,就不顾一切的推动德意志地区一统。

  在此之前,费利克斯一直都以为能够在自己手中完成德意志地区一统的伟业,下意识忽略了自身年龄的问题。

  这场突如其来的病,让他清醒了过来。在人均寿命四十多岁的时代,已经85岁费利克斯,相当于度过了两个普通人的一生。

  岁月不饶人,风烛残年的身体让他不得不低头。

  或许凭借往日的功绩,就算是不能履行职责,费利克斯依然可以继续在首相位置上待着,但与生俱来的骄傲不允许他这么做。

  往日里费利克斯就是最讨厌“霸着位置不做事的人”,在首相任上,他一直都在打击吃空饷的行为。

  这么多年下来,至少有超过四位数的官员,因此被赶回家。

  为了不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费利克斯根本就不给弗朗茨开口挽留的机会。

  看着这个骄傲,又倔强的老头,弗朗茨无奈的耸了耸肩:“不来就不来,搞得我是灾星似的。

  不过你想要看到德意志地区统一,那就不能闲着,没事多去德意志统一组织转转,指导一下那帮小家伙们的工作。”

  这次费利克斯没有拒绝弗朗茨的好意,放弃权力又岂是说起来那么简单。如果不是身体撑不住,他也不会这么早退下来。

  费利克斯开玩笑道:“我会去的!不过要统一德意志地区,主要还是政府的事情。

  陛下,你可要快点儿。要不然哪天上帝有空了,要召见我上去,那就只能在天上看着了。”

  弗朗茨翻了翻白眼,看淡生死那是不存在的。或许年轻的时候还不怎么觉得,可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越发觉得生命的可贵。

  故作幽默的回答道:“放心好了,在你过一百岁生日之前,德意志地区肯定会统一的。”

  内心深入,弗朗茨也不平静了。真要是到了十五年后,他也到了人生古来希的年纪,没几年好折腾的了。

第797章 冰火两重天

  随着费利克斯首相的离职,奥地利政坛也面临着重新洗牌,弗朗茨任命了财政大臣卡尔为首相。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过渡性任命。卡尔-路德维希-冯-布鲁克出生于反法战争时期,比费利克斯也就小那么七八岁。

  在稳定大于一切的背景下,弗朗茨没有折腾。完全是按照政府运行规则,首相提前逊位,排名第二的财政大臣顺位替补。

  改组内阁,还要等任期结束后,那都是1889年的事了。从时间上来看,卡尔这位临时首相的任期并不短。

  等这一届任期结束,卡尔也差不多也到了退休的年纪,正好给后面的人腾位置。

  奥地利在政治洗牌中没有大变动,权力交接进行的非常顺利,这让很多人非常失望。

  ……

  巴黎,密切关注奥地利局势的拿破仑四世,就失望者之一。

  不管愿不愿意,法奥都互相成为了彼此在欧陆大陆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尽管明面上两国政府都在保持克制,但是在暗地里,两国都没有少捅对方刀子。

  尤其是巴黎革命过后,实力衰落的法兰西,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落入了下风。

  为了稳住局势,巴黎政府被迫进入战略防守阶段,拿破仑四世对奥地利的怨念就更强了。

  看热闹归看热闹,想要插手奥地利权力变更,他还是做不到的。

  ……

  “陛下,好消息!”

  人还在数十米之外,声音就已经先至。看着一脸喜色的外交大臣,拿破仑四世郁闷的心情也被驱散了不少。

  “说说看,有什么好消息?”

  外交大臣特伦斯·布尔金将一份薄薄的文件递给了拿破仑四世,欣喜的回答道:“安南战争结束了。

  我们在谈判桌上拿到了想要的一切,这是驻远东公使发回来的条约内容。”

  听了这个回答,拿破仑四世理解特伦斯·布尔金为什么这么激动了。

  战场上没拿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拿到了,这完全是外交史上的奇迹。

  就凭借这份功绩,特伦斯·布尔金完全有资格争夺下一任法兰西首相。

  这是巴黎革命后的改变,拿破仑四世需要一个矛盾缓冲人物,经过了一番心里斗争过后,决定恢复首相制度。

  翻看了一遍合同内容后,拿破仑四世:“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外交部干得非常棒!”

  这是真心话,条约上的收获远超他的心里预期。要知道最开始,他只是想要体面的结束战争。

  从巴黎革命开始,家大业大的法兰西就开始走下坡路,多线远征已经超过了法国政府的承受能力。

  安南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埃及,选择谈判那一刻开始,法国政府就已经决定暂时放弃吞并安南的计划。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当你渴求的得不到,决定放弃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众人正高兴的时候,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哈菲兹脸色铁青的汇报道:“抱歉了诸位,打断了大家的好心情。

  刚刚从埃及传来消息,阿道夫总督率领的平叛大军,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两天前终于在阿斯旺地区击败了叛军主力。”

  击败了叛军主力,这明明是一个好消息啊?众人陷入了迷茫中,不解的望着路斯基尼亚·哈菲兹等待下文。

  “然而,就在战斗胜利的时候,卑鄙的敌人炸毁了上游的大坝,在洪水冲击下,平叛大军损失惨重。”

  听到了这个答案,众人的脸色煞是好看,愤怒的、懵逼的……不一而足。

  片刻功夫后,消化了这个沉重的消息,拿破仑四世问道:“具体损失有多大?”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哈菲兹哭丧着脸,把声音压到最低回答道:“截止到昨天下午,近四万人的平叛大军,回归建制的官兵只有不到六千人,其中还有三分之二是埃及人。

  阿道夫总督估计,最后能够回归建制的部队官兵,应该在一万人上下,正规军大约会有四千多人。

  大军携带的辎重物资十不存一,武器装备损失超过八成,尤其是火炮更是全部丢失。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阿道夫总督正在率领部队撤回开罗。

  现在埃及已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殖民地政府希望国内派兵增援。”

  没有办法,谁也不知道叛军会连自己人一起坑。主力部队在和法国人决战,结果上游就炸掉了大坝。

  这年头没有无线电报,叛军也没有能力铺设有线电报或者是电话,决战刚结束就遇上了洪水。

  从时间上来推算,在决战正在进行中叛军就炸毁了大坝。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的叛军主力,都是弃子。

  更令人忧伤的是,这座“阿斯旺大坝”还是法国政府出资修建的。

  埃及是法兰西非洲大开发的重要一环,为了让下游地区免受洪水威胁,保住三角洲的精华地带。

  1875年,法国政府决定重启非洲开发计划后,最先启动的一批工程中就包括阿斯旺大坝,比原时空英国人修建阿斯旺大坝早了23年。

  愤怒的拿破仑四世直接撕毁了文件,怒吼道:“为什么会中计,难道阿道夫的脑子里面都是屎么?”

  作为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将领,不应该忽略上游的大坝,正常情况下就算是行军,也应该有所警惕。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哈菲兹硬着头皮解释道:“事先殖民政府确实收到了叛军准备采用的水攻的消息。

  不过不是炸毁阿斯旺大坝,而是在下游伊斯纳地区,计划炸毁沿岸的一座上峰截断河流,使尼罗河改道冲击下游三角洲。

  事实上,阿斯旺大坝距离三角洲还有一段距离,现在还不是洪水期,炸毁这里对下游的影响也很有限。

  如果不是叛军选择的决战地点正好处于低洼地带,引诱平叛大军过去决战。就算是炸毁了大坝,也不可能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首节 上一节 523/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